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赴舞阳县开展科技服务
作者: 蒋洪杰 欧阳曦2023 年2 月2—4 日,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以下简称服务团)在王振河团长的带领下赴舞阳县开展科技服务。在舞阳县科技信息服务中心和舞阳县食用菌产业办公室的协同下,服务团在当地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召开食用菌产业发展研讨会,赴重点服务企业调研香菇品种比较试验情况,并深入菇棚现场开展技术指导与培训,解决菇农生产难题,助力产业发展。
举办食用菌产业发展研讨会,全方位谋划产业发展路径
服务团在舞阳县农技推广总站会议室举办食用菌产业发展研讨会和河南舞阳现代农业科技小院建设论证会。研讨期间,舞阳县食用菌产业办公室主任赵广垒介绍了当地省级食用菌产业园创建、食用菌产业发展奖补政策、科技小院建设等情况,分析了当地食用菌产业发展遇到的困难与瓶颈。针对此,服务团团长王振河提出:一要做好顶层设计,食用菌产业办公室要和服务团一起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舞阳县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把握好食用菌产业在舞阳县经济发展中的定位、产业发展目标,充分发挥食用菌产业办公室的引领作用;二要重视科技团队创建工作,利用省级食用菌产业园创建契机,建立食用菌科技小院,打造舞阳县自己的食用菌产业科技团队;三是要建立舞阳县菌种生产与研发中心,为菇农提供适合舞阳县栽培的优质菌种;四要注重香菇市场创建工作,线下线上相结合,充分利用电商平台,创建舞阳县香菇交易市场;五要注重“走出去”,学习借鉴优秀经验与做法;六是要“请进来”,通过招商引资,争取建设工厂化食用菌生产企业,做大食用菌产业这块蛋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调研品种比较试验开展情况,助力当地菌种高质量自给
自2020 年以来,服务团已连续2 年在保和乡钟庄村绿珍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品种选育试验,努力选育适合舞阳县当地的优质香菇品种。2021 年,服务团在该合作社开展了18 个香菇品种的比较试验;2022 年,在前期试验结果基础上,服务团又开展了6 个香菇品种的比较试验。王振河团长谈到,“就品种选育目前结果来看,七河9 号虽然在其他地方很受欢迎,但其不适应舞阳县气候条件,特别是在低温期表现并不突出。这就说明了品种比较试验的重要性”。服务团将继续完善试验方案,继续开展品种比较和选育试验,争取选育出符合舞阳县气候的当家品种菌种,从源头为舞阳县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深入菇棚开展现场技术指导,高效率破解菇农生产难题
当前正值2023 年新产季香菇菌袋发菌期,服务团专家在绿珍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地深入菇棚,现场指导菇农如何科学进行发菌管理。服务团专家讲解了温、湿、光、气等环境因子调控技术;强调接种时两边的接种穴要适当靠近两端,发菌中期要适当刺孔“小通气”,菌丝长满袋后、转色前要用刺孔机进行刺孔“大通气”,满足菌丝生长对氧气的需要,促进菌丝快速生长。服务团专家提醒菇农,随着立春后温度的升高,要加强发菌场地环境卫生管理,严防杂菌感染。
在杨庄乡操占村羊肚菌生产基地,服务团实地调研基地投资和运营情况,并指导菇农开展羊肚菌发菌管理。目前,该基地占地超10 hm2,总投资800 多万元,自2022 年投产以来运营良好。服务团专家在调研后指出,发展中要预防羊肚菌连作障碍,注意适当与其他食用菌种类或蔬菜进行轮作,如可以在可控温的连栋大棚内发展香菇、平菇、毛木耳等食用菌栽培。
食用菌产业是舞阳县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服务团专家表示,将一如既往地与舞阳县科技信息服务中心、舞阳县食用菌产业办公室等部门积极配合,通过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设备,开展技术培训与指导,为舞阳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助力产业振兴,促进乡村振兴。
(记者:蒋洪杰 欧阳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