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金融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作者: 张培
摘 要: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村产业发展。首先利用相关数据分析陕西省银行类金融机构和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的现状;然后选取相关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陕西省金融对乡村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陕西省涉农贷款余额和农村金融机构网点从业人数对乡村产业的发展有显著影响。最后依据分析结果,提出陕西省金融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乡村产业;信贷支持;金融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7;F3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23)03-46-4
0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不断推动“三农”工作创新。但总体上看,我国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是落后的。究其原因,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村产业发展[1]。近年来,陕西省金融扶持乡村产业发展的力度逐渐加大,农村金融资源供给不断增加,加之陕西省农业资源丰富多样、农业科技力量雄厚,从而促进全省农业经济平稳发展。笔者试图分析陕西省农村金融与乡村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陕西省金融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的建议。
1 陕西省金融机构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的现状
1.1 银行类金融机构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的现状
涉农贷款余额指标可以很好地说明银行类金融机构对乡村产业的投入额度。由图1可知,2009—2021年,陕西省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逐年增加。2009年陕西省涉农贷款余额为1 561.41亿元,2021年增加至8 948.64亿元,说明近年来陕西省银行类金融机构对乡村产业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加。
1.2 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的现状
2009—2021年,陕西省农业保险资源投入不断增强。由图2可知,2009年陕西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仅为1.24亿元,2021年增长至21.00亿元。随着非银行类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及农村居民需求的不断增大,农业保险及其他金融产品相继弥补乡村金融的空缺,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加大了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的力度[2]。为支持乡村产业发展,陕西省推出了“政府+金融机构+贫困地区”的扶贫模式,大胆创新金融产品,根据各地区的区域优势提供金融支持。例如,紫阳县将2.00亿元农业救助资金投入农村商业银行,帮助8 000户贫困家庭;陕西省供销合作社与优秀企业合作,农户借助供销合作社间接与优秀企业合作,参与股票投资,最后取得定期资本红利;陕西省保险企业对参与延安苹果、韩城胡椒、安康茶叶等产业发展的477万农户提供了637.00亿元的风险保障。
2 陕西省金融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2.1 模型选取
为避免单一变量对检验的不准确性,笔者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检验变量之间的关系,理论模型为
[Yi=β0+β1Χ1i+β2Χ2i+…+βkΧki+μi,]
[i=1,2,…,n] (1)
式(1)中:Yi是因变量样本中的第i个观测数据,Xji([j=1,2,…,k])是自变量样本中第j个自变量样本的第i个观测数据,μi是第i个自变量和因变量数据对应下的随机误差项,β0是常数项,β1、β2…βk([k=1,2,…,j])是解释变量X1、X2、…、Xk的偏回归系数。
该回归模型有6项假设,分别为零均值假设、同方差假设、无自相关假设、随机误差项与因变量不相关假设、随机误差项服从正态分布假设及变量之间不存在完全多重共线性假设。基于这6项假设,该模型需要逐一检验,符合假设条件即模型有效,否则无效。
2.2 指标选取
目前,陕西省整个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尚在萌芽阶段,加之保险、证券等金融行业的乡村市场份额少等,因此,笔者选择的指标以银行业优先(见表1)[3]。
2.3 数据说明
笔者选择2009—2021年陕西省各相关指标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数据。大部分指标数据来自Wind数据库,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收入数据来自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和《陕西日报》官网。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2.4 建立关于金融支持乡村产业振兴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根据多元线性回归理论模型,对时间序列取对数,以此降低变量的尺度,减少异方差的影响。此次构建的多元回归模型为
[lnY=βO+βIlnΧ1+β2lnΧ2+β3lnX3+μ] (2)
2.5 金融支持乡村产业振兴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2.5.1 回归分析结果。由表3得到的回归方程为
[lnY=-4.187+0.673lnX1+0.530lnΧ2+0.211lnX3] (3)
由表3可知,X1、X2、X3的显著性分别为0.000、0.550和0.046,说明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数量(X2)不会显著影响乡村产业发展,涉农贷款余额(X1)和农村金融机构网点从业人员数量(X3)会显著影响乡村产业发展。
2.5.2 逐步分析法优化回归方程。首先分别做lnY关于lnX1、lnX2、lnX3的回归,找到lnX中对lnY影响最大(即可决系数最大)的一个解释变量,并将此方程作为最初的回归模型;然后逐步将其他解释变量分别导入初始回归模型,寻找最佳回归方程,最终执行结果见表4。
从执行结果可以看出,在逐步回归过程中系统自动剔除了解释变量lnX2,最终得到lnY关于lnX1、lnX3的回归方程。
[lnY=-4.103+0.685 6lnX1+0.204 9lnX3] (4)
由表4可知,模型的R²为0.988,非常接近于1,表示模型的拟合优度很好。通过逐步回归,最终结果表明涉农贷款余额(X1)和农村金融机构网点从业人数(X3)与乡村产业(Y)的关系都是正相关的。
2.6 实证总结
通过回归模型分析可知,回归模型(4)为有效模型且最优。涉农贷款余额(X1)和农村金融机构网点从业人员数量(X3)不仅对乡村产业的发展有影响,而且影响十分显著。具体来说,涉农贷款增加1%,乡村产业产值提高0.685 6%;农村金融机构网点从业人数增加1%,乡村产业产值增加0.204 9%。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数量(X2)这一指标对乡村产业产值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是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网点人数和加大涉农贷款的投入能够支持并非常显著地影响乡村产业发展。因此,陕西省在金融支持乡村产业发展方面应该加大财力与人力方面的支持力度,并适当降低物力(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数)方面的投入力度。
3 相关政策建议
3.1 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就陕西省金融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的现状而言,陕西省下一步应加快推进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建设。陕西省应在已较好满足乡村产业基本金融需求的基础上,继续创新和完善包括政策性金融组织、商业性金融组织和其他金融组织等在内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实现各类组织优势互补,保证各类金融服务在陕西省农村地区全覆盖;搭建以城带乡、城乡融合、互惠共赢的农村金融生态系统,为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构建长效金融服务组织体系;继续支持商业银行完善各类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事业部门,如“三农”事业部、普惠型涉农金融业务部等,建立专业化、不脱农、可持续发展的乡村产业金融供给机制;鼓励各类金融资本设立或参与设立各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鼓励商业银行与村镇银行合并重组,进一步创新发展农村合作金融,从而扶持乡村相关产业发展。
3.2 扩大农村地区金融从业人员规模
实证分析表明,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网点从业人数能够显著影响陕西省乡村产业发展。因此,以解决需求问题为出发点,增加陕西省农村地区金融从业人员数量迫在眉睫。银行等金融机构应提供良好的福利待遇吸引优秀的金融从业人员到农村地区工作,并为其未来职业发展提供专门的方案。陕西省应通过吸引大量优秀的金融从业人员到农村地区从事金融服务工作,间接提升乡村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3.3 加强信息交流
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召集金融机构、农业企业、农户代表定时召开座谈会,加强交流,整合农村金融信息,形成完善的信息交流途径,避免出现金融机构与农业企业、农户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而促进农业企业、农户通过金融机构的帮扶发展壮大乡村产业[4]。
3.4 推进涉农保险产品创新
陕西省地方政府应与保险公司和农户合作建立风险防控协同机制,依据不同区域农村产业的发展特色,加强农村地区涉农保险产品创新,如开发适用于农村创业型企业、新业态的新型保险产品,如“订单农业+保险+期货”“保险+期货”及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气象指数保险、收入保险等,增加政策性、普惠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提高乡村产业发展保险保障水平,帮助农民有效规避风险,确保乡村产业稳步、健康发展[5]。
参考文献:
[1]周明栋.金融支持乡村产业振兴实证研究:基于产业融合的视角[J].现代金融,2020(8):32-37.
[2]贾苗苗.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1(2):109-110.
[3]杨建海,曹艳,王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返乡创业扶持政策的就业拉动效应[J].改革,2021(9):104-120.
[4]邵珂.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路径分析:以山东省为例[J].时代金融,2020(11):25-26.
[5]黄琦.货币政策工具、农村金融体系支持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区域差异与空间效应研究[J].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