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综合体PPP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作者: 凌亚君

田园综合体PPP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0

摘 要:田园综合体建设作为促进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被写入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大力推进田园综合体发展,对于发展农业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缩小城乡差距等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对田园综合体PPP项目发展现状的研究,初步构建其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采用云物元模型对田园综合体PPP项目的可持续性进行评价,并以安徽省黄山市歙县蓝田·桃源田园综合体PPP项目为例,对其可持续性进行评价验证。结果表明:蓝田·桃源田园综合体PPP项目可持续性较强,符合现阶段实际建设情况。同时,根据研究结果,进一步对蓝田·桃源田园综合体PPP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为其他相关项目的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田园综合体;PPP项目;云物元模型;可持续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F283;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23)05-39-5

0 引言

田园综合体建设作为促进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被写入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2018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在旅游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文旅旅发〔2018〕3号)提出,优先支持符合本意见要求的全国优选旅游项目、旅游扶贫贷款项目等存量项目转化为旅游PPP项目。2020年,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明确了乡村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是提升农产品加工业、拓展乡村特色产业、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乡村新型服务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及推进农村创新创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旅游体验。在多项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田园综合体不仅如雨后春笋般孕育发展,而且朝着“田园+康养+文化+旅游”的方向转变。在田园综合体建设过程中,投资大、战线长、回报缓、风险高等问题日益突出,而PPP模式的引入有利于从人才引进、资金支持、风险降低、技术指导等方面弥补不足。

目前,我国学者对于田园综合体PPP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一是田园综合体PPP模式的重要性。例如,崔玮[1]认为PPP模式是田园综合体发展的天路;凌利宏等[2]根据田园综合体的发展现状,分析了PPP模式在田园综合体建设中应用的可行性和重要性;蒋慧芳等[3]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田园综合体建设为例,探讨在田园综合体建设中引入PPP模式的必要性。二是田园综合体PPP模式的风险分析。例如,朱映恺等[4]基于网络分析法,对田园综合体PPP项目投资风险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降低投资风险的对策;张云宁等[5]从风险管理的角度,阐明了农民以合作社为载体参与田园综合体PPP项目风险分担的意义;高晋武[6]从社会资本角度研究了田园综合体PPP项目的关键投资风险因素,构建出投资决策模型。三是田园综合体PPP项目融资模式。例如,王明利[7]分析了将PPP融资模式运用在田园综合体项目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罗振军等[8]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总结了田园综合体PPP融资模式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善策略。

综上,我国学者对田园综合体PPP项目的研究以理论的定性研究为主,而且研究内容不够全面,如对田园综合体PPP项目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较少。鉴于此,笔者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安徽省黄山市歙县蓝田·桃源田园综合体PPP项目为例,采用云物元模型对其可持续性进行评价验证,同时根据研究结果对其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为其他相关项目的开展提供借鉴。

1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可持续发展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科技、生态等各个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田园综合体PPP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多层次性和多目标性。笔者查阅相关文献[9-14],采用频度统计法确定一级指标;采用专家咨询法,结合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确定的田园综合体PPP项目物有所值定性评价指标确定二级指标;经实地考察、访谈,整理归纳出三级指标。本着指标选取的系统全面原则、代表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笔者最终构建出如表1所示的田园综合体PPP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2 数据来源与云物元综合评价模型

2.1 数据来源

该研究初始数据来源于2017—2022年的《黄山市统计年鉴》《歙县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部分指标数据来源于安徽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歙县文化和旅游局、专家访谈及问卷调查。

2.2 云物元模型

采用云物元模型可以实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互转化[15]。在物元模型中,事物的量值v是不变的值,但对于一些定性指标,其量值v往往具有模糊性和随意性。故而将云模型与物元理论结合,用正态云中的(Ex,En,He)代替物元模型中的事物量值v,以有效弥补物元模型在描述不确定信息方面的不足[16],解决田园综合体PPP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定性指标的随机性和模糊性问题。云物元模型的表达式为

式(1)中:N为指标名称;Ci(i=1,2,…,n)为评估对象的二级指标物原;Exi、Eni、Hei为Ci对应的量值,i=1,2,…,n。

在云物元模型中,最能代表田园综合体PPP项目可持续性等级分类概念的值是期望Ex,其是云的重心位置;熵En是对属性概念不确定的度量,熵值越大,说明定性概念越模糊;超熵He体现了En的不确定性程度,He值越大,表示En的不确定性程度越高。由于研究时需要对评价指标进行等级划分,等级划分后会形成一个区间,该区间的最大值为Cmax,最小值为Cmin,故对存在双边约束[Cmin,Cmax]的指标,可采用指标近似法来计算Ex、En、He,计算公式为

3 田园综合体PPP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应用

3.1 项目概况

歙县蓝田·桃源田园综合体PPP项目(以下简称蓝田PPP项目)位于黄山市,距离徽州古城和绩溪龙川两个5A级景区不到20 km,是省内与长三角地区人们周末、节假日休闲旅游的好去处之一。蓝田PPP项目分为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旅运营类项目建设两大板块,项目规划面积约21.7 km2,总投资约6.1亿元。2018年,蓝田PPP项目以88.34分通过物有所值评价论证。2019年,歙县财政局完成采购阶段的任务。2020年底,由济南高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和旺盛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组成联合体,作为新的社会资本方(占股80%)承接蓝田PPP项目的后续建设。蓝田PPP项目是全国首家通过股权转让方式成功更换社会资本方的田园综合体类PPP项目。与同批国家级示范田园综合体项目相比,目前蓝田PPP项目仍在有序推进、稳步向前,发展势头良好。

3.2 可持续性评价结果分析

3.2.1 可持续性评价指标等级界限划分。参照《田园综合体考核办法》等的等级划分标准,结合行业内专家意见,将田园综合体PPP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等级由低到高划分为弱、较弱、一般、较强、强5个等级。弱表示指标可持续性不佳,处于行业低发展水平;较弱表示指标可持续性欠佳,处于行业较低发展水平;一般表示指标可持续性一般,处于行业中等发展水平;较强表示指标可持续性较佳,处于行业较高发展水平;强表示指标可持续性极佳,处于行业高发展水平。

由于评价指标的性质不同,因而确定相应双约束区间[Cmin,Cmax]的方法也不同。定量指标的评价区间依据客观数据标准来划分,定性指标则参考行业标准并结合专家打分来划分。评价指标的初始权重由专家打分获得,采用CRITIC法计算指标权重,再采用变权法修正权重,最后得到指标权重及指标具体划分区间如表2所示。

3.2.2 可持续性等级标准云确定。根据式(2)至式(4),计算田园综合体PPP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评价等级划分标准云,如表3所示。

3.2.3 可持续性评价指标等级关联度确定。在计算出标准云的基础上,生成一个由均值为En、标准差为He决定的正态随机数E´n,再通过隶属度函数求出云滴x关于该等级云的关联度。

式(7)中:wi表示第i个二级指标的权重。

由表5可以看出,蓝田PPP项目的可持续性评定等级为较强,与蓝田PPP项目的开展现状较符合。

4 结论和建议

研究表明,将云物元模型应用于田园综合体PPP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能较为客观地反映田园综合体PPP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可为日后评估其他田园综合体PPP项目的可持续性提供参考依据。

另外,研究发现,蓝田PPP项目的经济效益、经济产业、生活水平、文化传播及资源状况等指标可持续性较强,环境指标可持续性最强,而公共服务的可持续性有待提高。因此,针对蓝田PPP项目的进展情况,提出以下改进建议:在公共服务方面,不仅要注重园区生产配套设施建设,而且要加速生活配套设施及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在资源环境方面,要紧扣“一心两带五区”总体规划,在完成融资交割的基础上,继续推进育苗中心、蓝田印集、茶菊加工中心、农产品大数据交易中心等项目实地建设,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在经济产业方面,积极打造“田园+康养+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拓展多元化的生态旅游产品,推进产业深度融合;在文化传播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歙县的文化特质和产业性旅游资源,将产城人文有机融合,继续推动全县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由于样本采集量有限,部分数据由专家打分和问卷调查所得,在定量分析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后续研究还需要积累更多的原始数据,为同类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合理、科学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崔玮.PPP模式:田园综合体发展的天路[J].中国林业产业,2017(12):77-79.

[2]凌利宏,余云云,夏得月.PPP模式在田园综合体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20(6):231-232.

[3]蒋慧芳,秦秋燕.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的PPP模式在田园综合体项目中的应用研究:以广西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3):33-34.

[4]朱映恺,孟庆军.农村经济中田园综合体PPP项目投资风险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9(19):189-193.

[5]张云宁,李叶钦,欧阳红祥,等.博弈视角下农民参与田园综合体PPP项目风险分担的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20(1):75-80.

[6]高晋武.田园综合体PPP项目投资决策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22:73-75.

[7]王明利.PPP融资模式对田园综合体的应用及其风险防控[J].吉林金融研究,2018(6):50-54.

[8]罗振军,于丽红,陈军民.我国田园综合体PPP融资模式的运行机制、存在问题及改善策略[J].西南金融,2020(7):38-46.

[9]胡向东,王晨,王鑫,等.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8(2):86-93.

[10]杨帆.田园综合体PPP项目可持续性评价研究[D].合肥:安徽建筑大学,2021:23-26.

[11]中商研智库.乡村振兴和田园综合体相关政策梳理[EB/OL].(2018-11-02)[2023-01-26].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imestamp=1679014457&ver=4411&signature=KIYssrX8XymRTmwBJcqS-EKMO0B8SU244PTC8wMAjNW0E2*RlFI74RdM0OGj0R-WwyaSGq0Zx-*xfTUO6Dsle2iYFX*ZaX5iMwVf3wLEpk5MxTGqGIaZVXr9Ynt37d68H&new=1.

[12]年春光.装配式建筑施工绿色度测算方法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20:65.

[13]董兴林,牛春云.青岛西海岸新区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40-45.

[14]何育静,黄艺,郭丽霞.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79-89.

[15]王乾坤,年春光,邓勤犁.基于云物元理论的装配式建筑施工绿色度评价方法研究[J].建筑经济,2020(11):84-89.

[16]孙秋霞,孙一心.基于云物元模型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评价[J].公路,2018(6):187-19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