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庐江县单季晚稻新品种直播对比试验

作者: 卢限东

2022年庐江县单季晚稻新品种直播对比试验0

摘 要:为筛选出适合安徽省庐江县直播种植的单季晚稻新品种,于2022年选择武运粳31号、镇糯19号、镇稻18号、镇稻21号、南粳3908、镇糯29、浙沣糯188、隆两优华占、巡粳168、常农粳151、当粳8号、甬优538共12个水稻品种开展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武运粳31号、镇糯29号产量高(分别为9 625.3、9 841.6 kg/hm2)、米质佳(分别达到二级、一级稻米标准)、成熟期适中,适合在庐江县推广种植。

关键词:单季晚稻;对比试验;米质;庐江县

中图分类号:S511.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7909(2023)06-88-4

0 引言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各地开展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有利于筛选出适合在当地推广种植的水稻品种,进而实现农业增效及农户增收[1]。庐江县是产粮大县,地处安徽省中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当地光照条件优越、降水量适中,非常适合各类农作物的种植,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为水稻[2]。近年来,庐江县持续推进土地流转工作,当地超过70%的水田流转至种植大户、农业企业手中,使当地水稻种植模式由原来以稻—稻为主,转变为以稻—油、稻—麦为主[2]。直播稻种植优势明显,如节约劳动力、节约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效率等。因此,该种植模式被广大种植户接受,成为庐江县水稻种植的主要方式。2022年,为筛选出适宜在庐江县推广的直播单季水稻新品种,笔者特选择了12个水稻新品种于庐江县龙桥镇夹板村开展了单季晚稻新品种直播比较试验。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安排在庐江县龙桥镇夹板村,试验田为圩田、青湖泥土,前茬作物为小麦,地块方正平整,排灌设施配套完好,土壤肥力中等偏上(pH值为5.28、有机质含量为24.53 g/kg、全氮含量为1.37 g/kg、有效磷含量为14.58 mg/kg、速效钾含量为100.89 mg/kg、有效硫含量为24.83 mg/kg、有效铁含量为18.83 mg/kg、有效锰含量为14.17 mg/kg、有效铜含量为2.80 mg/kg、有效锌含量为0.85 mg/kg、有效硼含量为0.28 mg/kg、有效硅含量为102.89 mg/kg)。

1.2 供试材料

试验所用单季水稻新品种有12个,分别为武运粳31号、镇糯19号、镇稻18号、镇稻21号、南粳3908、镇糯29号、浙沣糯188、隆两优华占、巡粳168、常农粳151、当粳8号和甬优538,上述12个品种均为国审(省审)或安徽省引种品种,均适宜在安徽省种植,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种子均来自市售。

1.3 试验设计

每个试验品种种植一个小区,区组排列随机。共12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各小区面积均为200 m2(50 m×4 m),小区周围设超过80 cm的保护行,小区间隔50 cm。

1.4 试验方法

2022年6月14日晒种,并用62.5 g/L精甲·咯菌腈种衣剂拌种,6月15日将晾干的种子浸泡在清水中36 h,而后进行常规催芽处理。6月18日按照32 cm×22 cm的行株距进行点播,控制栽植密度在14.20万穴/hm2左右。6月16日施基肥,控制纯氮、磷、钾肥用量均为76.5 kg/hm2左右;7月13日施入纯氮、缓效钾肥各38.25 kg/hm2左右作为分蘖肥。8月12日施入纯氮、缓效钾各38.25 kg/hm2左右作为孕穗肥[3-4]。

6月16日整地后开展第1次草害防除,对准地面喷施丙草胺,6月25日对准地面喷施1次丙·苄土壤处理剂,7月10日开展茎叶除草。7月12日到8月26日开展第3次病虫害综合防治,用植保无人机进行防治[5]。

1.5 调查内容及方法

在试验期间,对各品种水稻的生育进程(包括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进行记录、分析。在各品种水稻成熟后,于收获前1 d利用五点取样法采集样品,每个样点选择6穴水稻植株进行考种,对成熟时水稻的主要农艺性状(株高、穗长)、成产要素(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等进行调查统计。在各小区水稻成熟后分别机收、分开测产[6]。各处理稻谷的米质测定方法参照《米质测定方法》(NY/T 83—2017)[7]。数据的整理均利用Excel 2010软件完成。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各参试品种生育期表现

由表2可知,在播种期一致的条件下,各参试水稻品种的生育进程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各参试水稻品种的始穗期在8月18—26日,最早的为隆两优华占,最晚的为武运粳31号、巡粳168、常农粳151、甬优538;各水稻品种的齐穗期在8月26日到9月3日,最早的为当粳8号,最晚的品种为镇糯19号、镇稻18号;各水稻品种的成熟期在11月3—19日,最早的为镇糯19号,最晚的为常农粳151;各水稻品种的播始历期在62~70 d,差异相对较小,历期最短的为隆两优华占,历期最长的为武运粳31号、巡粳168、常农粳151、甬优538;各水稻品种的全生育期为139~155 d,差异较大,其中全生育期最短的为镇糯19号,最长的为常农粳151。

2.2 各参试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由表3可知,各参试水稻品种成熟期的株高在89.0~139.0 cm,最矮的巡粳168与最高的甬优538之间相差50.0 cm,其中株高≥100.0 cm的水稻品种有5个,分别为南粳3908、镇糯29号、浙沣糯188、隆两优华占、甬优538;各水稻品种成熟时的穗长在14.0~24.9 cm,最短的镇稻21号与最长的隆两优华占相差10.9 cm,其中穗长超过20.0 cm的水稻品种有2个,分别为隆两优华占、甬优538;各水稻品种的有效穗数为281.8万~436.1万/hm2,最多的镇糯29号与最少的南粳3908相差154.3万/hm2,其中有效穗数超过400.0万/hm2的水稻品种仅2个(镇糯29号、浙沣糯188);各水稻品种的单株穗粒数在89.0~175.9粒,最少的镇稻21号与最多的甬优538相差86.9粒,其中单株穗粒数超过130.0粒的水稻品种有6个,分别为武运粳31号、南粳3908、隆两优华占、常农粳151、当粳8号、甬优538;各水稻品种的千粒质量在22.5~28.4 g,最轻的甬优538与最重的镇糯29号相差5.9 g,除了甬优538、隆两优华占外,其余水稻品种千粒质量均大于25.0 g。

各水稻品种的理论产量在7 350.5~12 077.9 kg/hm2;产量超过10 000.0 kg/hm2的水稻品种有6个,分别为武运粳31号(10 317.9 kg/hm2)、镇糯29号(11 356.4 kg/hm2)、浙沣糯188(12 077.9 kg/hm2)、隆两优华占(11 629.3 kg/hm2)、巡粳168(11 146.3 kg/hm2)、甬优538(11 761.3 kg/hm2);其余水稻品种产量按照从高到低依次为常农粳151(9 936.7 kg/hm2)、当粳8号(9 754.0 kg/hm2)、镇稻18号(8 931.4 kg/hm2)、南粳3908(8 699.1 kg/hm2)、镇糯19号(8 293.7 kg/hm2)、镇稻21号(7 350.5 kg/hm2)。各水稻品种的实际产量在7 068.1~10 312.5 kg/hm2;产量超过9 000.0 kg/hm2的水稻品种有5个,分别为武运粳31号(9 625.3 kg/hm2)、镇糯29号(9 841. 6 kg/hm2)、浙沣糯188(10 312.5 kg/hm2)、隆两优华占(9 884.9 kg/hm2)、巡粳168(9 411.5 kg/hm2);其余水稻品种的实际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甬优538(8 875.3 kg/hm2)、常农粳151(8 312.5 kg/hm2)、当粳8号(8 135.6 kg/hm2)、镇稻18号(7 516.1 kg/hm2)、南粳3908(7 471.5 kg/hm2)、镇糯19号(7 068.1 kg/hm2)、镇稻21号(6 303.1 kg/hm2)。

2.3 各参试品种品质表现

由表4可知,各参试水稻品种的整精米率在67.2%~75.3%,最低的甬优538与最高的镇糯29号相差8.1个百分点,除了当粳8号、甬优538整精米率低于70.0%以外,其余水稻品种整精米率均高于70.0%;各水稻品种的垩白率在7.2%~39.0%,最低的镇糯29号与最高的甬优538相差31.8个百分点,其中垩白率不低于30.0%的水稻品种有2个(分别为当粳8号、甬优538),低于10.0%的水稻品种仅1个(为镇糯29号);各水稻品种的垩白度在0.8%~7.7%,最低的镇糯29号与最高的甬优538相差6.9个百分点,其中垩白度超过5.0%的水稻品种仅有1个,为甬优538;各水稻品种的胶稠度在53.1~100.0 mm,其中胶稠度在50.0~80.0 mm的水稻品种有7个,胶稠度在80.0~100.0 mm的水稻品种有5个;各水稻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在1.0%~16.8%,含量最低的镇糯29号与最高的当粳8号相差15.8个百分点,直链淀粉含量低于10.0%的品种有2个,即镇糯19号、镇糯29号。

综合以上各指标,稻米品质较好、达到二级标准的水稻品种有武育粳31号、镇糯19号、镇稻21号、常农粳151,品质好、达到一级标准的水稻品种有镇糯29号。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武运粳31号、浙沣糯188、隆两优华占、巡粳168、镇糯29号等水稻品种的丰产性好,实际产量分别为 9625.3、10 312.5、9 884.9、9 411.5、9 841.6 kg/hm2;武运粳31号、镇糯19号、镇稻21号、常农粳151、镇糯29号等水稻品种的米质较佳,综合整精米率、垩白率、垩白度、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等指标,均在一级或者二级等级。综合分析各水稻品种在直播栽培期间的生育期、产量及品质3个方面的指标,适合在庐江县作为单季晚稻推广的品种为武运粳31号、镇糯29号。这2个品种成熟期适中,产量高、生产要素指标协调,品质优,可在当地大面积推广种植。

参考文献:

[1]傅岳峰,王天抗,危家文,等.洞庭湖地区直播晚稻品种(组合)筛选[J].湖南农业科学,2018(8):5-9.

[2]张进山,余绪来,潘志军,等.双季稻北缘区适宜毯苗机插早籼稻品种的筛选与比较[J].安徽农学通报,2022(4):33-34.

[3]孟宇辉,金文俊,董召荣,等.江淮地区不同水旱轮作模式的资源利用效率与经济效益比较[J].生态学杂志,2019(11):3357-3365.

[4]李祖军,何汛锋,谭义青,等.直播晚稻品种的筛选及其丰产性分析[J].杂交水稻,2020(3):46-52.

[5]谭义青,李祖军,陈丽明,等.赣北地区直播早稻品种的筛选及其丰产性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9(1):25-32.

[6]柯健,陈婷婷,吴周,等.沿江双季稻北缘区晚稻适宜品种类型及高产群体特征[J].作物学报,2022(4):1005-1016.

[7]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米质测定方法:NY/T 83—2017[S].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