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部署2023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

作者: 姜春艳

为扎实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加快形成与产业需求相适应、与农村发展相协调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夯实稳粮扩油人才支撑,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于2023年5月12日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部署了3项重点任务。一是提高生产技术技能,要求各地围绕“两稳两扩两提”要求分解培育任务,优先保障有粮食、大豆和油料生产目标任务市县的培育需求。二是提升产业发展能力,提出坚持选育用一体化的育人导向,统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要求和农民学习需求,以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围绕各地主导特色产业组织培育,强调重点培育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社会化服务专业人员、返乡创业创新人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等,并分层分类实施培育。三是提升农民素质素养,提出面向高素质农民培育对象全面开设综合素质素养课程,培训内容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农法律法规、农业农村政策,农业绿色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防灾减灾,金融信贷保险,乡村规划建设、乡风文明、农耕文化等领域基础知识。《通知》明确,2023年,紧密围绕全面支撑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全面支撑农民素质素养提升,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全年围绕粮油稳产保供任务开设的班次和培育人数,粮食主产区不低于80%,主销区不低于40%,产销平衡区不低于60%。

《通知》提出,聚焦大豆玉米提单产、油菜产业发展、机械化生产等重点领域,组织开展七大专项行动。一是大豆单位面积产量提升培训行动。在东北地区,重点围绕粮豆轮作、稻改豆相关农技农艺开展培训。在黄淮海、西南、长江中下游和西北地区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实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专项培训,重点围绕品种、农艺、农机加大指导服务和培训力度。线上线下相结合,在906个大豆生产县组织培训。在100个大豆单位面积产量提升整建制推进县,围绕高产高油品种和良法良机开展培训,实现大豆种植户全覆盖。二是玉米单位面积产量提升培训行动。在东北、黄淮海、西北三大玉米产区,配合单位面积产量提升工程,强化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培训。在200个玉米单位面积产量提升整建制推进县,开展玉米高产增产技术模式应用和技术技能培训,强化高产优质耐密品种相关技术培训。三是油菜产业发展培训行动。在长江上游产区、长江中游产区、长江下游产区、南方三熟制油菜产区、黄淮及北方冬油菜轮作休耕区和北方春油菜产区6大生产区域,针对不同区域油菜生产特点,围绕品种、农机、农艺、加工等技术环节开展培训。在42个油菜产业绿色革命科技攻关示范县,重点围绕绿色丰产高效栽培技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冬闲田生产技术、油菜籽产地干燥加工技术开展培训。四是专业农机手培训行动。在全国范围内,以专业农机手、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带头人为培训对象,聚焦大豆、玉米、水稻、油菜、小麦等主要粮油作物耕种管收机械化作业环节,围绕玉米及大豆高质量机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油菜机械化育苗移栽、保护性耕作、高效飞防植保、机收减损等重要机械化技术开展实操实训和作业演练,提高机手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促进农机作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助力粮油作物单产提升。五是豇豆质量安全控制培训行动。豇豆种植面积较大的省份要重点围绕豇豆病虫害绿色防控、科学安全用药、农药残留限量标准要求、承诺达标合格证开具等,对豇豆种植户开展培训。海南、广西、广东、云南、福建等冬春季豇豆主产省份要组织豇豆种植户开展专题培训。六是重点区域产业带头人培训行动。支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培养产业发展带头人。积极推进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人才振兴,为每县培养100~200名产业发展带头人。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各培养1 000名乡村振兴带头人,针对农牧民特点和从事产业量身定制培训课程。七是农民素质素养提升培训行动。以行政村为单位,面向小农户开展素质素养提升试点培训。每个省份举办不超过1 000个班,具体工作由县级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培训时长为半天至一天,培训内容为综合素质素养课程。承担试点的行政村可设置1名联络员,负责组织培训对象、组织现场培训等工作。

(记者:姜春艳)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