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 周开红
摘 要:甘肃省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森林资源丰富,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受气候异常变化、人为活动加剧等因素的影响,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有害生物频发,严重威胁森林资源安全。在总结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有害生物发生概况的基础上,分析其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构建完善的监测预报体系、提高监测预报水平,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加强林木检疫工作,减缓有害生物繁衍与传播速度、增强林木抵抗力等对策,以期为有效加强森林有害生物防治、保障森林资源安全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森林有害生物;防治;林木检疫;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中图分类号:S7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23)10-129-3
0 引言
森林有害生物防治作为森林资源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保障森林资源安全、促进林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甘肃省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黄土、蒙新、青藏三大高原交界处的祁连山北麓,海拔2 000~4 000 m,地表形态复杂多样,整体属于谷地、高山地貌。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大陆性高寒半湿润山地气候,特殊的地形地貌与气候条件为森林的生长创造了良好条件。近年来,林业发展备受关注,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积极开展造林绿化工作,造林面积显著增加[2]。然而,受气候干旱、树种单一、人为活动加剧、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等不良因素的影响,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有害生物常年暴发成灾,严重威胁森林生态系统安全,制约了当地林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3]。因此,做好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对于减少有害生物入侵、保护森林资源安全、推动林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有害生物发生概况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见的森林有害生物有10种[4](见表1)。这些有害生物具有数量众多、分布范围广、隐匿性强且难以一次性消灭等特点。大多数森林有害生物的生存能力与繁衍能力较强,可危害林木的新梢、嫩芽、枝干、根等部位,轻则导致林木无法正常生长,重则导致林木衰弱枯萎死亡。一旦森林有害生物暴发成灾,必将严重影响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5]。因此,切实做好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2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
为保障森林资源安全,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关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开展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且取得了显著成效[6]。但在实际防治工作中依然存在各种问题,导致森林有害生物防治效果仍有待提高。
2.1 未建立完善的监测预报体系
监测预报是做好森林有害生物防治的重要一环。若不能及时、准确地做好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不仅会错失最佳的防治时机,还会加大防治难度,增加防治成本。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主要存在以下3点问题。第一,保护区未建立科学、系统的森林有害生物监测预报体系,无法对有害生物的发生进行及时预警,导致相关部门难以提前做好防范,易出现有害生物大面积暴发的现象,最终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第二,保护区森林有害生物监测相关基础设施极为薄弱,现有的监测设施及设备相对滞后,直接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导致相关部门难以及时开展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最终造成严重损失。第三,保护区专业化监测人才数量不足及技能水平不高,也是导致森林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效率较低的重要原因[7]。
2.2 长期过量使用化学农药
当前,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多数林业管护工作人员在森林有害生物防治方面缺少科学合理的防治思路与方法,普遍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对森林有害生物进行防治,忽略了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的重要性。虽然使用化学农药可以快速灭杀有害生物,但是过度使用化学农药极易破坏森林生态平衡,还会污染土壤与周边环境。长期使用化学农药还会增加有害生物的抗药性,导致有害生物加速扩散,威胁森林资源的稳定、健康发展[8]。
2.3 未能严格落实林木检疫工作
从源头上杜绝有害生物的传入是做好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基础。然而,目前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未能严格落实林木检疫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第一,群众林木检疫意识差,主动参与林木检疫工作的群众较少,不利于林木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二,保护区对林木检疫工作不够重视,投入的人力、财力较少,加之设置的检疫站口数量较少,导致难以严格落实外来林木检疫工作[9]。第三,保护区林木检疫设施及器材滞后,大多数检疫工作人员仅凭自身经验开展检疫工作,虽然可以准确检查出一些症状明显的有害生物,但是无法及时检出部分隐匿性强的有害生物,大大增加了有害生物的入侵风险。
2.4 森林有害生物繁衍能力强且传播速度快,难以根除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冬季气温明显升高,导致森林有害生物繁殖能力增强,传播速度加快,有害生物的种类与数量明显增加。同时,受地形地貌的影响,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多数林区位于山上,增大了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难度,导致难以全面灭杀有害生物。而残存的一部分有害生物繁衍迅速,易引发新一轮的灾害,如此循环导致有害生物难以根除。
3 加强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有害生物防治的措施
3.1 构建完善的监测预报体系,提高监测预报水平
为提升森林有害生物监测预报水平,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必须积极构建与完善森林有害生物监测预报体系。第一,保护区要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监测设施与设备,以保障监测工作的及时性、准确性,显著提升森林有害生物监测预报质量与水平。第二,保护区相关部门要强化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针对森林有害生物防治构建专门的信息分享平台,适时共享信息,以显著提升森林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水平。第三,保护区要严格落实森林有害生物日常监测信息的记录工作,并建立专门的信息档案,为高效分析与治理森林有害生物提供有力支持。第四,保护区可适当提升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吸纳相关专业的优秀毕业生,组建高质量的监测团队,并定期组织监测人员参加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等方面的学习与培训活动,以确保高效开展森林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10]。
3.2 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在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关部门应尽可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综合运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提升森林有害生物防治效果,减少农药污染。第一,保护区可通过营造适合害虫天敌栖息、迁移和越冬的环境条件,增加害虫天敌的数量,既能保障食物链的完整,又能协调森林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持续防治害虫的目的。第二,保护区应根据森林有害生物的发生规律,因地制宜地选用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法[11]。例如,在有害生物发生严重的区域或时节,采用飞机喷洒药物的方法进行有效防治;在有害生物发生较轻的区域或时节,采取投放天敌等生物防治方法进行防控。第三,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森林有害生物时,保护区要尽量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药剂,同时定期更换药剂种类,以免增强有害生物的抗药性。另外,保护区要强化对化学农药的仓库管理工作,综合运用多种方式,以达到有效防治森林有害生物的目的。
3.3 加强林木检疫工作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关部门必须切实做好林木检疫工作,以有效防范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第一,保护区要大力宣传《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等与森林植物检疫相关的法规,增强群众林木检疫意识。第二,保护区应强化源头管理,严控苗木进出苗圃关,认真检查当地苗木与引进苗木,一旦发现有害生物必须第一时间就地消灭;积极引进与培养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优良品种;密切关注当地森林有害生物的发生与发展情况,并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第三,保护区应严格落实林木检疫人员的工作职责,规范检疫流程,严格落实出入林区包装箱、原木等可能携带有害生物的材料的检查工作,一旦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上报,并将有害生物彻底消灭[11],以保障森林资源安全。
3.4 减缓有害生物繁衍与传播速度,增强林木抵抗力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采取多种措施减缓森林有害生物繁衍与传播速度,增强林木抵抗力,从根源上防治森林有害生物。第一,保护区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降低温度、增加湿度等措施营造不利于有害生物繁衍的环境,以减少有害生物数量。第二,保护区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运用点状、块状、带状营林方式,阻断有害生物的传播途径,避免有害生物大面积传播。第三,保护区要科学改善林区树种单一的现状,对长势弱、密度大的林分进行合理间伐,优化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林木长势,改善林分结构,增强生物多样性[12],以增强林木对有害生物的抵抗能力。
4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森林资源在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多样性等方面的作用愈发不容忽视。然而,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异常变化、人为活动频繁干预等因素的影响,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有害生物频发,不仅严重威胁森林资源安全,还严重制约林业发展。对此,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通过构建完善的监测预报体系、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加强林木检疫工作、减缓有害生物繁衍与传播速度等措施,加强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保障森林资源安全,推动当地林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吉鸿,王登魁.彭阳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现状问题及对策[J].南方农业,2021(34):70-73.
[2]姚海燕.浅谈森林病虫害发生及其防治[J].广东蚕业,2021(9):121-122.
[3]冯建华.同朔地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山西林业科技,2021(2):71-72.
[4]孙小霞,袁虹.祁连山保护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J].中国林业,2012(13):36.
[5]段立强.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中高新技术应用:以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现代园艺,2023(6):66-68.
[6]李燕利,张冬云.爱辉区森林有害生物防治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J].林业勘查设计,2023(1):45-48.
[7]何汉冲.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南方农业,2021(8):110-111.
[8]马生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策[J].农家参谋,2023(10):154-156.
[9]郭廷花.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承德坝上林区为例[J].现代园艺,2022(2):33-35.
[10]李文伟.乳源县天井山林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措施[J].南方农业,2023(4):80-82.
[11]魏建平.林业常见病虫害防治及综合防治措施研究[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3(3):59-60.
[12]赵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策浅析[J].山西林业,2022(6):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