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软2号和3号油茶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作者: 刘翠梅

摘 要:截至2022年底,广西壮族自治区累计改造油茶低产林12.00万hm2,改造面积约占广西油茶种植面积的1/5。大面积的油茶低产林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油茶产量和品质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岑溪软枝油茶是原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高产油茶品种,加强岑溪软枝栽培技术的研究,对推动当地油茶低产林改造、实现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岑软2号和3号的品种特性,从造林地选择、整地、种苗选择、定植、抚育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探讨岑溪软枝油茶的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油茶种植及低产林改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岑溪软枝油茶;岑软2号;岑软3号;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794.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7909(2023)10-132-3

0 引言

岑溪软枝油茶原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岑溪市、藤县、苍梧县一带,后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通过实生苗繁殖,并经历了15 a选育出来的优良品种[1]。原国家林业局公布的《国家林业局公告(2008年第12号)》明确包括岑软2号和3号在内的29个油茶品种为林木良种[2]。岑溪软枝油茶作为我国第一个油茶良种,具有速生、早实、高产等优点[3]。研究发现,岑溪软枝油茶比一般油茶品种提早一两年开花结果,产量是普通油茶品种的一两倍,种植后7 a即可进入盛产期[4]。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2021年全国油茶种植面积为459.20万hm2,其中广西油茶种植面积为56.87万hm2;全国油茶籽产量为394.24万t,其中广西油茶籽产量为45.48万t[5]。尽管广西油茶种植面积占全国油茶种植面积的12.38%,但是广西油茶籽产量不足全国油茶籽产量的12.00%。大面积的油茶低产林是广西油茶产量和品质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提高油茶产量和品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于2018年制定了油茶“双千”计划[6]。根据广西林业局公布的最新数据,实施油茶“双千”计划以来,截至2022年底,广西累计新造油茶林13.47万hm2,改造低产林面积达12.00万hm2[7]。而岑溪软枝油茶是原产于广西的高产品种,加强其栽培技术的相关研究对推动当地油茶低产林的改造和实现油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 岑软2号和3号油茶品种特性

1.1 岑软2号品种特性

岑软2号(Camellia oleifera‘Cenruan2’)于2008年通过国家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编号为国S-SC-CO-001-2008,具有早丰、高产、稳产、产油量高等优点。岑软2号为无性系岑溪软枝油茶品种之一,冠幅大、圆头形,枝条柔软且细长,果实以青色为主,果形以倒杯状为主,单果质量在30 g左右,种植后2 a即可开花,6 a进入生产期,每公顷产油量可达915 kg。岑软2号适宜生长在海拔不超过800 m的地区,坡度以小于15°为宜。基于岑溪软枝油茶品种速生的特性,岑软2号适宜生长在海拔相对较低的丘陵、缓坡地,最好是土层深厚、肥沃、排水性良好的酸性土壤。

1.2 岑软3号的品种特性

岑软3号(Camellia oleifera‘Cenruan3’),于2008年通过国家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编号为国S-SC-CO-002-2008,同样具有早丰、高产、稳产等优点。岑软3号亦为无性系岑溪软枝油茶品种之一。与岑软2号相比,岑软3号树形中等,树冠紧凑、直立、呈冲天形,枝条粗、节间短,果实呈青红色,果实以球形或梨形为主,单果质量在20 g左右,种植后2 a即可开花,6 a进入生产期,每公顷产油量可达937.5 kg。岑软3号适宜生长在海拔相对较低,坡度小于15°的丘陵、缓坡地,最好是土层深厚、肥沃、排水性良好的酸性土壤。

综上所述,岑软2号和3号适宜生长在海拔不超过800 m的地区,最好是坡度小于25°的丘陵、缓坡地,以土层深厚、肥沃、排水性良好的酸性土壤为宜。

2 岑软2号和3号栽培技术

2.1 造林地选择

岑溪软枝油茶属于原产于广西的油茶良种,在广西全域均可种植。但根据岑软2号和3号的生长特性,种植人员应选择海拔不超过800 m,坡度小于25°的低丘陵、缓坡地,且阳光充足的阳坡或半阳坡为造林地。土壤pH值以4.5~6.5为宜。土壤类型以赤红壤、红壤、黄红壤为佳。土壤质地以砂壤土至中壤土为宜,立地以指数大于16为佳,且要求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

2.2 整地

2.2.1 清山整地。清山时间一般为造林前一年的10—11月,要求将造林地内的采伐残留物,包括采伐迹地的伐根清除干净,并清除造林地的杂灌、杂草、杂木等。对于坡面较长的造林地,可适当保留山顶、山脚及山沟部位的植被。根据造林地坡度情况,整地方式分全垦、带垦和穴垦3种。对于坡度小于15°的造林地,可采取全垦方式整地,整地时由下而上顺坡挖垦,深度以20~30 cm为宜;对于坡度在15°~25°的造林地,沿等高线带垦整地,由上向下挖筑内低外高的水平梯带,宽度在2 m左右,带内全垦,深度以20~30 cm为宜,带间保留原有植被。

2.2.2 挖定植穴。岑软2号冠幅偏大,因此,其每667 m2以栽植74~89株为宜。岑软3号树形中等,树冠紧凑,因此,其667 m2以栽植89株为宜。清山整地完成后,种植人员即可根据规划的造林密度,在种植带中央开挖定植穴,定植穴规格为60 cm×60 cm×50 cm。

2.2.3 施基肥。为提高造林地土壤肥力,种植人员挖好种植穴后应适当施基肥,基肥施入时间一般为造林前一年的12月至造林当年2月。基肥类型优先考虑有机肥或农家肥,其次为复合肥。有机肥以腐熟土杂肥为主,施用量以2.5~5.0 kg/株为宜。可用有机质含量大于30%,且氮、磷、钾素总有效含量大于20%的油茶专用肥追肥,施用量以2.0~2.5 kg/株为宜;或者用复合肥[m(N)∶m(P2O5)∶m(K2O)=11∶9∶30]进行追肥,施用量以0.5~1.0 kg/株为宜。将适量的基肥施入种植穴后,回填表土至种植穴的2/3,并充分搅拌均匀。

2.3 种苗选择

种植人员应选用优质种苗,以2年生无性系嫁接或扦插的大杯容器苗为主,要求苗高超过50 cm,地径大于0.5 cm,具有超过3个分枝,容器规格为12 cm×16 cm。苗木应生长健壮、顶端优势明显、根系发达、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经检疫检验合格后附标签即可出圃上山。此外,为提高油茶林的抗性,可采用混交方式种植,如主栽岑软3号,搭配种植岑软2号,可将种植比例设计为3∶1、8∶2或7∶3。

2.4 定植

在广西,定植岑软2号和3号的时间通常为每年2—4月,以小雨天气或阴天定植为宜。定植前,种植人员应将营养钵或营养袋中的泥土浇透,并将苗木及时运送至造林地。定植时,将容器苗的营养钵或营养袋去掉,注意避免伤及苗木根系,并将苗木置于种植穴中央,确保苗木根系舒展、不窝根,而后覆土压实。

苗木定植后30 d内,种植人员应及时检查苗木的成活情况。如果存在死株、发育不良、机械损伤的苗木,应予以清理并及时补植。补植苗木以同期优质苗木为宜,且要求生长健壮、顶端优势明显、根系发达、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以确保成活率在95%以上。

3 岑软2号和3号抚育管理技术

3.1 幼林抚育管理

3.1.1 除草松土。为避免杂草与苗木争夺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种植人员在定植当年6—7月可开展1次除草作业,以人工除草为宜。定植后第2、3年,种植人员可于每年夏、秋季节,采用带状或块状方式开展中耕、除草作业,深度以5~15 cm为宜。

3.1.2 追肥。为确保土壤肥力充足,促进油茶快速、健壮生长,种植人员可于造林后头3年,每年施肥2次。施肥时间分别选在春季和冬季。春季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一般可用含氮量为46%的尿素进行追肥,施用量以50~150 g/株为宜。冬季追肥则以复合肥[m(N)∶m(P2O5)∶m(K2O)=11∶9∶30]为主,施用量以100~250 g/株为宜。施肥时在树冠投影线两侧开沟,宽、深均为20 cm,将适量的肥料施入施肥沟后覆盖细土,以免肥料挥发。

3.1.3 修枝整形。种植后前3年的修枝整形是形成丰产树形的关键阶段,有4个修枝整形要点。一是清除萌生枝、底部小枝。二是在主干距离地面50~60 cm处及时打顶定干,并根据植株生长情况选取三四个强壮分枝作为主枝进行培养。三是疏剪内膛枝条,提高通风通光性,减少病虫害。四是修剪剪伤枝和病虫枝,打造丰产树形。简而言之,应通过修剪达到枝条比例合理、分布均匀状态,以促进树冠均衡生长。

3.2 成林抚育管理

3.2.1 追肥。在盛果期,油茶需要消耗大量养分。种植人员应在此期做好相应的追肥措施,为油茶树开花结果提供充足的养分,从而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根据油茶树的生长需要,每年可在春季和夏季进行2次追肥。春季追肥时间一般为每年3月上旬至中旬,可追施含氮量为46%的尿素,施用量以100~150 g/株为宜。夏季追肥时间为每年6月至7月上旬,可追施复合肥[m(N)∶m(P2O5)∶m(K2O)=11∶9∶30],施用量以300~500 g/株为宜。追肥方法同幼林施肥。

3.2.2 修枝整形。油茶成林的修枝应遵循“因树制宜”的原则。由于岑软2号和3号成年树以抽发春梢为主,而春梢作为结果枝的主要来源,在修枝时应尽量保留,一般只剪除生长位置不当的枝条。成林修枝时间一般为每年采果后至春梢萌动前,整体要求“剪密留疏,去弱留强,弱树重剪,强树轻剪”,应将病虫枝、枯枝、寄生枝、交叉枝等一并剪除。

4 岑软2号和3号病虫害防治措施

油茶树常见的病虫害有油茶炭疽病、油茶软腐病、油茶尺蠖和茶毒蛾等。

4.1 病害防治

油茶炭疽病是由胶孢炭疽菌引起的,主要危害油茶果实、叶、枝梢和花蕾等部位,引起落果、落蕾、落叶、枝梢枯死,严重时导致整株植株死亡。发生油茶炭疽病时,种植人员可用50%多菌灵1 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10~15 d喷施一次,连续喷施三四次即可。

油茶软腐病由油茶黑黏座孢霉引起,主要危害油茶叶片,能够导致叶肉腐烂变软,并引发病叶、病果脱落。发生油茶软腐病时,种植人员可用75%甲基托布津300~5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10~15 d喷施一次,连续喷施两三次即可。

4.2 虫害防治

油茶尺蠖是以幼虫取食油茶树叶进行危害,并导致油茶果实早期脱落。防治油茶尺蠖的关键期为幼虫3龄前,此时种植人员可用90%晶体敌百虫500~1 000倍液,每隔7~10 d喷施一次,连续喷施两三次即可。

茶毒蛾主要以3龄前幼虫取食油茶树叶进行危害。针对茶毒蛾,种植人员可用50%二溴乳剂1 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 500倍液,每隔7~10 d喷施一次,连续喷施两三次即可。

5 结语

岑溪软枝油茶是原产于广西的高产油茶品种。在种植中,种植人员应遵循“适地适树”原则,根据岑软2号和3号品种特性,合理规划种植密度,并选用优质苗木种植。造林后,种植人员应根据油茶幼林和成林的生长特点开展抚育管理工作,及时防治病虫害,促进油茶快速、健壮生长,从而提高油茶产量和品质。

参考文献:

[1]王东雪,曾雯珺,江泽鹏,等.基于优良农艺性状的岑溪软枝油茶不同世代优树筛选[J].广西林业科学,2017(4):364-368.

[2]佚名.国家林业局公告2008年第12号[J].国家林业局公报,2008(2):18-28.

[3]李付伸.来宾市引种普通油茶岑软2号3号早期成效分析[J].南方农业,2016(15):80-81.

[4]陈深标.岑软油茶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广州:华南农业大学,2019:9.

[5]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2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2.

[6]佚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油茶“双千”计划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意见[J].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2018(22):12-16.

[7]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广西全力创建全国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EB/OL].(2023-03-23)[2023-04-06].https://www.forestry.gov.cn/main/102/20230315/165451462497212.html.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