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地区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防治策略
作者: 邱现奎 王艳华
摘 要:鲁南地区是山东省粮食主产区之一,在山东省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鲁南地区农作物病虫害多发,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基于鲁南地区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提出加强组织管理和保障、加强先进植保技术推广应用、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加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硬件投入、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等策略,以期为鲁南地区农作物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保障鲁南地区农业安全生产。
关键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鲁南地区
中图分类号:S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23)11-61-4
0 引言
鲁南地区是山东省粮食主产区之一。该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地条件、劳动力条件都十分适宜农作物种植,在山东省甚至全国农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鲁南地区农作物病虫害多发,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基于此,笔者针对鲁南地区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现状,提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策略,以期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保障农作物健康生长,从而实现高产稳产,促进鲁南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
1 鲁南地区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
鲁南地区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棉花、蔬菜、果树等,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种类如表1所示。
综合来看,2022年鲁南地区主要农作物病虫害总体中等偏轻发生,少数病虫害发生较严重。
第一,小麦。2022年,鲁南地区小麦条锈病发生较早、较严重,且有大范围流行趋势;后期通过有效防治,将其控制在2级风险程度。小麦茎基腐病、纹枯病、白粉病、麦蜘蛛、麦蚜等病虫害发生程度较轻。
第二,玉米。2022年,鲁南地区玉米生产中草地贪夜蛾发生较晚、较严重,多发生在晚播夏玉米和自生玉米苗上;采用适当防控措施之后,整体防控处置率达到100%,虫害得到有效遏制。玉米南方锈病、叶斑类病害、玉米螟、黏虫等病虫害发生程度较轻。
第三,大豆。总体来看,2022年鲁南地区大豆根腐病、甜菜夜蛾有加重发生趋势,大豆棉铃虫发生程度偏轻。
第四,花生。2022年,鲁南地区花生病虫害以花生叶斑病为主,花生根腐病、花生棉铃虫、地下害虫等病虫害时有发生,整体发生程度较轻。
第五,棉花。2022年,鲁南地区棉花枯萎病、棉铃虫、棉盲蝽、棉苗蚜、棉叶螨等病虫害发生程度较轻,且都被遏制于萌芽状态,病虫害并未蔓延。
第六,蔬菜。2022年,鲁南地区蔬菜栽培中灰霉病、病毒病、小菜蛾、菜蚜、棉铃虫、菜粉蝶、烟粉虱、潜叶蝇等病虫害的发生程度均较轻。
第七,果树。2022年,鲁南地区苹果轮纹病、苹果树腐烂病、桃蛀果蛾、金纹细蛾等发生较严重,但通过采取多种防治措施,有效遏制了果树病虫害的蔓延。
2 鲁南地区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策略
2.1 加强组织管理和保障
鲁南地区应加强组织管理和保障,确保病虫害防治工作有序开展。第一,落实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政府应发挥牵头作用,建立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领导小组,并由主管领导担任组长、副组长,从宏观层面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部署[1]。第二,政府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工作,鼓励有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加强合作,扩大病虫害防治技术普及范围[2]。第三,鲁南地区应与其他地区进行联动,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项目的统筹规划和安排,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力度,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项目实施奠定基础。第四,鲁南地区应加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宣传力度,多样化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进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理念、技术宣传,组织技术人员、农民代表学习病虫害防治技术,提升病虫害防治水平[3]。第五,鲁南地区应对农民进行专业培训,提升农民植保技术、农作物管理技术、机械操作技术水平,为农民进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2.2 加强先进植保技术推广应用
应用先进植保技术能够有效减少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提升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效果。第一,鲁南地区可通过政企联合或者专业防控服务机构为农业生产提供植保技术支持,并根据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实际,制订农作物病虫害科学防控计划。第二,鲁南地区可指导和监督专业防控组织建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管理办法,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既注重农作物病虫害的专业防控,又注重杀虫灯、性诱剂、黄蓝板、生物农药等先进植保技术的应用,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成效。第三,鲁南地区应进一步将先进植保技术推广应用到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提升基层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水平。
2.3 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
鲁南地区需要做好病虫害发生发展的动态跟踪,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第一,鲁南地区需要加强病虫害的早期侦查,借助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密切跟踪病虫害的发展动态,尤其需要对流行性、迁飞性重大病虫害及时进行预测预报,并做好病虫害扩散途径的阻截。第二,鲁南地区可通过布控技术对农作物病虫害重点区域进行监测,随时关注监测数据变化,做到“发现一片,整治一片”。必要情况下,还需要委派专人到专区调查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真正做到下沉到田间地头,深度了解农作物病虫害发展动态,在病虫害发生关键时期做好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4]。第三,鲁南地区农作物种植面积广、种类较多,病虫害发生复杂,需要增加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点,提高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完善农作物病虫害布控网络[5]。第四,鲁南地区可基于数理统计、信息技术、灰色系理论、生物学等多种理论和方法构建不同农作物病虫害测报模型,并实现信息联网,构建一体化信息防控网,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进行精准预报,做好提前防控,实现农作物增产增收。
2.4 加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硬件投入
加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硬件投入可对农作物病虫害的有效防治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第一,鲁南地区施药器械水平整体来看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依然存在农药滴、跑、漏现象。为充分发挥施药器械的作用,需要对现有施药器械进行更新升级,大力推广应用施药效果好、价格低廉的施药器械。一些有条件的大型农场、种植大户还可以引入无人机等现代化高科技施药器械,以提升农药利用率。第二,鲁南地区农机部门要高度重视先进植保器械的引进和开发,指导相关企业及机构加大对施药器、诱捕器等的研发力度,配备与农作物生长和病虫害防治相匹配的植保机械,推动植保机械规模化生产,最大限度地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
2.5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为提升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效果,鲁南地区还需要做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鲁南地区应注重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人才的引进,同时尊重人才、重视人才,让人才的专业技能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提高农作物病虫害测报准确率。鲁南地区可与各高校合作,宣传人才引进政策,积极引进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的综合型、复合型人才,强化农作物病虫害的有效防控。鲁南地区应通过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激发病虫害防治专业人才的工作积极性[6],进而提升其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成效。
2.6 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
2.6.1 小麦病虫害防治。鲁南地区小麦常见病虫害有小麦条锈病、小麦茎基腐病、纹枯病、白粉病、麦蜘蛛、麦蚜等,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能够有效保障小麦生产安全。第一,农户需要及早行动,通过“带药侦察、打点保面”,做到“发现一片,防治一片”,从根本上压低菌源基数,最大限度减轻可能发生的二次扩散风险。第二,针对小麦茎基腐病,农户需要做好返青期药剂防治,通过加大药量、机械化施药等方式减轻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和危害。第三,针对纹枯病、白粉病,农户需要抓好关键期的达标防治,应用“一喷三防”技术,做好统防统治工作。第四,针对麦蜘蛛、麦蚜,农户需要科学配制针对性杀虫剂,确保一次施药即可达到防治效果。
2.6.2 玉米病虫害防治。第一,针对玉米南方锈病,农户应合理安排玉米播种期,在玉米生长期选用丙环唑、戊唑醇、苯醚甲环唑、井冈霉素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还要注意天气变化,一旦出现台风等恶劣天气,需要做好早期预防,以防止病害蔓延。第二,针对叶斑类病害,农户在玉米生产中需要做好排水管理,可适当追施化肥,降低叶斑类病害的发生概率。第三,针对玉米螟,农户需要严格监测玉米螟的数量,充分利用低龄幼虫防控关键期进行重点片区防治,通过统防统控的方式消除虫害。第四,针对草地贪夜蛾,鲁南地区需要发挥黄淮阻截带作用,诱杀迁入成虫,压低虫源基数,在发现零星害虫即及时进行防治,避免其大规模暴发。第五,针对黏虫,农户可加强中耕除草,破坏黏虫生存环境,还可用黑光灯、糖醋液等诱杀成虫,降低虫口密度。
2.6.3 大豆病虫害防治。大豆根腐病、大豆棉铃虫、甜菜夜蛾是大豆常见病虫害,做好这些病虫害的防治才能保证大豆健康生长。第一,针对大豆根腐病,农户需要做好种子包衣处理或做好药剂拌种处理,如用25%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剂或70%噻虫嗪种子处理剂+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第二,针对大豆棉铃虫和甜菜夜蛾,农户可通过性诱、食诱等方式进行诱杀,还可用化学药剂遏制幼虫在田间危害,控制成虫数量。例如,可以用50%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或者用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混合喷雾。
2.6.4 花生病虫害防治。第一,针对花生叶斑病,农户需要进行水旱轮作,同时挖好三级排灌沟,科学施肥,促进植株早发,减少叶斑病的发生。第二,针对花生根腐病,农户需要从选种入手,种植抗病性强的花生品种,并用3%苯醚甲环唑进行药剂拌种,降低花生根腐病发生概率。第三,针对花生棉铃虫,农户需要从花生棉铃虫卵孵化盛期开始喷药,可以每隔7~10 d喷洒一次,连喷2~3次,药剂可以选用高氯甲维盐+有机硅+硕丰481,注意多种药剂交替使用或混合使用,避免或延缓花生棉铃虫抗药性的产生。第四,针对花生地下害虫,农户可以通过喷洒吡虫啉、毒死蜱、噻虫嗪、辛硫磷等进行防治。
2.6.5 棉花病虫害防治。第一,针对棉花枯萎病,农户可以选用含有络氨铜、乙蒜素、三氯异氰脲酸或过氧水等成分的杀菌剂进行喷洒,每7~10 d喷施一次,连喷2~3次。在降雨偏多或持续阴雨年份,可适当增加喷药次数,以防止棉花枯萎病蔓延。第二,针对棉铃虫,农户可采用阿维菌素、哒螨灵喷雾防治。第三,棉田湿度较大时容易发生棉盲蝽,农户可以用甲氨基阿维菌素、马拉硫磷等药剂进行喷洒防治,且以由外向内喷洒为宜。第四,针对棉苗蚜,农户可以用吡蚜酮、烯啶虫胺、毒死蜱等药剂进行交替、混合施用,避免因为长期用同种药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用药过程中也可以添加无磷洗衣粉、渗透剂等,以延长药效。第五,针对棉叶螨,农户应“发现一株打一圈,发现一点打一片”,可以用稀释后的三氯杀螨醇在傍晚或早晨露水干后喷药。
2.6.6 蔬菜病虫害防治。第一,针对灰霉病,农户可以通过轮作的方式减少病原,还可以喷洒50%异菌·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进行防治。第二,针对病毒病,农户发现病株后,可将病株直接拔除,在病穴周围撒上石灰,将病株带到远离大棚的地方烧毁。害虫也是病毒病传播的主要媒介,农户可用苦参碱和大蒜油喷雾防治。苦参碱对害虫具有胃毒、触杀、拒食作用,大蒜油的特殊气味对害虫有驱避作用,将两者搭配使用能够有效切断病毒病的虫源传播。第三,针对小菜蛾,农户可以利用杀虫灯诱杀幼虫。第四,菜蚜天敌众多,如瓢虫、蚜茧蜂、食蚜蝇、草蛉等,农户可以利用菜蚜天敌对其进行防治,也可以设置振频式杀虫灯或黑光灯诱杀成虫,减少田间虫源数量。第五,针对棉铃虫,农户可喷洒4.5%高效氯氰菊酯3 000~4 000倍液或40%菊杀乳油2 000倍液进行防治。第六,针对菜粉蝶,农户可以喷洒敌敌畏或敌百虫溶液进行防治,或者利用菜粉蝶天敌赤眼卵寄生蜂、小茧蜂、黄金小蜂等进行防治。第七,农户可以利用烟粉虱天敌(如菜蛾绒茧蜂、菜蛾啮小蜂、七星瓢虫等)对其进行防治,也可以使用振频式杀虫灯或黑光灯诱杀成虫。第八,针对潜叶蝇,农户可通过适时灌溉,清除杂草,用黄板、灯光诱杀和用天敌如寄生蜂等方法进行防治。
2.6.7 果树病虫害防治。第一,针对苹果轮纹病,农户需要做好田间侵染源的管理。此外,喷药保护和采后低温贮藏是防治苹果轮纹病的主要措施。第二,针对苹果树腐烂病,农户需要在入冬前喷洒清园剂,开春前喷洒石硫合剂,并用戊唑醇或者苯醚甲环唑涂抹树干。第三,针对桃蛀果蛾,农户需要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氟铃脲等低毒农药进行喷洒,避免虫害蔓延。第四,针对金纹细蛾,农户需要清扫落叶,避免虫蛹过冬存活,高发期可以利用性诱剂进行诱杀。
3 结语
农作物生产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鲁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为保障农业生产,农业部门应通过加强组织管理和保障、加强先进植保技术推广应用、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加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硬件投入、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等,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水平,减轻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保障农作物健康生长,从而实现农作物增产增收,促进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崔海峰.绿色植保理念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对策初探[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3(6):42-44.
[2]刘红娟.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报与防治的措施及建议[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3(2):94-96.
[3]徐重新,张江兆,胡晓丹,等.农药联合复配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上的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23(4):8-15.
[4]惠晓红.试论植保无人机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种子科技,2023(3):103-105.
[5]姜丽娜.绿色防控技术在玉米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分析[J].种子科技,2023(2):90-92.
[6]张小冬.浅析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J].河南农业,2023(2):10-12.
作者简介:邱现奎(1983—),男,硕士,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与农产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