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梨树主要病虫害危害症状及防治技术
作者: 谢东海
摘 要:近年来,甘肃省梨产业发展迅速,在甘肃省的经济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受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等影响,甘肃省梨树病虫害频发,导致梨果产量和品质受到了严重影响,对梨产业发展造成了阻碍。基于甘肃省梨树病虫害发生现状,对梨树主要病虫害梨黑星病、梨树腐烂病、梨黄粉蚜、梨小食心虫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梨树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从而促进梨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梨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6.6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7909-(2023)11-65-3
0 引言
甘肃省位于我国中西部,处于黄河中上游,地理位置为北纬32°11′~42°57′、东经92°13′~108°46′。甘肃省地处内陆,属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干燥,降水量较少,且降水多集中在6—8月,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甘肃省是我国梨生产的优势区之一[1],有陇中产区、河西产区、陇东产区、陇南产区、陇南山地产区、陇西南产区六大梨产区。梨产业是甘肃省支柱产业之一。甘肃省大力发展特色“梨经济”,如“梨旅游”和“梨零食”等,有效带动了果农增收,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但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等影响,甘肃省梨树病虫害频发,严重影响梨果产量和品质,制约了甘肃省梨产业发展。基于此,笔者对甘肃省梨树主要病虫害危害症状及防治技术进行总结,以期提高梨果产量和品质,提升梨树种植经济效益,推进梨产业高质量发展。
1 梨黑星病
1.1 危害症状
梨黑星病又称疮痂病、梨斑病,是梨树主要病害之一,病害流行年份病叶率达到90%,病果率在50%以上[2]。梨黑星病主要侵害1年生以上的梨树,梨树叶片、果实、叶柄、新梢等都会受到病菌的侵染,造成叶片脱落、新梢停止发育、树势衰弱,严重影响果实品质。梨树感病后,各受害部位的症状如表1所示。
1.2 防治技术
第一,梨黑星病在多雨季节易发,果农在雨季应加强对该病的防治,大雨过后若积水超过24小时应及时排水。
第二,在果树栽植过密、园内通风透光不良、树势衰弱或地势低洼的梨园,梨黑星病发病较重。因此,果农应注重梨树的修冠剪枝,根据树形大小选择合适栽植密度。大型梨树每667 m2栽植55株左右,株行距为3.0 m×4.0 m;小型梨树每667 m2栽植75株左右,株行距为2.5 m×3.5 m。
第三,梨黑星病病原菌可在梨树芽鳞、病叶、病枝、病果及落叶上越冬,果农应在入冬前清扫园内落叶、落果,剪除病梢,并将病残体集中带到园外烧毁,减少越冬病源。
第四,果农可通过科学施肥为梨树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增强树势,提高梨树的抗病性[3]。例如,果农可在2月中旬每667 m2施用尿素15 kg、硫酸钾15 kg、过磷酸钙40 kg、畜禽粪水2 000 kg,在5月上旬每667 m2施尿素30 kg、硫酸钾30 kg、畜禽粪水4 000 kg,在采果后7 d左右,每667 m2施尿素15 kg、过磷酸钙30 kg、畜禽粪水3 000 kg。
第五,在秋冬季节梨树修剪后,可结合清园喷施1次0.5°Bé石硫合剂;果树萌芽期(3月),果农可喷施1次3~5°Bé石硫合剂;4月下旬、5月上旬、5月下旬和6月上旬,果农可分别喷施1次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1 500倍液;6—7月,果农可喷施2~3次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1 500倍液,每15~20 d喷1次;果实采收前,果农可喷施1~2次40%新星乳油8 000倍液或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15 d喷1次,可有效预防梨黑星病。发病后,果农可喷施40%福星乳油8 000倍液或25%腈菌唑乳油3 000倍液,每10 d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可有效控制病害。
2 梨树腐烂病
2.1 危害症状
梨树腐烂病又名烂皮病,由梨黑腐皮壳菌侵染引起,主要危害梨树的主干、主枝和侧枝的树皮,导致树皮腐烂坏死、树势衰弱,果实产量和品质下降,严重时可致梨树死亡,是梨树栽培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4]。树皮染病后,初期树皮上会有不规则的病斑,病部隆起、变软变松、呈红褐色或暗褐色、湿腐,用手按压腐烂部位,会有红褐色的汁液流出;之后病斑表面会有黑色小粒点,空气潮湿时小粒点中就会涌出淡黄色卷须状物;然后病斑的颜色变成黑褐色或黑色,凹陷下去,四周树皮逐渐翘起,病斑会逐年扩散。果实染病后,发病部位表面会有褐色或红褐色的软腐状圆形病斑,之后产生黑色的小粒点,果实腐烂。
2.2 防治技术
第一,夏秋季剪除病枝,摘除病果,将树皮上的病斑刮掉,一般刮去1 mm厚的表皮,露出白绿色健皮为止。应将病残体集中烧毁,以减少病原,降低梨树腐烂病发生概率。
第二,梨树腐烂病多侵染树势衰弱的梨树,果农可通过科学合理的施肥灌水,增强树势,提高梨树的抗病性。此外,梨树如果发生冻害,也易引起梨树腐烂病的发生。甘肃省冬季寒冷漫长,果农应注意预防梨树发生冻害,可选择背风向阳的南坡或东南坡建园,并在梨园周围营造乔灌结合的防护林,避免冷空气侵袭。
第三,早春梨树发芽前,果农可用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或95%银果原药600倍液全园喷施一次,可减少越冬菌源。梨树发病后,果农应先刮除病部组织,然后用5%菌毒清30~5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200倍液涂抹在伤口处[5],每30 d涂1次,连续涂抹3次;如果是入冬前刮皮,刮后应在刮皮部位涂白,可用生石灰6 kg、食盐1 kg、水20 kg混合制成涂白剂后涂刷。
3 梨黄粉蚜
3.1 危害症状
梨黄粉蚜1年可发生6~9代,是梨树的主要虫害之一,并且只危害梨树,若虫和成虫群集在果实萼洼处取食繁殖,主要危害梨树的果实、枝干等。受害部位初期会有凹陷的黄斑产生,之后变成黑斑并逐渐扩展。果实萼洼处受害后会形成龟裂的大斑,果实完全失去商品价值。受害部位有鲜黄色粉末状物质堆积是梨黄粉蚜的危害特征。
3.2 防治技术
第一,梨黄粉蚜以卵在树翘皮缝等处越冬,因此,果农可在冬季刮除梨树上的各种老翘皮,结合冬剪消除树上的各种残附物并集中烧毁,以消灭越冬虫卵,减少翌年虫源基数。
第二,果农可通过给梨果套袋的方式,防止梨黄粉蚜危害果实。果农应选择韧性强、透气性好的纸袋,并扎紧袋口,在不影响果实生长的前提下防治梨黄粉蚜。
第三,果农可通过保护和利用梨黄粉蚜的天敌,如瓢虫、草蛉等,减少梨黄粉蚜数量。也可于套袋前喷施1次0.2%苦参碱水剂300倍液,预防梨黄粉蚜危害。
第四,梨树发芽前,果农可喷施一次5.0°Bé石硫合剂消灭越冬虫卵;可在梨树花序分离期喷施1~2次0.5°Bé石硫合剂,每15 d喷施1次,可消灭刚孵化的梨黄粉蚜若虫。果实套袋前,果农可喷施1次50%吡蚜酮1 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上午施药,下午套袋。果实套袋后,果农每隔15 d左右喷施1次50%吡蚜酮1 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连喷3~4次,直到果实采收前20 d停止用药。
4 梨小食心虫
4.1 危害症状
梨小食心虫在甘肃省1年可发生3~4代,以幼虫危害梨树果实。幼虫孵化后,先在附近啃食果皮,之后蛀入果实。梨小食心虫先在果实浅层危害,逐步蛀入果心,果实表面有蛀孔。初期被害果实上的蛀孔很小,周围有凹陷,蛀孔处会排出虫粪;后期果实上出现脱果孔,孔周围变黑、腐烂,严重影响果实品质。梨小食心虫也可蛀入梨树嫩梢危害,一般从新梢顶端第2~3片叶的叶柄基部开始蛀入,逐渐蛀入木质部,被害处有蛀孔、虫粪、流胶,导致新梢萎蔫下垂,形成折梢。
4.2 防治技术
第一,果农应在秋冬季清扫果园内的落叶、落果,刮除梨树上的老翘皮,并将其集中到果园外烧毁,以破坏梨小食心虫的越冬场所,减少虫源。
第二,在5—9月成虫活跃期,果农可在园内设置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19:00开灯,第2天06:00关灯,每3~4 hm2设置一盏杀虫灯即可。也可在5月开始悬挂黄色粘虫板,高度应在梨树之上,每667 m2悬挂20~30张即可。
第三,果农可于成虫产卵期间喷施48%乐斯本乳油2 000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2 5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进行防治,每10 d喷施一次,连续喷施1~2次,可轮换用药。
5 结语
梨产业是甘肃省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之一,而病虫害会严重影响梨树的生长发育,导致梨果产量和品质下降,降低梨树种植效益,不利于梨产业发展。深入了解梨树病虫害的危害症状有利于对梨树发生的病虫害做出准确判断,可指导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从而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减轻病虫害对梨树的危害,提高梨果产量和品质。
参考文献:
[1]赵明新,王向红,曹刚,等.甘肃梨园夏秋季管理技术要点[J].甘肃农业科技,2019(12):84-86.
[2]高义成.梨黑星病综合防治技术[J].西北园艺(果树),2022(1):24-26.
[3]王晓霞.高效梨树栽培管理技术分析[J].农业灾害研究,2022(2):167-169.
[4]曹素芳,毕淑海,赵明新,等.甘肃省主要产区梨树腐烂病发生和防治调查[J].甘肃农业科技,2021(1):60-65.
[5]姜晓艳,李俊才,王家珍,等.‘早金酥’梨全年管理要点[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1(7):51-53.
作者简介:谢东海(1971—),男,大专,林业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