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蔬菜主要机械化生产技术研究
作者: 潘杰
摘 要:蔬菜产业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支柱型产业,面对现阶段蔬菜需求量的不断上升,传统人工种植方式难以提供充足蔬菜。八步区必须加快蔬菜产业化生产,合理利用机械化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为此,以绿叶蔬菜为例,从机械化穴盘育苗、净园、耕整地、起垄、移栽、施肥、植保、采收等环节总结绿叶蔬菜机械化生产技术,从而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绿叶蔬菜;机械化生产;技术集成
中图分类号:S233.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23)11-77-4
0 引言
蔬菜产业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特色优势支柱产业。2021年,当地蔬菜播种面积2.845 0万hm2,产量85.020 2万t(含食用菌,下同),产值23.455 6亿元[1]。目前,八步区蔬菜生产机械化程度还较低,平整土地、施肥、喷药、除草、收获、运输等环节的农机具运用较少。面对现阶段蔬菜需求量的不断上升,八步区急需解决蔬菜生产因耕种(育苗、移栽)、管收环节机械化程度不高导致的作业效率低、生产成本高、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等问题。2022年,贺州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的指导下,实施了八步区东融(供港)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创新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推广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笔者现以绿叶蔬菜为例,总结主要机械化生产技术,从而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1 机械化生产路线
蔬菜生产机械化是利用适用、先进的农业机械装备,改善蔬菜生产条件,提高蔬菜生产经济效益与农户种植技术水平。而不同蔬菜种类的机械化生产路线有所差异,操作人员必须根据蔬菜种类,确定生产路线[2]。绿叶蔬菜全程机械化生产路线:机械化穴盘育苗→机械化净园→机械化耕整地→机械化起垄→机械化移栽→机械化施肥→机械化植保→机械化采收。
集成农机农艺技术,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机械化工艺流程和装备体系,可推动蔬菜生产过程机械化、装备配置科学化、机械作业精细化,从而达到蔬菜生产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减少用工数量,降低田间作业劳动强度,提高蔬菜生产效率和效益,减少能源及投入品的消耗,大幅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的目的。
2 主要机械化生产技术
2.1 机械化穴盘育苗
机械化穴盘育苗是以珍珠岩、蛭石、草木灰等材料为基质,以不同孔径的穴盘为容器,用精量播种生产线自动完成装基质、压穴、播种、覆盖、浇水等工作,然后放在催芽室或温室等设施内进行环境调控和培育。播种时一穴一粒,成苗时一穴一株,蔬菜根系与基质紧密缠绕,根砣呈上大下小的塞子形,非常适于蔬菜规模化、专业化育苗生产。
2.1.1 播种机的选择。根据吸种部件结构的不同,播种机分为滚筒式、针吸式、盖板式。现阶段,八步区蔬菜生产基地操作人员常用针吸式播种机。操作人员可根据蔬菜种类选择适宜的气吸针头,以免出现漏播、重播情况,保障机械化播种质量[3]。
2.1.2 穴盘的选择。目前,我国的蔬菜育苗穴盘规格为54 cm(长)×27 cm(宽),单盘孔穴规格主要为72孔、128孔、288孔。操作人员可根据不同的蔬菜种类和所需苗龄选择适宜的育苗穴盘。对于绿叶蔬菜,一般可选用288孔穴盘。
2.1.3 基质的选择。操作人员一般选用轻基质进行穴盘育苗,如草炭、蛭石、珍珠岩等。草炭的持水性和透气性好,富含有机质,而且具有较强的离子吸附性能,在基质中主要起到持水、透气、保肥的作用;蛭石的持水性特别出色,可以起到保水作用,但蛭石的透气性差,不利于蔬菜根系的生长,全部采用蛭石育苗容易沤根;珍珠岩吸水性差,主要起透气作用。3种物质适当配比,可以达到最佳的育苗效果,一般草炭、蛭石、珍珠岩可按体积比3∶1∶1配制成育苗基质。为保证育苗质量,操作人员可使用商品基质。
2.1.4 种子处理。穴盘育苗对种子的质量要求较高。如果种子发芽率低,会造成穴盘空穴增加,浪费资源;出苗不整齐则会使穴盘苗质量下降,难以形成好的盘苗。因此,操作人员在进行蔬菜穴盘育苗前通常需要对种子进行预处理。种子处理的方法包括精选、温烫浸种、药剂浸(拌)种、搓洗、催芽等。操作人员可采用先浸种催芽再播种的方法,以形成整齐的种苗,发挥穴盘育苗的优势。
2.1.5 播种。利用精量播种机完成填料、打孔、播种、覆盖、喷淋等全套作业后,将育苗穴盘置于催芽室或苗床。播种前,操作人员应对播种机生产线进行检查、调整、试运行,确保各部件工作正常,满足农机农艺要求。播种过程中,操作人员要时刻监控各环节运行情况,出现问题应及时停机调整。
2.1.6 苗期管理。利用塑料大棚等设施,能够控制温度、光照等因素,培育出整齐一致、无病虫害、苗龄正常、子叶完好、真叶叶色浓绿、茎秆粗壮、株高正常、根系发达的秧苗。
2.2 机械化净园
净园是蔬菜生产中的关键环节,要求地表无前茬作物残株、地膜等。对于残留的前茬植株,可进行地表粉碎或埋入土中,以改善土壤结构,减少肥料用量。对于小田块,操作人员可使用两轮微耕机或旋转割草机粉碎藤蔓类前茬作物,将其覆盖到地表[4]。对于大田块,操作人员可使用旋耕灭茬机配套拖拉机共同作业,以粉碎藤蔓还田,作业效率高、速度快。在作业前,操作人员需要检查机具,确保刀片无松动和缺损、皮带松紧度适宜、各部件连接紧固等。作业中,应保持机具匀速前行,前茬作物粉碎粒度为5 cm,细碎率超过90%。
2.3 机械化耕整地
操作人员在净园后需要进行耕整地,深松、翻耕土壤,改善土壤结构,优化蔬菜生长条件。操作人员应根据不同土壤类型、耕整地设备工作性能、作业要求等选择适当的机具设备,完成切土、翻转、剪裂、输送、破碎等工作,提高耕作质量[5]。在半干旱及干旱区域,为避免水土流失,同时为蔬菜提供更多养分,多选用凿式松土机等深松耕设备;在水田或土质黏重地区,应使用旋耕机等碎土性能好的设备;在半湿润及湿润区域,多使用滚垡型铧式犁等翻耕性能好的设备。
2.4 机械化起垄
为保证垄床下松、中塇、表土细碎、高度平整,操作人员可利用起垄机(由限深轮、起垄犁、机架、悬挂架、起垄刮板、镇压辊等部件构成)起垄。起垄机能够将土壤翻到中间构成垄体,同时使被翻部位出现垄沟,配合起垄刮板与镇压辊能够形成垄床,并完成镇压作业[6]。操作人员通过调节中央螺栓与限深轮,即可保证起垄机位置相对一致,修整垄床。为方便排水,起垄高度一般为250~300 mm,要求沟深畦高一致、畦面平整、顺直、不沉降,畦宽与移栽和采收机械尺寸相匹配。常用起垄机参数如表1所示。
2.5 机械化移栽
2.5.1 移栽机具选择。根据功能划分,移栽机可分为单一移栽和整地(铺管、覆膜)、移栽复式作业两类;按自动化程度划分,移栽机可分为手动移栽机、半自动移栽机、全自动移栽机;按栽植部件分类,移栽机有鸭嘴(吊杯)式、输送带式、链(钳)夹式、挠性圆盘式、导苗管式等几类(见表2)。
操作人员可根据种植规模、地块大小和种植需求选择适宜的移栽机,大田可用大型多行移栽机,大棚可用小型自走式移栽机。其中,半自动移栽机采用人工取苗、投苗,机械栽插,是目前机具成熟度较高、应用最广的机型。移栽机需要配置牵引动力时,操作人员需要按要求和田块条件合理选择动力装置。
2.5.2 操作人员要求。操作人员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机,上机操作应遵照使用说明书。根据机具要求和田块条件,配置随机投苗人员和辅助送苗人员。
2.5.3 移栽作业。田块土壤绝对含水率在15%~25%时,可进行机械移栽作业。作业前,操作人员应对机具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机具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并调整株行距和栽植深度,确保其符合农艺要求。作业时,操作人员应根据田块情况,合理规划移栽作业路径,尽量保持移栽路线呈直线,要随时检查是否漏栽、移栽深度等作业质量,并及时调整机具。
2.6 机械化施肥
蔬菜机械化施肥技术是指在蔬菜种植全过程使用专业机具进行施肥,具有保墒、提高土壤通气性、疏松表土、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7]。蔬菜施肥中,操作人员应根据蔬菜种类、土壤养分等,使用不同施肥机械。
2.6.1 底肥施用机具。一是垄体施肥机,为联合作业机具,能够随着垄作蔬菜播种起垄,分2层将颗粒状肥料(如尿素)施入垄体,且肥料层之间有6 cm厚土层隔开,保证蔬菜不同生长阶段肥料均有效果。施入上层的肥料作种肥,下层肥料则是底肥。二是犁底施肥机,将旋耕机与犁耕机改装,加设排肥器、肥箱、输肥管及传动机构等装置,使肥料能够随旋耕、犁耕作业施入土壤。作业后即可将装置卸下,不会对原有机具造成影响。
2.6.2 追肥机具。蔬菜生长中后期可用追肥机具施入肥料,可用于碳铵及尿素等肥料追施。中耕施肥机是组装中耕悬挂机架与施肥机而成的机具,能够实现株侧与行间深施肥,通常以拖拉机为牵引动力。
机械化施肥可提高作业质量、节约肥料、保护环境,却也存在成本高、技术不成熟等问题,操作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7 机械化植保
种植蔬菜后,操作人员可用喷杆喷雾机或无人机进行植保作业,效率高、药效好、环保,还能实现定向喷雾,缩短用工时长,节约成本,从而提质增效。
2.7.1 选择植保设备。当前,八步区植保设备主要有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及悬挂式喷杆喷雾机,近几年多旋翼植保无人机作业量不断增加,植保作业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2.7.1.1 自走式喷杆喷雾机。该类机器利用液压装置对杆件收缩、伸展进行控制,机型及功能丰富。三轮自走喷雾机动力约为11.0 kW,作业幅宽6~10 m,价格低廉,结构简单,体积小,作业灵活,适用于小地块蔬菜植保。四轮自走喷雾机动力约25.7 kW,作业幅宽10~18 m,作业效率高,售价较高,适用于连片大面积蔬菜植保。
2.7.1.2 悬挂式喷杆喷雾机。该机器配套17.6 kW以上拖拉机作业,由拖拉机后动力输出轴提供动力,利用拖拉机后悬挂系统链接喷雾机,可控制喷药架收缩与伸展,展开幅度10~18 m,结构简单,作业效率高。操作人员可以利用已有的拖拉机作为动力,降低机械购置成本。但是,拖拉机和喷雾机的气泵装置连接、液压系统连接、三点式连接较为复杂。
2.7.1.3 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八步区采用的植保无人机主要是多旋翼类型,由控制系统、飞行平台、喷洒装置构成。操作人员在使用控制器操纵无人机作业时,喷药幅宽3~5 m,喷药速度4~6 m/s,日作业量达40 hm2。植保无人机作业方式灵活,节约农药,适用于南方丘陵山区。
2.7.2 植保机械使用方法。为保证植保效果,避免出现化学、生物农药污染浪费的情况,操作人员需要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在此过程中,操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服装,根据农艺要求、农药使用说明书等调配农药,将其装入喷雾机或无人机内。注意无人机装载的农药不能过量,否则质量过大会影响无人机飞行,反而降低植保效率。之后,操作人员即可根据操作要求对设备进行操作。以喷杆喷雾机为例,操作人员应提前规划行走路线,将主体装药设备背在身后,手拿喷雾杆,匀速行走喷药,控制行走速度约1.95 km/h,以免行走过快或过慢导致出现漏喷情况,实现均匀喷洒。操作人员应选择早晚喷药,避免在气温33 ℃以上和降雨天喷药,以免产生药害;在每天喷洒药液后,应将药箱内剩余药液倒出后添加清水喷洒干净,清理设备部件,并放置于干燥通风处。
2.8 机械化收获
绿叶蔬菜收获机是对蔬菜进行切割、收集的设备。现有蔬菜收获机多是利用禾轮往复移动,将菜叶推到往复切割器前收割;菜叶被采收后,被传输带运输至收集箱。操作人员应综合考虑叶菜种类、田块规模、设施条件等因素,合理选择收获机,要求作业地块平整,地表相对硬实,土壤含水率为15%~25%,坡度不大于5°,适合收获机行走[8]。作业前,操作人员应对收获机进行检查、调整、试运行,使其达到正常作业要求。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注意观察收获机的作业状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作业。作业后,操作人员应对收获机进行维护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