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葡萄水肥管理及枝蔓管理技术
作者: 奂照芳摘 要:葡萄凭借其营养丰富、酸甜可口等优点颇受人们喜爱,在水果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大棚葡萄种植技术的完善,葡萄产量和品质均有一定提升,基本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但在实际大棚葡萄种植中,仍有部分地区缺乏先进的种植技术,致使葡萄种植效益较低,制约了当地的葡萄产业发展。为提高大棚葡萄种植技术水平,分别从水肥管理、枝蔓管理两大方面总结大棚葡萄种植技术。
关键词:大棚葡萄;水肥管理;枝蔓管理;高质量栽培
中图分类号:S663.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7909-(2023)11-81-3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水果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葡萄因营养丰富、口感良好而颇受人们喜爱。随着市场对葡萄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葡萄种植规模也逐渐扩大,其中大棚葡萄种植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气候环境对葡萄生产的限制,也能够为葡萄增产提质奠定基础。然而,受广大农户种植技术水平与思想观念的影响,大棚葡萄种植效益始终较低。为尽可能消除不利因素对葡萄生长的影响,采用科学高效的大棚葡萄水肥管理及枝蔓管理技术至关重要。
1 大棚葡萄水肥管理技术
1.1 施肥管理
施肥对于葡萄生长具有直接影响。因此,栽培人员要结合葡萄生长发育特点,制订科学高效的施肥方案。
1.1.1 基肥的施加。葡萄定植前是施加基肥的最佳时期,栽培人员可于定植沟内施入羊粪9 t/hm2,之后灌跑马水,促使羊粪充分腐熟发酵,直至土壤水分含量高于20%后开展旋耕作业,之后撒施油饼肥7 500 kg/hm2,同时搭配施加三元复合肥450 kg/hm2,以满足葡萄生长前期对养分的需求。
1.1.2 秋肥的施加。秋季是葡萄生长关键期,此时施肥对葡萄长势和产量起决定作用。栽培人员可于9月中下旬施秋肥,可施加菜籽饼3 750 kg/hm2、三元复合肥450 kg/hm2、活性菌有机肥7 500 kg/hm2、钙镁磷肥375 kg/hm2,将以上肥料混合均匀后随旋耕作业施入土壤,注意施肥位置为定植行单侧35 cm处。此举可有效促进葡萄新老根生长发育[1]。
1.1.3 芽前肥的施加。为确保葡萄芽健壮生长,栽培人员可在芽前施入海藻精15 kg/hm2、劲雷75 kg/hm2,将肥料稀释800倍后进行滴灌。海藻精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并且富含多种氨基酸与生长素,不仅能够强化葡萄树对养分的吸收效果,而且有助于葡萄树根系壮大与花芽分化;而劲雷作为一种多肽蛋白液,可有效促进葡萄树根部生长发育,还可有效优化土壤环境,为葡萄树后期生长奠定基础。
1.1.4 催条肥的施加。为满足葡萄树新梢对氮、磷、钾等元素的需求,维持葡萄树生长平衡,栽培人员一般可在葡萄树5~6叶期施加催条肥。此时可施入海藻精15 kg/hm2、水溶肥60 kg/hm2、氨基酸螯合硼锌31 kg/hm2,将肥料稀释1 000倍后进行滴灌。
1.1.5 催花肥的施加。催花肥可在葡萄树7叶期施入,即摘心7 d后施入水溶肥75 kg/hm2,将肥料稀释800倍后进行滴灌。
1.16 保果肥的施加。葡萄树在疏花期会消耗一定量的养分。为促进养分的储存,提高葡萄树开花与结果质量,栽培人员需要在疏花前48 h补充氮肥、磷肥、钾肥,可施加劲雷75 kg/hm2、钙镁肥15 kg/hm2、16-6-18-8Ca-2Mg水溶肥75 kg/hm2,将肥料稀释800倍后进行滴灌。
1.1.7 膨果肥的施加。疏果环节很容易加剧葡萄树养分的消耗。为最大限度消除不利因素对果实生长的影响,栽培人员需要在疏果前7 d补充氮肥、磷肥、钾肥,可施加35-10-15+TE水溶肥75 kg/hm2、劲雷75 kg/hm2、钙镁肥15 kg/hm2,将肥料稀释800倍后进行滴灌。
1.1.8 增甜肥的施加。葡萄果实一旦进入膨大期,栽培人员就需要根据树体长势进行施肥,以促进果实糖分的积累。对于长势一般的葡萄树,栽培人员可施加磷酸二氢钾75 kg/hm2;对于长势过旺的葡萄树,栽培人员可施加磷酸二氢钾105 kg/hm2、劲雷45 kg/hm2,以提升果实品质。
1.2 水分管理
成龄葡萄园应在萌芽、开花、果实膨大、采摘等时期共浇水5~7次。具体如下:萌芽期前15 d灌水一次,灌水量控制在35 m3/hm2左右;开花前15 d灌水一次,灌水量控制在40 m3/hm2左右;开花后15 d灌水一次,灌水量控制在45 m3/hm2左右;果实膨大10 d左右灌水一次,灌水量控制在45 m3/hm2左右;果实采收后,需要结合土壤墒情做好灌水施肥工作,并于封冻前灌一次水,以调节土壤墒情。
2 大棚葡萄枝蔓管理技术
葡萄生长期的枝蔓管理工作量较大,工作内容较多,主要包括枝蔓上架引绑、抹芽疏枝、新梢摘心、副梢管理、花序和果穗管理、叶幕结构调整等。栽培人员应针对不同工作内容开展标准化作业,以保障大棚葡萄高产、高质。
2.1 枝蔓上架引绑
葡萄枝蔓上架引绑的主要方式有倾斜式、水平式、垂直式、弯曲式、吊枝式等。
2.1.1 倾斜式。倾斜式上架引绑是指捆绑后枝蔓与地面呈35°~40°。其主要优势在于能够促进枝条生长,保障枝条充分发育,有利于葡萄树的开花和坐果。因此,倾斜式引绑是老蔓引绑和新梢引绑的主要方式。
2.1.2 水平式。水平式上架引绑是指将枝蔓和延长枝沿着架梢方向水平引绑。其主要优势在于能够促进主蔓芽眼萌发,有利于母枝的开花、结果。
2.1.3 垂直式。垂直式上架引绑是指将幼树枝条垂直引上棚架。其主要优势在于能够增强葡萄树长势,促进葡萄树开花、坐果及果实的生长。
2.1.4 弯曲式。弯曲式上架引绑是指对于篱架顶部和棚架上长势较为旺盛的枝条和新梢,采用弯曲的方法抑制其生长速度,减弱其长势,从而促进花芽的生成。
2.1.5 吊枝式。吊枝式上架引绑是指用塑料绳将枝蔓或者新梢顶端吊绑在铁线上。这种引绑方式能够有效预防枝蔓或者新梢的折断。
目前,常用于葡萄枝蔓上架引绑的材料主要有塑料绳、棉绳、细草绳等。通常,栽培人员需要将上述材料裁剪成20~30 cm的长度,以便于后续操作。一般老蔓上架引绑的打结方法有拧劲打结法和猪蹄扣打结法。拧劲打结法是将引绑材料在铁线上缠绕两圈后交叉,将枝蔓固定紧后进行打结捆绑,而猪蹄扣打结法是将引绑材料在铁丝上拴成猪蹄扣并对枝蔓进行固定的一种方法。这两种打结法的优势在于既能保障枝蔓不被勒伤,还能保障枝蔓不随风移动造成损伤。
2.2 抹芽疏枝
2.2.1 抹芽。在葡萄生长过程中,一般需要进行2次抹芽。第一次抹芽在新芽生长到黄豆粒大小时进行,主要是将距离地面50 cm左右的主侧枝蔓或者生长在通风带的枝蔓上生长缓慢的基节芽、双芽及三生芽抹除,只保留粗大而扁的新芽。第二次抹芽一般在新芽生长到2~3 cm时进行,此时需要将生长空间较小的瘦小新芽及靠近母枝基部、生长位置不当的新芽抹除[2]。
2.2.2 疏枝。疏枝是在抹芽后对葡萄枝蔓密度、生长形态最后的调整,疏枝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植株新梢的分布、葡萄产值。疏枝时,栽培人员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原则,根据葡萄的架式、树形等确定留枝密度。例如,在单篱架面上,单双层水平形树形一般在每平方米架面留取枝条14~16枝,自由扇形树形则需要按照主蔓之间距离50~60 cm,每平方米架面留取枝条12~14枝。疏枝一般也需要进行2次。第一次疏枝在新梢生长到10~15 cm时进行,栽培人员按照花序大小进行疏枝:对于花序较大、坐果率较高的架面,结果枝和营养枝的比例控制在2.5∶1.0;对于花序较小、坐果率较低的架面,结果枝和营养枝的比例控制在4∶1。第二次疏枝的时间选择在采穗后,此时栽培人员要将无用的新梢全部去除,从而提升葡萄树的坐果率[3]。
2.3 新梢摘心
2.3.1 结果新梢摘心。葡萄树结果新梢摘心时间一般为开花前3~5 d或者初花期。摘心一般也需要进行2次。第一次摘心在开花前3~5 d,在花序以上保留五六片叶摘心,摘心对象为已经结果但生长旺盛、落花、落果较为严重的葡萄树。第二次摘心在初花期,栽培人员需要对新梢中长势中庸或者坐果率较高的葡萄树留六七片叶子摘心。
2.3.2 营养新梢摘心。营养新梢是指没有花序或者花序被摘掉的新梢。对营养新梢摘心的主要目的在于控制新梢生长,调节养分分配,促进果实膨大。一般来讲,营养新梢的摘心根据葡萄树生长期的长短有所差异。葡萄生长期小于150 d,需要留8~10片叶子摘心;生长期在150~180 d,需要留10~12片叶子摘心;生长期在180 d以上,则需要留12~14片叶子摘心。
2.3.3 延长梢摘心。在幼树扩大树冠时期,要针对主蔓、侧蔓上的延长梢摘心。延长梢摘心的时间和长度需要根据新梢的长势确定。如果延长梢的长势较为旺盛,可以提前摘心,以促进副梢生长和结果母枝提前坐果;如果延长梢长势中庸,一般需要在冬剪时进行摘心;如果延长梢长势较弱,则需要选择长势较旺的新梢更换,从而促进延长梢生长[4]。
2.4 副梢管理
副梢是指生长在葡萄树各部位的裸芽新梢,裸芽当年萌发便被称为副梢。副梢作为葡萄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葡萄植株生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对副梢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整形,能够有效促进葡萄树提早结果,并增补叶片的不足,促使叶龄“年轻化”,还能提升补光效率,调节树势。如果主梢的产量不足,则可利用副梢二次果补充产量。如果栽培人员对副梢疏于管理,就会导致葡萄树发生病虫害的概率增加,影响果实产量和品质。因此,栽培人员需要针对副梢进行科学管理。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栽培人员需要根据副梢生长位置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对于结果枝上的副梢,栽培人员需要将花序以下的副梢全部抹去,对花序以上的副梢只留三四片叶反复摘心,对其余副梢只留1片叶进行“绝后摘心”。具体操作方法:用拇指指甲贴合副梢基部,将二次夏芽与一次副梢生长出的嫩尖一同掐去。营养枝上的副梢只能发挥培养结果母枝或者压条繁苗的作用。因此,除了顶端以外的副梢需要留三四片叶反复摘心以外,其余副梢需要从基部抹去。延长枝上的副梢一般不留或者少留,通常应将延长枝上的副梢全部从基部抹除。如果延长枝摘心后再次萌发副梢,也只需保留最顶端的1个副梢继续生长。
2.5 花序和果穗管理
为保证葡萄果实的品质,使果粒大小均匀、色泽光亮,栽培人员需要加强对花序和果穗的管理,使葡萄植株能够达到合理负载。果树长势较弱、架面空间较小但花序过多时,栽培人员需要按照留强去弱的原则对花序进行修剪,一般粗枝留一两个花序,中庸树枝留1个花序,弱枝则不留花序。对于带有副梢和歧肩的品种,栽培人员需要及时疏掉副梢和歧肩。对于大穗品种(如巨峰、玫瑰香等)还需要疏掉穗部的1~4个枝穗,掐掉1/5~1/4的穗尖,使果穗变得紧凑。在开花后14~28 d,栽培人员需要进行疏果作业,一般需要开展2次疏果作业。第一次疏果在果粒如绿豆大小时进行,第二次疏果在果粒长到黄豆大小时进行。疏果结束后,栽培人员需要进行顺果穗的工作,即顺果穗长势将果穗挂在叶片下,使其正常生长,防止果粒被晒伤或被卷须缠绕[5]。
2.6 叶幕结构调整
叶幕结构是指葡萄枝蔓、新梢、副梢及叶片组成的结构。叶幕结构接受光照越多,光能产物就越多,越有利于新梢发芽分化、促进浆果高产高质。叶幕结构管理主要包括常规管理和改进管理。常规管理主要包括对结果母枝保留1~2个结果枝、17个营养枝,保证新梢间距20 cm进行引绑;对结果枝在花序时期保留5~7片叶子摘心,并将副梢从基部抹除。改进管理主要包括对结果母枝的副梢进行管理及对副梢回缩调整。例如,在果粒膨大期架下花影直径为10 cm时,每平方米架面上叶面积以1.5 m2为宜;果实着色期架下花影直径以4~5 cm时,每平方米架面上叶面积为2.1~2.5 m2为宜。如果花影数量较少,则说明叶幕结构太厚,果树通风不足,栽培人员需要每隔10 d对遮光的新梢、副梢及老叶进行一次疏剪,以保障果树正常生长,营养供给充足,从而提升葡萄产量和品质。
3 结语
在大棚葡萄种植过程中,水肥管理及枝蔓管理非常关键。栽培人员要充分掌握水肥管理及枝蔓管理技术要点,以保障葡萄健康生长,实现葡萄高产高质,从而提高大棚葡萄种植收益,提升葡萄种植综合产能。
参考文献:
[1]沈洪伟,魏元甲,张钦波.葡萄园水肥一体化系统设计与应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3(1):202-203.
[2]陶建敏.葡萄冬季修剪技巧[J].农家致富,2021(22):25-26.
[3]宋苏卫.葡萄生长前期的枝蔓管理[J].现代农村科技,2021(2):49.
[4]佚名.温室葡萄修剪技术[J].致富天地,2021(3):66.
[5]刘召峰.浅谈葡萄枝蔓管理技术[J].农业知识,2021(12):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