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浪县马路滩林场森林灾害类型及防治措施

作者: 张鸿艳

摘 要:森林资源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净化空气、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维持生物多样性等诸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突变,再加上部分民众森林保护意识淡薄、人为剧烈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各种各样的森林灾害频发,严重威胁着林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基于此,以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马路滩林场为例,重点探讨了该林区森林常见的病害、虫害、鼠害、气象灾害及火灾,并提出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森林灾害;病害;虫害;火灾;马路滩林场

中图分类号:S76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7909-(2023)11-108-3

0 引言

马路滩林场始建于1991年12月,海拔2 022~2 700 m,建场初期的主要任务是在沙漠沿线开展封沙育林、固沙造林、防止风沙南移,为甘肃省古浪县北部建立一道生态保护屏障。根据古浪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马路滩林场于2019年9月整体从黄花滩镇搬迁至横梁乡,目前主要承担护林防火、林业资源管护、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等工作[1]。现马路滩林场地势南高北低、沟壑纵横,土壤以黑土、红黏土、红砂土为主[2],属干旱二阴地区。马路滩林场特殊的地形地貌为林木的生长发育创造了有利条件。林场总经营土地面积1.65万hm2,主要种植云杉、红柳、白榆、柠条等林木[3]。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异常变化,马路滩林场各种各样的森林气象灾害、病虫害、火灾等均有所发生,不仅直接影响了林木的正常生长,还对林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切实做好各种森林灾害的预防与治理工作意义重大。

1 马路滩林场森林灾害类型

1.1 森林病害

一是云杉叶锈病。该病主要发生于马路滩林场高海拔林区的林缘、林分与河滩地段,多危害紫果云杉、杜鹃、柏木、山柳、黄芦木等[4]。二是云杉落针病。马路滩林场出现云杉落针病的频率较高。该病害多发生于石城、团庄等管护站,主要危害紫果云杉、云杉、落叶松、油松等。三是云杉煤污病。该病又被称为煤烟病,是马路滩林场发生频率较高的病害之一,多发生于尖山保护站,主要危害紫果云杉、落叶松、油松等树木的枝、干、叶。四是云杉球果锈病。这一病害属林区偶发性种实病害,多发生于团庄管护站,多危害紫果云杉、油麦吊云杉、云杉等[5]。

1.2 森林虫害

一是落叶松球蚜。该虫害多发生于尖山、上条等管护站,主要危害杨树、沙棘、落叶松、云杉等。二是云杉小蠹。该虫害在林场内属于偶发性的云杉蛀干害虫,多发生于尖山保护站,主要危害落叶松与云杉。三是云杉小卷蛾。该虫害在林场内属发生频率较高的云杉枝梢害虫,在马路滩林场各管护站均有发生,主要危害紫果云杉、云杉等云杉属植物[6]。四是大青叶蝉。该虫害为林场内发生频率较高的叶茎类害虫,同时能传播病毒病,多发生于石城管护站,主要危害马铃薯、大豆、杨、柳等植物。

1.3 森林鼠害

中华鼢鼠是马路滩林场常发性鼠害之一。中华鼢鼠主要生活在草原、耕地与灌丛中,主要危害人工幼林。中华鼢鼠会在林地挖洞,然后啃食林木根系,导致幼树枯萎甚至死亡。中华鼢鼠不仅影响云杉、油松、华山松等树种正常生长,还会严重危害牧草与农作物。自然植被遭到破坏后,会加剧水土流失现象。

1.4 森林火灾

森林火灾也是严重威胁森林资源安全的一项重要灾害。受到区位与海拔的影响,马路滩林场森林生态系统较脆弱,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必将严重影响林场内的森林生态系统平衡。马路滩林场每年1—5月及10—12月为森林火灾高发期。森林火灾发生时不仅会直接威胁森林资源安全,还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有毒气体排放至大气中,既污染环境,又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

1.5 气象灾害

马路滩林场常见的林业气象灾害有干旱、高温、大风、暴风雪等,给林场内森林资源及生态系统平衡带来相当严峻的影响。

一是干旱。干旱会导致马路滩林场水资源不足,影响动植物生长发育。二是高温。高温天气下,马路滩林场内部环境干燥,加之林场内枯枝落叶等较多,易引发森林火灾,威胁林场森林资源安全。三是大风。大风往往导致林木遭受不同程度的生理损伤。四是暴风雪、霜冻等。这类灾害发生时会加剧林木的机械损伤,导致出现幼苗冻死、树枝压断、树干折断等现象。

2 马路滩林场森林灾害防治措施

2.1 森林病害防治措施

针对不同的森林病害,技术人员需要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2.1.1 云杉叶锈病。针对该病害,技术人员主要采取减少侵染源和药剂防治两种方法。前者要求铲除云杉周边的杜鹃等中间寄主,同时剪除云杉病芽,并对其进行集中销毁。后者主要在春末夏初喷施适量的粉锈宁等药剂进行防治。一般情况下,技术人员可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施防治,也可用质量分数为0.5%的石硫合剂喷施防治,还可将滑石粉、三唑酮等按照4∶1的体积比混配,并进行喷粉,以每7 d喷施一次效果最佳。当病害较为严重时,技术人员应适当增加施药的频次与强度。

2.1.2 云杉落针病。一是选择抗病能力强的云杉树种,或营造混交林,避免病害持续蔓延。二是保持合理的云杉立木密度,就人工更新的幼林而言,每667 m2立木密度以10年生300株、15年生260~300株、20年生220~260株为最佳。三是如果人工幼林病害发生严重,技术人员应在每年秋季将树木下部的病枝、枯枝等全部剪除,并对其进行集中销毁,以切断病原菌的传播途径。四是综合运用化学防治法,每年在春末夏初子囊孢子传播时期,技术人员可用45%特克多悬浮剂1 500倍液或40%杜邦福星乳油8 000倍液进行喷施,一般每10 d喷施一次,重复两三次效果最佳。

2.1.3 云杉煤污病。该病害的发生与蚜虫、介壳虫等密切相关。为有效防治云杉煤污病,技术人员应先做好蚜虫、介壳虫等害虫的防治工作,以有效减少传播源。此外,在该病发病初期,技术人员可及时喷施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药剂进行防治。

2.1.4 云杉球果锈病。为有效防治该病害,技术人员主要可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选择适宜地点建立云杉种子园与母树林,喷施扑草净、2,4-D类除草剂等,消除林区及周边转主寄主。二是采收时严格挑选无病虫害的种子进行育苗,集中病果进行彻底焚烧。三是营造大面积混交林,有效控制病害的传播与蔓延。四是强化林木抚育管理,以增强树势,提升树木抗病能力。

2.2 森林虫害防治措施

采取科学、有效措施做好各种虫害的防治工作,对于保障林区的安全、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2.2.1 落叶松球蚜。一是由于该虫害具有转主危害的特性,因此,技术人员在造林时应禁止将云杉与落叶松混交,同时要将这两种树的种植距离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避免近距离种植。二是在造林时,技术人员必须遵循适地适树原则,营造密度适宜的落叶松人工幼林,而且要严格做好幼林抚育工作,优化林区生态环境,强化林木生长势,显著增强其抗虫能力。三是技术人员需要做好施肥工作,一般在春季施加氮肥,8月中旬增施适量磷肥,确保树体健壮生长。四是在5月末瘿蚜若虫孵化关键时期,用适宜的植物性杀虫剂、生物制剂等降低虫口密度,如用溴氰菊酯或氯氰菊酯2 000倍液、1.2%苦参碱·烟碱乳油800~1 0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喷雾防治。在防治工作中,技术人员应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适当缩短用药间隔期,以持续使用两三次为佳。

2.2.2 云杉小蠹。一是技术人员可通过营造混交林、科学抚育采伐等方式增强树势,同时及时将林区的虫害木清除干净。二是科学做好啄木鸟、寄生蜂、步行虫等害虫天敌的保护工作。三是在每年5月底至7月初云杉小蠹高发期,用30%氯氰菊酯毒膏500倍液或2.5%敌杀死药膏200倍液喷洒活立木枝干,可有效防治成虫。

2.2.3 云杉小卷蛾。一是每年8月至翌年4月,技术人员应及时将带蛹的越冬顶芽剪除,并将其集中烧毁。二是在云杉顶芽膨大时期,当云杉小卷蛾成虫羽化率为10%时,及时开展全面防治工作,如用10%吡虫啉乳油2 000倍液、1.2%烟参碱1 000倍液与3%高渗苯氧威乳油3 000倍液等药剂,每隔8 d左右喷施一次,持续喷施2次效果最佳。三是在云杉展叶时期,技术人员可用5%高效氯氰菊酯1 000倍液、3%高渗苯氧威乳油3 000倍液等药剂进行防治,每隔7 d左右喷施一次,持续喷施3次效果最佳。

2.2.4 大青叶蝉。一是技术人员可在大青叶蝉成虫期用灯光诱杀。二是由于大青叶蝉成虫在早晨活跃度不高,技术人员可在露水未干时,采用网捕的方法进行灭杀。三是在大青叶蝉产卵、虫口集中阶段,用50%甲胺磷乳油、50%辛硫磷乳油、80%敌敌畏乳油及90%敌百虫晶体等药剂进行喷杀,可有效防治大青叶蝉。

2.3 森林鼠害防治措施

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防治森林鼠害。第一,铲击法。由于中华鼢鼠畏惧阳光,工作人员在使用铲击法进行防治时,应当先切开洞口,后铲除洞道上的部分表土,确保洞道表土稀薄,之后仅需在洞口静待,若发现有中华鼢鼠前往洞口试探或堵洞,立即使用铁锹将其切下。同时要猛踩洞口以切断其回路,最终达到防治鼠害的目的。第二,水灌法。工作人员应当先将洞口切开,并将大量的水灌入其中,通过淹死中华鼢鼠以达到有效防治的目的。第三,踩铗捕打法。工作人员采用这一方法防治中华鼢鼠时主要选用2号弓形踩铗,在具体实施时应当先找准洞道,再切开洞口,并用小铁锹在洞口挖出一个大小与踩铗基本一致的小坑,但是通道的高度要在洞道之下,后将踩铗置于其中,再在其上覆盖一层松土,并用草皮将洞口封住,后在其上撒上潮湿的松土并将其压紧,以等待中华鼢鼠“落网”。第四,磷化锌毒杀法。工作人员可在50 ℃的水中溶解适量呋喃丹,将50 kg马铃薯切成薯块,将两者搅拌在一起制成毒饵,将毒饵放在中华鼢鼠进出频率较高的隧洞,以有效防治中华鼢鼠。

2.4 森林火灾防治措施

2.4.1 强化火源管理。一是技术人员应因地制宜建立适宜的用火规章制度,提升大众的森林用火安全意识。二是强化大众森林用火行为的监督与管理,在林场出入口设置检查站,并配备适量的工作人员,细致检查重点人员与地区,消除火灾安全隐患。对于林区森林火灾高发区域,必须严禁在高温干燥时节进行野外用火。

2.4.2 组建高质量的防火队伍。一是马路滩林场相关部门应严格做好防火工作人员的聘用与管理工作,并为其配备充足的专业设施与设备。二是结合自身现有的条件与资源,定期组织防火工作人员参加消防知识与技能培训,明晰林区用火规定及森林火险等级划分,熟练掌握防火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三是定期开展灭火实战演练,在实践工作中显著提升防火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与工作技能。四是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奖惩制度、薪酬制度等,提升防火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2.5 森林气象灾害防治措施

一是林场应采取坚持适地适树、及时抚育间伐、营造混交林等有效措施,提升森林防灾减灾性能。二是切实做好林场内气象观测工作,掌握林区各种气象灾害的发生规律,提前做好预警预报。三是针对具体气象灾害,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如采取熏烟、灌水等措施减轻暴风雪、霜冻灾害影响,同时修缮林场内部的灌溉、蓄水与排涝设施等,保障森林资源安全。

3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凸显,且在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多样性等诸多方面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采取科学、有效措施做好森林各种灾害的防治工作,对于保护森林资源安全,进而推动当地林业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等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李天智,王吉国.古浪县马路滩沙漠治理现状及模式[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8(2):19-21.

[2]张开骅.古浪县马路滩林场沙区提高造林质量的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1(13):204-205.

[3]李红霞.森林灾害对我国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种子科技,2021(2):113-114.

[4]魏建平.林业常见病虫害防治及综合防治措施研究[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3(3):59-60.

[5]李龙.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分析[J].现代园艺,2022(24):51-53.

[6]何佩佩.林业病虫害的原因分析及无公害防治[J].新农业,2022(24):13-14.

作者简介:张鸿艳(1986—),女,大专,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营造林、森林草原防火、林业资源管护等。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