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发布实施

作者: 姜春艳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农业农村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于2023年6月9日印发《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据了解,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部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对促进设施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稳产保供和满足市场多样化、优质化消费需求为目标,以优化现代设施农业布局、适度扩大规模、升级改造老旧设施为重点,以提高光热水土等农业资源利用率和要素投入产出率为核心,以强化技术装备升级和现代科技支撑为关键,持续提升现代设施农业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绿色化、数字化水平,构建布局科学、用地节约、智慧高效、绿色安全、保障有力的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格局,为拓展食物来源、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提供有力支撑。

《规划》提出,到2030年,全国现代设施农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区域布局更加合理,科技装备条件显著改善,稳产保供能力进一步提升,设施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断增强,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农民收入大幅增长。到规划期末,设施蔬菜产量占比提高到40%,畜牧养殖规模化率达到83%,设施渔业养殖水产品产量占比达到60%,设施农业机械化率与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达到60%和70%,建成一批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基地,全国设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规划》还展望了中长期的发展目标,到2035年,设施农业全面升级,供给保障能力更加有力,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产效率、产出质量和带动作用明显提升,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优质化食物消费需求。

《规划》包括1个总体规划、4个专项实施方案。其中,总体规划部署了建设以节能宜机为主的现代设施种植业、以高效集约为主的现代设施畜牧业、以生态健康养殖为主的现代设施渔业、以仓储保鲜和烘干为主的现代物流设施等4方面重点任务;提出实施现代设施农业提升、戈壁盐碱地现代设施种植建设、现代设施集约化育苗(秧)建设、高效节地设施畜牧建设、智能化养殖渔场建设、冷链物流和烘干设施建设等6大工程。《现代设施种植建设专项实施方案(2023—2030年)》部署了4项建设重点,一是戈壁盐碱地现代设施种植建设,二是建设大中城市设施种植标准化园区,三是推动现代设施农业改造提升,四是建设现代设施集约化育苗(秧)中心;到2025年,建成250个戈壁盐碱地现代设施种植园区、100个大中城市现代设施农业标准化园区、66 667 hm2老旧设施整县改造、6 000个左右早稻集中育秧中心、150个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现代设施畜牧建设专项实施方案(2023—2030年)》部署了4项建设重点,一是建设立体多层规模化生猪养殖场,二是建设家禽立体高效设施养殖场,三是建设肉牛肉羊高效集约养殖场,四是建设奶牛智慧牧场;到2025年,建设完成60个立体多层规模化生猪养殖场、260个家禽立体高效设施养殖场、80个肉牛高效集约养殖场、200个肉羊高效集约养殖场和100个现代化奶牛智慧牧场,增加肉产量70万t以上、鸡蛋产量15万t以上、奶类产量80万t以上,带动全国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超78%。《现代设施渔业建设专项实施方案(2023—2030年)》部署了4项建设重点,一是建设池塘和工厂化集约化设施渔业养殖场,二是建设低洼盐碱地设施渔业养殖场,三是建设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渔场,四是建设提升沿海渔港基础设施;到2025年,建设完成140个池塘设施渔业养殖场、60个工厂化设施渔业养殖场、25个盐碱地设施渔业养殖场、40个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渔场、45座中心渔港和40座一级渔港。《冷链物流和烘干设施建设专项实施方案(2023—2030年)》部署了3项建设重点,一是建设提升产地仓储保鲜设施,二是建设产地冷链集配中心,三是实施粮食减损绿色烘干设施提升项目;到2025年,重点建设3.5万座仓储保鲜设施、250座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实现新增产地冷链物流设施库容1 000万t以上;补上粮食产地烘干设施装备短板,粮食产地烘干能力达到65%。

农业农村部将会同各有关部门以《规划》为指导,加强政策支持保障,推动实施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加大投入,不断优化完善发展环境,加快现代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姜春艳)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