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河生态建设管护中心森林抚育经营技术

作者: 梁建涛

摘 要:开展森林抚育经营可有效推进林业的现代化进程,对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保证林木健康生长及缩短成林时间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简要介绍洮河生态建设管护中心森林资源概况及森林抚育经营现状,详细总结抚育采伐、补植、修枝、病虫害防治等森林抚育经营技术,以期保障森林资源安全,提高森林抚育经营质量,促进林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森林抚育经营;抚育采伐;补植;修枝;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75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7909(2023)12-117-3

0 引言

随着各种生态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的作用愈发不容忽视。森林抚育经营是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促进森林资源增长的关键技术,是通过人工干预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使其达到最优状态。洮河生态建设管护中心森林资源丰富,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绿色屏障,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提高洮河生态建设管护中心林木生长质量,提高森林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基于洮河生态建设管护中心森林抚育经营现状,从抚育采伐、补植、修枝、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森林抚育经营技术展开探讨,以期为洮河生态建设管护中心开展森林抚育经营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1 洮河生态建设管护中心森林资源概况及森林抚育经营现状

1.1 森林资源概况

洮河生态建设管护中心所辖的下巴沟林场、车巴林场、卡车林场、大峪林场、羊沙林场、冶力关林场等6个国有林场均位于甘肃省南部,森林植被以寒温性针叶林为主,包括油松林、云杉林、冷杉林、针阔叶混交林、桦木林等森林类型。洮河生态建设管护中心油松林面积为19 089.3 hm2,云杉林面积为138 669.9 hm2,冷杉林面积为141 365.4 hm2,针阔叶混交林面积为53 726.1 hm2,桦木林面积为43 097.8 hm2[1]。洮河生态建设管护中心的森林植被主要分布在阴坡及半阴坡,林木长势及林下天然更新情况较好,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较为及时有效,森林质量总体较高。

1.2 森林抚育经营现状

2010年以来,洮河生态建设管护中心积极开展森林抚育工作,并被列入森林抚育补贴试点范围。“十三五”时期,洮河生态建设管护中心共实施森林抚育面积86 133.00 hm2。2022年,洮河生态建设管护中心生态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全年组织完成人工造林面积533.33 hm2,森林抚育面积3 000.00 hm2,退化林修复面积800.00 hm2,并实施生态修复面积17.17 hm2,培育良种树木100.00万株,产地检疫苗木269.68万株,防治病虫害面积1 240.20 hm2[2]。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洮河生态建设管护中心森林抚育经营工作以人工作业为主,受林区地广人稀、人工造林密度较大等因素影响,森林抚育难度较大、成本较高。

2 森林抚育经营技术

2.1 抚育采伐

抚育采伐又称间伐,是林业管护人员综合林分发育情况、生长环境、经济目标等方面因素后,对森林中劣质、疏弱的树木进行选择性砍伐,为保留的林木腾出生长空间和资源的营林措施。林分郁闭度较高时,开展抚育采伐可保证树木个体获得更多的光照和养分,避免过度竞争导致林分出现稀疏、品质下降等问题。抚育采伐后,林分的结构应相对稳定,不应出现树种比例失衡、林分质量下降等现象,且林分郁闭度应不低于0.6[3]。洮河生态建设管护中心主要采取的抚育采伐方式有透光伐、生长伐、卫生伐。

2.1.1 透光伐。透光伐是指在保留主要树木的基础上,通过伐除上层劣质林木或清除侧方霸王树等方式,增加森林内部的光线透过率,从而促进林木纵向生长的一种全面抚育方式。透光伐可以改善林分内部光照条件,促进主要树木的生长和更新,提升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透光伐通常在每年的3—5月或9—11月进行。洮河生态建设管护中心以森林生长状况及林场人力资源分配情况为依据,选择带状抚育法进行透光伐,具体步骤如下。先将林区按地势高低分为低地势林区、中地势林区、高地势林区(海拔在2 485 m以下的林区为低地势林区,海拔为2 485~3 451 m的林区为中地势林区,海拔在3 451 m以上的林区为高地势林区),再将林区划分为若干区域带,对每个区域带的土壤环境、树种及林木数量、林木生长情况、树龄等进行分析,然后据此划定透光伐区域,采取“留主清次”的原则,有针对性地砍伐区域内的次要树木。进行透光伐的同时,可采用遥感技术对伐木效果进行监测,当林分透光率为25%~50%时停止砍伐。以云杉林为例,洮河生态建设管护中心通常每3年对云杉林实施1次透光伐抚育工作,且一般在4月初开展透光伐相关工作[4]。

2.1.2 生长伐。生长伐一般是在森林处于中龄林或晚熟林阶段,良种树木生长势头开始减弱或目标树径向生长受到阻碍时采用的一种抚育手段。适当开展生长伐,可有效去除病虫害树木,调控幼树与藤蔓、灌草的营养竞争,促进目标树的生长和发育。当林区内的濒死木、枯死木数量超过林木总数的15%或林木胸径连续3年的生长量出现明显下降趋势时,管护人员需要立即对林区内的林木采取生长伐抚育措施。首先,管护人员要对林区进行初步勘测,分析树龄、树种、密度、林木生长情况等,选择老龄化、病虫害严重及发育不良的树木进行标记,以此确定生长伐的地点和范围。其次,管护人员要对伐区进行清理,将伐区内的杂草、落叶等杂物清理干净,确保伐木作业安全。最后,管护人员可使用相应伐木设备将树木从底部锯断或砍倒,同时注意保护周围的健康林木。生长伐的采伐强度应控制在15%以下,以确保林分的生态功能和再生能力。

2.1.3 卫生伐。卫生伐又称选择性伐木、定向伐木,是指通过采伐的方式清除森林中丧失培育前途、难以恢复或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的林木,以促进目标树生长的一种抚育技术。卫生伐通常在春、秋、冬季开展。春季林木萌芽快、气候温暖,是进行卫生伐抚育的良好时机;秋季温度适宜,林木生长较快,病虫害发生较多,是进行卫生伐抚育的关键期,此时卫生伐的效果最好;冬季大多数树木处于休眠期,可进行一些小规模的卫生伐工作,大规模的采伐抚育工作最好在春季或秋季进行。管护人员进行卫生伐时,首先要通过森林巡查和评估,确定病虫害、死亡树木或其他有害物质存在和分布的区域;其次,根据问题的性质和程度,制订伐木计划,包括确定卫生伐的时间及人员分配;再次,管护人员在做好防护的情况下,确认伐木工具和设备可正常运行后,对问题树木进行选择性砍伐;最后,采伐工作结束后,将伐下的树木移除或留在现场进行分解,并对伐木现场进行清理,清除垃圾、树木残余物和其他杂物。感病指数是一个反映树种抗病能力的指标。洮河生态建设管护中心通过计算感病指数评估林木的抗病能力,从而检验卫生伐的工作效果。在开展卫生伐后,树木的感病指数应控制在45%及以下,最高不可超过50%。

2.2 补植

补植是指对天然更新苗不足的造林地或未达到造林成活率规定的造林地进行补种的一种森林抚育方法,其技术要点主要包含育苗和移植[5]。以云杉林为例,对补植技术进行介绍。第一,育苗。选用抗病性强的云杉种子,洗净晾干并进行砂光处理,去掉种子表面的毛刺,以增加萌发率;准备50 cm×50 cm的育苗盘,铺上厚10 cm的培养土,将云杉种子均匀地撒在培养土上,并用喷壶进行喷水,以刚湿润培养土表层为宜;每天对育苗盘喷水1~2次,避免培养土过干,同时控制育苗环境温度保持在15~30 oC,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适宜云杉种子生长;育苗1~2年,云杉幼苗株高20~30 cm时即可进行移植。第二,在补植地点挖好符合云杉生长需要的栽植坑,坑深一般控制在50 cm左右,直径40 cm左右,坑底铺上一层厚10 cm左右的厩肥,以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移植前,可用50%多菌灵1 000倍液或10%高效氟氯氰菊酯800倍液喷洒幼苗,预防病虫害;掌握好移植时机,尽量减少对幼苗根部的损伤,采用条带移植的方式,株行距控制在3 m×3 m;移植后每30 d浇水1~2次,每株幼苗的浇水量约为100 mL,以湿润土壤表层为宜。

2.3 修枝

修枝是指在林木生长不良、林间通风不畅时,人为除去部分枝条,以调节林间通风性与透光性的一种森林抚育措施。修枝对调节树体营养物质的分配、增强林木生长势及促进林木生长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管护人员开展林木修枝工作时,要针对不同的树种确定不同的修枝方式。例如,对于针叶树种,要打掉多头枝、残枝、死枝,仅保留直立枝,每4~5 a修1次侧枝;对于阔叶树种,要选择主干上的中心枝作为领导枝,并修剪竞争枝和侧枝,摘除侧芽,以促进树木生长,提高林木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对林木进行修枝时须将切口修剪光滑,茬高以1~2 cm为宜,修枝的时机以3月中旬至4月中旬树液流动前为宜。同时,管护人员应避免在雨天修枝,以免树木伤口浸水感染病害。以云杉为例,洮河生态建设管护中心通常在4月初对云杉进行修剪,管护人员修剪云杉枝条时,需要准备手持式剪刀或者电动剪刀等修枝工具,之后根据云杉的生长情况,对其顶部或枝叶茂密的部位进行修剪。修剪时需将剪刀的刀口朝向需要剪断的部位,切口尽可能平整,不要在枝干上留下枝条或伤痕。洮河生态建设管护中心通常将云杉的修剪强度控制在20%~40%,修剪过轻可能无法达到修剪效果,修剪过重则可能导致树木死亡。修剪完成后对云杉适当施加有机肥或化肥,以促进其生长。

2.4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森林抚育经营工作的重点。洮河生态建设管护中心辖区的云杉林较易感染云杉落针病,油松林较易感染松材线虫病,冷杉林较易感染立枯病,桦树林较易受到金龟子的危害[6]。针对森林病虫害,洮河生态建设管护中心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思路,综合运用生物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及农业防治技术等,取得较好防治效果。以云杉落针病防治为例,管护人员选择抗病良种苗木进行种植,并将云杉种植在透气性好、排水性好、土层深厚的地块,科学施肥灌溉,加强排水和通风,为云杉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以减少病害发生概率。云杉落针病发生后,管护人员可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每隔7~10 d喷施1次,连续喷施4~6次;或喷施10%三唑酮乳油200~300倍液,每隔10~14 d喷施1次,连续喷施3~5次;或喷施25%丙环唑悬浮剂500~1 000倍液,每隔14~21 d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即可有效控制云杉落针病。

3 结语

科学开展森林抚育经营管理可以提高森林生产力、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同时保障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科学合理的抚育经营技术有助于大幅提升林分质量,丰富森林生物多样性,巩固造林绿化成果,优化林分结构,提高林木产量,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洮河生态建设管护中心在森林资源管护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对森林抚育经营技术的应用,持续提升森林经营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申英,杨珊.森林抚育间伐作业现状及建议:以白龙江林区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20(8):170-171.

[2]周挺,张艳艳.白龙江林区森林抚育经营工作调研分析[J].河北农业,2022(5):49-50.

[3]冯丽洁.新时期森林抚育经营技术要点与措施探析[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3(3):90-92.

[4]奎燕.澄江市“森林抚仙湖”工程造林主要技术及对策[J].林业勘查设计,2021(1):80-83.

[5]王贵平.森林经营技术措施[J].现代农村科技,2021(12):46-47.

[6]常娟霞.白龙江林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探析[J].种子科技,2021(24):70-7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