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调节剂GGR6对青海云杉幼苗生长的影响
作者: 高启元
摘 要:为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GGR6对青海云杉幼苗生长的影响,筛选出最佳施用浓度,设置6个不同浓度的GGR6处理,比较不同浓度GGR6处理下青海云杉幼苗的株高、地径、鲜质量、干质量及根茎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GGR6对青海云杉幼苗生长具有显著影响,在GGR6喷施浓度为30 mg/L时,青海云杉幼苗生长效果最佳。
关键词:植物生长调节剂;青海云杉;幼苗
中图分类号:S791.1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7909(2023)16-83-3
0 引言
青海云杉是青藏高原东北部亚高山生态系统内的优势树种,因其树形美观、四季常绿、抗寒及抗旱性能良好,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方面作用重大,被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及荒山荒坡造林中[1-2]。近年来,受生长期短、气候条件差、土壤贫瘠等多种因素影响,青海云杉的天然更新受到严重抑制,导致其生长周期长、质量差,苗木供不应求,急需探索加快青海云杉苗木生长、缩短生长周期、提高苗木质量的方法[3]。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及林业增产增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4-5]。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GGR6是一种复合型植物生理活性物质,能够促进植物内源激素的合成,提升各种与代谢相关的酶活性,促进植物吸收并利用各种营养元素[6]。近年来,对于GGR6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已有大量研究。例如,王二喜等[7]发现施用GGR6对湿地松林分具有显著的促脂作用;魏亚娟等[8]发现GGR6可促进榆叶梅幼苗株高增长、基径增加、冠幅增加,其最佳施用浓度为100 mg/L;曾辉等[9]用GGR6处理银中杨插穗,发现GGR6可加快银中杨生根速度,提高成活率、生长量及苗木合格率。为探究GGR6对青海云杉幼苗生长的影响,笔者进行了田间试验,希望能够为青海云杉的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论与技术支撑。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属大陆性高寒山区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1 ℃,年降水量在420 mm左右。
1.2 试验材料
试验用青海云杉幼苗取自当地苗圃,为生长状态一致的1年生袋育实生苗;试验用GGR6由北京艾比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3 试验方法
于2021年10月在试验地挖好栽植坑后,于坑内撒施6 g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土壤进行消毒;然后栽植青海云杉幼苗,株行距为2.0 m×2.0 m,栽植深度为20 cm;对全部幼苗采取统一的水肥管理措施。
于2022年3月1日选择长势一致并且良好的幼苗进行试验,共设计6个浓度的GGR6处理,分别为0 mg/L(CK)、10 mg/L(T1处理)、20 mg/L(T2处理)、30 mg/L(T3处理)、40 mg/L(T4处理)、50 mg/L(T5处理)。用不同浓度的GGR6对青海云杉幼苗进行喷施,每个处理喷施10株幼苗,每15 d喷施一次,喷施时选择无风晴天,每次喷施至叶片两面滴水为止。待6个月后(2022年9月),测定幼苗生长状况。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利用直尺测量青海云杉幼苗从地径测量处至顶芽处的直线距离,得到幼苗株高;利用游标卡尺测量青海云杉幼苗土痕处直径,得到幼苗地径;将青海云杉幼苗连根拔出,清除幼苗上的泥土,先用电子天平称量幼苗鲜质量及叶鲜质量、茎鲜质量、根鲜质量,接着将幼苗装入布袋,于85 ℃条件下烘干至质量恒定,再测定幼苗干质量及叶干质量、茎干质量、根干质量。
1.5 数据分析
对调查数据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统计,并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喷施不同浓度GGR6对青海云杉幼苗株高的影响
由表1可知,随着喷施GGR6浓度的增加,青海云杉幼苗株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T3处理青海云杉幼苗株高最高(13.83 cm),与其他处理均存在显著差异;T5处理青海云杉幼苗株高最低(5.75 cm),与CK差异不显著,与其余处理均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喷施不同浓度GGR6对青海云杉幼苗株高存在显著影响;GGR6喷施浓度为30 mg/L时,对青海云杉幼苗株高增加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2.2 喷施不同浓度GGR6对青海云杉幼苗地径的影响
由表1可知,随着喷施GGR6浓度的增加,青海云杉幼苗地径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T3处理青海云杉幼苗地径最大(6.12 mm),与其他处理均存在显著差异;CK处理青海云杉幼苗地径最小(3.99 mm),与其他处理均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喷施不同浓度GGR6对青海云杉幼苗地径存在显著影响;GGR6喷施浓度为30 mg/L时,对青海云杉幼苗地径增加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2.3 喷施不同浓度GGR6对青海云杉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生物量的大小取决于植株获取能量的能力,可反映植株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10]。由表1可知,随着喷施GGR6浓度的增加,青海云杉幼苗鲜质量及干质量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T3处理青海云杉幼苗鲜质量及干质量最大,分别较CK增加41.21%、83.67%;除T1处理与T5处理青海云杉幼苗鲜质量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处理青海云杉幼苗鲜质量均存在差异显著;T2处理、T3处理、T4处理青海云杉幼苗干质量差异不显著,T1处理与T2处理青海云杉幼苗干质量差异不显著。
由表1可知,随着喷施GGR6浓度的增加,青海云杉幼苗叶鲜质量和叶干质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T3处理青海云杉幼苗叶鲜质量最大(89.36 g),CK处理青海云杉幼苗叶鲜质量最小(68.33 g);T2处理与T3处理青海云杉幼苗叶鲜质量差异不显著,T1处理、T4处理、T5处理青海云杉幼苗叶鲜质量差异不显著,T5处理青海云杉幼苗叶鲜质量与CK差异不显著。T3处理青海云杉幼苗叶干质量最大(22.70 g),T5处理青海云杉幼苗叶干质量最小(15.26 g);T2处理、T3处理、T4处理青海云杉幼苗叶干质量差异不显著,但显著大于其余3个处理。这说明喷施不同浓度GGR6对青海云杉幼苗叶鲜质量和叶干质量存在显著影响;GGR6喷施浓度为30 mg/L时,对青海云杉幼苗叶鲜质量及叶干质量增长的促进效果最为显著。
由表1可知,随着喷施GGR6浓度的增加,青海云杉幼苗茎鲜质量和茎干质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T3处理青海云杉幼苗茎鲜质量最大(38.48 g),与其他处理均存在显著差异;T5处理青海云杉幼苗茎鲜质量最小(24.02 g),与CK差异不显著。T3处理青海云杉幼苗茎干质量最大(17.60 g),较CK增加了140.11%,与其他处理均存在显著差异;CK处理青海云杉幼苗茎干质量最小(7.33 g)。这说明喷施不同浓度GGR6对青海云杉幼苗茎鲜质量和茎干质量存在显著影响;GGR6喷施浓度为30 mg/L时,对青海云杉幼苗茎鲜质量及茎干质量增长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
由表1可知,随着喷施GGR6浓度的增加,青海云杉幼苗根鲜质量和根干质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T3处理青海云杉幼苗根鲜质量最大(48.85 g),与其他处理均存在显著差异;CK处理青海云杉幼苗根鲜质量最小(31.07 g),与T1处理差异不显著,与其他处理均存在显著差异。T3处理青海云杉幼苗根干质量最大(18.86 g),与T4处理差异不显著,与其余处理差异显著;CK处理青海云杉幼苗根干质量最小(8.18 g),与其他处理均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喷施不同浓度GGR6对青海云杉幼苗根鲜质量和根干质量存在显著影响;GGR6喷施浓度为30 mg/L时,对青海云杉幼苗根鲜质量和根干质量增长的促进作用最显著。
2.4 喷施不同浓度GGR6对青海云杉根茎比的影响
根茎比是分析植株生长状况的极为重要的一个形态指标。根系越发达,植物根茎比越大,苗木地上部分蒸腾量越小。因地下部吸收量更大,苗木水分更容易处于平衡状态,这样苗木的成活率就更高[11]。由表1可知,各处理青海云杉幼苗根茎比不存在显著差异,整体在1.00~1.12,说明喷施不同浓度GGR6对青海云杉幼苗根茎比没有显著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植物生长调节剂会在植物体内起到一定的代谢作用,通过调节植物生长、影响植物生长重心的转移,达到壮苗的目的。GGR6作为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应用范围极为广阔,可促进植物生长、增加植物产量[12]。此次研究发现,喷施适宜浓度的GGR6对青海云杉幼苗的生长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其促进作用会因浓度过高而逐渐减小甚至产生抑制作用。这与陈兵等[13]、赵立群等[14]的研究结果一致。原因可能是过高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会对植株正常蛋白质及核酸代谢过程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导致植株生长减缓甚至停止,若浓度过高并且抑制时间过长,甚至可能会导致植株死亡[15]。
此试验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的GGR6对青海云杉幼苗生长存在显著影响;GGR6喷施浓度为30 mg/L时,青海云杉幼苗生长效果最佳,是较适宜的施用浓度。
参考文献:
[1]赵长明,高贤良,马仁义,等.祁连圆柏和青海云杉幼苗生理生态特征对土壤干旱胁迫的响应[J].冰川冻土,2012(1):147-154.
[2]魏万海,陵军成.青海云杉球果机械脱种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青海农林科技,2017(3):89-91.
[3]吕冬梅,马明呈,何克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青海云杉生长的影响[J].青海农林科技,2022(2):106-108.
[4]何亚飞,季延海,张彦萍,等.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穴盘茄子幼苗生长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7(31):46-53.
[5]陈蔚燕.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烤烟幼苗生长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5(5):63-66.
[6]任鸿蒙,任玉敏,李威,等.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GGR6号对菠菜生长的影响[J].现代农村科技,2023(4):89-90.
[7]王二喜,魏志恒,陈俭,等.施肥与施用GGR对湿地松松脂产量的影响[J].湖南林业科技,2022(5):101-104.
[8]魏亚娟,刘宗奇,汪季,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榆叶梅生长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调控效应[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94-102.
[9]曾辉,姚飞,梁德军.GGR6在银中杨育苗技术中的应用试验[J].防护林科技,2005(3):12-13.
[10]宇万太,于永强.植物地下生物量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1(6):927-932.
[11]吴业东.外源生长调节剂对仙客来生长与开花的影响[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03.
[12]张金荣,张斌珍,樊富花.GGR6号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华北落叶松造林的影响及作用机理[J].山西林业科技,2004(1):37-38.
[13]陈兵,吴敏坤,王凌晖,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红花木莲幼苗生长的影响[J].广西林业科学,2013(2):132-137.
[14]赵立群,曹玲玲,台社红,等.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黄瓜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J].长江蔬菜,2016(10):18-20.
[15]樊金哲,王远,焦姣,等.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生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20(24):13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