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县晚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作者: 曾红英

武平县晚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0

摘 要:为筛选出适宜在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种植的晚稻品种,2022年武平县城厢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以宜优673为对照,引进8个晚稻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赣73优明占、野香优669、雅5优明占及明1优臻占这4个品种667 m2产量均超过600 kg,比对照宜优673每667 m2增产72.2~144.5 kg,增幅在13.46%~26.94%,达极显著水平,且田间表现为穗大粒多、熟期适中,比对照宜优673综合性状好,可在武平县进一步示范推广种植。

关键词:晚稻;比较试验;武平县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7909(2023)19-86-3

0 引言

武平县是福建省的粮食主产县,当地水稻种植历史悠久[1]。目前,武平县各乡镇的主栽水稻品种大多种植多年,生产上缺乏优质、高产的新品种,对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造成较大影响[2-3]。为筛选出适宜在武平县种植的优质晚稻新品种,武平县城厢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按照县农业农村局统一安排,根据《2022年武平县高产、优质、绿色新品种展示示范推广实施方案》要求,于2022年在东云村以宜优673为对照,引进荃优607、赣73优明占、野香优669、喜两优丝苗、晶两优5438、昌两优丝苗、雅5优明占及明1优臻占8个新品种进行晚稻比较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武平县城厢镇东云村,海拔295.3 m,试验田为灰泥田,土壤肥力中高,前茬作物为烤烟,土壤pH值5.9,有机质质量分数为89.6 g/kg,碱解氮质量分数为104.0 mg/kg,有效磷质量分数为54.3 mg/kg,速效钾质量分数为108.6 mg/kg。

1.2 试验材料

参试晚稻品种共9个,具体如表1所示。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9个处理,采取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处理3次重复,共27个小区。各小区面积均为24 m2(3 m×8 m),栽植450丛水稻,四周设保护行。此试验对照品种为宜优673。

1.4 试验田间管理

于2022年6月17日统一播种,7月13日统一插秧。各试验小区管理一致,根据烟后田的肥力特性及土壤养分检测数据,每667 m2施用复合肥[m(N)∶m(P2O5)∶m(K2O)=10:5:7]100 kg(分4次施肥,其中40%在耙田时作为基肥施入,25%在插秧后第7 d作为第1次追肥施入,同时撒施1次除草剂,25%在插秧后第15 d作为第2次追肥施入,10%在8月16日作为穗肥施入)。浅水插秧,薄水分蘖,够苗烤田,浅水抽穗扬花,后期确保土壤处于干湿交替状态,同时做好卷叶虫、稻飞虱、螟虫等的防治工作[4]。

1.5 测定指标与方法

2022年10月24—26日,按先成熟先收割原则,分品种逐步收割,10月26日全部收割完毕。收割前,对各个品种的株高、穗长、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等取样考种,实测小区产量,折算667 m2产量。

1.6 数据分析

数据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进行显著性测验,比较各品种产量的差异水平[5]。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各参试品种生育期分析

由表2可知,各参试品种成熟期差异只有2 d。其中,荃优607、喜两优丝苗、昌两优丝苗成熟较早,于10月24日收割,全生育期129 d;赣73优明占和晶两优5438成熟较迟,于10月26日收割,全生育期131 d;其他品种均在10月25日收割,全生育期130 d。各参试品种成熟期相近。

2.2 各参试品种经济性状分析

由表3可知,赣73优明占667 m2理论产量最高(700.2 kg),田间表现为穗大粒多,穗总粒数达212粒,千粒质量较高(26.8 g);理论产量位居第2的是野香优669,田间表现为穗总粒数多(218粒),结实率高达86.2%,千粒质量相对较高(26.3 g);理论产量位居第3的是雅5优明占,田间表现为667 m2有效穗数较多(15.1万穗),穗总粒数相对较多(201粒),千粒质量相对较高(26.1 g),但结实率偏低(82.0%);理论产量位居第4的是明1优臻占,田间表现为667 m2有效穗数较多(15.1万穗),千粒质量较高(26.9 g),但穗总粒数偏少(186粒),结实率偏低(82.3%);理论产量位居第5的是喜两优丝苗,田间表现为667 m2有效穗数较少(只有13.8万穗),结实率也较低(83.6%),影响了产量;理论产量位居第6的是晶两优5438,田间表现为667 m2有效穗数偏少,结实率较低(80.9%),千粒质量较低(只有24.5 g),导致产量不高;理论产量位居第7的是荃优607,田间表现为667 m2有效穗数较少(只有13.8万穗),穗总粒数略少,千粒质量也略低,导致产量较低;理论产量最低且比对照减产的是昌两优丝苗,不仅穗总粒数较少,且千粒质量在参试品种中为最低(只有21.6 g),导致产量低且比对照减产。

2.3 各参试品种产量分析

由表4可知,新引进的8个品种有7个品种实测产量比对照宜优673增产,产量从高到低为赣73优明占、野香优669、雅5优明占、明1优臻占、喜两优丝苗、晶两优5438、荃优607,比对照宜优673每667 m2增产5.5~144.5 kg,增幅在1.03%~26.94%。其中,昌两优丝苗667 m2产量为522.5 kg,比对照宜优673减产13.9 kg,减幅为2.59%。

经多重比较,参试品种赣73优明占、野香优669、雅5优明占、明1优臻占这4个品种比对照宜优673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喜两优丝苗、晶两优5438、荃优607这3个品种虽然比对照宜优673有不同程度的增产但均未达显著水平;昌两优丝苗比对照宜优673减产,但未达显著水平。

3 小结与讨论

①在武平县,参试品种赣73优明占、野香优669、雅5优明占及明1优臻占这4个品种667 m2产量均超过600 kg,比对照每667 m2增产72.2~144.5 kg,增幅在13.46%~26.94%,达极显著水平,且田间表现为穗大粒多,熟期适中(全生育期130~131 d),可以在当地进一步示范推广种植。建议今后在武平县选择不同土壤、不同小气候环境进行晚稻栽培试验,以判断品种的综合适应性。此外,此次试验仅为常规性产量对比试验,今后建议对这4个品种进行抗病性试验,筛选较为抗病的品种,如观察其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的抗性。

②参试品种喜两优丝苗、晶两优5438、荃优607这3个品种虽然比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增产但均未达显著水平;而昌两优丝苗虽然比对照减产,但也未达显著水平。因此,建议今后进一步试验。

参考文献:

[1]林建军.武平县整乡整建制推进水稻高产创建的做法与体会[J].中国农技推广,2014(5):12-13.

[2]钟太文.9个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在武平县的种植表现[J].农技服务,2021(4):1-2.

[3]杨兴福,冯剑,王武.水稻新品种对比试验[J].农技服务,2016(2):73-74.

[4]方明春.烟后稻品种比较试验初报[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2(7):149-151.

[5]肖桂雄.烟后稻品种筛选对比试验[J].农业科技通迅,2020(5):84-86.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