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草滩林场辽东栎育苗及造林技术要点
作者: 韩高红摘 要:辽东栎是一种抗寒、耐旱、喜光的落叶阔叶乔木,适合生长于4~10 ℃温度环境下,成年辽东栎树形高大、抗风能力强、根系发达,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善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优良树种之一。以甘肃省兰州北山生态建设管护中心大草滩林场为例,结合大草滩林场的气候条件及地理情况,从育苗技术和造林技术两方面探讨辽东栎栽培技术,以期为甘肃省其他林场辽东栎育苗和造林提供参考。
关键词:辽东栎;育苗技术;造林技术
中图分类号:S792.1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7909(2023)19-118-3
1 辽东栎育苗技术
1.1 种子筛选与处理
1.1.1 优选良种
甘肃省兰州北山生态建设管护中心大草滩林场(以下简称大草滩林场)内的辽东栎通常在9—10月进入成熟期。因此,工作人员应在此时间段进行采种,筛选树龄不低于30年,生长旺盛、树形高大、树干笔直、未感染病虫害的壮硕母树,采摘饱满、呈乳白色或黄白色的成熟树种[1]。由于大草滩林场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且成熟辽东栎种子含水量高达50%,无休眠期,储存时易受潮发霉或自行发芽,被虫害侵蚀的概率也较高。因此,林场工作人员采种后应立即播种,因特殊情况未及时播种的种子,可贮藏在通风干燥的仓库。
1.1.2 浸种消毒
播种前,工作人员需要对种子进行浸种处理。例如,可先用辛硫磷、雄黄等药物对种子进行熏蒸处理,而后将种子放入质量分数为0.2%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30 min,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阴干后备播。对于受到虫害侵蚀的种子,浸种后需要进行消毒处理,可按照种子质量的1%添加质量分数为0.5%六氯环己烷,将二者混合均匀后,用细沙铺盖种子,一般情况下24 h便可将其中的虫卵、病菌杀死;或可采用熏蒸法,用磷化铝对种子熏蒸消毒处理24 h,也能有效杀灭害虫和病菌。
1.2 苗圃地选址与修整
1.2.1 选地与土壤处理
育苗前,工作人员应根据辽东栎生长特征选择大草滩林场海拔2 200~2 500 m、背风向阳、地势平坦、土层深厚且肥沃、土壤疏松、排灌条件良好的区域作为苗圃地[2]。选地后,深翻土地,深度为20~25 cm,同时可每667 m2施用辛硫磷颗粒剂1.5 kg,不仅能有效杀灭土壤中潜藏的虫卵,而且能调节土壤pH值。
1.2.2 整地与制作苗床
林场工作人员应根据辽东栎播种时间确定整地时间。春季播种,通常在上一年秋季对土地进行修整;秋季播种,则应在当年春季完成整地。整地后,制作宽度约1.1 m的苗床,步道宽0.4 m。由于大草滩林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冬春两季较干旱,因此,工作人员选择春季播种需要先将苗床制作成平床或低床,选择秋季播种则需要将苗床制作成高床。正式播种前15 d,可用质量分数为0.3%高锰酸钾溶液对苗床进行消毒,消毒后立即用薄塑料膜覆盖,7 d后揭除,晾晒5 d后便可开展播种工作。
1.3 播种
由于辽东栎种子无休眠期,因此春播或秋播在大草滩林场均可,二者相比,秋播效果更佳,种子霉烂或感染病害的概率较低,有利于提高幼苗成活率。播种前,工作人员可每667 m2施用硫酸亚铁25~50 kg对土壤进行消毒,以杀灭土壤中的病菌及虫卵。大草滩林场工作人员通常采用条播方式,在底肥施加后开沟,沟间距12 cm,株行距15 cm×15 cm或10 cm×20 cm,每667 m2播种量控制在177~200 kg。
1.4 苗期管理
1.4.1 灌溉
播种后,为降低苗床水分散失率,工作人员应每隔3 d于早晨或傍晚灌溉1次。幼苗出土后20~30 d,适当减少灌溉频次及灌溉量,保持苗床湿度在55%左右。进入生长旺盛期后,辽东栎幼苗需水量有所增加,工作人员应根据大草滩林场降水量实施灌溉作业。每次灌溉或降水后,在苗床上铺设一层细肥土,以补充土壤养分。春季播种的辽东栎,在夏秋季正处于快速生长期,此时降水量较大,工作人员需要做好防汛工作。在辽东栎生长后期,应停止浇水,促进苗木木质化。
1.4.2 施肥
辽东栎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不一样,工作人员应根据苗木生长情况进行针对性施肥。在幼苗期,为避免苗木生长过快,促进苗木木质化,可适量施用钾肥;在速生期,苗木对氮肥需求较大,可于每年6月开始每667 m2施用氮肥15 kg,连续施用2个月;在苗木生长后期,可不再施用氮肥,更换为每667 m2施用磷酸二氢钾25 kg,遵循少量多次的施肥原则,同步完成浇水与追肥工作;苗木新梢生长停滞后,应终止施肥,避免施肥过量[3]。
1.4.3 间苗切根
间苗时,林场工作人员通常根据辽东栎幼苗生长态势确定间苗次数及强度。高密度苗圃,间苗时间尽可能提前,可分两三次完成。由于辽东栎根系无休眠期,整个年度都会持续生长,因此,为避免辽东栎根系徒长,林场工作人员需要对其进行切根处理。在大草滩林场,工作人员通常结合季节、气候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切根时间,使用锋利刀具一次性完成切根操作。切根时,从苗木侧面相距15 cm的位置进铲,将地下20 cm深处的根茎切断,之后立即施肥、灌溉并回填土壤,以确保断根后苗木营养供给充分,从而维持生长势。
1.4.4 防寒
大草滩林场冬季较寒冷,极端最低气温-22.6 ℃,因此,工作人员应在育苗期间做好辽东栎防寒保温工作,帮助其顺利越冬,具体可采取以下几项措施。第一,用麻布、草帘等透气良好的覆盖物包裹树木,隔绝冷空气。第二,用枯叶、稻草等松软物质覆盖树木四周,防止土壤温度散失,避免辽东栎根部受损而影响长势。第三,采取喷洒硫酸铵等树木保护剂的方式预防冻害,并在冬季来临前进行修枝与施肥,以此提高辽东栎抗寒能力。此外,对于未进入生长旺盛期的幼苗,入冬前浇透水,以确保幼苗在第2年健康生长。
2 辽东栎造林技术
2.1 整地
造林前,工作人员应根据大草滩林场的自然环境条件,在造林前1年对造林地实施整地,一般修整成40 cm×40 cm的鱼鳞坑,坑深30 cm,坑中挖出的表土堆放在坑周围并做成埂,栽植后再回填表土。鱼鳞坑按照等高线、“品”字形排列,以便降水时截留雨水,防止造林地水土流失,同时为辽东栎提供充足的水源。
2.2 移栽
造林时,林场工作人员筛选1~2年生辽东栎幼苗作为栽植苗,并在栽植前对苗木做断根处理,沿主根20 cm处切断主根、保留其他根系,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幼苗移栽后的成活率。对于较粗壮的幼苗,宜采取带土球移栽方式,不仅可保护幼苗根系不受损害,而且可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2.3 抚育管理
2.3.1 灌溉施肥
栽植完成后,工作人员可根据大草滩林场的自然环境合理设置灌溉频次,并结合苗木生长状态、土壤情况进行针对性追肥。通常,工作人员于每年5月中旬追施硫酸钾与尿素,在树冠投影外侧,开挖长35 cm、宽25 cm的环形沟,将硫酸钾150 g与尿素450 g混合均匀后施入沟内,从而为辽东栎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4]。
2.3.2 松土除草
栽植辽东栎幼苗后,工作人员需要及时拔除树穴外围30 cm内的全部杂草,并对土壤进行疏松处理,松土深度在5~10 cm,以提高幼苗的耐旱能力。造林第1年,工作人员可于7—8月实施1次中耕除草,第2年则在5—6月、8—9月各实施1次中耕除草,有利于促进幼苗快速生长。
2.3.3 间除病弱苗
造林后2~3年,因苗木分化会引发辽东栎苗木之间争抢养分和光照的现象,为提高辽东栎苗木长势,工作人员应及时间除病弱苗。需要注意的是,工作人员应根据林场的气候、立地条件等确定具体的间苗时间及合理的间苗强度。对立地条件良好的区域,早除早了,可采取高强度间苗措施;对立地条件不佳的区域,则可推迟间苗,适当降低间苗强度。
2.3.4 苗木补植
由于大草滩林场春季干旱少雨,部分立地条件不佳的造林地苗木长势不佳,甚至有苗木死亡现象。为此,春季造林时,工作人员需要在合理设定灌溉频次的基础上,在造林地栽植适量的补植苗,一般补植苗栽植量可定为造林总量的30%。因雨季降水量不足造成的死苗,在秋季需要实施二次补植,并要求所选补植苗健壮,浇足水分,以提高补植苗的成活率。
2.3.5 平茬修枝
在造林后2~4年,工作人员应针对萌蘖效果差或呈伞形的辽东栎苗木做平茬处理,以保障苗木生长质量。同时,针对过于浓密的枝条,应遵循早修、小修、修平原则及时进行修剪,并尽量减少截面,以促进伤口快速愈合。工作人员一般选择冬末春初进行修枝,对于10~15年生的辽东栎,树冠剪除高度为总高度的35%~40%[5]。此外,及时去除下垂枝、枯死枝及主干上的粗枝。
2.4 病虫害防治
2.4.1 白粉病
白粉病主要侵害辽东栎茎叶及花蕾,发病时会出现偏黄绿色、边缘不清晰的不规则小斑点。病情严重后,病斑面积扩大,表面布满白粉,夹杂多个黑色小点,发病部位呈现中间灰边缘白的现象,导致叶片皱缩或嫩梢变形。对于白粉病,在辽东栎越冬期,工作人员可用3~5°Bé的石硫合剂加水稀释后喷施在发病部位;在生长期,可用质量分数为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
2.4.2 早烘病
早烘病多发生于每年8—9月温热多雨季节,主要是降水量过大导致的。发病时叶片上先出现褐色小斑点,斑块向中部蔓延,进而使整个叶片变为褐色,呈现干枯状态。目前,对于早烘病,以预防为主,可筛选具有抗性的辽东栎树种,合理施肥,及时修剪,去除过密枝,调整林分郁闭度,并及时清除林区杂草,破坏病菌生存繁衍环境,从而降低早烘病发生率。
2.4.3 褐斑病
竭斑病主要是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对辽东栎叶片危害较大。发病后,叶片上出现圆形或㮋圆形、直径0.5~1.0 mm的紫褐色斑块,病情加重后,病斑面积扩大,导致叶片枯黄脱落或腐烂。对于褐斑病,工作人员可将质量分数为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与质量分数为75%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等质量混合后,兑水稀释成1 000~1 500倍液喷施发病部位;或用质量分数为56%嘧菌酯·百菌清可湿性粉剂与质量分数为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等质量混合后,兑水稀释成800~1 000倍液喷施发病部位,每间隔10 d喷施1次,连续喷施3次。
2.4.4 栗实象鼻虫
栗实象鼻虫幼虫会侵害辽东栎种子,导致种子提前脱落或失去发芽能力,贮藏种子的空间温度过高更易遭受此害虫的蛀蚀。对于栗实象鼻虫,工作人员可采取以下几项措施进行防治。第一,播种前先将种子置于55 ℃温水中浸泡10 min,或在50 ℃温水中浸泡15 min,可有效杀灭种子中潜藏的栗实象鼻虫卵。第二,在25 ℃温度条件下,用质量分数为56%磷化铝对种子熏蒸处理20 h,用量为3~6 g/m3,可消灭95%的栗实象鼻虫。第三,用质量分数为90%敌百虫1 000倍液喷雾防治,可有效杀灭栗实象鼻虫成虫。
2.4.5 云斑天牛
云斑天牛主要侵害辽东栎枝干,啃食新生枝条的嫩皮或枝干韧皮部,还会在枯死的树干上钻洞,进而吃空枝干内部。一旦遭遇强风,枯树极易折断。对于云斑天牛,工作人员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防治。第一,在每年5—6月云斑天牛成虫暴发期间,利用云斑天牛的趋光性,在傍晚使用诱虫灯杀虫,或在清晨人工捕捉。第二,在树干粪屑堆积处,将幼虫从树干中挖出消灭,或用质量分数为50%敌敌畏乳油100倍液注入树干后封闭注射孔,可有效杀灭云斑天牛幼虫。第三,利用树干涂白法,将石灰、硫黄、食盐、清水按照1.00∶0.10∶0.05∶4.00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后,涂刷树干基部,对云斑天牛虫卵及幼虫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3 结束语
大草滩林场辽东栎栽种量较大,为提高造林效益,工作人员需要结合林场的气候条件、地理情况科学应用辽东栎育苗及造林技术,如育苗时要控制好种子筛选与处理、苗圃地选址与修整、播种、苗期管理等关键环节,造林时将整地、移栽、抚育、病虫害防治作为重点,进而保障辽东栎育苗和造林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文.辽东栎育苗造林技术分析[J].花木盆景,2023(6):111-113.
[2]杨丽芳.辽东栎良种繁育及造林技术[J].种子科技,2021(11):93-94.
[3]王宏伟.辽东栎育苗造林技术探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10):77-78.
[4]杨平.子午岭林区乡土树种辽东栎育苗造林技术分析[J].种子科技,2021(7):94-95.
[5]张瑞姿.辽东栎育苗造林技术[J].花卉,2020(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