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县澳洲淡水龙虾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作者: 李雪平

摘 要:福建省长汀县由于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成为澳洲淡水龙虾养殖的中心。简述长汀县澳洲淡水龙虾养殖产业概况,从养殖池建设、清塘消毒、虾苗放养、合理投喂、后期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总结澳洲淡水龙虾高效生态养殖技术,旨在为澳洲淡水龙虾养殖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澳洲淡水龙虾;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S966.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7909(2023)22-103-4

0 引言

澳洲淡水龙虾又名红爪龙虾或蓝雀龙虾,原产地是澳大利亚,是一种生活在淡水环境中的大型十足目甲壳动物。澳洲淡水龙虾以其良好的品质、高营养价值和适应性强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福建省长汀县澳洲淡水龙虾养殖产业发展迅速,当前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包括养殖、加工、销售等环节,是当地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因此,深入研究澳洲淡水龙虾高效生态养殖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长汀县澳洲淡水龙虾养殖产业概述

澳洲淡水龙虾在我国的养殖历史已有数十年,长汀县作为我国澳洲淡水龙虾的重要养殖基地之一,近年来对澳洲淡水龙虾的养殖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源,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产业规模

近年来,长汀县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逐渐成为澳洲淡水龙虾养殖的重要中心。最新数据显示,过去5年,长汀县淡水龙虾养殖面积从2018年的2 000 hm2增加到2023年的3 500 hm2,年产量也从10 000 t提升至16 000 t,增长率达60%。这一增长趋势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快速发展,而且稳固了长汀县在澳洲淡水龙虾养殖产业中的领先地位。

1.2 科技创新

根据近期的研究数据,长汀县大力推广澳洲淡水龙虾现代化养殖技术,采用生态、高效的养殖模式,确保了水质的持续清洁,使澳洲淡水龙虾养殖存活率提高了15%,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了20%。

1.3 市场份额

近年来,澳洲淡水龙虾在全球市场的需求量稳步增长。据统计,2019—2021年,澳洲淡水龙虾市场需求增长率达12%。长汀县紧跟趋势,不断提高澳洲淡水龙虾产量,注重品质的提升,使得当地养殖的澳洲淡水龙虾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从2019年的7%提升到2021年的11%。

1.4 环保监管

针对澳洲淡水龙虾养殖产业对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长汀县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环境监管制度。自2018年起,当地政府投入了超过1亿元用于水质检测和污染治理项目。截至2021年,长汀县已有95%的澳洲淡水龙虾养殖场达到了国家设定的环保标准,与2018年相比提高了近30%。这一举措确保了长汀县澳洲淡水龙虾养殖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2 澳洲淡水龙虾高效生态养殖的重要性

澳洲淡水龙虾高效生态养殖展示了生态和经济的双重重要性。从生态保护的角度来看,澳洲淡水龙虾高效生态养殖实施了一种可持续性的水生资源管理模式,通过维护良好的养殖环境水质,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生态平衡。其严格的水质监管不仅保障了澳洲淡水龙虾的健康生长,也避免了对周边水体的污染,有力地维护了水源地的生态安全和稳定。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澳洲淡水龙虾养殖成为我国某些地区的重要产业链环节。以长汀县为例,当地澳洲淡水龙虾养殖业已形成一套完善的产业体系,涵盖了养殖、运输、加工和餐饮等多个环节。这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还通过推动相关产业链的升级和拓展,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结构多元化发展。此外,长汀县澳洲淡水龙虾养殖作为一种地方特色产业,对推动地区旅游和文化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其特有的养殖技术和工艺已成为一种具有吸引力的文化资产,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研究者前来参观和学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发展。

3 澳洲淡水龙虾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3.1 养殖池建设

3.1.1 养殖池的设计和布局

澳洲淡水龙虾养殖池的最佳形状是长方形,且走向以东西方向为佳,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天然氧气。在规模方面,建议养殖池面积控制在0.02~0.04 hm2,以便实现集约化和高效的管理。此外,养殖池的底坡设计也非常关键,通常坡度为1∶(2.5~3.0),可在确保水体流动的同时,避免过多的泥沙沉积。

3.1.2 土质与底质

养殖池的土质和底质是影响澳洲淡水龙虾生长的重要因素。养殖人员需要确保养殖池所在地的土壤具有良好的保水性,由此减少水源的浪费和保护地下水资源。在底质方面,推荐使用砂质土或硬土,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养殖池塘内泥沙的产生,还可以避免对澳洲淡水龙虾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养殖池内的泥沙厚度不得超过10 cm,以保证澳洲淡水龙虾养殖环境良好和池塘管理高效。

3.1.3 进出水系统配备

在澳洲淡水龙虾高效生态养殖池的设计与运行中,进出水系统配备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养殖人员需要确保养殖池进出水系统灵活可控,这不仅涉及水流的量控,还包括对水质的实时监控和调整。为有效排放养殖池底的沉淀物和有害物质,池底需要设置专门的溢出口来排放污水,并且入水和出水系统应配备独立的管道和设备来减少交叉污染的风险。同时,所有进出水口都应配备相应的滤网装置来防止有害生物和异物的入侵。具体而言,入水系统至少需要配备孔径为0.180 mm的滤网进行初步过滤,而为了更好地保护养殖池的生态环境,推荐使用孔径为0.125 mm的滤网进行二次过滤,确保水源的清洁与安全。另外,可考虑引入先进的循环水处理技术,如生物滤池和沉淀池等,以进一步提升水质管理的效果和效率。

3.1.4 防逃设施建设

在养殖池的防逃设施建设中,养殖人员不仅要考虑材料的选择和设计,还需要配合相应的监控和警报系统来实现全方位的保护。在材料方面,可考虑使用碎瓷片、土墙、砖墙、塑料板、玻璃板等多种组合来建设防逃围栏。这些材料不仅能够有效阻止澳洲淡水龙虾的逃逸,还可以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达到美观和实用的效果。建议围栏的高度设置为60 cm,以保证足够的安全高度。同时,围栏顶部可以设计防攀爬设施,如倾斜的护栏或尖刺,以进一步加强防逃效果。除了物理障碍,还可以考虑引入电子监控系统,如摄像头和感应器,以实时监控养殖区的安全状况,并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及时的警报和响应。

在设计防逃设施时,还需要考虑其对野生动物的影响。防逃围栏设计应避免对当地野生动物造成伤害,如避免使用对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有害的材料或设计。同时,可以在围栏上设置适当的通道,允许非目标物种安全通过,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干扰。此外,为了提高防逃效果,可以考虑使用生态友好型的防逃措施,如在围栏周围种植植物,其不仅可增加围栏的稳固性,还可提供额外的生态效益,如改善当地生物多样性和美化环境。

3.1.5 水草种植

在长汀县澳洲淡水龙虾的养殖生态系统中,水草的种植是维护水体生态平衡与促进澳洲淡水龙虾健康生长的重要环节。水草不仅可以作为澳洲淡水龙虾的天然栖息地和食物来源,更是对水质进行自然净化和改善的有效工具。

在选择水草种类时,推荐引入伊乐藻、轮叶黑藻和苦草等多功能性高的水生植物,其可在提供营养源的同时,帮助稳定水体环境。在设计水草布局时,应确保养殖池底至少1/5的面积由沉水植被覆盖,遵循棋盘式分布策略,以保证养殖池内的环境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在种植水草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种植密度和覆盖率,如在3月底之前进行首次移栽,每667 m2推荐用草量约2.5 kg,以确保水草健康生长。

3.1.6 遮蔽物设置

在长汀县澳洲淡水龙虾养殖中,创建适宜的栖息环境是关键。养殖池周围应种植一些凤眼莲等水生植物,覆盖面大约为池塘总面积的1/3,为澳洲淡水龙虾提供足够的遮蔽和栖息地。在养殖池底部,应设置足够的遮蔽物,如利用蜂窝状PVC管、瓦片等材料人工筑巢,约占水塘总面积的1/5~2/5。这些遮蔽物可以为澳洲淡水龙虾提供防御、繁殖和休息的地方,有利于其生长繁殖。

3.1.7 遮阴设施设置

温度是影响澳洲淡水龙虾生长的关键环境因素之一。由于虾类的适宜生长水温为20~28 ℃,当温度超过33 ℃时,虾类可能会进入夏眠,甚至可能导致虾死亡,从而影响其回捕率。因此,为保证澳洲淡水龙虾的健康生长,养殖池的周边必须设置遮阴设施,可以采取植物遮阴和人工遮阴两种方式。植物遮阴是一种自然、环保的方式,可以选用快速生长、遮阳效果好的树种种植在养殖池周围;人工遮阴则可以使用遮阳网,遮阳网既可以有效阻挡阳光,还可以降低池塘水温,提高养殖环境的湿度。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遮阴设施的设置都要考虑其对养殖池的遮阴率,以确保遮阴设施能够有效地降低池塘水温,为澳洲淡水龙虾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3.2 清塘消毒

在澳洲淡水龙虾养殖过程中,清塘消毒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一步骤主要在3月上旬进行,具体方法如下。

清塘主要是去除养殖池中的死亡生物、病死虾、藻类、腐殖物和其他可能带有病原体的杂物,以防止病菌在养殖池中扩散,减少澳洲淡水龙虾发生疾病的风险。此外,清塘有助于改善池塘的水质,为澳洲淡水龙虾的生长提供更好的环境。清塘完成后,需要进行消毒操作,建议每667 m2撒施150 kg生石灰,要将生石灰均匀撒在整个养殖池中,以有效杀死池中的病菌和害虫。

3.3 虾苗放养

联系信誉好的供应商选购健康、活泼、无病的虾苗。虾苗放养前,养殖池中应该有足够深的水(至少1 m深),以保持适当的水温。投放虾苗时,确保水温适宜(通常在16~26 ℃),逐步让虾苗适应池塘的水温。如果虾苗体长在2 cm左右,则每667 m2放养1 000~2 000尾虾苗、精养虾4 000~6 000尾。同一水塘内养殖的虾苗规格必须达到统一标准[1]。

3.4 合理投喂

养殖人员应根据澳洲淡水龙虾的体型、生长时期、生活状态、生理状态(去壳、性成熟等)、天气、水质、水温等确定饲料的种类与品质[2]。对于幼体虾来说,日投喂量通常为幼体虾体质量的5%~8%;对于中成体虾来说,日投喂量通常为中成体虾体质量的3%~5%。每天投喂2次,早晚各1次,早、晚投喂量分别为日投喂量的30%、70%。

通常情况下,在虾苗进入养殖池后的第3天开始投喂,饲料主要是豆粉;从7月下旬开始,可适当地将小杂鱼与成熟后的玉米、小麦等植物性饲料进行搭配饲喂。从9月底开始,水温开始降低,澳洲淡水龙虾也开始了快速生长和繁殖的关键时期,养殖人员应适当加大投喂量,坚持早晚3次巡塘。

3.5 后期管理

3.5.1 增氧管理

在澳洲淡水龙虾生态高效养殖过程中,科学的增氧管理是确保澳洲淡水龙虾健康生长及提高养殖效率的重要环节。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可采取微循环水流供氧模式,不仅能保证水体内氧气的充足和均衡分布,还可以促进水体中有害物质的分解和去除,从而大幅改善养殖水体的水质条件。例如,对于面积约0.6 hm2的普通养殖池,建议配置具备高效能效比的2.2 kW微型增氧设备和抽水机,这样可以实现高效、精准的氧气供应,并确保各个角落的水体氧气均衡。同时,为与增氧设施相配套,养殖人员应设计和实施一套科学的水质监控和管理体系,包括定期对水体中的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关键指标进行监测,通过数据驱动的方法来精准控制水体的氧气浓度和水质条件,避免因缺氧或水质恶化导致澳洲淡水龙虾出现大面积死亡的情况。此外,推荐引入现代化的远程监控技术,以实现对养殖水体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借助现代通信技术和物联网设备,养殖人员可随时获取池塘内的水质和氧气数据,及时做出调整和应对,降低风险,提升养殖效率和效果。

3.5.2 养殖池底质管理

养殖人员应定期检查养殖池的底质状况,及时清除过量的有机物质和污泥,以防止有害气体的积累和水质恶化。采用适当的底质翻耕和曝气技术可有效改善底质环境,增加底层的氧气供应,促进澳洲淡水龙虾的健康生长。此外,在底质管理方面,还可考虑引入生物修复技术,如使用一些底栖生物帮助分解底质中的有机物,从而保持水质清洁,此类生物可改善底质条件,并为澳洲淡水龙虾提供额外的食物资源。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