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尼县白桦播种育苗和造林技术
作者: 陈艳珍摘 要:白桦作为甘肃省卓尼县特有树种之一,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功能,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较高。基于卓尼县白桦造林实践,从种子采集、种子处理、选地整地、播种、苗期管理等方面总结白桦播种育苗技术,从造林地选择、整地、起苗运输、苗木移栽、抚育管理等方面总结白桦造林技术,以期为卓尼县白桦造林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白桦;播种育苗;造林技术;卓尼县
中图分类号:S792.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7909(2023)23-92-3
0 引言
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aczev)树形高大,高可达25 m,胸径可达50 cm;树皮呈白色,成层剥裂;小枝细,红褐色,无毛;叶呈三角状卵形或菱状;果序单生,呈圆柱形;坚果小而扁。白桦木材坚硬、富有弹性,可以作为家具用材及农具用材,同时其叶可以入药。
甘肃省卓尼县海拔在2 000 m以上,属高原性大陆气候区,气候寒冷湿润,年平均降水量487.12 mm,年平均气温5.6 ℃,适宜白桦生长。笔者基于卓尼县白桦造林实际,对白桦播种育苗和造林技术进行总结,以提高卓尼县白桦播种育苗和造林工作质量。
1 白桦播种育苗技术
1.1 种子采集
当白桦球果为褐色、种鳞间出现明显裂缝时,工作人员可进行采种,宜选择树龄15~40 a,且干形好、整体健壮、无病虫害的Ⅰ、Ⅱ级白桦树作为母树,采摘种鳞5~6对、直径10~12 mm、当年生的开裂球果[1]。工作人员可以采用振击采收法或者摘果法采摘白桦球果,其中振击采收法是指通过振击使得已经成熟的球果掉落在地,一般在球果未裂开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该方法进行采摘;摘果法是指从母树上剪下结果枝,然后再采摘球果。在采摘过程中,注意不可采摘树龄不够的母树上的球果、长期宿存的球果,此类球果存在发育不良、不具备发芽能力、发芽率较低等问题。球果采摘后,放置室内阴干处理(时间为3~5 d),球果在此过程中逐渐开裂,将球果脱粒后剔除杂质和空瘪种子,将种子在低温条件下密封储存。
1.2 种子处理
播种前7 d,工作人员需要对白桦种子进行催芽处理。首先,将种子放入清水中浸泡24 h,清理漂浮的种子与杂物,将浸水饱满下沉的种子捞出[2]。其次,准备质量分数为0.5%的高锰酸钾溶液或者质量分数为3%的碳酸氢钠溶液浸泡种子2 h后捞出,对种子进行消毒。最后,将种子置于40~50 ℃温水中浸种24 h,捞出后放在背风向阳的地方进行晾晒,覆盖一层布片,每天做好翻动和检查,并定时淋温水(早、中、晚各一次)。当30%~50%的种子露白后,即可进行播种。
1.3 选地整地
工作人员应选择土壤疏松肥沃、呈酸性,且具有良好的排水条件和交通条件的地区作白桦育苗地。选好育苗地后,工作人员需要做好整地工作,深耕20 cm,割除杂草,改善土壤团粒结构,促进土壤中微生物活动。同时,结合深耕施入底肥,每667 m2施厩肥2 500~5 000 kg,将厩肥翻入土中,然后耙耢整平。整地后制作苗床,采用高床育苗,床面宽1 m左右,床高25 cm,床面要平整,苗床周围开一条宽度约40 cm的排水沟。做床后,喷洒甲基托布津溶液进行消毒,约7 d后再播种[3]。
1.4 播种
在卓尼县,工作人员可以选择春播或者秋播的方式播种白桦。春播时间一般在2月下旬,秋播一般在9月15日至10月15日。播种前需要进行充分灌溉,灌透底水。可以采用条播方式,条距20~25 cm,采用条播机进行播种,每667 m2播种量为5 kg,播幅约5 cm[4]。条播后,覆盖一层细腐殖土,约0.5 cm厚,再用稻草或锯末覆盖床面,以起到保湿保温的作用。
1.5 苗期管理
播种后,工作人员需要做好苗期养护管理工作,促使苗木健壮生长。卓尼县云雾多,播种后,工作人员无须搭设遮阳棚,可以全光育苗。通常白桦播种10~15 d后萌芽出土,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出苗情况,分次揭去覆盖物,出苗50%~60%时应揭去1/2覆盖物,3~4 d后全部揭完。
播种后或者幼苗出土前,工作人员可用除草醚乳油兑水稀释后喷洒除草,达到“除草、除小、除了”的要求,第1次除草结束后,间隔25 d再除草1次,连续除草2~3次[5]。
幼苗生长60 d后,工作人员需要观察幼苗生长状况,在苗高5 cm、主根长10 cm以上时,适时进行补苗和间苗,保证每667 m2苗木约6.5万株。
在苗木速生期,苗木对养分的需求较大,工作人员需要及时追施氮肥与钾肥;在苗木硬化期,也是木质化期,苗木对养分的需求较小,此时无须施肥和灌溉。
白桦苗期易发生立枯病。幼苗发病时,幼苗茎基部或者地下根部会出现病斑,一般为椭圆形、暗褐色病斑,幼苗萎蔫但不倒伏。如果病害未得到及时控制,会导致患病幼苗地上部分失水严重,茎基部病斑扩大,最后干枯死亡。为防治立枯病,在盛苗期,工作人员需要对苗床进行洒水保湿,幼苗出齐后,立即用0.5%~1.0%波尔多液喷洒幼苗,间隔7 d后再喷洒1次,连续喷洒3~4次,对防治立枯病具有良好效果。同时,工作人员应加强对幼苗的观察,一旦发现患病幼苗,立即用70%甲基托布津700~800倍液对患病幼苗进行喷雾。
2 白桦造林技术
2.1 造林地选择
白桦造林时,工作人员需要根据造林要求,选择适宜的造林地。若要营造用材林,所选造林地土壤必须深厚疏松,土壤类型可以是中性土、微碱性土或者钙质土;若要营造炭薪林或者水土保持林,所选造林地可以是干旱瘠薄的地块。根据卓尼县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选择肥力较高的阳坡或半阳坡作造林地,禁止选择强酸性、质地黏重的黄壤作造林地。
2.2 整地
造林前,工作人员需要充分整地。白桦作为直根系植物,根系延伸可超过10 m,因此采用全垦方式进行整地,即全部砍除造林地灌木及杂草,然后深翻土壤30 cm以上,利用大挖机深翻表土到底层,清理土壤中的树根、大石块等。之后再定点挖穴,根据移栽苗木大小确定定植穴大小,小苗定植穴长、宽、深均为30 cm,大苗定植穴长、宽、深均为50 cm,以保证苗木根部能够完全舒展[6]。
2.3 起苗运输
待苗高25~35 cm,地径不小于0.4 cm,苗木枝条健壮,根系健全,无病虫害时开始起苗。起苗前,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土壤情况提前浇水,一般提前1 d。起苗时,用铲子或铁锹挖出苗木,切断苗根,断根切口要适宜,主侧根长度保持在20 cm左右。带土球起苗,避免损伤苗根及苗木皮层和芽眼。苗木起出后,准备好塑料桶,在桶内分层整齐摆放苗木,覆盖鲜草或苔藓,以起到遮阳作用。苗木随挖、随运、随栽,尽量选择在夜间运输,运输时覆盖篷布,以防冻、防晒、防雨、防风。
2.4 苗木移栽
在卓尼县,可以选择春季或者秋季移栽白桦苗木[7]。栽植时,工作人员手提苗木茎部,将苗木置于定植穴中,使苗木根系自然舒展,之后回填表土,回填至1/2时,向上轻提苗木,最后填满土并踏实。白桦树冠不大,因此,造林时可以适当增加造林密度,株行距设置为1.3 m×1.3 m或1.3 m×1.6 m,每667 m2可栽300~400株;若造林地的立地条件较差,也可以适当增加造林密度,株行距设置为1.0 m×1.0 m或1.0×1.5 m,每667 m2可栽400~667株[8]。
2.5 抚育管理
2.5.1 除草松土
白桦造林当年及次年,工作人员需要每年除草松土2次,造林第3年及以后,每年除草松土1次。松土深度一般为1~2 cm,避免伤根。
2.5.2 整形修剪
工作人员可在春季白桦苗木刚发芽时,修剪枝干上多余的芽,侧枝只留一个饱满壮芽,剪除下部干枯枝条及交叉枝条,促进新枝生长;在秋季修整苗木冠幅,使得白桦能够保持良好树形,提升白桦的观赏价值。在修剪苗木时,要注意为苗木遮阳防晒,避免苗木枝叶水分蒸腾速率过快,对苗木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2.5.3 间伐
如果白桦栽植密度过大,林分郁闭后,为了保证树木生长空间,需要适当间伐。在间伐时,工作人员应根据树木情况进行适当间伐,砍去劣质树木及病腐树木,留下优质树木和健壮树木。同时,对于受挤压的树木,应进行透光抚育,为树木营造良好的生长条件。
2.5.4 浇水
移栽白桦苗木后要浇足水,7 d后再浇1次水,保持土壤湿润,稍偏干为好,10 d后进行第3次浇水,若遇到雨季,可适当减少浇水次数,以提升土壤温度。在夏季高温季节,工作人员可用缠草绳或者保湿棉将树体包裹住,并且对树体进行喷水,每天喷水4~5次,每次喷水量以喷湿但不滴水为宜。
2.5.5 施肥
移栽白桦苗木后,前期苗木根系吸收营养能力较差,工作人员可以用尿素、硫酸铵、磷酸二氢钾等速效性肥料配制成质量分数为0.5%~1.0%的溶液,早晚喷洒树冠叶面,每隔15 d喷洒1次[9]。待苗木根系萌发后,在距离苗木根系50 cm处设置环形沟,施入氮磷钾复合肥,每株施肥量为100~200 g。
2.5.6 虫害防治
舞毒蛾是白桦常见虫害,是一种食叶害虫,1年发生1代。幼虫由上至下啃食白桦顶梢新萌发的嫩叶,白天隐匿(潜伏在树皮裂缝、枝下、叶丛间),夜间活动取食。为防治舞毒蛾,工作人员可以在清晨或傍晚用化学烟剂杀灭舞毒蛾,也可以利用舞毒蛾的趋光性,使用黑灯光对其进行诱杀,同时将带有茧、卵的枝条剪掉并烧毁,还可以喷洒90%敌百虫或50%杀螟松乳剂1 500倍液[10]。除此之外,一些常见的害虫也会危害白桦,如金龟子、金针虫、象鼻虫等,工作人员需要做好防治工作。一般情况下,在幼虫期,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倍液对白桦进行灌根;在成虫期时,可用灯诱和网诱等方法捕杀害虫,尽最大可能降低虫口密度。
3 结束语
近年来,卓尼县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措施,使得全县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白桦是卓尼县特有的树种之一,白桦种植对卓尼县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成效具有直接影响。白桦播种育苗和造林工作涉及的要点较多,其中播种育苗技术要点包括种子采集与处理、选地整地、播种及苗期管理等,造林技术要点包括造林地选择、整地、起苗运输、苗木移栽及抚育管理等。在白桦播种育苗和造林工作中,工作人员要根据当地自然气候及立地条件,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满足苗木生长的营养需求,防治病虫害,保证苗木健康生长,以此促进白桦播种育苗及造林工作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畅畅.塞罕坝机械林场桦树种植与管理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3(10):149-150.
[2]韩友志,曲洪锋.覆土厚度与施肥种类对辽东山区白桦育苗的影响[J].河北林业科技,2019(3):13-15.
[3]谷瑞宁.复合肥施用量对盆栽红桦幼苗生长的影响[J].南方农业,2023(6):65-67.
[4]吴隼,WEN J,孟盈,等.桦木科植物化石多样性及其在北半球的演化历史[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1):77-88.
[5]王惠.祁连山东段桦树育苗技术与常见病虫害防治对策[J].种子科技,2022(10):112-114.
[6]陕文献.青海省桦树育苗及造林技术研究[J].农家参谋,2020(24):128-129.
[7]王纯华.大兴安岭桦木科树种调查与利用[J].现代农业科技,2020(12):177.
[8]郭鹏飞.黄山市桦木科植物资源分析及保护[J].农村实用技术,2020(5):119.
[9]张冬东.浅析桦树造林技术与病虫害防治[J].农技服务,2017(15):92.
[10]吕书媛,吕国忠,姜华,等.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岳桦树根系内生真菌的种类及分布[J].菌物研究,2013(4):25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