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横山区养殖机械化发展现状及提升对策
作者: 张峻 白利 梁文国[摘 要] 横山区是陕西省榆林市重要的畜牧水产养殖区域,养殖业一直是横山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横山区现行的养殖模式已经落后,实现养殖机械化已经刻不容缓。基于此,对横山区养殖机械化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横山区养殖机械化发展的建议,助力横山区养殖机械化发展。
[关键词] 养殖;机械化;畜禽;水产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2)04--3
0 引言
横山区位于陕西省北部、榆林市中部、毛乌素沙漠南缘,属于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横山区总人口约38万人,农业人口占比80%以上,总面积4 333 km2,主要河流有无定河、芦河等,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丰富。目前,养殖业已成为横山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和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1]。通过发展机械化养殖可以有效提高养殖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养殖者的经营、技术水平,改善养殖区域的生态环境,提高养殖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机械化在养殖业发展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1 榆林市横山区养殖业发展现状及机械化生产现状
1.1 养殖业发展现状
1.1.1 畜禽养殖。2020年,榆林市横山区羊饲养量260.00万只,生猪饲养量11.25万头,家禽饲养量107.66万羽,养殖业全年实现总产值18.8亿元,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38.0%,同比增长2.6%;羊出栏64.89万只,同比增长17.2%,家禽出栏45.16万只,同比增长3.6%,生猪出栏6.04万头,同比下降6.6%;羊存栏98.64万只,同比增长0.3%,家禽存栏62.50万只,同比下降0.8%,生猪存栏5.21万头,同比增长4.8%;累计肉类产量12 637 t,同比增长3.9%,禽蛋产量5 865 t,同比下降4.0%,奶类产量376 t,同比增长10.9%[2]。
横山区充分发挥“地标”产业优势,打通了养殖、加工及销售的各个环节,在榆林市率先成功建立了羊产业全生态产业链。目前,横山区已成为陕北白绒山羊良种繁育基地。养殖农户全年人均收入1万元以上,养羊户全年人均收入的70%以上均来自白绒山羊养殖。目前,横山区共有11家大型羊养殖场被评为国家标准化配套设施养殖产业示范场。“十三五”期间, 横山区新改、扩建中小型养殖场120多家,有存栏200只以上大型规模养殖场(家庭牧场)186家,饲养量10万只以上的养羊大镇6个,万只羊示范村23个[3]。
1.1.2 水产养殖。横山区内有大小河流115条,年径流量5.85亿m3,水产养殖区域主要集中在无定河、芦河沿岸。无定河全长491.2 km,在横山区境内长约80.0 km,流域总面积30 261 km2,大部分沿河地带均可开发养殖[4]。横山区充分利用无定河流域水稻规模化种植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稻田养殖”立体生态种养模式。2020年,横山区水产品产量1 205 t,渔业产值2 350万元;水产养殖遍布塔湾、殿市、白界等10多个乡镇,渔业从业人口约1 200人;培育“稻田养蟹”合作社34家,年产蟹田稻谷2.5万t,稻田蟹10万kg,年均产值1.3亿元[5]。
1.2 养殖机械化生产现状
养殖机械化即在养殖业各个生产经营环节(包括产品原料采集、饲料加工、饲喂和生物防疫、废弃物收集处理等)均使用机械作业代替人工操作。2012年,横山区大力发展白绒山羊养殖以后,饲养生产逐步向密集型、机械化畜禽饲养生产转化。截至2020年底,横山区共有养殖机械饲草加工机械2 000多台,含新型示范农机具80台,包括打捆机、播种机、割草机及无人机植保机械等,养殖农机数量稳步增加、品种逐渐增多[6]。2012年,横山区从辽宁省引进蟹苗,开始尝试河蟹养殖。之后其河蟹养殖基地规模从2013年的23.33 hm2增加至2021年的0.24万hm2,同时引进了各种水产养殖技术装备。目前,部分水产养殖场在增氧、投饵、清淤和深挖塘等方面初步采用了机械化装备进行作业,少部分水产养殖场开始应用先进高效、智能化的作业装备,机械化装备作业稳步发展[7]。
2 制约榆林市横山区养殖机械化发展的因素
2.1 装备结构矛盾依然突出
横山区养殖机械装备结构需要调整。一是小型养殖机械多,大中型养殖机械少。二是大型秸秆饲料加工机械多,其他大型养殖专业机械少。三是效率较低的专业机械多,高性能、智能化养殖机械少。四是关键环节的机械设备少。例如,在饲草生产环节,苜蓿收获机、牧草翻晒机数量较少;在饲喂环节,只有几个大型养殖场配置了全日粮饲料混合搅拌机,有些小规模养殖场仍然以人工搅拌、抛撒饲喂的方式为主;在挤奶环节,大型挤奶设备少;在粪便处理环节,只有少量刮粪机、粪污铲车,其他如清粪机、粪污固液分离机等粪污处理机械几乎没有。
2.2 规模较小,机械化程度不高
横山区小型家庭散养户在养殖行业中占比较大,其使用的养殖机械多是简单的饲料生产和粪便处理机械,机械化程度不高。此外,小规模养殖户难以充分了解和掌握复杂型养殖机械,甚至出现了由于操作人员的技术有限而放弃机械化养殖的情况。养殖规模小,抵御市场及自然灾害的风险能力不足,阻碍了养殖业机械化、产业化快速发展。
2.3 投资较大,资金投入不足
规模以上标准化养殖场需要建设标准化圈舍、运动场、青贮池、奶检测厅和挤奶厅等,还需配套机械化挤奶机、储奶罐、饲料搅拌喂料车、青贮饲料取料机、刮粪机、大型吸污车、自动排风扇、水帘和消毒设备等。除去在土地上的投资,一个高标准化养殖场的设备投资占总投资的20%~60%,自动化管理程度越高,需要投入的成本越大,对众多养殖户来说难以承受这种高额投入。有的养殖户想通过扩大养殖规模实现机械化养殖,但由于其资金不足、融资渠道匮乏,因此面临发展困难。此外,部分养殖企业难以承受价格上涨带来的经济压力,特别是进口机械价格高、零配件少且购买手续时间长,影响了养殖企业对机械设备的投入。
2.4 传统观念难以完全舍弃
调查发现,无论大型养殖场,还是中小微型养殖户,管理人员以年轻人为主,养殖技术人员以中老年人群为主,虽然他们都渴望掌握机械化生产技术,但对传统饲养养殖模式难以完全舍弃。少部分地区农民仍将饲料青贮、干草、块根或糟渣等分别喂给猪、牛、羊等反刍动物,但粗粮类饲料过量食用易造成家畜出现偏食、营养失衡现象。此外,养殖场(户)接受农机技术、新农机理念能力差,加之眼界不宽等原因,未能充分认识到现代养殖机械给养殖业带来的诸多好处。
2.5 农机具购置补贴不能满足需求
现阶段,农机具购置补贴不能满足现实需求,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第一,仅仅对部分常规的机具设备进行补贴,补贴比例一般在30%左右,而对于专门的养殖机械的补贴比例不高;第二,农机购置补贴覆盖面相对较窄,如防疫养殖机械(如消毒、焚化等)未能被列入补贴目录。另外。防疫机械设备供应不足,也会导致养殖牲畜及家禽大量染病死亡。
2.6 机械推广效果不佳
虽然横山区养殖机械的推广力度在不断加大,由发放传单到机械示范、各种新机械展览会,使农民清楚了解到新机械的优势。但是,由于体系不健全和资金缺乏,农民未能感受到机械化带来的实际利益,反而对机械操作出现的问题感到头疼。部分养殖人员不清楚机械性能和适用范围,有的不知道该在什么环节配置什么机械,有的养殖机械使用者缺乏日常使用、保养和维修知识,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导致出现机械故障时不能及时维修,最后导致农户不愿意使用机械装备。
2.7 社会化服务队伍建设不足
横山区现有的社会化服务队伍建设不足,如参与养殖机械化的社会服务组织不多,现有的服务组织人才资源结构失衡,养殖农机技术人才匮乏等。同时,从事养殖的农户大多数都是文化教育程度偏低的中老年人,懂养殖技术、会经营管理、掌握各种现代化农业养殖生产技术和机械化养殖的专业人才较少,使得引进、推广各种智能化养殖技术装备存在一定的难度。
3 榆林市横山区养殖机械化发展建议
3.1 调整养殖机械装备结构
横山区应研发推广大马力、高性能、多功能复式作业机械,重点推广养殖饲料投喂、粪便综合清理、环境污染控制、机械化加工和无害化综合处理机械,支持研发落地收获、加工、贮藏等机械化技术装备,推广更多适用于干旱地区和丘陵地区的机械,变“以机适地”为“以地适机”;推进“互联网+”“养殖业+”产业发展,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老旧农业机械,节本增效,促进养殖业机械化全面、协调、快速及健康发展。
3.2 提高养殖集约规模化程度
小规模化养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养殖机械化发展。要尽量减少家庭农户散养,可引导其发展合作集体经营,改造老旧设施,探索集体产权入股和再分红、租赁、托管等多种经营方式。同时,加强对养殖规模化的支持力度,加大规模化养殖补贴力度。鼓励个体农民与专业合作社,共同受益,实现养殖规模化发展。
3.3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畜牧和农机部门应紧紧结合养殖业市场实际,按照养殖全程机械化技术标准,出台相关作业技术规范,将一些行业技术水平领先、性能良好可靠的畜禽养殖全程机械装备纳入产业补贴扶持重点;加强银行扶持、项目扶持和产业扶持,调动养殖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及大型农机制造公司的积极性;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养殖保险,并拓宽融资渠道,专门用于扶持养殖企业进行机械化改造升级。
3.4 提高对养殖机械化的认识
发展养殖业,需要树立机械化先行的理念。通过定期推广演示,建立养殖机械化示范基地,提高养殖农户对机械减轻劳动强度、降低成本的认识;通过详细调查了解大型养殖场机械圈舍建设、养殖机械的实际应用情况,收集整理其取得的各种经济效益,以提高农户对养殖机械的认识度和接受度。
3.5 加大养殖机械补贴力度
根据横山区实际情况和政策要求,适度增加补贴额度,增加专门的养殖机械补贴。依托农机购机补贴政策,积极引导养殖大户购买和使用养殖机械,利用养殖大户带动当地养殖业向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3.6 加强养殖机械化宣传指导
农机、畜牧、水产等部门要加强配合,引导养殖户规范采购智能化和适应性较强的先进养殖机械。通过培训提高养殖户对先进养殖机械和相关技术的知晓度。鼓励农机推广人员深入乡村,对养殖设备机械的正确操作及维修保养等进行技术培训,并宣传最新的机械加工、机械化水草收割、机械化清淤、机械化消毒、智能化机械投饲、机械化组合增氧和机械化水草收割等技术,将农艺与农机有机结合。根据养殖实际情况,建立以青贮饲料机械化处理、废弃物机械化处理、稻田综合养殖管理等为重点的新型养殖机械化示范区,积极推广一批已实现全程专业机械化的新型机械养殖示范基地,为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3.7 发展养殖机械社会化服务
一是鼓励和扶持农机合作组织、农机专业户和从事畜牧机械经营服务的组织,支持他们购买先进的农业机械,提高装备水平和作业质量,增加畜牧养殖收入;二是积极培育畜牧机械中介服务组织,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规范畜牧机械中介服务组织行为,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三是鼓励畜牧养殖户加入养殖专业合作社,扩大养殖规模,提升养殖品质,从而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4 结语
要想进一步促进横山区养殖机械化发展,为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最终有效地促进养殖户增收,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组织引导和协助扶持,需要提高养殖机械装备制造水平,需要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机械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涛,王振军.探析横山区黄土高原农田水利建设及经济效益[J].陕西水利,2020(7):62-64.
[2]刘锦玲.横山区畜牧业发展概况[J].中国畜禽种业,2021(10):40-41.
[3]路璐.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中地方政府扶持路径优化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21:7-9.
[4]王尧.基于景观格局和蚁群算法的横山区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7:11.
[5]赵娜,王阳.蟹肥稻香人欢笑 无定河边话丰年[N].榆林日报,2021-09-27(5).
[6]周明卿.陕北畜牧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以横山区为例[J].西部财会,2018(12):77-79.
[7]白海锋,韩亚慧,张星朗,等.陕北沙土地稻田扣蟹人工培育试验[J].科学养鱼,2019(1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