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用钙肥对无花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 黄俊 黄柳新

施用钙肥对无花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0

[摘 要] 为探索适用于安徽省潜山市的无花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在安徽潜山市乐享无花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无花果施用钙肥试验,分别采用施用0次、1次、2次和3次钙肥的方法,探究施用钙肥对无花果单位面积产量、平均单果质量和优质果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钙肥施用方法对无花果单位面积产量、平均单果质量和优质果比例的影响差异性显著,其中在春梢期、幼果期、膨果期分别施1次微补根力钙30 kg/hm2效果最好,与不施钙肥相比,单位面积产量增加73.102 6%,平均单果质量增加66.230 3%,优质果比率增加36.808 3%。

[关键词] 无花果;钙肥;产量;优质果比率

[中图分类号] S663.3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2)06--3

0 引言

无花果(Ficus carica Linn.)为桑科(Moraceae)榕属(Ficus Linn.)植物,汉代传入我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果树之一。无花果适应性强,病虫害较少,但是鲜果保鲜困难,且容易产生裂果,影响鲜果上市销售品相,缩短了鲜果货架期[1-6]。为探索适合安徽省潜山市的无花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减少无花果裂果,改善无花果销售品相,提高优果率,根据无花果生长习性,笔者开展了无花果施用钙肥试验,为促进林农增收提供技术依据[7-11]。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选择在潜山市乐享无花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位于潜山市梅城镇利民村,成立于2017年9月20日,2018年春季营建了17.6 hm2无花果园,主要品种有金傲芬、斯特拉、波姬红。此次试验选择了鲜食风味极佳、品质优、丰产、耐寒的品种金傲芬,树龄3 a。

试验果园土壤为紫砂泥田(水稻土),耕作层厚度21 cm,土壤pH值为6.4,有机质含量为2.100 0%,全氮含量为0.138 1%,全磷含量为0.113 2%,速效磷含量为0.006 2‰,速效钾含量为0.062 0‰。

1.2 试验时间

试验于2021年2—11月进行。

1.3 试验材料

试验用钙肥选择广东省汕头市微补植物营养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微补根力钙,规格为15 kg/瓶(水剂),钙含量为150 g/L,肥料登记证编号为农肥(2012)准字2369号,执行标准为《中量元素水溶肥料》(NY 2266—2012)。

1.4 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4个处理:CA1,在无花果春梢期施用微补根力钙1次,施用量为30 kg/hm2;CA2,春梢期、幼果期分别施用1次微补根力钙,每次施30 kg/hm2;CA3,春梢期、幼果期、膨果期分别施用1次微补根力钙,每次施30 kg/hm2;CA0,对照,不施用微补根力钙。每个处理面积为200 m2,5次重复,共设置试验样地20块,试验样地面积0.4 hm2。

1.5 试验方法

试验样地(含对照样地),除了施用微补根力钙之外,其他果园管理措施完全相同,包括修枝、施用基肥、追肥、覆盖除草膜、灌溉、排水、病虫害防治和采前催熟等[12-13]。为减少果园管理人工费用,果园无花果栽植畦上铺设了除草布、微喷灌管道,基肥、追肥均通过微喷灌施用。试验时,按照试验设计,适当调整微喷灌管道,使每块试验样地独立成行,标出样地边界。另外,按照试验设计计算好每块试验样地微补根力钙用量和用水量,配制好后通过动力泵泵入微喷灌管道施入无花果树体周围[14-16]。

1.6 试验数据采集与处理

果实成熟后,记录各处理累计采摘的果实质量,并折算成单位面积产量(kg/hm2)。每次采摘果实时,随机选取不少于5%的果实称量单果质量,计算平均单果质量(g/个);同时清点没有瑕疵的优质果数量,计算优质果比例。优质果比例的计算公式:优质果比例/%=(抽取的果实中没有瑕疵的优质果数量/抽取的果实总数量)×100。

2 结果与分析

如表1所示,CA1(施用1次微补根力钙)无花果的单位面积产量、平均单果质量和优质果比例分别是CA0(不施钙肥)的1.34、1.19、1.26倍,CA2(施用2次微补根力钙)无花果的单位面积产量、平均单果质量和优质果比例分别是CA0(不施钙肥)的1.57、1.35、1.32倍,CA3(施用3次微补根力钙)无花果的单位面积产量、平均单果质量和优质果比例分别是CA0(不施钙肥)1.73、1.66、1.37倍。

对表1数据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如表2、表3所示。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在α=0.05的水平上,组间F=10.203 7,大于F crit=4.066 2;P-value=0.008 9,小于0.05。这表明4种试验处理对无花果单位面积产量、平均单果质量、优质果比例影响差异性显著。

为验证上述差异性分析的可靠性,对上述数据分别进行主体间效应检验、单变量检验和多变量检验,结果如表4、表5、表6所示。在α=0.05的水平上,表4结果表明,校正后的模型4种处理(包括对照)的偏Eta平方、非中心参数均为0.000 0;表5单变量检验结果表明,4种处理(包括对照)的失拟偏Eta平方、非中心参数均为0.000 0;表6显示,多变量检验效应截距(Pillai's轨迹、Wilks' Lambda、Hotelling's轨迹、Roy最大根)的偏Eta平方、非中心参数分别为0.009 7、0.003 1,显著性为0.017 7,各检验值均小于0.05。检验结果表明,上述差异性分析结果可靠。

3 结论与讨论

施用适宜的钙肥能提高无花果叶片中叶绿素的相对含量,增强无花果叶片和根系抗氧化酶的活性,促进无花果叶片和根系矿质元素的积累,提升无花果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值,从而提升无花果光系统反应中心的活性,促进叶片传递的能量及整体的光合性能指数增加,进而促进无花果生长发育,增强无花果叶片光合作用,提高无花果果实品质。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3种钙肥施加方式下,无花果单位面积产量、平均单果质量、优质果比例均高于不施用钙肥。其中,以春梢期、幼果期、膨果期分别施用1次微补根力钙30 kg/hm2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单位面积产量增加73.102 6%,平均单果质量增加66.230 3%,优质果比例增加36.808 3%。由此可见,在无花果春梢期、幼果期、膨果期各施用1次钙肥,不仅能提高无花果产量,而且能减少劣质果数量,提高无花果品质,有利于鲜果上市销售。

参考文献:

[1]陈建业,葛慧韶,宋娟丽,等.无花果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J].现代农业科技,2009(2):30-31.

[2]程梓悦.合肥市无花果引种栽培及青皮配套栽培技术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5:23-26.

[3]杨鹤,薛玉平,毛积磊,等.‘布兰瑞克’无花果的丰产栽培技术[J].落叶果树,2012(1):58-59.

[4]厉明文,朱雪岩,秦绪顺,等.丘陵地无花果丰产优质栽培技术[J].果农之友,2009(9):18.

[5]齐振华,杨启勇,王松会,等.丘陵地无花果丰产栽培技术[J].山西果树,2004(5):20-21.

[6]郑德科,李廷福,张绪兵,等.丘陵无花果丰产优质栽培技术[J].河北果树,2006(5):49-50.

[7]崔为卷,王明喜,尚言言,等.斯特拉无花果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8(3):91-92.

[8]张国庆.试论和谐林业[J].世界林业研究,2003(6):45-49.

[9]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和谐林业[J].绿色中国,2004(6):79-83.

[10]张国庆.生态论与经济生态化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0):28-29.

[11]张国庆.森林健康与林业有害生物管理[J].四川林业科技,2008(6):77-80.

[12]梁子畏,吴传龙,陈军,等.无花果大棚避雨矮化密植栽培技术[J].中国热带农业,2019(5):72-73.

[13]彭中亮,李红伟,李振卿,等.无花果高效栽培技术总结[J].落叶果树,2009(6):44-46.

[14]汪莉莉.无花果果糕的研制及工业化设计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18:16-17.

[15]刘帅.无花果发酵酒加工工艺的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8:40.

[16]韩璐.不同保鲜处理对无花果不同流通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影响[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3:7-9.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