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

作者: 张燚

[摘 要]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林业发展,要求做好林业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生产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合理开展调查规划设计工作,能帮助林业人员准确获取森林资源情况,动态、全面地管控林业资源,对林业生产活动进行科学指导,进而高效开展林业生产工作。但现阶段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中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现代技术应用深度不足等问题,阻碍了林业发展。面对这种情况,林业部门应健全管理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拓展新技术的应用范围等,以不断提高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水平。

[关键词] 林业生产;调查规划设计;现代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57.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2)06--3

0 引言

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深入推进,对林业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林业生产实践中,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占据着重要地位,其通过全面收集、分析林区森林的结构、数量、质量与类型等相关信息,并依据收集的数据制订林业生产规划与经营策略,以推动林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涵盖内容复杂繁多,具有系统性、综合性等特点。目前,虽然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已受到充分的重视,但在具体实践中依然容易出现问题,导致调查规划设计工作效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要依据当前林业发展要求,持续完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机制,不断创新理念和技术,使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1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内容及作用

1.1 内容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由林业调查、林业规划、林业设计3个方面组成,三者在分工、管理范围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又存在密切的联系,共同构成了有机整体。

1.1.1 林业调查。林木的存活与生长受造林地环境条件等因素的直接影响,只有选择能适应造林地环境的树种,才能顺利实现预期林业生产目标。在林业调查实践中,工作人员依托现代技术与设备设施采集造林区域的水分、土壤理化性质及光照等各类环境信息,全面了解地区土质类型、气候条件、温湿度等环境因素,进而科学地选择造林树种,提升林业生产效率。需要注意的是,林业调查工作结束后,要及时建立和妥善保存调查档案,以便为林业规划、林业设计等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1]。

1.1.2 林业规划。为顺利实现林业发展目标,科学指导林业生产活动,相关人员需综合考虑林业政策、产业发展现状、前景目标等一系列因素,依据林业调查结果科学编制林业规划方案,推动林业多元化发展,发挥林业产业及其他产业的协同效应。一般相关人员要分别制订林业长期规划与短期规划,综合考虑林业调查信息后合理制订林业生产工作方案,明确各个阶段的工作要点,提升林业生产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制订林业规划时,相关人员需摆脱传统错误观念的束缚,在关注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统筹考虑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1.1.3 林业设计。林业设计是将林业调查获得的数据信息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科学编制林业生产活动方案,对林业生产实践进行有效指导。在林业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依据林业设计成果,明确林业生产目标、要求及实施要点等,有序开展各阶段的生产活动,促使林业生产的科学性得到提升。通常,林业设计可划分为总体设计、项目设计及工序设计等多种类型。相关人员在设计过程中,需紧密结合当地林业生产情况,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提升林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

1.2 作用

1.2.1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现阶段,虽然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显著提升,但乱砍滥伐等现象依然存在。与其他植物相比,树木的生长周期较长,乱砍滥伐会对林业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损毁动植物的栖息家园,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而通过开展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可对当地林业资源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依据当前林业发展理念及时改变工作思路,制订完善的林业资源保护方案。同时,可将其他的一些社会主体引入进来,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合作,通过营造多元主体参与的保护氛围,更加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切实维护林业生态平衡[2]。

1.2.2 提高林业生产效率。受思想观念、认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过去人们盲目开展林业生产活动,过度追求经济效益,生态环保理念没有得到深入贯彻落实,随意砍伐宝贵的林木资源,导致林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各类自然灾害的发生率显著提高,影响了林业可持续发展。而通过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实施,能够获取全面、翔实的林业数据资料,制订科学的林业生产计划,向林业生产人员提供作业标准及要求,从而避免出现盲目生产等问题,有助于提升林业生产的有序性和持续性。开发利用林木资源之后,及时落实相应的恢复举措,不但能满足社会对林木资源的需求,提升林业的经济效益,而且能高效维护林业生态系统平衡,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1.2.3 有效协调多方利益。由于部分林地所有权与使用权不够明确,导致经常出现争议和纠纷,对社会和谐稳定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这一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林地调查规划设计工作没有得到深入实施,林地产权难以明确,集体利益和个体利益无法得到协调,对林业生产活动的顺利实施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要进一步强化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综合运用一系列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手段,全面调查林业资源数据信息,客观反映林地产权情况,科学界定林地产权,从而有效协调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降低各类争议纠纷事件的发生率。

2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制度不完善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涵盖林业调查、林业规划与林业设计等多方面。如果某一个环节的实施成效得不到保证,将会对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成果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林业部门需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对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实施规范、流程要点等进行明确。但就现阶段而言,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制度并不完善,难以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导致制度的指导、约束作用得不到全面发挥[3]。

2.2 人员能力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对人员的能力、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特别是近年来无人机、3S技术等一系列先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中,需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现阶段,一些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较为落后,难以熟练掌握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方法和技巧,影响了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效果。同时,由于培训机制不健全,导致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人员缺乏学习机会,思想认识、知识结构等得不到及时更新,难以适应当前林业发展要求。

2.3 资金投入不足

资金是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顺利推进的基础。只有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才能及时更新落后的设备设施、引入一系列先进技术,进而提高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水平。但目前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导致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任务得不到深入落实,各项设备设施得不到及时更新,不利于发挥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作用。

2.4 现代技术应用深度不足

引入先进技术,可显著提升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效率和水平。近年来,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领域已引入和应用无人机、3S等先进技术,推动了林业整体发展与进步。但从整体来看,新技术的应用深度、广度还存在不足,需进一步拓展新技术的应用范围。同时,一些工作人员难以熟练掌握新技术的应用要点、新设备的操作技巧等,因而难以体现新技术、新设备的价值。

3 提高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水平的对策

3.1 健全管理制度

通过建立健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管理制度,能对各项工作的开展进行科学指导与规范,使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成果的科学性得到保证。针对现阶段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相关部门要依据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目标任务及具体要求,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在具体实践中,要对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总体目标与发展要求进行明确,全面、细致地梳理现行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制度运行中暴露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完善,使管理制度的可行性、针对性得到提升,与当前林业工作需求相适应。为保证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贯彻落实,需对各部门、岗位的职责进行明确划分,提升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规范意识,主动将各项制度贯彻于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中,圆满、顺利地完成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任务。由于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涵盖较多的专业与内容,因此,要建立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引导各部门对信息数据进行共享,提升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水平[4]。此外,要做好最终设计成果的验收工作,由专家小组对设计成果进行详细论证,保证其符合林业生产需求及林业发展目标后,方可实施。

3.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只有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的能力水平,才能保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成效。在具体实践中,林业部门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结合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任务及要求,合理确定招聘标准,对应聘者的理论知识、专业能力等进行全面考核,将专业化、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引入进来。这样既可以充实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伍力量,又可以进一步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同时,林业部门要构建长效培训学习机制,对现有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持续提升工作人员的能力素养。为保证培训效果,要优化培训形式及内容。在培训形式上,需综合运用技能比赛、知识竞赛、线上学习等诸多形式,满足工作人员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在培训内容方面,要着重向工作人员传递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方面的新理念与新技术,使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人员的思想观念得到革新、能力素养得到提高。

3.3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为满足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资金需求,各地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避免因资金不足而影响各项工作的顺利落实。在具体实践中,相关职能部门要提高重视程度,明确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对林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结合地区财政收入及林业调查规划实际需求,投入充足的资金。为提升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益,要坚持专款专用,动态监督各笔资金的使用情况,避免出现资金浪费问题。

3.4 拓展新技术的应用范围

3S技术、无人机技术逐渐成熟,为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为充分发挥新技术的价值,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培训,提升林业人员的新技术应用能力,另一方面要结合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发展要求,积极拓展各类技术的应用范围。以无人机技术为例,可在如下方面进行应用。第一,林业病虫害调查与防治。在林业管理实践中,病虫害防治是一项难点工作。通过将无人机遥感技术应用于林业病虫害防治中,可实时监测林地生态资源各项情况,充分了解病虫害发生等级与蔓延程度,帮助林业人员制订科学的防治方案。在病虫害防治实践中,还可应用无人机技术与喷雾技术,解决传统技术存在的问题[5]。第二,森林火灾监测与防范。森林火灾对生态环境的危害较大,而通过引入无人机技术,可显著提升森林火灾的监测与防范成效。基于无人机技术的支持,能监控林地全部区域,详细记录林区情况,顺利完成火灾监测任务。一旦出现极端恶劣天气,可在无人机上搭载红外成像系统,以规避不良天气的影响。第三,林业执法管理。在日常监测、检测工作中应用无人机技术,可降低日常巡检工作的难度。利用无人机既可以快速收集相关信息,又可以高效处理信息,找出异常点,协助林业人员制订科学的处理方案,更加高效地管理林地资源。

4 结语

科学开展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能对林业生产提供科学的指导,避免盲目、无序进行林业生产。针对现阶段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实践中暴露的问题,相关部门需从制度、人才、资金及技术等多个角度着手,不断完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管理体系,持续提升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成效。

参考文献:

[1]金柱,欧阳俊锋.林业生产中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应用[J].农村科学实验,2021(28):148-150.

[2]吕华鹏.林业生产中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有效运用分析[J].区域治理,2021(10):103-104.

[3]郑健,刘红星.林业生产中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运用[J].花卉,2020(2):232-233.

[4]刘芳.林业生产中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应用[J].江西农业,2021(2):100-101.

[5]唐希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21(19):141-14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