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节本增效栽培技术
作者: 柳君平[摘 要] 苹果规模化种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工和肥料。为了保证我国苹果产业稳步、健康发展,相关技术人员需不断优化苹果栽培技术,在提高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同时,做到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基于此,从合理栽培、科学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果园机械化耕作及推广无袋化栽培技术等方面总结苹果节本增效栽培技术,为果农提供技术支撑,以期推动我国苹果产业规模化发展。
[关键词] 苹果;节本增效;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1.1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2)07--3
0 引言
苹果规模化种植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工和肥料。在我国苹果生产中,近75%的资金投入用于人工和肥料支出。因此,为保证苹果种植业健康发展,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对其节本增效技术进行研究,以降低成本投入,提高苹果产业经济效益。
1 我国苹果种植业发展现状
1.1 我国苹果种植面积及产量情况
苹果大规模种植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2013年,我国苹果种植面积达196.67万hm2,同比增长1.8%,比2010年增长6.1%,比2001年增长9.8%;2013年我国苹果产量达3 968.0万t,同比增长3.1%,比2010年增长19.3%,比2001年增长98.2%。2020年,我国苹果种植规模和产量持续增加,种植总面积达200.00万hm2,总产量高达4 406.6万t,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比2013年增长约1.7%和10.0%。由此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苹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也不断提高,季节性过剩与结构性过剩问题随之出现。但不可否认的是,苹果种植面积扩大、产量提高使得部分果农的收益有所增加[1]。
1.2 我国苹果种植业存在的问题
1.2.1 农药、化肥使用不合理。在苹果生产过程中,一旦果园出现病虫害问题,必然会导致苹果减产、品质降低,给种植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所以,为了保证苹果的产量和品质,种植户往往会选择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但实际生产中,农药用量不当或者盲目喷洒农药的现象较为普遍,给果园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也影响了苹果的质量安全。不仅如此,部分农户为了保证苹果树生长所需的养分,往往一次性施加过量化肥,以减少施肥次数,节省人力成本。但是,这种施肥方法不仅难以发挥最佳肥效,还会导致苹果树根系腐烂,影响其正常生长[2]。
1.2.2 生产成本增高。苹果产业的发展需要技术、人力、资金等多方面要素的支持。近年来,人力成本不断提高,加之苹果保鲜与运输成本增加,使得果农不得不加大资金投入,从而影响了其经济收入。
2 苹果节本增效栽培关键技术
2.1 合理密植和合理负载
对于密植果园,可以采取间伐减密措施,解决果园种植密度过大的问题。对于新建果园,可以采取宽行窄株栽培技术,既可以有效利用土地,又可以增加树木之间的通透性,有利于生产更高品质的果实。采用宽行窄株栽培技术时,选择矮化中间砧苗木时株行距控制在4.0 m×2.0 m,选择自根砧苗木时株行距控制在4.0 m×1.5 m,一般667 m2栽植80~120株。采取合理的疏花疏果等管理措施,可保证苹果树充分吸收利用养分,促进花芽分化,提高果实品质。合理密植可在保证种植密度适宜的情况下降低种植成本,并且方便机械化和流水线作业,还能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可使667 m2经济收入增加50元以上[3]。就人工成本而言,采用常规栽培措施时66 700 m2果园需要36~40个人工共同管理,而合理栽培情况下66 700 m2果园的管理人工可以减少至10人,极大地减轻了人工成本负担。此外,合理栽培情况下喷药频率由10次/a减为6次/a,每667 m2用药量由30 kg左右减为15 kg,农药投资成本减少1/2。
2.2 科学施肥,发挥最大肥效
2.2.1 科学、合理施用化肥。种植苹果需要根据苹果树不同生长时期的需求合理配施肥料,避免单一施肥或者过量施肥。此外,施肥时需重点关注苹果树的3个生长阶段。①萌芽前,是根系急速生长的重要时期,此时追肥可以促进根系稳步生长,也可以提高产果率,该阶段推荐使用速效氮肥;②幼果生长期(6月初),此时追肥是在为后期营养物质运输、转化和积累创造条件,多施用速效钾肥;③果实发育后期(9—10月),该时期施肥的主要目的是保障苹果树根部稳定生长,为果树后期生长储存足够的养分,为花芽分化提供营养,提高苹果树的抗寒能力,促进晚熟品种果实成熟与着色,保证苹果的品质和产量。一般萌芽前后第1次追肥,以氮肥为主,667 m2施肥量在15 kg以内;在花芽分化至果实膨大期第2次追肥,以钾肥为主(667 m2施肥量在15~20 kg),初结果树可以加施磷酸二铵(667 m2施肥量在30~50 kg);果实生长后期需要施加高钾、低氮、中磷复合肥,667 m2施肥量在60~90 kg。通常,结果树生产100 kg苹果时,需要追施纯氮(N)1.0 kg、纯磷(P2O5)0.5 kg、纯钾(K2O)1.0 kg。追肥时,应挖环形沟进行施加,即在树冠外围开挖15 cm左右深的沟,将肥料施入其中,之后进行浇水。另外,在苹果树生长过程中需适时适量喷施叶面肥,频率约为5次/a。一般苹果树生长前期多施加氮肥,可喷洒0.5%尿素溶液2次左右;苹果树生长后期多施加磷、钾肥,可喷洒0.2%~0.4%磷酸二氢钾溶液3次,补充苹果树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采用此法比传统果园施肥量减少20%以上,667 m2果园每年可减少化肥投入200~300元[4]。
2.2.2 鼓励使用有机肥。有机肥养分全面,增施有机肥可以在满足果树生长养分需求的基础上改善土壤环境,也会减轻化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目前,有机肥种类较多,并且采购成本较低,非常适用于苹果种植。
2.2.3 栽培绿肥作物培肥地力。栽培绿肥作物并压青可以极大地改善地力。紫花苜蓿是果树间作中常用的绿肥作物,翻压苜蓿可以使果园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大幅增加。苹果园种植芸芥、油菜、麦黑豆等绿肥作物,在其盛花期刈割翻压到土壤中,可显著提高土壤肥力。经调查,连续3 a种植油菜的苹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3个百分点以上,相当于667 m2增施果树专用肥100 kg+有机肥1 000 kg,减少肥料投资500元[5]。
2.2.4 施用化肥替代品。在化肥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下,化肥替代品的投入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而且能减轻我国化肥原料短缺的压力,并能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果实品质及减少农业环境污染等。我国现有的化肥替代品种类不多,以草木灰、石灰为主。
2.3 病虫害绿色防控
苹果生产成本包括病虫害防治投入,而病虫害防治手段往往是喷洒农药,不仅会影响果品质量,甚至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果农应将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持综合、绿色防治,科学、安全地喷洒农药。
2.3.1 农业防治措施。新建果园选址应远离刺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锈病的发生率;果树落叶后要立即清理,同时进行深翻改土,降低病虫害越冬的可能性;合理修剪枝叶,并对坏果、坏枝进行剪除;注重施加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优化果树生长环境,提高果树对病虫害的抵抗力[6]。
2.3.2 物理防治措施。冬季刮除苹果树枝干上的老皮、翘皮,以清除附着在上面的虫卵;用铁刷将枝干上的介壳虫清理干净;捕捉金龟子及吉丁虫并销毁;用塑料布包裹树干基部,阻止害虫上树。
2.3.3 化学防治措施。不同季节及不同病虫害种类都会对农药的选择产生影响,应针对性选用农药,才能实现有效防治。例如,早春时节防治叶螨主要是消灭虫卵,往往选择四螨嗪等药剂。同时,选择药剂时应注意其是否会造成环境污染,要尽可能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使用农药。另外,要适时适量用药。所谓适时,就是要找到合适防治时机,做到精准防治,尽量将防治时间控制在病虫害萌发阶段。所谓适量,就是严格掌握最佳用药量,药量过小无法控制病虫害,药量过大则浪费资源,甚至会污染环境[7]。
在苹果种植中应用综合、绿色防控技术,每年化学农药使用次数可以减少3次左右。按照常规成本计算,每个打药工人每天50元,一次打药需要3个工人,那么667 m2苹果园每年可以节约成本450元左右。同时,667 m2农药喷洒量减少,用药成本可以减少180元。
2.4 推进果园机械化耕作
推进果园机械化耕作,可以减少人工劳动量,提高生产水平,并推进大规模生产,使果农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目前,我国果园机械化生产主要集中在打药、果园耕翻、运输作业3个环节。
2.4.1 打药。以6.67 hm2成龄苹果园为例,如果打药频率高于10次/a,采用传统栽培方式时,如果一天完成果园打药工作,则需要工人25人/次,人工费设为25元/(人·次),果园每年的人工打药成本为打药次数×工人数量×平均人工费=6 250元。采用机械化打药方式时,一天完成打药工作的情况下,每次打药所需工人为3人/次,油料费为30元/次,机械费40元/次,每年果园的打药费用为1 450元。显而易见,每667 hm2仅打药操作就可以为果园节省支出4 800元。此外,机械化打药喷洒较为均匀,雾化效果良好,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节省用药量。
2.4.2 果园耕翻。采用机械化耕翻,有助于实现果园规模化种植作业,并且其效率是人工作业的l5~20倍,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缩短了作业时间,使综合成本得到有效降低。通常,采用机械耕翻时,667 m2果园每年可节省各项投入500元左右[8]。
2.4.3 运输作业。引进机械化运输工具可以直接在果树行间进行收获、施肥等操作,省去搬运人力成本,既能减轻人力负担,还可以提高劳作效率,从而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2.5 推广无袋化栽培
苹果套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鸟雀的啄损,也会减少病虫害的侵扰,在苹果品质提升与外观改善上成效显著。然而,对苹果套袋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如套袋苹果与不套袋苹果相比口感较差、甜度不够高。此外,苹果套袋是一项耗费劳动力的工作,但随着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加之苹果套袋时间较为集中,导致劳动力供不应求,果园往往需要花高价才能找到套袋工人。而采用无袋化栽培技术会极大地改善这一问题。采用无袋化栽培技术需要注意以下3个问题:
①要选择易着色的品种,从而保证后期果面处理相对简单,如采用反光膜、喷果面保护剂来改善苹果外观;②采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即以物理手段、农业手段及生物手段为主,不到万不得已不用化学手段,即便采用化学防治手段,要尽量挑选毒性较低的农药,且喷洒药剂时要避开果实;③完善果品采后处理技术,即收获时应轻拿轻放,之后严格按照分级、精洗、拣选、包装等程序处理后,方可进入市场。
3 结语
在苹果树栽培过程中,推广合理密植与合理负载、科学施肥、加强病虫害绿色防治、机械化作业及苹果无袋化栽培等技术,能为果园节省投资36%~57%,并增加经济效益26%~39%,从而有助于推动苹果栽培产业向节本增效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珊珊.苹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20(15):198.
[2]李瑞君.陕北地区苹果树栽培及冻害预防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2021(29):77.
[3]佘晶晶.苹果标准园提质增效栽培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2020(20):74.
[4]葛志功.苹果树提质增效高产栽培技术[J].农村科学实验,2021(18):57-58.
[5]袁雪,王怀学.苹果园轻简化节本增效管理技术[J].西北园艺(果树),2015(4):11-13.
[6]孔红献.苹果免套袋栽培病虫害防治技术[J].烟台果树,2021(1):46-47.
[7]陈学森,毛志泉,沈向,等.我国苹果产业节本增效关键技术Ⅰ:易着色功能型苹果新品种培育及无袋化栽培技术[J].中国果树,2017(1):1-4.
[8]姜远茂,葛顺峰,毛志泉,等.我国苹果产业节本增效关键技术Ⅳ:苹果高效平衡施肥技术[J].中国果树,2017(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