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育苗与造林技术
作者: 程德兵[摘 要] 安徽省绩溪县是全国重要的油茶种植区,为了促进当地油茶产业发展,需要优化油茶栽培技术,为油茶规模化种植提供技术支撑。鉴于此,结合油茶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征、价值与发展前景,对油茶良种繁育与造林技术进行简要总结,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促进绩溪县油茶产业规模化发展和油茶种植户的经济效益提升。
[关键词] 油茶;育苗;造林
[中图分类号] S794.4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2)09--3
0 引言
绩溪县是安徽省35个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油茶种植区。近年来,绩溪县坚持以“生态争样板”为指引,紧紧围绕产业发展、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以建设省市级重点油茶基地为抓手,坚持把油茶产业作为生态宜居的绿色工程、乡村振兴的特色工程来发展。截至2021年底,绩溪县所有乡镇均栽培有油茶,主要集中在长安、板桥头、临溪、上庄等乡镇。油茶树具有观赏价值,油茶籽油具有较高食用价值,油茶树可以改善荒漠化,可以说,油茶浑身是宝[1]。近年来,人们对油茶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为了提高油茶品质和产量,满足人们的需求,油茶种植人员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探索科学的栽培技术,破除种植难题,促进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为种植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1 油茶概述
1.1 形态特征
油茶树高一般在4.0 m左右,嫁接树偏矮,最高为2.5 m;树叶呈椭圆状,基部楔形,深绿色,边缘有细锯齿;树皮光滑,呈淡褐色;花无柄,顶生,花瓣白色、阔卵形、长2.8 cm左右、背面有丝毛;花柱长1.0 cm左右;蒴果1室或3室,球形或卵圆形;每室有种子一两粒,椭圆形或者三角形,色泽光亮,以黑色或褐色为主[2]。
1.2 生长习性
油茶品种不同,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油茶喜温暖,怕寒冷,要求栽培地年平均气温16~18 ℃、花期平均气温12~13 ℃,而且要求栽培地年降水量一般在1 000 mm以上,但花期连续降雨会影响授粉。另外,油茶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一般其适应土层深厚的酸性土,不适应石块多和土质坚硬的地方,以在坡度和缓、侵蚀作用弱的地方栽植为宜[3]。
1.3 油茶价值与发展前景
油茶具有多方面应用价值。油茶可以提炼油茶皂苷、油茶果壳多糖、油茶皂素、油茶皂苷C和亚油酸茶多酚等,可以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油茶籽可以供食用及润发、调药,制作蜡烛和肥皂;茶籽粕可以用于食品、饲料等产品加工;茶籽壳可以制作活性炭,提取后残渣可以制作糠醛;油茶树木质地坚硬、线条感美,可用于制作各种高档家具[4]。大面积种植油茶树具有提高森林覆盖率、保持水土、抗二氧化硫和吸氯等作用。因此,种植油茶可实现一次投资、长期收益,经济价值高,生态效益好,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5]。
2 油茶育苗技术
2.1 品种选择
油茶良种是指由经过国家或省级林木品种审(认)定委员会审定的优质油茶品种[6]。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全国油茶主推品种名录》,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油茶良种进行种植。安徽省适宜种植的油茶良种为长林4号、长林18号、长林40号、长林53号、黄山1号、黄山2号、黄山6号和大别山1号。
2.2 准备工作
裸根苗床准备与大田育苗方法基本相同,但苗圃地应选择平整、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的土地[7]。育苗地选好后,应根据所选油茶品种生长习性配制营养土,要求质地良好、取材便捷。一般油茶育苗土应按照科学配方选土和肥料,土壤包括泥炭土、珍珠岩、火烧草皮等,而肥料一般选择爱贝斯缓释肥、磷酸钙、腐熟粉状饼肥等。配制后的育苗土呈弱酸性,避免过于黏结或松散。芽苗移栽前应做好装填营养土和摆床工作。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营养土装填可以实行机械化装填,做到排放面平整、床层均匀,横成行、竖成列。
2.3 搭建遮阴棚
在苗床上方搭建遮阴棚时,应保证大棚密封严实,遮阴棚高度保持在2 m以下,透光度保持30%左右。为了保障苗木健康生长,遮阴棚上方应设置雾状喷灌系统,保持棚内湿度符合芽苗生长要求。
2.4 嫁接芽苗培育
农户应严格选择砧种并做好贮藏工作。一般在10月初,油茶树上果实微裂时即可采集砧种,普通油茶种子即可作为砧种。油茶果贮藏环境应保持通风、阴凉,让油茶果能自然开裂、脱壳充分,要求种子粒大饱满、无病虫害。为了便于储存,应将种子与河沙混合贮藏,一般厚度不超过50 cm,并适时淋水,保持湿润。培养芽苗砧一般在每年3月初开始,需确保床基平整、排水透气性良好,可在床内铺垫15 cm厚湿河沙,将种子均匀撒在河沙上,再盖10 cm厚河沙,并喷水做好苗床消毒,同时覆盖薄膜做好保温保湿工作。随着温度的升高,种子开始萌发。此期间应保持沙床湿润,一般要求沙层湿度上层高、下层低。一般4月中旬揭去薄膜。当芽苗砧的胚轴长度在5 cm以上时,环境温度与湿度适宜时,即可起砧嫁接。一般接穗按一叶一芽切削,保留两叶两芽。选择有饱满腋芽或顶芽的穗条,在腋芽两侧的下方0.2~0.3 cm处下刀,削成2个斜面,削面长1.0~1.2 cm,接穗下端呈楔形,在接穗腋芽上部0.2~0.3 cm处切断枝条。为了提高嫁接成功率,接穗应放入装有清水的容器中。将铝薄片等材料剪成与接穗长度相同直径的筒状,并套在芽苗砧上。同时,应将处理完好的接穗嵌入芽苗砧切口内,捏紧套筒口。嫁接后应保持通风良好、阴凉,并盖好湿纱布保湿。
2.5 扦插芽苗培育
扦插床规格应根据扦插量确定,营养土按照科学配比制成,并均匀铺垫在扦插床内,厚度保持在15.0 cm左右,并对床内基质进行消毒。每年7月中旬对油茶树修枝整形,用利剪或利刀采集夏梢、截制插穗。切穗应确保切口光滑、不伤芽、劈裂,制成一芽一叶插穗放入容器待插。穗条扦插一般采用直插方式,深度为2.5 cm左右,避免插穗过密。穗条扦插后,应保持棚内湿度和温度适宜;如果气温超过35 ℃,采取遮阴、晚间晾床降温等措施,透光度在30%左右时选择草帘遮阴效果更佳。当插穗基部生出根5条以上、长度为0.5~1.0 cm时适宜移栽。
2.6 芽苗移栽
将芽苗移栽到苗床上时应注意栽植的株距和深度,一般株、行距均保持在10 cm,深度一般控制在2.5 cm左右,并做到栽紧压实,避免吊根。另外,移栽后要做好保湿与遮阴工作。
2.7 苗圃管理
苗圃管理的重点是控制湿度和温度、除草、追肥、病虫害预防和揭膜拆棚等。接穗的芽苗栽后30 d内,棚室内应按照芽苗生长要求保持一定的温度与湿度。锄草要及时,遵循“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避免杂草影响芽苗生长。对于芽苗砧和接穗嫁接不成活而产生的实生苗,应完全清除,以防对接穗苗出圃产生影响。栽后40 d左右可以揭侧边膜,先把薄膜两侧打开,让苗木逐渐适应室外环境,于第1次揭侧边膜两三天后揭除整个遮盖膜。拆除遮阴棚更有利于芽苗适应外界环境,提高壮苗栽培成功率。一般选择阴天或小雨天拆棚比较合适。如果光线异常强烈,宜时断时续式适当遮阴,避免土壤中水分过度蒸发,影响苗木生长。
3 油茶造林技术
3.1 选择适宜种植区
应从种植区的海拔、气候、坡度、土壤结构等方面把好选地关。一般油茶应避免种植在碱性土壤中,种植地海拔不应超过700 m,并保证土壤腐殖质含量高、土层深厚、排水透气性能好,以满足油茶树生长需求。
3.2 地块处理
栽培油茶时,应对土地进行改良翻耕,改善土壤结构和质地,同时处理土壤中杂物,以免存在杂草和石块。深翻土地时,平地可选择机械翻地;如果坡地坡度超过25°,应采取穴垦方式。深翻土地后,可施加基肥(以农家肥为主),在种植穴内施入肥料后回填土。
3.3 造林
根据地区气候条件选择造林时间,确保温度及湿度适宜油茶苗木生长。苗木栽植前应捆扎,用泥浆蘸根,每穴栽植1株,栽后覆土。覆土时应注意保持根系舒展、培土密实。栽种深度应确保根茎不外露。造林后,农户应密切观察幼苗成活情况,缺苗时可在阴雨天进行补植。
3.4 幼林抚育
油茶苗栽植后应注重保护其根系,定期除草、扩穴、松土,第1年可选择在5月、7月、10月进行3次,第2年可选择在5月、10月进行2次,确保幼苗成活率达95%。为了提高油茶种植经济效益,农户可以选择套种不会与油茶争夺养分的作物,如豆类或谷子类作物。为了保障油茶良好生长,还应对油茶林定期施肥。肥料包括长效与速效2种,一般施肥季节选择春季,氮磷钾肥质量比为2∶1∶1。在油茶幼林抚育期间,应及时处理病株,定期补植缺株;合理修剪过长枝并调整主、副枝,确保树冠透光透气,使茶树冠呈圆头形。一般油茶幼树前3 a摘掉花蕾,确保树冠成形。
3.5 成林抚育
对于油茶成林,可每年8月锄草1次,深度应小于15 cm。根据油茶长势及土壤肥力合理追肥,鼓励使用有机肥,一般盛果期前以氮肥为主,盛果后选择磷肥和钾肥。农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方施肥,并采用开沟施肥方式,以维持肥力的长效性。茶果采摘季节过后,及时剪除枯枝、徒长枝、病虫枝,确保油茶林通风透光良好。一般弱树宜重剪,强树宜轻剪。
3.6 引入和保护授粉蜂
为了提高油茶果实产量,应引入授粉蜂,不仅可以促进油茶增产,还可以生产蜂蜜,提高经济效益。
3.7 病虫害防治
油茶常见的病虫害有根腐病、煤污病、炭疽病、白绢病、油茶尺蠖和油茶毒蛾等。为有效防治油茶病虫害,抚育油茶林时应避免损伤油茶树根部,并及时防治根部害虫;清除油茶林行间的杂草,冬春季节结合垦复和修剪,清理病枝、病叶、病果,有利于通风透光,可减少病害发生;一旦发现病株,应及时拔出,并用生石灰消毒。另外,根腐病发病初期可使用50%多菌灵、50%福美双或30%恶霉灵灌根防治,煤污病可选择40%氧化乐果1 000倍液喷洒防治,炭疽病可选择1∶0.35∶100倍式波尔多液或者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洒防治,白绢病发病初期可用1%硫酸铜溶液浇灌防治。对于油茶尺蠖,可在秋冬季结合复垦挖蛹,把翻出土面的蛹直接杀死,被翻入土内的蛹不易羽化出土;鸟类中的白头翁、鹑雉、竹鸡等和寄生蜂中的姬蜂、土蜂等都是油茶尺蠖的重要天敌,应注意加以保护利用;用50%二溴磷或25%亚胺磷或40%治螟灵1 000倍液防治二三龄幼虫,或者在幼虫4龄前用90%敌百虫晶体1 200倍液喷洒防治。对于油茶毒蛾,可在越冬卵期结合茶籽收摘进行人工摘卵;或在4月中下旬,667 m2用1.5万亿~2万亿白僵菌孢子喷雾或含孢量100亿/g白僵菌原粉l kg喷粉防治幼虫;在幼虫3龄前,可用0.2%阿维菌素2 500~3 000倍液喷洒防治。
4 结语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优良树种,不仅可以优化生态环境,而且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对我国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笔者针对油茶特征、用途进行分析,通过实践总结了油茶育苗与造林技术,以期能为农户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张立伟,王辽卫.我国油茶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中国油脂,2021(6):6-9.
[2]陈永忠,许彦明,张震,等.油茶果实主要数量性状分析及育种指标体系筛选[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3):1-9.
[3]赖鹏英,肖志红,李培旺,等.油茶资源利用及产业发展现状[J].生物质化学工程,2021(1):23-30.
[4]王金凤,谭新建,吴喜昌,等.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J].世界林业研究,2020(6):80-85.
[5]邓成华,吴龙龙,张雨婷,等.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土壤-叶片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生态学报,2019(24):9152-9161.
[6]秦声远,戎俊,张文驹,等.油茶栽培历史与长江流域油茶遗传资源[J].生物多样性,2018(4):384-395.
[7]王瑞辉,钟飞霞,廖文婷,等.土壤水分对油茶果实生长的影响[J].林业科学,2014(12):4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