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实核桃园更新复壮技术及配套管理措施
作者: 陈永杰 孙晓莉 王淑敏
[摘 要] 早实核桃园进入盛产期后,如果修剪、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则容易出现树体衰弱、树冠密闭、结果部位外移、新生枝量少、结果少、产量低及果实品质降低等衰败现象。为遏制核桃树衰败趋势,实现早实核桃园提质增效,以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县长石头村一处低产早实核桃园为试验对象,从前期准备、实施时间、具体措施等方面介绍核桃树更新复壮技术,从整形修剪、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相关配套管理措施,并简要总结核桃园实施更新复壮技术4 a后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 早实核桃;更新复壮;配套管理
[中图分类号] S664.1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1674-7909(2022)16--3
0 引言
黄龙县核桃栽培历史悠久,开发潜力巨大,是陕西省延安市乃至渭北地区核桃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生产技术最全面和良种推广面积最大的县[1]。自1992年以来,黄龙县先后引进国内外核桃优良品种42个,通过栽培试验,2004年筛选出5个适应黄龙县土壤条件与气候环境的主栽品种[2]。截至2020年,黄龙县核桃种植面积1.87万hm2,其中早实良种核桃种植面积1.6万hm2,挂果面积1.2万hm2,人均核桃种植面积0.58 hm2。2021年,黄龙县核桃产量达13 000 t,产值突破1.5亿元,核桃纯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有效促进了黄龙县经济发展,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然而,随着核桃树树龄的增长、管理技术的逐渐落后,早实核桃出现了树体早衰、枝条枯死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核桃的品质和产量[3]。为有效改善早实核桃树衰败现象,笔者于2018年在黄龙县长石头村一处早实核桃园开展早实核桃更新复壮试验,根据核桃园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更新复壮技术和配套的管理措施,并对试验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核桃树更新复壮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更多参考。
1 早实核桃园概况
早实核桃园为塬面边缘台地,坡向面北,海拔1 342~1 359 m;土壤为黄绵土和垆土,土层深厚,年平均气温11 ℃,最低气温-20 ℃、最高气温33 ℃,通风条件较好;1998年建园,面积6.67 hm2,种植核桃品种以香玲为主,以辽核1号、鲁光、陕核5号、西林三号为辅,株行距为4 m×5 m。2009年,该早实核桃园核桃产量达到高峰,667 m2产量达316.4 kg。但在2011年后,随着树冠郁蔽、结果部位外移、枝条枯死、腐烂病严重及树体衰弱等问题的不断出现,核桃产量持续走低,品质越来越差。尽管当地种植户采取了施入腐熟羊粪、核桃专用肥,并在干旱季节及时灌溉和冬春修剪等改善措施,却仍未延续核桃园高产态势,2017年核桃园667 m2产量仅140 kg。
2 更新复壮技术
早实核桃更新复壮就是按照早实核桃丰产树形的结构,对已进入衰弱期的老弱核桃树,在合理预留必要主干、主枝、骨干枝的基础上,按照一定长度进行重度短截,截除多余的全部枝干。同时,利用核桃隐芽萌发力强的特点,让其重新萌发新枝,通过整形修剪,焕发树体活力,从而达到再丰产的目的[4]。
2.1 前期准备
对拟进行更新复壮的核桃园,工作人员要提前建立品种档案,确定每株树的品种及全园的品种分布情况;在保证授粉良好的情况下对主栽品种进行大更新,通过适当压缩部分授粉品种的栽植空间并利用高接换冠技术将其改造成主栽品种,以保持核桃园品种纯度;嫁接前准备好接穗,备足实施重短截所需的工具、肥料、抗旱设备设施、病虫害防治药物和设备等。
2.2 实施时间
实施重短截更新技术会加大核桃树伤流,因此,笔者选择在2018年3月底至4月初实施重短截操作。此时核桃树体已进入萌芽状态,可减少伤流。笔者在2018年4月底至5月初实施嫁接操作。
2.3 具体措施
2.3.1 重短截。根据核桃树丰产树形的高度和结构,一般选留2层即可。第一层枝距地面0.8~1.5 m,选留3大主枝,短截后长度控制在1.0 m左右,3大主枝之间夹角保持在120°左右,其余侧枝在基部截除。第二层枝与第一层枝的间距控制在1.0~1.2 m,在合适方位选留2个主枝,短截后长度控制在0.6~0.8 m,其余侧枝从基部全部锯除。一般不需要预留第三层枝,因为预留第三层枝会导致树体营养相对分散,对树体复壮恢复不利,所以将第二层枝以上的树体全部落头截除,有利于控制树体高度。重短截更新完成后,还需要剪除树体上残余的小枝条,以免影响隐芽萌发。
2.3.2 嫁接。一般采取插皮舌接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第一,在截断砧木后、嫁接前,工作人员应在核桃树主干距离地面10.0 cm以上的部位,以上、下和左、右错开的方式,用手锯在树干上斜开2个深达木质部的切口,以排出水分,减少伤流对成活率造成的影响。第二,嫁接时选取直径1.5 cm左右、长度25.0 cm左右的蜡封接穗,根据砧木直径确定其断面上嫁接接穗的数量。一般直径5.0 cm左右的砧木嫁接1个接穗,直径6.0~10.0 cm的砧木嫁接2个接穗。对于直立砧木,根据砧木直径,嫁接1个接穗时选取任意位置,嫁接2个接穗时嫁接位置应对称。对于倾斜的砧木,应根据其直径嫁接一两个接穗,嫁接1个接穗时不能嫁接在砧木的下方位,嫁接2个接穗时应在砧木左右两侧嫁接。第三,用地膜将砧木断面覆盖严实,以防砧木进水影响嫁接成活率。第四,嫁接完成后,采用常规措施进行嫁接管理。
3 配套管理措施
3.1 整形修剪
3.1.1 伤流的控制与修剪时间。核桃整形修剪导致的伤流不可避免。伤流的发生与气温的稳定性有很大关系,气温相对稳定,伤流量就少,气温变化频繁,伤流量就多[5]。根据黄龙县历年气温统计数据,核桃整形修剪的最佳时期为春季芽体萌动前45 d内,在此期间进行整形修剪虽然会出现一定的伤流,但随着气温逐渐趋于稳定,伤流量会逐渐减少。
3.1.2 实施更新复壮措施当年的整形修剪。核桃树实施重短截当年不结果,萌发枝条生长旺盛,无须剪除多余的枝条或萌芽,应使其自由生长,有利于树体快速恢复。进入8月,工作人员应对直立生长、长势旺盛的枝条进行拉枝,以便来年培养结果枝和丰产树形。嫁接当年对核桃树的管理主要有除萌抹芽、钉支架防风折、解绑除膜等,这是提高嫁接换冠核桃树成活率的关键。重短截、嫁接当年不宜对核桃树进行过度修剪,以避免光合作用产生的养分无法充分回流到树体根部,影响来年萌芽生长。
3.1.3 更新复壮后的整形修剪。更新复壮后不论是重短截树还是嫁接树,对其整形修剪的主要目的是合理调整树体结构,培养结果枝、结果枝组和丰产树形。
更新复壮后第一年主要是合理调整树体结构,预留少量的结果枝。结合更新复壮当年的拉枝情况,工作人员可在第一层每个截留的主枝上合理选留三四个枝条作为永久性的骨架枝进行培养,选择一个角度合适、走向合理的枝条作为主枝延长头进行培养,延长头截留长度控制在0.6~1.0 m,并培养两三个侧枝,侧枝截留长度控制在0.6~0.8 m。在空间充足的情况下,可预留少部分临时性结果枝,但如果结果枝影响了主、侧枝,就应逐步回缩将其去除。第二层留枝量要少一些,以利于树体通风透光。
第二年采用与第一年基本相同的管理措施,继续培养树体结构,预留第三层枝,同时大量培养结果枝、结果枝组,逐步回缩有影响的临时性结果枝。
第三年重点培养结果枝和结果枝组,同时培养第三层枝。培养结果枝组时,工作人员要注重平衡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不要一味追求结果而忽视营养生长,否则会导致树体再次衰弱。
3.2 田间管理
3.2.1 中耕除草。每年结合秋施基肥、冬季清园各深翻一次,春季土壤解冻后结合施肥浅耕一次,核桃树生长季节浅耕两三次。
3.2.2 水肥管理。更新复壮的当年和翌年,工作人员将尿素、三元复合肥(“后稷”极性分子复合肥)与生物菌肥按质量比1∶1∶1的比例混配,于春季沟施于树行间,一般每667 m2施用50~75 kg,以促使新枝萌发形成树冠。更新复壮后的第二年和第三年,根据核桃树挂果情况,在果实膨大期结合中耕除草追施磷钾肥,每667 m2施用20~30 kg,并于前一年秋季每667 m2施入生物有机肥250 kg。
在每年春季核桃萌芽、坐果、果实膨大期,阶段性的干旱会影响核桃的坐果率和果实的大小。2019年,工作人员在核桃园铺设部分地布。2020年,整个核桃园采用覆膜穴贮肥水技术,在树体间设置3 m×1 m的集雨池,以集雨器、塑料膜、草把为辅助,在锅底形状的集雨池内挖直径25 cm、深40 cm左右的坑穴,通过坑穴内的草把最大限度地吸收雨水供给核桃树根系。同时,加装地下与地上微喷灌系统,将喷嘴与集雨口连接,实现水肥一体化。
3.2.3 主要病虫害防治。黄龙县核桃病虫害相对宜君县、陇县和洛南县等地区危害较轻,但腐烂病、黑斑病的危害仍不容忽视。腐烂病多发生于核桃树主干,防治不及时会向侧枝蔓延,多发生于4月中旬至7月上旬。核桃树干表皮出现腐烂时,要用砍刀等工具在病斑处沿树干竖直方向,间隔1 cm左右宽度,纵划几条深至木质部的开口,然后在开口处喷洒20%过氧乙酸原液,直至开口处出现泡沫为止,每隔7~10 d喷洒一次,连续喷洒3次,即可有效防治腐烂病[6]。
黑斑病主要侵害核桃树的叶片和果实,工作人员需要及早预防黑斑病。早春萌芽前,在核桃园喷施一次3~5°Bé的石硫合剂;开花前、展叶后(4月中旬至5月),可用3%中生菌素500倍液进行喷施,每隔10~15 d喷施一次,连续喷施两三次,即可有效防治黑斑病。
此外,通过冬季清园、对树干涂抹成品涂白剂等措施,可减少树干吸热,避免树干因昼夜温差过大而开裂,同时起到杀菌防虫、加速树干伤口愈合的作用。
4 更新复壮技术的实施效果
2018年春季开展更新复壮试验后,截至2021年10月,连续4 a对核桃树枝果生长状况进行观察。笔者共选7块样地,每块样地随机抽取2株核桃树作为固定观察对象。树木落叶后,在每株核桃树中部位置随机抽取10个枝条计算侧枝长度,当年9月测产(见表1)。由表1可知,对20年生的早实核桃树实施重短截更新复壮后,结合相关配套管理措施,可使老弱、衰败核桃树重新焕发生机,新生发育枝生长健壮,树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2021年667 m2产量达到182.2 kg,接近一般示范园水平。此外,重短截后核桃树高度由原来的6.0~7.0 m降至4.5 m左右,有利于进行采摘。同时,核桃树相对萌发枝条较多,核桃园本身就是良种核桃园,每年修剪下来的大量枝条被制成接穗,有偿供应省内外客户,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核桃园更新复壮期间损失的收入。
5 结语
采用科学合理的更新复壮技术及配套的管理措施,能使老弱、衰败核桃树迅速再次进入盛果期,且新生发育枝生长健壮,树冠迅速恢复,产量逐年翻倍增加,可有效提升核桃园的经济效益,对加速黄龙县核桃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贾超.核桃抗寒防冻措施初探[J].陕西林业科技,2012(4):125-127.
[2]高尚锋.陕西省黄龙县核桃生产现状及发展战略[J].落叶果树,2008(1):14-15.
[3]魏耀峰,王根宪.洛南县早实核桃良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山西果树,2009(5):38-39.
[4]贾超,王赵忠.核桃整形修剪技术[J].陕西林业科技,2013(4):108-111.
[5]万超.核桃伤流发生规律及其与主要生态因子的关系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8.
[6]白双明,申建国.过氧乙酸防治核桃腐烂病技术[J].陕西林业科技,2018(5):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