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现状及管理对策

作者: 邓晓玲

基于SWOT分析的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现状及管理对策 0

[摘 要] 森林资源拥有巨大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对森林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与开发利用,能够显著提升森林资源总量,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并推动林业经济快速、高质量发展。基于此,以湖南省为例,采用SWOT分析法,深入分析当地森林资源保护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切实可行的森林资源管理策略,以提升森林资源使用价值,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关键词] 森林资源;SWOT分析;资源保护

[中图分类号] S75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2)16--4

0 引言

森林资源是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同时其在缓解土地沙漠化、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森林资源的破坏较为严重。如何保护森林资源,发挥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要想切实提升森林资源管理水平,就要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入手,借助科学的分析方法研究森林资源保护工作面临的实际问题,结合森林资源保护现状及经济发展形势,制订完善的森林资源管理措施,提升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效率。

1 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森林资源利用,主要是指对于森林中木材的使用及对于非木质产品的利用。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对于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就是在不破坏森林生态环境的前提条件下,对森林中的木质资源及非木质资源进行有节制地开发。森林资源保护是森林资源开发与利用基础,而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又对森林资源保护起到监督作用生产实践中,应根据森林资源开发利用具体需求,对森林保护工作提出新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只强调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而忽视资源的开发利用,那么森林资源就无法实现其经济价值。若森林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利用,会导致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缺少资金来源,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如果只注重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忽视森林资源保护,则易造成森林资源过度开发,导致森林生态环境急速恶化。这种竭泽而渔的生产方式,会在短时间内将森林资源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消耗殆尽。由此可以看出,森林资源保护与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实际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既要重视森林资源保护工作,避免森林资源遭到破坏,也要重视森林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科学合理地开发森林资源,充分发挥其经济价值,可为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确保森林资源保护与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平衡状态,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在“两山理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出后,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工作更应该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将森林资源作为拉动当地经济的重要战略资源,大力开展非木质资源利用工作,进一步挖掘森林资源的旅游价值、康养价值、文化价值,推进当地产业结构优化[1]。

2 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现状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森林资源禀赋及气候条件存在显著差异,为了方便介绍,笔者将湖南省森林资源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常用的SWOT分析法,对该省森林资源保护工作进行系统分析。SWOT分析法最早应用于企业战略决策方面,是一种能够抓住影响企业经营核心因素、操作较为简单的分析工具。随着研究学者对SWOT分析法的优化,该分析工具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从宏观层面来看,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与企业经营存在相似性:第一,二者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无论是产业政策还是经济结构变化,都会对其产生直接影响;第二,二者在管理方面都属于“金字塔”结构,上层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管理制度及管理流程,而中下层部门负责贯彻落实各种管理制度,且部门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第三,二者的管理内容均较为灵活,管理制度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灵活调整。因此SWOT分析法适用于对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的研究。

采用SWOT分析法,将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影响因素分为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2个部分。其中,优势(Strength)与劣势(Weakness)属于内部条件,是从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内部出发,审视此项工作具有的优势及目前存在的不足[2];而机会(Opportunity)与威胁(Threaten)属于外部条件,表示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后可能会对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带来影响。从有利因素入手,提升森林资源保护水平,并针对劣势与威胁制订一系列防范措施,降低劣势与威胁对于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所产生的影响,方可提高森林资源保护成效。

2.1 优势分析

2.1.1 地形地貌条件良好。从地理环境方面来看,湖南省位于高原丘陵地貌向平原地区过渡的缓冲带,东、南、西三面环山,中部地区山丘微微隆起,与四周形成明显的海拔差,岗地与盆地数量较多。湖南省北部为大面积的平原,并有大量湖泊,横跨珠江、长江水系。湖南省发达的水系及大量的山地地貌,使得当地森林资源较为丰富。同时,大量的森林使得当地的土壤与水资源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1.2 森林资源丰富。湖南省的气候与土壤条件十分适合林木生长,且林木种类较为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湖南省现存的高等植物超过6 200种,占全国高等植物种类的20%左右,其中木本植物超1 900种。湖南省的森林覆盖率位居全国前列。湖南省林业局发布的“湖南省2020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林业面积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湖南省林地面积达1 299.8万hm2,森林覆盖率达61.25%。丰富的森林资源为湖南省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能。

2.2 劣势

2.2.1 森林资源管理不到位。湖南省虽然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但是在森林资源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森林资源结构不合理。部分地区单位面积蓄积量不高,一些地区林分蓄积仅为34.2 m3/hm2,明显低于湖南省平均林分蓄积量52.4 m3/hm2。由于各个地区的森林资源结构差异巨大,导致一些森林资源保护措施及开发方案的落实受限,无法对全省范围内的森林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第二,树种分布不合理。湖南省大部分地区的森林树种以松树、柏树为主,仅在城市公园及城市绿化带内种植观赏用阔叶树。由于树种较为单一,缺少多样性,导致湖南省森林资源面临较大的外部风险,一旦出现针对针叶树种的病害、虫害,会导致森林资源遭受重大损失。

2.2.2 森林资源保护方式有待改进。要想切实提升森林资源保护效率,就要对森林资源培育问题给予高度关注。湖南省在开展森林资源培育工作过程中,存在“重造林、轻管理”“重利用、轻培育”等问题。湖南省大部分林业工程以封山育林作为主要的管理手段,针对林区周边的疏残林及低效林地区,没有制订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同时缺少资金投入,导致森林资源浪费问题突出[3]。同时,湖南省林业技术人员缺口巨大,大量从事林业工作的人员不具备林业专业背景。由于很多员工未经过系统性的森林保护管理知识培训,导致其工作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使得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工作效率始终得不到有效提升。

2.3 机会

2.3.1 政府规划建设国家级森林公园。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一种社会共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林业生态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就为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基于“生态与发展两条底线”理念及“两山”理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步增强,社会上逐渐形成了“人人谈环保、人人爱森林”的良好氛围。在此背景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复同意山西太行洪谷等77个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总体规划,批复的77个森林公园中有6个属于湖南省(见表1)。成立国家级森林公园,对于普及森林资源保护知识、推广生态文明理念起到了巨大的帮助作用。国家级森林公园兼具自然景观旅游与文化旅游的优势,将国家级森林公园打造为新的旅游名片,能够进一步带动当地生态旅游业发展、深度挖掘当地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

2.3.2 湖南省推行森林保险。湖南省为了进一步提高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水平,在全国率先尝试推出森林保险制度,且参与森林保险的农民数量不断增加,保险赔偿金额也在持续增加。截至2021年,湖南省参与森林保险的农户累计达到421万户,森林保险承保的林地面积达到701.60 hm2,风险保障金额达到408亿元。从宏观层面来看,湖南省参与森林保险的市场主体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太平洋产险、平安产险及国寿财险等企业纷纷开设森林保险业务。湖南省保险公司提供了超过1 000亿元的森林保险金额,赔偿款超过2亿元。在具体保险业务方面,湖南省各大保险公司根据森林资源保护现状,推出了更具商业价值的林权抵押保险及森林火灾保险等险种,为林业企业及林农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保险服务,满足林业企业及林农各种保险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航拍、北斗卫星定位等技术在森林保险行业得到普及应用,显著提升了定损、理赔效率,切实维护了林农及林业企业的合法权益。森林保险业务的推出实现了对森林资源管理风险的有效分摊,进一步提高了森林资源保护和开发工作抵抗风险的能力。

2.4 威胁

2.4.1 火灾威胁。一直以来,森林火灾防控都是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依照过火面积及损失程度,可以将森林火灾分为4个等级:一般性森林火灾、较大森林火灾、重大森林火灾、特大森林火灾。通过对造成森林火灾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80%~90%的火灾都是人为原因造成的。进一步走访调查发现,一些农村的传统习俗,如祭奠烧纸、树林边缘烧荒等,易造成森林火灾,且这些习俗在当地根深蒂固,难以在短时间内根除。同时,湖南省农村地区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留守的老人与儿童无法在森林火灾发生初期及时进行有效处理,往往导致火灾规模扩大,损失严重。

2.4.2 病虫害威胁。除了森林火灾之外,病虫害也是威胁森林资源的主要因素之一。湖南省由于针叶林比重过大,且针叶、阔叶混交林数量较少,导致森林抵抗病虫害的能力较弱,加之过度使用化学农药,导致森林抗病、抗虫能力进一步降低,森林生态平衡遭受严峻挑战。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无灾区逐渐演变为有灾区,次要病虫害演变为主要病虫害。与此同时,地方政府缺少应对森林病虫害问题的综合性治理措施,尚未建立病虫害预防体系,只能等到病虫害暴发再进行紧急处理。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处理方式无法从根本上预防病虫害。例如,对益阳市、岳阳市等地开展调查,发现当地森林害虫种类超40种,其中光肩星天牛已经呈现出蔓延趋势,森林病虫害防治面临着巨大压力(见图1)。

3 湖南省森林资源管理措施

3.1 确定森林资源管理基本原则

3.1.1 整体性原则。所谓的整体性原则,就是从整体上分析影响森林资源保护效果的各种因素,从全局出发审视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综合考量各种因素得出具有普适性且能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的森林资源管理方法。

3.1.2 可持续原则。在森林资源开发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坚持以可持续原则为工作指导,确保森林资源开采工作不会破坏森林生态平衡。人们需要以可持续发展原则重新审视人类社会发展方式,在不破坏森林资源生态系统的基础上,明确森林资源开采标准;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及自然条件等因素,合理开发森林资源,维持和谐的人地关系。

3.1.3 保护与开发并存原则。森林资源保护与森林资源开发在本质上是相互矛盾的,森林资源保护必然会阻碍森林资源开发,森林资源的开发也会对森林保护造成负面影响,二者相互影响,但又相互依存。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来分析这一问题,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是开发森林资源的前提,而开发森林资源,发挥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4]。因此,要从辩证的视角看待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问题,在二者之间寻找平衡点,确保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工作能够齐头并进。

3.2 基于SWOT分析模型制订管理策略

通过对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SWOT矩阵的分析,相关工作人员制订出不同类型的管理策略。

3.2.1 扩张型策略。该策略也被称为SO策略,其特点是依靠内部优势及外部机会,即发挥当地森林资源特点,充分借助国家森林公园规划及森林保险等的实施,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森林公园品牌,进一步发展森林保险市场。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