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肺丝虫病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防治研究

作者: 朱敬荣

[摘 要] 为有效提升养猪业发展水平,做好猪肺丝虫病的检疫、实验室检查及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阐明猪肺丝虫病的发生原因和临床症状的基础上,总结猪肺丝虫病的实验室检查技术要点,并提出科学选址建设猪舍、做好环境消毒、坚持自繁自养、及时进行粪便检查、无害化处理粪便、加强药物预防和中西药治疗等防治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 猪肺丝虫病;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58.28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2)17--3

0 引言

猪肺丝虫病又称猪肺线虫病或猪后圆线虫病,是由后圆科圆属的线虫寄生在猪的支气管、细支气管引起的疾病。该疾病具有地方性流行特点,多发生于仔猪群中,严重感染时会诱发肺炎等疾病,容易导致猪死亡,即使不死亡,也会对仔猪生长发育、肉品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在生猪养殖中,部分养殖户错误地把猪肺丝虫病认为是猪支气管炎、肺炎,利用抗菌类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要想保障养殖效益,避免猪肺丝虫病影响,养殖户需要深入了解该病的发生特点,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预防措施,降低猪肺丝虫病发生概率,提升经济效益。

1 猪肺丝虫病发生原因

猪肺丝虫病主要是散养猪食用了带虫卵的蚯蚓,或者是食用蚯蚓排出的肺线虫,也称为后圆线虫的幼虫,虫卵或幼虫在猪体内逸出卵壳或者成长而引发的疾病。被猪吞咽进入消化道的虫卵或者幼虫,进入小肠后钻入并穿过肠壁,进入猪的体腔内,通过淋巴管,经过血液传输到肺脏,进入肺泡或者是停留在支气管、细支气管等处。幼虫通过吸收猪体营养来生长发育。成熟后的雌虫与雄虫进行交配,继而雌虫产卵,进入下一个新的生命周期[1]。因为虫体寄生在病猪肺部(或者支气管等),所以这种线虫病发病的显性症状为支气管肺炎。成虫寄生在支气管、肺部等处,对猪的肺部进行机械性刺激、化学性刺激,也有虫体侵入肺泡中,使染病猪出现支气管炎病状。

2 肺丝虫病的临床症状

患病猪有咳嗽、机体消瘦、营养不良等典型症状。临床研究显示,在发病初期,猪体因为感染虫体数量较少,常常不会有明显症状,但是线虫会影响猪的正常生长发育。随着感染虫体数量增加,线虫会对猪的肺脏器官造成破坏,进而导致病猪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感染30 d左右,病猪会出现阵发性咳嗽,鼻流浓厚黄色黏液,呼吸急促,结膜苍白,食欲减退,消瘦。病猪咳嗽时腰背会拱起,嘴抵在地面。该疾病多发生于仔猪,病情严重时会诱发支气管炎、肺炎,在早晚、运动和遇冷空气袭击时,病猪会出现剧烈咳嗽,每次可以咳嗽40~60声,咳嗽停止后会出现吞咽动作[2]。通常情况下,猪白天咳嗽症状较轻,在夜间与清晨时咳嗽症状较为严重。如果不及时对症治疗,任其发展,最终病猪会因为虫体堵塞气管而窒息死亡。此外,患肺丝虫病的猪只因为营养被虫体吸收,或者虫体在其体内造成刺激,会使其出现厌食症状,外部表现为被毛干燥、丢失光泽等,且有些病猪部分皮肤出现炎症(如水疹)或者是皮屑大量脱落,更为严重的还会出现龟裂现象。在发病末期,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甚至是废绝,但是体温没有明显变化。在肺脏膈叶后缘可以发现界限清晰的灰白色微突起寄生灶,在该部位小支气管中可以发现虫体。有时病猪鼻孔流出脓性黏稠鼻液,肺部出现啰音,即便部分患病猪病愈,其生长发育也变得较为迟缓[3]。

3 猪肺丝虫病的实验室检查

猪肺丝虫病的实验室检查主要是对疑似病猪的粪便进行检查,如果粪便中有虫卵、幼虫等,多是猪患上猪肺丝虫病。猪肺丝虫虫卵椭圆形,长

40~70 μm,宽30~4 0μm,卵壳较厚,表面较为粗糙,里面有卷曲幼虫。粪便检查方法具体有以下两种。第一,首先取猪排出的新鲜粪便,或者是对疑似病猪直接进行直肠粪便采集;其次将粪便(一般

1~3 cm3即可)放到干净的玻璃杯中,并添加普通清水20~30 mL;然后使用玻璃棒等工具进行充分搅拌,直至搅成均匀的悬浮液,利用纱布或金属滤网过滤后转移到离心管中,离心1~2 min后弃上层液体,在残留物中可以添加适量的硫代硫酸钠饱和溶液或硫酸镁溶液,并充分搅拌成均匀混合溶液,再次离心处理1~2 min[4];最后利用直径6~8 mm的灭菌金属圈移取浮游面膜的小水滴,转移至载玻片,生成样本,利用多倍显微镜进行观察、分析。第二,取用干净的试管,先添加一定量的饱和硫酸镁溶液,之后添加猪排出的新鲜粪便,也可添加猪咳嗽出的痰液,进行充分搅拌;之后,继续添加饱和硫酸镁溶液,直至试管满,在室温条件下静置一段时间后,利用载玻片截取浮液面的贴附物制成标本,继而使用中等放大倍数显微镜观察是否存在虫卵。

此外,检查人员还可通过皮内反应进行猪肺丝虫病实验室检查。首先,在病猪肺气管、支气管处,利用外科手术刀刮取一定量的咳嗽黏液,放到干净的三角瓶中。然后,用20倍比例添加0.9%生理盐水,用玻璃棒搅动均匀后添加3%醋酸溶液,放置沉淀并过滤,继续缓慢添加3%碳酸氢钠溶液,直至滤液呈中性或微碱性[5]。最后,通过间歇性消毒方法获得抗原,取0.2 mL抗原对猪耳根背面进行皮内注射,观察注射处皮肤是否发生肿胀,若肿胀,则猪已患上肺丝虫病。

4 猪肺丝虫病防治措施

4.1 预防措施

4.1.1 科学选址建设猪舍。要想有效预防猪肺丝虫病发生,养殖户需要把猪舍建在地势较高、平坦开阔、土壤坚实且干燥、背风向阳的地方,保证空气流通[6]。此外,猪圈和运动场地要铺设水泥,避免猪食用蚯蚓。墙边和墙角的泥土需要夯实,营造不适合蚯蚓繁殖的环境。

4.1.2 做好环境消毒。在该疾病流行地区,养殖户可以用草木灰水或1%火碱水,对运动场地进行淋湿。这样可以有效杀灭虫卵,还可以促使蚯蚓爬出,减少蚯蚓数量。

4.1.3 坚持自繁自养。养殖户需要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不从外地外场引进生猪,利用全进全出模式,防止疾病传入[7]。如果需要购买仔猪,养殖户可在没有该病发生的地区购买,且在购买前查看检疫证明,保证购进生猪安全。购进生猪后需要先将其隔离饲养超过14 d,确认没有寄生虫病后才可以合群饲养,以防病原传入。

4.1.4 粪便检查。养殖户可每年在春秋两季做好该疾病的普查工作。由于猪体感染该疾病初期临床症状不明显,不容易被发现,因而做好普查工作极为必要。针对产后断奶仔猪,需要随时进行粪便检查。在粪便检查中若发现有虫卵,便可以判断是肺丝虫阳性。此时,养殖户需要做好驱虫工作,以免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4.1.5 无害化处理粪便。在猪养殖过程中,养殖户需要做好粪便无害化处理,以防病原扩散,有效控制寄生虫病传播与流行。在该疾病流行区域,养殖户需要把生猪粪便,特别是驱虫后粪便,集中进行高温堆积发酵处理,杀死粪便中的虫卵,控制感染来源。

4.1.6 进行药物预防。在该疾病流行区域,养殖户需要定期进行预防性驱虫,可以利用硫化二苯胺预防猪肺丝虫病的发生。硫化二苯胺可以作用于虫体中的硫基酶,使虫体麻痹死亡。该药物作用缓和且持久。将每千克体质量0.2~0.5 g[8]的硫化二苯胺配制成5%溶液,也可和0.1%盐酸混合搅拌饲料饲喂给猪,增强预防效果。此外,养殖户也可按每千克体质量用5~10 mg阿苯达唑进行驱虫,或是用驱虫净注射液进行驱虫。养殖户可使用驱虫净注射液,按每千克体质量用药7.5~12.0 mg肌内注射;也可灌给该药物,剂量控制在每千克体质量15~25 mg。

4.2 治疗措施

4.2.1 西药治疗。第一,利用左旋咪唑治疗,剂量控制在10 mg/kg,把药物溶于水中,灌服,或者配制成5%溶液,皮下注射。第二,利用阿苯达唑治疗,剂量控制在10~20 mg/kg,喂给。第三,利用乙胺嗪治疗,剂量控制在0.1~0.2 g/kg,把药物配制成30%溶液,皮下注射;或者是剂量控制在0.1~0.3 g/kg,内服,每隔3~5 d喂给1次,连续喂给2~3次即可。第四,利用阿维菌素治疗,剂量控制在0.3 mL/kg,颈部皮下注射。第五,利用伊维菌素治疗,剂量控制在

0.2~0.3 mg/kg,皮下注射。第六,利用噻咪唑治疗,剂量控制在20 mg/kg,一次喂给。第七,取碘片1 g、碘化钾2 g、蒸馏水1 500 mL,混匀灭菌后进行气管内注射(0.5 mL/kg),每隔2~3 d用药1次,连续用药3次。第八,可用青霉素80万单位2支,或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50万单位4支,或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

20 mL,或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 mL,或鱼腥草注射液10 mL,混合肌内注射,每天注射1次,连续注射3~4 d即可。

具体来讲,针对感染初期的患病猪,可以喂给乙胺嗪,驱除猪肺丝虫剂量控制在每千克体质量用药0.2 g。目前,在临床中治疗该疾病主要是利用稀碘进行气管注射。配制该药液时,需要先在碘片和碘化钾中兑入少量蒸馏水,待其溶解以后再加入足量蒸馏水。针对成年猪,一次一侧肺注射15 mL;针对幼年猪,一次一侧肺注射8 mL;如果病情较为严重,需要两侧肺注射,每隔1 d注射一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注射时病猪不能为站立位,以免影响治疗效果;需要帮助病猪保持仰卧位,使猪体和地面呈30°角,以使碘药液流到主气管的主干部位(该地方肺丝虫聚集最多),增强治疗效果。此外,养殖户也可利用水杨酸钠溶液进行气管注射。取5 g水杨酸钠和100 mL蒸馏水,混匀、消毒后注入患病猪气管,成年猪注射20 mL,幼年猪注射10~15 mL,一次性注射。

4.2.2 中医治疗。可取君子50 g、熟地50 g、党参50 g、百部50 g、贯众50 g、鹤虱50 g,粉碎成细末,分为6包,每天早晚各1包,放入饲料中喂服,连续喂服3~5 d即可。或用百部24~60 g,煎汁一次灌服,每天1剂,连续喂给2~3剂即可。或取君子9 g、番石榴皮9 g、贯众6 g、槟榔6 g(体质量25 kg猪用量),用水煎后一次喂服。

5 结语

注重猪肺丝虫病的检疫、实验室检查及其防治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检疫水平、防治效果,还可有效提升养猪业发展水平,给养殖户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目前,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生猪养殖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增加了肺丝虫病发生风险。要想有效改善这一现状,养殖户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认识到猪肺丝虫病的危害,深入分析该疾病发生特点,并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多样化的防治措施,做好猪舍选址建设、环境消毒、自繁自养、粪便检查工作,且采取无害化处理粪便、药物预防和中西医治疗等措施。

参考文献:

[1]许国龙.猪肺丝虫病的病原学与综合防治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1(8):168.

[2]周元海.猪肺丝虫病防治[J].农家参谋,2021(4):159-160.

[3]徐林红.猪肺丝虫病防治[J].四川畜牧兽医,2020(10):58-59.

[4]徐林红.探讨夏季猪场肺丝虫病的防治措施[J].养猪,2020(5):119-120.

[5]王杨.猪肺丝虫病的病原学、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20(3):74-75.

[6]罗小娟,张海朝.猪肺丝虫病的防治[J].中兽医学杂志,2019(3):123.

[7]高峰.规模猪场常见寄生虫病及其防控措施[J].现代农业,2018(5):79-80.

[8]关海丰.猪肺丝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及防治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18(3):8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