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乡镇畜牧兽医站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现状及策略

作者: 弭明悦

[摘 要] 畜牧养殖场暴发重大动物疫病,除了会直接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还有可能危及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因此,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多数基层乡镇畜牧兽医站在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过程中存在养殖户动物疫病防控意识差、禽畜档案信息不完整、基层动物疫病防控队伍建设滞后及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防控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为此,基层乡镇畜牧兽医站应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宣传工作、引导建立禽畜免疫档案和养殖档案、加强基层动物疫病防治队伍建设、健全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防控机制。

[关键词] 动物疫病;畜牧兽医站;疫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 S851.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2)20-101-3

0 引言

近年来,在各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下,我国畜牧养殖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畜牧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但是由于很多养殖户对禽畜常见疫病的相关知识储备不足,或者对重大动物疫病的危害缺乏了解、不够重视,导致日常的免疫接种、卫生消毒等工作没有落实到位,从而导致动物疫病的发生率较高。疫病一旦暴发,将会给养殖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一些人畜共患病还有可能危害人的健康。因此,基层乡镇畜牧兽医站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无论是对于地方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还是对于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都有重要意义。基层乡镇畜牧兽医站在履行部门职责的基础上,还应对村级防疫人员、养殖场兽医开展培训,使其掌握常见动物疫病的鉴别诊断方法和预防控制策略,同时健全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防控机制,通过切断疫病传播途径,避免重大动物疫病传播。基层乡镇畜牧兽医站只有切实提高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水平,才能为当地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1 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开展意义

1.1 有利于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在禽畜养殖过程中,暴发的重大动物疫病很多都是人畜共患病。一些人畜共患病可以通过空气、粪便、分泌物等传播途径实现禽畜到人的传染。这类疫病往往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一旦暴发,很有可能引起严重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基层乡镇畜牧兽医站通过采取对禽畜免疫接种、对养殖场进行卫生管理等措施,可从源头上杜绝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或者是在动物疫病发生以后第一时间切断传播途径,并对隔离的患病动物进行及时、有效治疗,避免出现人畜共患的情况,将损失降至最低。由此可见,基层乡镇畜牧兽医站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对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有积极作用。

1.2 有利于畜牧养殖业健康发展

重大动物疫病是由高致病性病毒引起的疫病,具有发生突然、传播迅速、死亡率较高等特点,不仅会对养殖业生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还可能危害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1]。畜牧养殖业重大动物疫病包括猪养殖中的猪水泡病和猪乙型脑炎、牛养殖中的牛瘟和牛传染性胸膜肺炎、鸡养殖中的新城疫和禽流感等。这些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后,禽畜如果短时间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病原将会快速传播,从而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如果是集中连片的养殖场发生交叉传感,还有可能对当地的养殖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基层乡镇畜牧兽医站指导养殖户加强日常的养殖场消毒管理、定期做好禽畜免疫接种,能从根本上阻断重大疫病的发生。即便是因为个人疏忽或外界传染导致疫病发生,基层乡镇畜牧兽医站也能第一时间鉴别、控制,切实保障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2 基层乡镇畜牧兽医站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现状

2.1 养殖户动物疫病防控意识差

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养殖户对常见动物疫病的流行特征、防控对策缺乏了解,不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做好疫病防控工作。一些养殖户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认真配合基层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也会带来重大动物疫病传播的风险。例如,基层乡镇畜牧兽医站会定期进行禽畜疫苗接种、养殖场卫生管理等相关知识的宣传,但是养殖户没有按照规定对畜禽接种疫苗,或者是从外地引进畜禽时没有落实好检疫制度。养殖户的动物疫病防控意识差,成为基层乡镇畜牧兽医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上的短板和漏洞。要想保证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高质量开展,基层畜牧兽医站除了要高度重视、强化自身责任意识外,还必须得到养殖户的密切配合,真正从源头上避免动物疫病的发生。

2.2 禽畜档案信息不完整

基层乡镇畜牧兽医站全面掌握辖区范围内禽畜的相关信息,能够为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近年来,我国禽畜养殖规模明显扩大,加之基层乡镇畜牧防疫工作任务繁重,导致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对禽畜信息更新不及时。有些畜牧兽医站在建立禽畜档案时,与养殖户的沟通不到位,导致信息不完整、不准确。例如,为了节约时间,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只是通过电话采访的形式收集各养殖场的禽畜信息,而没有进行实地走访。这种情况下,一部分养殖户为了省事,在没有进行禽畜疫苗接种的情况下,故意谎报禽畜已经完成接种。这种情况给后期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带来了诸多障碍。

2.3 基层动物疫病防控队伍建设滞后

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乡镇畜牧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这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也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挑战。这种情况下,组建一支有扎实专业技能和良好职业素养的复合型防疫工作队伍,成为基层乡镇畜牧兽医站的一项紧迫任务。目前,多数基层乡镇畜牧兽医站在防疫队伍建设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培训讲师少、培训形式单一,这些问题导致防疫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新不及时,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时出现了岗位胜任力不足的现象。由于专职的培训讲师少,而参加培训的基层防疫人员和养殖场兽医人数多,导致培训质量下降和培训频率减少。另外,培训多以知识宣讲为主,理论性较强,培训讲师现场示范、养殖户实际操作的机会少,导致培训成果大打折扣。受到这些因素的限制,基层乡镇畜牧兽医站难以建立起一支复合型的基层动物疫病防控队伍。

2.4 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防控机制不完善

鉴于重大动物疫病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染能力强、危害后果严重等特点,基层乡镇畜牧兽医站必须要在疫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采取防控措施,才能形成对重大动物疫病的有效遏制,将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基于此,建立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防控机制就显得尤为必要。虽然目前我国多数基层乡镇畜牧兽医站已经有一套应急防控机制,但是也存在内容不完善、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对突发性重大动物疫病的应急防控效果不理想。基于当下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要求,完善应急防控机制成为现阶段基层乡镇兽医防疫站的一项重要任务。

3 基层乡镇畜牧兽医站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改善策略

3.1 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宣传

为了争取养殖户的积极配合,基层乡镇畜牧兽医站要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的宣传工作。在宣传渠道上,应做到“线下+线上”相结合。线下宣传主要是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以实地走访的形式到当地养殖场向养殖户发放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明白纸,并现场讲解当地动物疫病的常见类型、流行特点、临床特征、防控措施,促使养殖户加强日常管理,做到重大动物疫病的早发现、早隔离、早控制,防止出现大范围的疫病传播。另外,基层乡镇畜牧兽医站印制宣传手册,在乡镇的农贸集市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进行集中发放,也能达到提高养殖户动物疫病防控意识的宣传效果[2]。线上宣传则是基层乡镇畜牧兽医站借助村广播、地方电视台和各类新媒体平台进行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宣传。为了让宣传内容更加直观、生动,基层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还可以制作宣传短视频,然后通过微信朋友圈、微信群进行转发、宣传,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养殖户了解养殖场的卫生管理和禽畜的免疫接种等知识。

3.2 建立禽畜免疫档案和养殖档案

禽畜免疫档案和养殖档案,是基层乡镇畜牧兽医站开展重大疫病防治工作的“指南针”。有了完整的档案,掌握了详细的禽畜信息,基层乡镇畜牧兽医站才能根据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要求,制订相应的工作方案,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效率、最高的标准完成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任务。基层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要深入一线,跑遍辖区内的每一家养殖场,通过与养殖户进行真诚、友善的交流,获取最详细的禽畜信息,包括养殖模式、所用饲料、禽畜存栏数、动物检疫情况和免疫接种信息等。基层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要做好详细的登记,并基于采访所得数据信息建立禽畜养殖档案和免疫档案[3]。除此之外,基层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还应树立创新思维,主动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分析养殖规模、养殖方式、养殖环境与重大动物疫病暴发之间的隐性关联,基于人工智能分析得出可能导致重大动物疫病暴发的因素,如饲料霉变、养殖密度过大等,以健全禽畜免疫档案和养殖档案。基层乡镇畜牧兽医站可基于禽畜免疫档案和养殖档案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切实保障养殖户效益。

3.3 加强基层动物疫病防治队伍建设

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基层动物疫病防治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也进一步突显。基层乡镇防疫队伍建设要兼顾数量与质量,在切实提高防疫人员岗位胜任力的基础上,保证基层乡镇畜牧兽医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可以按照既定计划顺利开展。基层乡镇畜牧兽医站在组建一支复合型的防疫工作队伍时,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3.3.1  由专家团队牵头,开展分队培训。基层乡镇畜牧兽医站应选派出若干名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兽医师,组成培训专家团队。专家团队深入基层对村级防疫工作人员、养殖场兽医展开培训,增强其防疫意识,确保其能认真落实防疫规定。

3.3.2  以示范区为引领,开展榜样培训。基层乡镇畜牧兽医站可以选择当地一些规模较大的、条件较好的养殖场作为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示范区,然后定期组织当地养殖户到示范区进行观摩学习和借鉴经验,以更加直观的形式让养殖户掌握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巧[4]。

3.3.3  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开展网络培训。鉴于传统的线下集中培训耗费较多的时间和成本,基层乡镇畜牧兽医站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新媒体的优势,积极开展线上培训。市级防疫部门可以将防疫知识录制成短视频,然后通过当地的微信公众号、抖音账号等进行推广宣传,有利于基层防疫人员学习、掌握和运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巧。

3.4 健全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防控机制

基层乡镇畜牧兽医站要根据新时期的工作开展要求和当地往年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规律,建立健全重大动物疫病的应急防控机制。这样只要管辖范围内有一家养殖场报告了重大动物疫病,基层乡镇畜牧兽医站即可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集中优势资源进行专项防控,以最短的时间采取最有效的措施,将损失降至最低。基层乡镇畜牧兽医站还需要根据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病规律、危害程度、发病机制与防治措施等,对重大动物疫病进行等级评价。发现患病动物数量激增时,基层乡镇畜牧兽医站需要启动应急防控预案,迅速提高动物疫病防控等级,同时向周边区域通报,将所了解的真实情况、对动物疫病发展趋势的研判等汇总并上交给上级部门[5]。在等待上级部门研判、批复的过程中,基层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还要指导养殖户做好养殖场内的彻底消毒,对于其他与患病禽畜同栏但是并未发病的禽畜要隔离饲养、密切观察。对于因染病而死亡的禽畜,养殖户要对动物尸体、粪污严格进行无害化处理,切断病原传播途径,避免疫病影响范围扩大化。等上级派遣专家与技术人员来到后,基层乡镇畜牧兽医站与其密切配合实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切实做好养殖户的沟通与安抚工作。

4 结语

在我国畜牧养殖业发展取得成绩的同时,基层乡镇畜牧兽医站对于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基层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要始终保持危机意识、责任意识,立足本职工作,采取多种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从工作实践来看,基层乡镇畜牧兽医站做好相关知识宣传、加强防疫队伍建设、完善动物疫病应急预案、认真落实免疫工作,对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成效、降低规模化养殖场常见动物疫病的发生概率有显著效果。基层乡镇畜牧兽医站要继续在专项经费投入、防疫设施更新、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采取改进措施,持续提升工作水平,更好地满足新时期重大动物防疫工作要求。

参考文献:

[1]谭素严,李荫堂,王昌芳.如何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7(1):25.

[2]刘长友.新形势下乡镇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分析[J].兽医导刊,2021(12):51.

[3]齐宝其.当前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EB/OL].(2020-04-08)[2022-08-12].https://www.fx361.com/page/2020/0408/6541860.shtml.

[4]权石娃.基层防疫人员如何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J].饲料博览,2019(5):89.

[5]施训开.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J].兽医导刊,2021(8):56.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