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盐度调控方式对凡纳滨对虾苗种繁育的影响
作者: 马雪彬 刘真 李春岭 袁义华
摘要:为研究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苗种繁育过程中盐度调控对苗种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对照试验,设置育苗过程中保持盐度不变作为对照组,育苗过程中对养殖水体不断淡化作为试验组,开展不同盐度调控对凡纳滨对虾仔虾的出成率、体长变异系数、体成分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的仔虾出成率及全长均高于对照组,体长变异系数低于对照组。对照组的粗蛋白与灰分含量均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但是水分含量却显著低于试验组(P<0.05),粗脂肪含量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育苗过程中通过不断淡化的方式可以提高仔虾的出成率,降低体长变异系数,提高苗种的整齐度。
关键词:盐度;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苗种繁育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又称南美白对虾,具有生长快、抗逆性强、适宜高密度养殖等特点,自上世纪80年代末成功引入我国,并迅速发展为我国主要的对虾养殖品种[1-2] 。虽然凡纳滨对虾盐度适应范围广,可适应0.5‰~40‰的盐度范围,但是盐度作为对虾生长中的一个重要环境指标,还是会影响对虾的生长发育、存活与代谢[1]。孔杰等[3]研究发现,凡纳滨对虾在盐度30‰的条件下,其平均体质量和存活率均高于盐度15‰的条件下。秦海鹏等[4]通过设置5个盐度梯度研究盐度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发现15‰和20‰盐度组对虾体质量的增长率最大,为70.73%,显著高于10‰盐度组。盐度的影响在苗种繁育中也起着关键作用,赵玉超等[5]研究发现,凡纳滨对虾受精卵的孵化率会随着盐度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盐度30‰时孵化率最高;研究结果显示,高盐会抑制受精卵孵化和幼体变态。盐度的改变不但会影响对虾的生长指标与存活率,而且还会影响对虾的肉质品质。俞冰博等[6]研究发现,养殖120 d的半海水虾(盐度1.85‰)的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淡水虾(盐度005‰),但是17种氨基酸含量及氨基酸总量均为实验组中最高。尽管关于盐度对对虾的影响研究多有报道,但是研究多以仔虾及成虾为主,对于苗种繁育过程中盐度调控的研究却很少报道。
多数盐度调控都是通过标粗环节对对虾进行淡化或者盐化处理,以满足不同池塘养殖的盐度要求。现阶段多数养殖者认为低盐养殖可以有效控制虾病的暴发,越来越多人采用低盐养殖或者淡水养殖,盐度调控则成了养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鉴于此,本文通过研究不同盐度调控对凡纳滨对虾苗种繁育的影响,以期形成盐度调控技术,为对虾苗种繁育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于2023年4月至5月在黄骅市鑫广通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进行,试验所用材料为所在公司繁育的无节幼体,无节幼体繁育的水体环境为:水温30 ℃,pH 8.2,盐度26‰,溶解氧5 mg/L以上。
1.2试验方法
1.2.1试验前的消毒处理在育苗前45 d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使用浓度为60 mg/L的漂白粉全塘泼洒。对培养池、车间等进行消毒处理,使用高锰酸钾全池泼洒、浸泡,后用草酸复洗,最后清水冲洗。对气石进行煮沸消杀处理。
1.2.2放苗前准备工作在1车间选择经过消毒后的6个培育池(编号为1#—6#),每个培育池加入100 cm经过消毒处理后的海水,调整水体温度为30 ℃、pH值8.2,初始盐度均为26‰,溶解氧为5 mg/L以上。之后投入EDTA-2Na,浓度为5 mg/L;投入NaHCO3,浓度为15 mg/L;投入EM菌,浓度为7 mg/L,使用淡水溶解,全池泼洒。
1.2.3无节幼体入池使用聚维酮碘对无节幼体的外包装进行消毒处理,之后使用200目的捞网将无节幼体滤出,将滤出的无节幼体均匀、多次地布入培育池,密度为4 000 ind./m3,待无节幼体均匀分布于培育池,调整充气量至微充气状态,并全池泼洒维生素C以减少无节幼体的应激反应。
1.2.4盐度调控研究1#—3#培育池为对照组,保持3个培育池在整个育苗周期内水体盐度不变,始终为26‰,培养周期内加水为同盐度的水体。4#—6#培育池为试验组,在整个育苗周期内对这3个培养池不断进行淡化处理,培育周期内加水为淡水,从初始盐度26‰开始调控。所有培育池从Z1(蚤状幼体1期)到P1(仔虾1期)期间只加水不换水。在对虾苗种每个时期变态前或正在变态时进行加水,对照组加盐度为26‰的海水,试验组加淡水,加水量如表1所示,最终水位为125 cm,加水时应选择在培育池的一角缓慢加水,每次加水时间为2 h左右。
1.2.5水质调控在蚤状幼体变态后第二天,每天上午撒沸石粉2 mg/L。自M1开始每天上午泼洒乳酸菌激活液,浓度10 mg/L,泼洒浓缩EM菌,浓度为5 mg/L,二者交替使用。到仔虾后每日换水15 cm,其中对照组换同盐度海水,试验组换低于培育池2个千分点盐度的海水。每日通过试剂盒检测水质,保证氨氮含量低于0.2 mg/L、亚硝酸盐含量低于0.05 mg/L、溶解氧高于5 mg/L。
1.2.6饵料投喂试验期间,根据苗种的摄食情况,每隔3 h投喂一次虾片,期间补充卤虫无节幼体、小球藻、维生素,投喂时保证虾苗摄食充足。
1.3指标测定
将无节幼体培育至P5仔虾,计算两个培育池的苗种出成率,随机抽取50尾虾苗测量虾苗全长并计算体长变异系数。随机取50尾虾苗用凯氏定氮法测量粗蛋白含量,用索氏抽提法测定粗脂肪含量,用105 ℃干燥恒重法测量水分,灰分含量采用高温灼烧法测定[6]。计算公式如下:
P=N1 /N2×100%CV=(SD/x)×100%
式中:P为出成率,%;N1为出池总数量,尾;N2为投放幼体数量,尾;CV为体长变异系数;SD为标准偏差;x为平均值。
1.4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用Excel 365进行处理,使用Origin 2021进行绘图,试验结果用平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用SPSS 25.0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具有显著性差异。
2试验结果
2.1不同盐度调控对对虾苗种生长性状的影响
保持养殖周期盐度不变的调控方式,最终对虾苗种的出成率为62.8%(表2),而试验组通过淡化的方式改变养殖水体的盐度,最终出苗时水体盐度为20‰,苗种出成率为68.2%,相比于对照组提高8.6%。试验组仔虾的全长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体长变异系数也低于对照组,相比于对照组体长变异系数降低30%。
2.2盐度调控对对虾体成分的影响
不同盐度调控对凡纳滨对虾仔虾体成分的影响如图1,对照组的水分含量为74.86%,显著低于试验组76.36%(P<0.05),而对照组的粗蛋白和灰分含量均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粗脂肪含量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以看出养殖周期中保持海水盐度不变利于蛋白含量的积累。
3讨论
盐度作为影响水产动物生长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其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水产动物的生长发育,凡纳滨对虾虽然是一种广盐性虾类,但是在不同的盐度下其生长指标也会存在差异[2]。李娜等[7]研究发现,凡纳滨对虾的存活率、特定生长率、相对增重率等指标随着盐度增加而逐渐降低。有些学者通过设置6个盐度梯度研究盐度对对虾生长的影响,发现盐度20‰时,南美白对虾生长最好[8]。随着盐度的升高,盐度对斑节对虾的均末体重、特定生长率、成活率、饲料系数、肥满度等指标均有显著影响[9]。本研究在育苗周期中设置保持盐度不变和逐渐淡化两种盐度调控模式,结果显示逐渐淡化的试验组凡纳滨对虾仔虾的出成率比对照组高8.6%,体长变异系数降低30%,说明淡化及盐度的降低利于对虾的生长,这也与多位学者的研究结果相类似。究其原因可能是盐度影响了对虾的渗透压调节,对虾只有在等渗点才会消耗极少的能量用于维持体液平衡,此时的生长则为最快[10]。研究中不断淡化可能接近了仔虾的最适盐度,导致生长发育快于对照组。养殖水体的不断淡化一方面刺激了对虾苗种的蜕壳,加速了苗种向下一时期的转变,从而促进了生长发育;另一方面则是降低了盐度,有研究显示对虾的耗氧率会随着盐度的降低而降低,高盐下对虾为维持体内正常水分会以消耗自身能量增强代谢的方式排出多余盐分,而低盐下对虾则节省了能量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11],从而导致对虾苗种生长快、整齐度高。
盐度作为一个重要的生长环境指标,其高低不仅会影响对虾的生长指标,还会影响对虾的体成分。根据盐度调控对对虾体成分的影响研究,发现养殖周期中不断淡化海水,不利于蛋白质含量的积累。李晓等[12]的研究中也有类似发现,凡纳滨对虾肌肉中水分会随着盐度的增加而出现降低的趋势,而蛋白、灰分会随着盐度的增加出现上升趋势。潘英等[13]发现淡水虾肌肉组织中粗蛋白、脂肪、灰分的含量会显著低于海水虾。黄凯等[8]研究了五个盐度下对虾的生长和生化成分,发现对虾肌肉组织中水分的含量会随着盐度的增加而降低,而粗蛋白的含量却升高。究其原因,可能是对虾为适应外界盐度环境的变化,通过调节自身血液或者离子平衡机制,以排水或吸水的方式来维持体内稳定状态。而自身采用主动调节时,会消耗能量,所以会通过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代谢来弥补自身能量的消耗,从而影响了蛋白等物质的含量[12]。本研究中通过在对虾变态时添加淡水发现最终机体蛋白含量较低,推测对虾机体为应对外界盐度变化及自身变态发育,会将更多的物质转化为能量,从而导致蛋白、灰分含量降低,因此变态时期添加淡水会刺激机体转化更多能量来应对环境变化,从而会提高变态成功率,导致最终苗种出成率提升。
4小结
综上,在育苗期间通过不断淡化的盐度调控方式,不但可以提升仔虾的出成率还可以降低仔虾苗种的体长变异系数,提高苗种的整齐度,但对于苗种自身体成分来说,不利于蛋白质的积累,但是会提高变态成功率进而提高苗种出成率。本研究为对虾繁育过程中盐度调控技术提供数据支持,为进一步探讨凡纳滨对虾苗种繁育技术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 胡利华,施巍,刘广绪,等.不同家系凡纳滨对虾对低盐度的适应能力及其适应机理[J].水生生物学报, 2021,45(2):275-283.
[2] 罗坤,杜学芳,陈宝龙,等.不同盐度下凡纳滨对虾家系生长和存活的比较[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s1):1-7.
[3] 孔杰,栾生,罗坤,等.不同盐度下凡纳滨对虾生长和存活性状遗传评估[J].水产学报, 2017,41(4):573-579.
[4] 秦海鹏,杨世平,王博,等.不同盐度对生物絮团、对虾生长以及酶活性的影响[J].水产科学, 2020,39(3):400-406.
[5] 赵玉超,王仁杰,沈敏,等.高盐和温度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受精卵孵化及幼体发育的影响[J].海洋与湖沼, 2019,50(2):347-354.
[6] 俞冰博,查广才,林丹銮,等.不同盐度养殖条件对凡纳滨对虾品质特性的影响[J].食品工业, 2014,35(9):169-172.
[7] 李娜,王仁杰,赵玉超,等.高盐胁迫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指标、血浆渗透压及Na+-K+-ATP酶活力的影响[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36(3):196-201.
[8] 黄凯,王武,卢洁,等.盐度对南美白对虾的生长及生化成分的影响[J].海洋科学, 2004(9):20-25.
[9] 顾宇.盐度对斑节对虾渗透压、生长与免疫及呼吸代谢的影响[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