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陆基高位池保温棚养殖罗非鱼技术模式

作者: 王丕浩

一种陆基高位池保温棚养殖罗非鱼技术模式0

摘 要:基于一实际案例,从养殖条件、鱼池消毒、鱼苗放养与日常饲养、尾水处理、病害防治等方面,介绍北方地区利用陆基高位池循环水保温棚养殖罗非鱼的技术模式。该案例平均产量达到6.88 kg/m2,平均利润60.29元/m2。实践证明,采用该模式既可以缩短养殖周期,又可以降低运行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也证明了北方地区养殖罗非鱼是可行的。

关键词:工厂化;保温棚;养殖;罗非鱼

罗非鱼通常生活于淡水中,被誉为世界水产业淡水养殖鱼类的重点科研培养品类和未来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1]。绝大部分罗非鱼是杂食性,常吃水中植物和碎物。同时它也具有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经济价值高[2],以及养殖技术易掌握等优点。但罗非鱼在北方养殖也面临越冬期控制水温、防治疾病、提升苗种质量、养殖新技术等许多问题[3]。成武县从2019年开始试养罗非鱼,经过几年的摸索,好阿公养殖基地基本掌握了罗非鱼工厂化保温棚养殖技术,现将该基地2023年养殖情况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地理位置

成武县地处北温带,属于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该养殖基地位于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南外环路上,有东渔河、万福河、大沙河三条黄河支流,水资源丰富,水质清新,多年平均为14.9 ℃,长年平均日照为1 762 h。各项水质指标非常适合养殖鱼类。

1.2 池塘养殖条件

养殖场采用地下井水,pH值7.1~7.4,水井温度常年15~18 ℃,所在位置水源充足、水质清新且无污染,符合《渔业水质标准》。该养殖场在保温棚内建立陆基高位圆池,池高1 m,池底呈锅底形,四周偏高,便于中间排污。并耦联养殖尾水处理循环利用系统。养殖圆池内,通过底部集排污装置联通尾水处理系统,净化后的尾水进入圆池循环利用,实现高密度集约化生态养殖模式。

温室大棚外部为三跨结构,为东西走向长方形,棚下一边设置人行道,宽度为 1.2 m,过道下为排水渠,温室顶部为圆弧形状,养殖棚加盖黑色遮阳网和塑料薄膜,形成双层膜构造便于冬季保温和遮光。目前每个温棚面积在600 m2,温棚车间28个,每个棚内建有4个面积80 m2左右的陆基高位池,水深保持在0.6~1 m,每池都设有单独的进排水口。建有高位圆池 112个、每个高位圆池设0.75 kW水车式增氧机1台。每池备有2.2 kW的充气泵一台,池内铺设直径3 cm的PVC管,在管上扎密集充气眼,保证了水体内氧气的供应。陆基高位池45 kW地源热泵4台、100 kW自动发电机组三套、25 m2机房、300 t/h蛋白分离器2台、臭氧机4台、7.5 kW移动生物滤池曝气系统2套、水质监控系统2套、保温棉被保温系统28套。越冬期,通过电热器进行加热,提高池内水温,一般30 m3水体配备3 kW电热器1~2个,并在大棚内安装了温湿度变送器,实时对空气温湿度变化进行24 h不间断监控,实现了一个小空间内里面多点位,远距离的数据采集。

1.3 池内消毒注意事项

投放苗种前,进行鱼池的彻底消毒,常规用生石灰干池化浆泼洒,750~1 125 kg/hm2。晾晒2 d后,加水清洗鱼池后再灌注新水。

1.4 鱼种放养注意事项

2023年3月10日,好阿公养殖基地引进罗非鱼种5万尾,体长在15~20 cm,体重约在40~60 g/尾,规格大小规整。放养前把运鱼车的水温调节到18 ℃,与暂养陆基高位池水保持基本一致后,放到暂养池内,用2%的食盐水浸泡5 min,以便预防部分鱼苗擦伤后,感染疾病。5 d后将鱼苗移至大棚陆基高位池内,先期放养密度为30 000~45 000尾/hm2,可以混养鲢、鳙各750~1 200尾/hm2,饲养期间视鱼苗的生长情况、水溶氧状况等条件,随时调节鱼苗的养殖密度,不同规格鱼的放养密度见表1。

1.5 饲养管理

饲料选择人工配合饲料,蛋白含量在32%~40%之间,其营养成分能满足鱼生长、发育的需求。按照《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的要求,选择合格厂家,饲养过程中禁止使用发霉变质、过期的饲料[3]。

饲料投喂坚持“四定、四看”的原则。初期投喂可以选择在早八九点,下午三四点左右,投喂速度先期要慢,待鱼集聚后,可适当加快速度,所投饲料在鱼体重的5%左右或者20 min内摄食完毕为宜,保证池内均匀投喂饲料。养殖期间投喂饲料时,还要根据当日天气情况、水溶氧状况、鱼苗活动情况等来随时调节。投饲量和投喂次数具体见表2。

1.6 陆基高位池尾水治理流程

在陆基高位池养殖尾水泵入污水管道,由管道进入生态净化区净化,净化后的水再流入净水池,在净水池由水泵泵入回流管道流回养殖池或达标排放,完成一个水循环过程。见图1。

池中微孔增氧机与水车式增氧机可分开开动,也可同时开动,确保池水溶解氧保持在6 mg/L以上。冬季可适当拉开棚顶黑膜,依靠阳光提高水温,适当时候增开电热器加热,使池水温度保持在 18 ℃左右,pH值始终保持在 7.5~8.5之间。

1.7 病害防治

高位池养殖罗非鱼疾病防控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4]。陆基高位池做到及时排污,保持水体清新,随时调节养殖水质,投喂新鲜饲料,定期抽样等,同时工具独立使用,防止交叉感染。坚持巡塘,定期用二氧化氯泡腾片泡水泼洒,在外用泼洒药的同时,使用内服鱼药,如定期在饲料中拌喂大蒜素、维C、黄芪多糖及酵母细胞壁多糖。所使用的所有药物均符合《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 5071-2002)的规定。

2 养殖结果及经济效益

2023年3月10日—2023年11月10日,养殖用陆基高位池112个,每个池子平均80 m2。总投入81.5万元,总产罗非鱼商品成鱼6.16 t,总产值135.52万元,总利润54.02万元,平均产出550 kg/池,平均产量达到6.88 kg/m2,平均产值1 2100元/池,平均利润60.29元/m2,投入∶产出比例为1∶1.6。经济效益分析见表3。

3 小结

利用陆基高位池循环水保温棚养殖罗非鱼是可行的,既可以缩短养殖周期,又可以降低运行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是一种很好的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高密度养殖的模式。

参考文献:

[1] 秦生巨,戚太海,张连水,等.链球菌噬菌体的分离及其研究[J].当代水产,2016,41(11):88-89.

[2] 王国栋.罗非鱼池塘养殖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2022,42(26):82-83.

[3] 祝镔.罗非鱼高效健康养殖技术[J].大众科技,2022,24(8):127-129+119.

[4] 黄夏云.罗非鱼养殖的技术要点[J].养殖与饲料,2022,21(5):59-61.

Technical model for cultivating tilapia in insulation shed in a land-based high-position pond

WANG Pihao

(Chengwu County Aquatic Products Service Center, Chengwu 274200,China)

Abstract:Based on a practical case, from the aspects of culture conditions, fish pond disinfection, fry stocking and daily feeding, tail water treatment,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tc., a technical model was introduced for cultivating tilapia in insulation shed in a land-based high-position pond in northern China. The average output of the case was 6.88 kg/m2 and the average profit was 60.29 yuan/m2. The practice proved that this mode can not only shorten the breeding period, but also reduce the cost and increase the economic benefit, it was also proved that tilapia farming is feasible in northern China.

Key words:industrial;insulation shed;culture; tilapia

(收稿日期:2023-11-17)

作者简介:王丕浩(1982.5-),男,学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水产养殖技术指导等工作。E-mail:42816949@qq.com。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