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技术推广研究现状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
作者: 郑佩佩 王慧军 陶佩君
摘要 以CKNI数据库的SCI、CSSCI、核心期刊和博硕论文为样本数据,以Citespace软件与科学知识图谱为研究方法,对我国2006—2024年以来发布的农业技术推广领域文献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相关研究发文量呈下降趋势,研究人员少,协作研究团队没有形成;研究内容主要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传播手段和技术扩散,研究层次低,研究内容、方法缺乏创新;研究热点集中在推广体系、推广模式、运行机制,热点更新速度慢。提出要加强研究团队的合作,丰富研究内容。在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急需深入研究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新型体系构建、传播者技能的素质提升、传播方式和方法的创新、法律政策的支持等内容。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文献计量研究;知识图谱;Citespace
中图分类号 S0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5)06-0232-06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5.06.052
Current Status and Prospects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in China—Based on Citespace Knowledge Graph Analysis
ZHENG Pei-pei WANG Hui-jun2,TAO Pei-jun3
(1.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aoding, Hebei 071000;2.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51;3.College of Agronomy,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aoding, Hebei 071000)
Abstract We researched on the papers in the field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published in 2006-2024 with SCI, CSSCI, core journals and PhD&master papers in the CKNI database as sample data, and Citespace software and scientific knowledge graphs as the research metho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publications in related research was on a downward trend, the researcher was in shortage, the research team had not been formed.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 was th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technology diffusion. The research level was low, the research content and methods lacked innovation. Research hotspots focused on the promotion system, promotion mode,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The hotspot update speed was slow. We suggested to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 of the research team, and to enrich the research cont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nd the promotion of agricultural and rural modernization, it was urgent to study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system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issemination in China,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communicators’ skills, the innovation of communication ways and methods, and the support of laws and policie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Bibliometric research;Knowledge graph;Citespace
2024年,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其中农业科技成果约有8 000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7%。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43%,与发达国家水平(美国、日本70%~80%,德国、英国、法国90%)相差甚远[1-3],只有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加速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但是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迟迟未解决。所以,找到提高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效率之策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正是新媒体通信技术迅速发展的新时代,微信、短视频、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更是成为农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与传统方法相比,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内容丰富、传播速度快且成本低,能够使农户及时接收到高效的农业信息,做出更加优化的生产、收获、存储及市场等决策,能够缓解农业技术推广中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成为解决我国农业技术推广问题的新机遇。因此,应从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相关研究入手,了解该领域的研究脉络和现状,以及新媒体应用的研究情况,并提出未来农业技术推广领域研究的改进方向。
近年来,一些学者对农业技术推广相关研究做了综述,但都是从某一视角对文献进行定性分析[4-8],在庞大的数据库中对文献的筛选和归纳等方面存在主观性、局限性和片面性。鉴于此,笔者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利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关于农业技术推广研究的相关文献绘制科学知识图谱,并进行全面的动态分析。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该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CNKI是世界上最大的且连续动态更新的学术文献数据库,截至2019年12月,收录国内期刊9 473种,2.8亿篇全文文献,包括期刊、博硕论文、会议论文、报纸、年鉴工具书等资源[9]。该研究将检索条件定为:主题=“农业技术推广”or主题=“农业科技推广”or主题=“农业推广”or主题=“农技推广”。2006年国家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标志着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同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我国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实现“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标志着互联网开始正式走入农村居民的生活中,所以检索时间定为2006—2024年,以查看新阶段农业技术推广的研究情况和新媒体在农业技术推广的应用研究情况。综合考虑检索的文献质量,限定期刊级别为SCI期刊、核心期刊、CSSCI期刊和博硕论文。检索时间为2024年3月30日。删除不相关条目,得到有效样本文献2 295篇,其中期刊论文1 444篇,硕博论文共851篇(博士论文157篇,硕士论文694篇)。选用Citespace软件对样本文献的发文作者、机构合作网络和关键词共现、聚类等文献信息进行分析。
2 研究现状分析
2.1 发文时间分布分析
农业技术推广领域年度发文情况见图 1。从发文总量来看,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相关研究发文量整体上呈先增加再下降的趋势,2006—2012年发文量较多,呈阶段性增加特征,原因在于2006年我国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文件,标志着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引发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研究热度快速提升。直到2012年,我国重新修订并实施了《农业技术推广法》,明确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内涵和改革方向,农业技术推广的研究达到峰值214篇的高发文量。之后,由于我国农业市场化与多元化的发展,导致农业技术推广研究的发文量逐年下降。2020年后发文总量只有24篇,之后呈现急剧下降现象。从博硕论文量来看,2014年农业技术推广研究的毕业论文最多,由于硕博论文从确定选题到完成论文需要2~4年的时间,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博硕论文的时间分布与发文总量的趋势大致相同。
2.2 发文作者及合作网络分析
发文作者是科学研究的主体,通过对发文作者及其合作网络的结构特征分析,可以反映出该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及其合作关系。节点数量与大小代表了核心作者群体共现频次,线条数量与粗细反映了作者合作关系与合作强度,共同组成了作者群与合作网络的知识图谱。通过Citespace软件统计得到,16位发文量超过5篇的学者,其中陶佩君、高启杰、张俊飚位居前3名(表1)。从发文作者合作网络(图2)可以看出,网络作者节点数为495个,合作密度仅为0.001 5,说明整个作者合作网络较为分散,作者节点之间的连线较少。还可以看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已初步形成4大团队,陶佩君团队合作网络最大,合作作者人数最多,其次是胡瑞法团队、张俊飚团队和廖西元团队,其他多为小规模合作。研究团队之间没有联结,这会削弱对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对长期发展不利。
2.3 发文机构及合作网络分析
由于CNKI经Citespace软件数据转换格式后,只能对期刊论文样本的发文机构进行分析,但也能反映农业技术推广研究领域发文机构的特征。从机构发文量来看(表2),中国农业大学发文量最多,达68篇,其次是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河北农业大学,分别发文43篇、33篇和33篇。从发文机构合作网络图谱(图3)中可以看出,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的中心度较大,说明这两所大学与其他机构合作较多;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的字体都较大,说明,这5个机构是农业技术推广研究中的领军团体。从整体来看,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力量集中在我国农业大学,而综合性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研究力量较弱。
3 研究内容与热点分析
3.1 研究内容
利用Citesapce对样文献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结果见图4,聚类模块值Q为0.445 5,聚类网络结构显著,聚类平均轮廓值S为0.771 5,聚类结果令人信服,并采用LLR(log-likelihood ratio)算法和keywords命名,得到11个聚类。通过对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的分析,将农业技术推广领域的研究内容归结为以下3类(表3)。
3.1.1
一是关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研究,包括聚类#0、#1、#7、#9、#3、#5、#6、#10,具体研究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在不同政策背景下研究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0),包括关键词现代农业、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等;多元化主体参与农业技术推广的研究(#1、#7、#9),包括关键词农民合作社、涉农企业、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中介、农业科技园区等;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体制创新改革的研究(#3、#5、#6),包括关键词激励机制、机制创新、体制改革、组织体系等;借鉴国外农业技术推广经验的研究(#10),包括关键词以色列、美国、启示等。学者们的研究逻辑多按照农业技术推广现状描述、存在问题分析、提出改革对策建议。其中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与存在问题的研究多是通过实地调查总结得出[9-12],也有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历程出发,发现问题[12];在对策建议中,有几种侧重点:建立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14-17]、创新改革推广体系和运作机制[4,18]、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建设[11-12]、以农民需求为导向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改革[19-20]。研究方法以文献研究和理论研究为主,实证研究不充分,量化研究严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