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灌区向日葵种植行距密度效应研究

作者: 李彬瑞 张婷婷 王瑞珍 杨晶 仲生柱 刘贵 赵志伟 靳剑辉 赵斌 田冬生

Research on the Effect of Row Spacing Density of Sunflower Planting in Hetao Irrigation Area

LI Bin-ruil,ZHANG Tig-ting2,WANGRui-zhen1 etal(1.Wuyuan CountyAgriculuralandAnimalHusbandryTchnologyExtension Center,Bayur,InerMongoliaO;2InerogoliacademyofAgriculturalandAnimalHusbandrySienes,Ht,o golia 010031)

AbstractObjetive]Tofindout thereasonableplantingspacinganddensityofsunflowerinHetaoirigationarea.Method]Atwofactor (rowspacingnddesity),re-velsploeexpemetassuptoistgateeetsofdetpantingspacingdsit sunfloweryield,ieldcompositiongroomicrits,edtraitsandothrfactosResult]etreametsofowxpasionanddsity ductionhadnoetosunfloerertlityAtthaeospacinglvel,aplatigensitreasd,suflowrplanteighteasd discdiameterdeaddinggiihtihtgthdtheasdAttsiello erplantheightincreasedasplantspacingdecreasedwithincreasinglargerowspacingAttesaedensitylevel,R2treatment(argerow spacingof1.1)adheigstinglediscgaiweigtandeedcommercialty,with2D2treamentsowingthestcooicper formance.[Conclusion] The sunflower planted withthe highest yield should be grown with a large row spacing of 106cm ,a small row spacing of 40cm ,and a density of 25 132 plants/hm2(plant spacing of 55cm ),which has the best overall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yield and its components,agronomictraits,costinputs,andeconomicbenefits,andissuitableforlarge-scalepromotioninHetao iigatioarea.

KeywordsSunflower;Row spacing;Density; Yield;Economic efficiency

向日葵(HelianthusannuusL.)是世界四大油料作物之一,是内蒙古河套灌区的主要经济作物。国外主要种植的是油用向日葵,河套灌区主要种植的是食用向日葵[1-2]。种植密度和行株距的合理配置可改善作物冠层结构,维持良好的干物质积累和转化性能,保证较高的经济产量[3-4]。向日葵生产是一个群体生长过程[5],适宜的行距及密度能调节植株截获光能力、改善植株光合能力、调节群体器官资源分配,从而增加向日葵干物质积累量[6],适当调整种植密度可确保适宜的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为高产提供保障[]。种植密度对向日葵产量的影响幅度在 河套灌区向日葵种植行距密度效应研究0 ,食用向日葵的空壳率与种植密度呈负相关关系,密度越小,空壳越多,反之空壳越少[9]。适宜的种植行距及密度能平衡个体与群体间的矛盾,是破解制约向日葵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协同提升的关键[10]

种植行距和密度不合理会导致向日葵植株吸收养分不平衡,使其籽粒产量、商品性、经济效益下降。不同地区不同品种对向日葵的种植密度及行距要求不同,新疆石河子向日葵品种 KWS303 和 SH363的适宜种植密度为 33 000 株/hm22[],而石羊河流域绿洲LD5009向日葵高产种植适宜密度为49 990株 河套灌区向日葵种植行距密度效应研究1 ,适宜株距为 河套灌区向日葵种植行距密度效应研究2 。甘肃河西走廊食用向日葵制种产量和成品种子的各性状指标表现最佳的种植密度为46 500株 河套灌区向日葵种植行距密度效应研究3 。笔者针对河套灌区向日葵产区栽培密度不合理、品质下降严重这一突出问题,以食用向日葵为研究对象,在大田条件下设置不同行距与密度配置,研究向日葵行距和密度与籽实产量、农艺性状、经济效益的关系,明确向日葵高产、优质、高效的播种行距及密度,为优化向日葵种植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助力河套灌区向日葵产业发展。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点及材料试验在巴彦淖尔市五原县新公中镇永联3社进行,前茬为向日葵,供试作物品种为食用向日葵SH361。土壤为灌淤土,质地壤土, 0~20cm 土层含有机质15.8g/kg 全氮 0.91g/kg 速效磷 32.5mg/kg 和速效钾140mg/kg,pH8.7. ,土壤肥力中等。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ankx20250704.pd原版全文

1.2试验设计采用裂区设计,设种植行距和密度2个因素,每因素设3个水平(表1)。3个行距水平:R1,大行行距河套灌区向日葵种植行距密度效应研究4 ,大行行距 1. 1m;R3 ,大行行距 河套灌区向日葵种植行距密度效应研究5 。小行行距均为 0.4m 。3个密度水平:D121000株 河套灌区向日葵种植行距密度效应研究6 ,D224000株 河套灌区向日葵种植行距密度效应研究7 ,D327000株/ 河套灌区向日葵种植行距密度效应研究8 。另设常规大小行种植(大行距 80cm ,小行距 40cm ,株距 45cm ,留苗37050株 河套灌区向日葵种植行距密度效应研究7 )为对照,共10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 河套灌区向日葵种植行距密度效应研究10 。5月18日机械条施 河套灌区向日葵种植行距密度效应研究11 缓控肥( 河套灌区向日葵种植行距密度效应研究12 ,同时进行覆膜,5月20日浇水,6月5日人工点播,7月9日结合中耕追施尿素 河套灌区向日葵种植行距密度效应研究13 月25日收获测产。

河套灌区向日葵种植行距密度效应研究14
Table1 Experimentaltreatment

2 结果与分析

2.1不同行距和密度对向日葵产量的影响从表2可以看出,行距和密度对向日葵籽实产量有显著影响,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R2(大行距 110cm )的产量与R3(大行距120cm )差异显著,与R1(大行距 100cm )无显著差异。3个密度D1(21000株) 河套灌区向日葵种植行距密度效应研究15 )、D2(24000株 河套灌区向日葵种植行距密度效应研究16 )和 D3(27000株 河套灌区向日葵种植行距密度效应研究17 )之间的产量差异显著。除CK处理外,R2D2( 河套灌区向日葵种植行距密度效应研究18河套灌区向日葵种植行距密度效应研究17 )产量最高,达 河套灌区向日葵种植行距密度效应研究20 ,除与R1D2处理差异不显著外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R1D2处理产量达 河套灌区向日葵种植行距密度效应研究21 ,除与R2D2和R1D3处理差异不显著外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

将表2的行距 (R) 和密度 (D) 作为自变量,产量 (Y) 作为因变量,用二次多项式进行回归模拟,其回归方程: Y= 河套灌区向日葵种植行距密度效应研究22 126.227RD, 河套灌区向日葵种植行距密度效应研究23河套灌区向日葵种植行距密度效应研究24 ,说明回归拟合值与实际值拟合较好,可以用该方程进行回归模拟。对回归方程求偏导数并令其为0,得到线性联立方程组,解之得到最高产量的行距和密度,经计算最高产量的大行距应为 106cm 密度为25132株 河套灌区向日葵种植行距密度效应研究25 (株距 0.55m )。

2.2不同行距和密度对向日葵盘粒重、百粒重和籽粒大小的影响从表3可以看出,行距和密度对向日葵的单盘粒重有显著影响,随着行距的增加单盘粒重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随着密度的增加单盘粒重降低。R3D1单盘粒重达239.2g ,R2D2次之。随着行距的增大百粒重呈降低趋势,但3个行距间差异不显著;随着密度的增加百粒重降低,D1与D2之间无显著差异,与D3差异显著。随着行距和密度的增加籽粒宽度减小,且R1与R3差异显著;随着行距的增加,籽粒长度也增加,而随着密度的增加,籽粒长度先增加后降低。CK 处理综合表现最差,单盘粒重仅 162.6g ,百粒重 河套灌区向日葵种植行距密度效应研究26 0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ankx20250704.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