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及障碍因子分析
作者: 綦雅馨
摘要 青岛市是农业大市,科学评价其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找出障碍因素,对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青岛市为研究对象,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产品供给以及经济效益4个方面,选取18项指标建立了农业绿色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青岛市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用障碍度模型测算出影响青岛市农业绿色发展的障碍因素。结果表明,2010—2021年青岛市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各一级指标整体上也呈上升趋势;对青岛市农业绿色发展起阻碍作用的为资源利用和产品供给,主要障碍因子有农业财政投入比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指数、有效灌溉率、农业用电强度、耕地保有量指标等。
关键词 农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熵值法;障碍度模型;青岛市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02-0213-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02.046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Evaluation of Agricultural Green Development Level and Analysis of Obstacle Factors in Qingdao
QI Ya-xi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Zhoushan,Zhejiang316022)
Abstract Qingdao is a large agricultural city.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valuate its agricultural green development level scientifically and find out the obstacle factors for promoting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This paper takes Qingdao as the research object, selects18indicators from four aspects of resource utiliza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duct supply and economic benefit, establishes agricultural gree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uses entropy method to evaluate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green development in Qingdao, and uses obstacle degree model to calculate the obstacle factors affecting the agricultural green development in Qingdao.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gricultural green development level of Qingdao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from2010to2021, and each level index also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The obstacles to the green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Qingdao are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product supply, and the main obstacles include the proportion of agricultural financial investment,agricultural industry structure adjustment index,effective irrigation rate,agricultural electricity intensity and cultivated land holding index.
Key words Agricultural green development;Index system;Entropy method;Obstacle degree model;Qingdao City
作者简介 綦雅馨(1998—),女,山东青岛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经济发展与规划。
收稿日期 2023-02-25;修回日期 2023-03-22
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从经济快速发展到高水平发展,农业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更关系到人民的口粮。坚持以绿色发展为主导,走高效产出、安全产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农业高品质发展之路已成为我国发展的必然之举。推动农业的绿色发展,是一次深刻的农业发展观的变革,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根本要求,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青岛市农业虽然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前期以“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生产方式解决了青岛农产品供应短缺的问题,造成了农业面源污染、耕地质量下降、农用水紧张等问题。要解决农业发展中的种种问题,走出优质、高效、安全、可持续的农业现代化之路,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刻不容缓[1]。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农业绿色发展评价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大多侧重于建立和运用评价指标体系。叶丽娜等[2]从绿色经济效率、环境变化和生活水平3个维度选取15项指标,利用熵值法对宁夏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了时间序列演化和空间分布的研究。张彩霞等[3]从资源利用、产地环境、生态系统、绿色供给和经济效益5个角度出发,建立了区域农业绿色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段呈等[4]以白朗县作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县级市实例,运用AHP方法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并从农业生产、农业资源、农业环境、农业生态和农村生活5个维度,选取17个指标进行评价。余永琦等[5]从资源利用、环境影响、生态保育和经济发展4个方面入手,选择适合江西省发展的特色指标建立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权TOPSIS和障碍度模型,对江西省的农业绿色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卿诚浩[6]从农业循环经济“4R”的角度,利用熵值法,从绿色发展的投入、经济、利用及安全4个维度,选择18项指标,对我国不同省份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估。卢秀茹等[7]运用DPSIR模型建立了河北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大多数研究都是在分析农业绿色发展内涵的基础上,从经济、资源、环境等方面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特定地区进行了研究。同时在评价方法上采用定量方法,如熵值法、因子分析法;定性方法,如层次分析法;或者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现有研究为该研究提供了诸多参考。青岛市作为农业大市,粮食产量位居山东省前列,是5个计划单列市中唯一实现粮食自给自足的城市。同时高能耗的农业发展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业面源污染现象依然存在。作为农业大市,坚持农业绿色发展,走好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对青岛具有重大意义。因此,笔者对2010—2021年青岛市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算,找出农业绿色发展的障碍因素,为“十四五”期间青岛市农业绿色发展方向的调整提供科学的参考,实现农业农村发展减排固碳。
1 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指标体系构建
依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代表性、可量化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参照相关学者[8-10]的研究,结合《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1》,根据青岛市农业特点,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产品供给和经济效益4个方面选取18个二级指标,利用熵值法得到青岛市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权重及综合评价值[11-12],详见表1。
1.2 研究方法
1.2.1 熵值法。第一步,由于指标的单位并不相同,无法进行比较等影响,首先对数据标准化处理,形成标准化数据,计算公式如下:
为了避免熵值法的计算中出现为0的数影响后续计算,本文将标准化的数据每个都向右平移0.0001个单位后进行之后权重的计算。
第二步,计算第i年份第j项指标值所占的比重:
第三步,计算信息熵:
第四步,计算各项指标的差异性系数:
Dj=1-Ej (5)
第五步,计算各项指标的权重:
第六步,计算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值:
Cij=∑mi=1WjZij (7)
1.2.2 障碍度模型。障碍度模型可以对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找出影响青岛市农业绿色发展的主要因素,厘清青岛市农业绿色发展的不足,针对这些障碍因素进行改进,以期提高青岛市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笔者参考相关研究[13],利用障碍度模型对青岛市农业绿色发展的障碍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Ii为指标偏离度;Xij为指标标准化值;Wi为贡献度,即单个指标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Oi为二级指标层各项指标障碍度;Qi为一级指标层各项指标障碍度。
1.3 数据来源
以青岛市2010—2021年为研究区间,各项指标数据来自历年《青岛统计年鉴》《青岛年鉴》《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山东统计年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和青岛市人民政府网站官方数据,个别缺失值采取中位数填补法进行补齐。
2 研究结果分析
2.1 青岛市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分析
根据熵值法测算出2010—2021年青岛市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值,从表2可知,青岛市农业绿色发展总体上已经有了显著的成效,农业绿色水平整体上呈增长趋势,综合评价值从2010年的0.1739上升到2021年的0.8117,上升了0.6378,年均增长率达到13.7%。就各一级指标来看,总体上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就增长率来说,生态环境指标的年均增长率最大,为91.9%,最小的资源利用指标,仅为0.86%。各一级指标年均增长率排序情况:生态环境>经济效益>产品供给>资源利用。
从一级指标得分情况来看,具有一些差异。一是资源利用指标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2010—2011年上升,2012—2013年下降,2014—2016年上升,2017年下降,2018—2020年上升,2021年下降,2021年比2010年提高了0.0170。这主要是由青岛市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相对不高,耕地面积减少,农业用电消耗偏大,有效灌溉面积和农机使用效率波动增长造成;另外青岛市农业财政投入比例持续降低。虽然青岛市农业财政投入资金波动上涨,但财政支出对农业的支持水平总体下降,这与农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不相符。二是生态环境指标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从2010年的0上升到2021年的0.2370。这是因为青岛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40%左右,历年生态造林面积总面积达11.0764万hm,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青岛市连续制定《青岛市加强污染源头防治推进“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青岛市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落实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措施,化肥、农药的使用实现了“零增长”,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著。三是产品供给指标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从2010年的0.0171上升到2021年的0.1383,累计提高0.1212。这是因为青岛市农产品的产量逐年增加,质量逐渐提高。青岛市粮食产量已经连续3年稳定在300万t以上,2021年拥有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54个,农产品质量合格率高达99.7%。导致波动的原因是青岛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指数呈波动下降趋势,农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四是经济效益指标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从2010年的0.0004到2021年的0.2630,累计提高0.2626。这主要是因为青岛市作为农业大市,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农业生产,实施了一系列扶农惠农政策,大大提高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化投入增多,再加上良种繁育等,使得青岛市农业的投入产出比不断提高,农业产值越来越高,农村生活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