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乡村旅游地景观文化原真性开发与治理体系研究
作者: 陈超群 胡伏湘
摘要 区块链作为一种新的大数据处理技术,具有去中心化、防篡改、开放性的特征,为乡村旅游地景观文化的开发与治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阐释了区块链在乡村旅游地景观文化开发的优势,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地景观文化原真性开发与治理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最后从结构层、数据层、合约层、应用层等维度构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乡村旅游地景观文化原真性开发与治理体系模型,并提出了具体的运营保障措施,该模型可以实现乡村旅游地景观文化进行原真性的开发与治理,助推乡村振兴。
关键词 区块链技术;乡村旅游地景观文化;原真性开发与治理
中图分类号 F59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02-0217-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02.047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Research on the Authenticity Development and Governance System of Rural Tourism Landscape Culture Based on Blockchain Technology
CHEN Chao-qun, HU Fu-xiang
(Changsha Commerce & Tourism College, Changsha, Hunan410116)
Abstract As a new big data processing technology, blockchai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centralization, tamper-proof and openness and can provide a new method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governance of rural tourism landscape culture. We explained the advantages of blockchain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landscape culture, then analyze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and governance of the authenticity of rural tourism landscape culture in China, and finally constructed a model of the development and governance system of the authenticity of rural tourism landscape culture based on blockchain technology from the dimensions of structure layer, data layer, contract layer, application layer, and put forward specific operational security measures. This model can realize the development and governance of the authenticity of rural tourism landscape culture, and promote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areas.
Key words Blockchain technology;Rural tourism landscape culture;Authenticity development and governance
基金项目 湖南省自科基金项目“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乡村旅游地景观文化原真性评价体系与活化利用机制研究”(2022JJ60105)。
作者简介 陈超群(1974—),男,湖南双峰人,教授,硕士,从事旅游规划与设计研究。
收稿日期 2023-02-08;修回日期 2023-03-02
乡村旅游源于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成熟于20世纪80年代,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如法国、日本、芬兰、美国等非常重视乡村旅游原真性的开发,通过采用复原乡村遗址,使乡村旅游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德国通过专门的《市民农园法》,完全按照200、300年前的形态重建了乡村博物馆,保持了原真的风貌气息与生活文化。我国对乡村旅游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乡村景观文化的研究也成为热点,目前我国对乡村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的概念与分类、乡村旅游景观文化的开发与设计等方面。实践证明,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能满足城市居民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但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得乡村旅游地的城市化和商业化现象十分严重,导致了大量具有乡村风貌的传统建筑、历史遗存与民俗风情等乡村景观文化的原真性受到严重破坏。区块链作为一种新的大数据处理技术,具有去中心化、防篡改、开放性等核心技术,为乡村旅游地景观文化原真性的开发与保护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因此对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乡村旅游地景观文化原真性开发与治理进行研究,以期为乡村旅游地景观文化原真性开发提供技术指南,有利于当地政府、旅游企业与乡村旅游地居民制定精准的开发与保护规划,从而提高乡村景观文化资源的开发质量和效益,强化乡村旅游地品牌形象,提升游客体验,助推乡村振兴,同时能为政府、企业与当地居民进行乡村旅游地景观文化原真性的保护与开发在实践中提供操作指南。鉴于此,笔者阐释了区块链在乡村旅游地景观文化开发的优势,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地景观文化原真性开发与治理所存在问题,最后从结构层、数据层、合约层、应用层等维度构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乡村旅游地景观文化原真性开发与治理体系模型,并提出了具体的运营保障措施,该模型可以实现乡村旅游地景观文化进行原真性的开发与治理,助推乡村振兴。
1 区块链技术运用到乡村地景观文化原真性开发与治理的优势分析
1.1 区块链的概念及核心技术
区块链技术(block chain technology)作为一种互联网数据库技术,起源于2008年中本聪所提出的“比特币”,从狭义上看,区块链指将数据区块以链条的方式,按照时间先后顺序组合成特定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保证的防伪造与篡改的分布式账本;从广义上看,区块链指采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方式[1]。结合区块链技术的概念,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共识信任、非对称加密、信息可追溯等特点 [2]。
1.1.1 去中心化。在整个区块链中具有多个节点,这些节点呈现出一种分布式的网络结构,且具有均等的权利与义务,在区块链中只有通过各个节点的信息验证与管理后才能够实现相互之间的协调与协作,从而实现了数据交易和合约信息公开透明、不可篡改等问题。
1.1.2 防篡改和防伪造。区块严格按照时间戳的形式顺序推进,通过非对称密码学算法对数据完成加密处理,尽管非对称加密存储在区块链上的交易信息是公开的,但是账户身份信息是高度加密的,只有在数据拥有者授权的情况下才能得到访问,不仅实现了数据的安全和个人的隐私,而且防止了区块链的数据被伪造与被篡改,数据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1.1.3 开放性。区块链中的数据对所有人开放,在获得隐私保护基础上的认证后,所有人均可通过公开接口查询区块链数据。
1.2 区块链技术在乡村地景观文化原真性开发与治理的优势
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技术,在乡村旅游原真性的开发中,乡村旅游者、政府、乡村旅游企业、当地居民均可以提出原真性开发的方案与建议,形成乡村旅游原真性开发的数据池,然后通过区块链的智能合约与共识机制,集成乡村旅游原真性开发的智慧方案,从而使乡村旅游企业在开发中按照所集成的方案进行开发,也能供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督导和追责。乡村旅游企业在运营乡村旅游的过程中,由于区块链技术记录的各种数据信息不能被篡,所有交易数据均可以永久存储在相应的区块中,可以减少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存在的恶意评估、虚假评估等问题[3],乡村旅游者可以清晰地掌握旅游服务供应商所提供的服务质量,从而维护乡村旅游者自身的权益。在区块链技术背景下,乡村旅游企业可依据区块链技术对乡村旅游者的旅游偏好进行精准画像,然后可将乡村旅游产品精准推送给游客,有利于乡村旅游者合理规划自己的旅游行程,还能让游客的旅游出行变得更加合理、舒适。
2 乡村旅游地景观文化原真性开发与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乡村旅游产品同质性明显,乡村景观文化的原真性不足
目前大部分乡村旅游景点所开发的旅游产品仍然停留在满足游客简单的吃住娱等方面,处于低水平开发阶段,有的乡村旅游景点在开发过程中,对乡村旅游景观文化挖掘不够,甚至有些乡村旅游企业在开发过程中片面追求城市化与标准化,对乡村旅游原真性的景观文化进行全新改造,拆除大量具有乡村风貌的传统建筑、历史遗存与民俗风情等乡村原真性的景观文化,严重贬损了其应有的价值,导致不少乡村旅游地缺少原真性的乡土气息,地方特色不明显,乡村旅游地应有的“乡”味和“野”味不足,游客的乡村体验性差。
2.2 乡村旅游服务体系要素不全,信息化建设不足
首先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部分乡村旅游地在进行乡村旅游规划时,没有充分考虑乡村旅游者重点关注的停车、餐饮、住宿、卫生等乡村旅游配套诉求,乡村旅游产品的服务品质急需提升。其次是乡村旅游地乡村景观文化原真性开发的信息化建设不足。大数据技术,特别是区块链技术在推动乡村旅游地景观文化原真性开发中的作用不强,在乡村旅游地景观文化原真性开发中缺乏使用大数据技术,特别是区块链技术来构建大旅游思维、大旅游格局、大旅游交通体系,甚至有些地方行政职能部门与乡村旅游企业各自为政,数据资源缺乏共享,设施互补性较差的现象十分严重。
2.3 开发过程中对原真性的乡村景观文化缺乏自信
近年来,由于受到新冠病毒的影响,大量城市居民热衷于乡村旅游,为了迎合城市游客,许多乡村旅游地更多的关注“城市主流文化”,使得原有的乡村审美观念被打破,导致乡村旅游企业存在过度开发、低层次包装与演绎原真性的乡村景观文化。同时,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部分乡村旅游地也存在虚假广告宣传,乡村旅游地居民对乡村本身所拥有的原真性的乡村景观文化缺乏自信,特别是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文化开始全方位渗透传统乡村,原真性的乡村生态环境逐步恶化,乡村景观风貌遗失,传统的乡村景观文化正在逐渐走向消亡,使得旅游者不能准确真实地了解乡村旅游地原真性的景观文化。
因此,在乡村旅游开发与治理过程中要运用区块链技术,从结构层、数据层、合约层、交易层构建乡村旅游地景观文化原真性的开发与保护体系,出台一套与之配套的保障策略,从而有利于精准制定乡村旅游地景观文化原真性的分级开发与治理规划,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3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乡村旅游地景观文化原真性开发与治理体系研究
通过以上分析,运用区块链中的时间截、共识机制、智能合约、去中心化、防篡改与分布式存储等技术,从数据层、结构层、合约层与交易层4个维度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乡村旅游开发与治理体系(图1),更好地解决乡村旅游开发中景观文化原真性不足的问题。
3.1 数据层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乡村旅游开发与治理体系中数据层通过时间截、共识机制、智能合约与去中心化的方式主要封装了乡村旅游地原真性的乡村景观文化数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数据:①原真性的乡村旅游地生态景观文化元素[4]。舒适宜人的乡村生态环境,如纯净的土地、清新的空气等原真性的生态景观文化元素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原真性的乡村生态景观文化元素主要包括气候、山体、水体、植物、动物等生态要素。②原真性的乡村生活景观文化元素。生活要素体现了乡村的社会特性,是乡村居民生活现状的具体表征,主要包括乡村聚落、传统建筑、民居建筑、乡村集市及生活用具等景观文化要素,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因此在乡村旅游地原真性的生活景观设计时,应聚焦于城市游客与乡村居民追求田园生活的文化符号的挖掘,开发具有特色的乡村休闲度假产品。③原真性的乡村生产景观文化元素。原真性的乡村生产景观文化元素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林地、耕地、农田、果园、养殖和产业园地等,还包括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和包装等产业景观文化元素。④乡村民俗景观元素。乡村文化景观是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承传,是乡村旅游地当地居民生活环境与风俗习惯的具体表现,是人们对乡村地区的记忆与精神家园,是乡村旅游地当地居民代代相传的精神,主要由乡村文脉、历史传承、人文关怀、民俗信仰等要素组成。⑤原真的乡村综合景观。乡村景观作为视觉审美对象,是乡村游客对乡村旅游地的整体形象感知,即游客对乡村旅游地的整体布局、自然风貌、外在形态、民居特征和标志性建筑物等要素的视觉审美感知,即体现“宜居、宜业、宜游、宜商”的总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