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2019年中国苔藓产业专利布局与趋势分析
作者: 吴志 徐扬 王代容 韩庆斌 刘平 刘晓荣
摘要 [目的]从专利角度对中国苔藓产业进行了技术层面分析,以期为中国苔藓产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以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佰腾大数据开放平台为数据源,以我国苔藓产业相关的1830项专利为研究对象,对专利申请趋势、区域分布、权利人及主要技术主题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对核心产业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和预测。[结果]明确了中国苔藓产业自2012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创新技术主要集中在栽培技术、中药成分、有机肥料、建筑材料、生态治理等方面;山东、江苏、安徽等省是主要技术创新区域。[结论]今后应研发出苔藓应用新产品,加强苔藓产业链上中游的技术研发,加强苔藓基础研究与应用推广。
关键词 苔藓;专利分析;产业技术;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 S-0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02-0221-06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02.048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Patent Layout and Trend Analysis of China Bryophyte Industry in1985-2019
WU Zhi, XU Yang, WANG Dai-rong et al
(Environmental Horticulture Institute,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Guangdong Key Lab of Ornamental Plant Germplasm Innovation and Utilization, Guangzhou, Guangdong510640)
Abstract [Objective]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bryophyte industry, we analyzed the technology level of Chinese bryophyte indus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atent. [Method]The Stat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 and Baiteng network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patent application status,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the patentee distribution, the main technical topics and predicte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key bryophyte industry technology. [Result]It was clear that the industry had enter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stage since2012;innovative technologies focused on the cultivation technolog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gredients, organic fertilizers, building materials, ecological management and other aspects. Shandong, Jiangsu and Anhui provinces were the main regions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onclusion]In the future, new products for bryophyte application should be developed,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reaches of the bryophyte industry chai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nd basic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bryophyte should be strengthened.
Key words Bryophyte;Patent analysis;Industry technology;Current situation;Suggestion
基金项目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科技支撑增城区现代生态农业综合示范园建设”(202002020059);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新兴学科团队创意农业研究团队”项目(202128TD);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优秀博士引进项目”(R2018YJ-YB3003);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青年导师制”项目(R2019QD-02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2022年创新基金专项“广东适生苔藓植物资源收集保存”(202233)。
作者简介 吴志(1984—),男,广西贵港人,助理研究员,博士,从事苔藓植物产品开发与产业应用推广、创意栽培技术研发研究。*通信作者,副研究员,硕士,从事观赏植物生理生态及低碳集约化生产技术、创意栽培技术、观赏植物资源收集及草花航天育种研究。
收稿日期 2023-02-03;修回日期 2023-02-23
苔藓植物种类繁多,全世界约有23000种,中国约有3300种[1-2]。苔藓植物分布范围极广,从热带、温带到寒冷的地区如南极洲和格陵兰岛都可见其身影[3-4]。苔藓植物在自然界应用比较广泛,被誉为“自然界的开路先锋”[5-7],不仅可改善土壤特性,用作有机肥和栽培基质,还可作动物饲料、食品保鲜材料,甚至可作为建筑材料等[3,8-9]。有些种类苔藓的化学活性成分,如挥发油等被提取出来,还可做中药,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3]。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苔藓植物因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不仅作为大气、土壤和水体的指示植物[10-14],还可以应用在土壤荒漠化治理中,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在环境治理方面[15-20]。专利是科技创新成果的一个重要载体,与相关产业发展有着重大的关系。近10多年来,专利的价值逐渐引起大家的重视,一些科研工作者从专利角度对产业专利文献进行了技术层面分析,如孔令博等[21]对全球玉米分子育种专利态势进行了分析,得出美国是该领域主要的技术来源国家,中国应加大这方面的扶持力度;李红娜等[22]就堆肥技术从专利层面进行了研发现状分析;冯永庆等[23]就板栗相关专利进行分析,预计未来板栗发展方向以功能食品开发及生产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鉴于此,笔者通过对我国苔藓产业1985—2019年相关专利的申请量、专利类型、法律状态、区域分布、申请人情况和核心产业专利技术路线等的收集、整理、分析,梳理出苔藓产业目前研究的技术点及发展趋势,通过对我国苔藓产业专利的分析,以期为中国苔藓产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及佰腾大数据网络平台为数据源,2022年5月24日对专利进行检索并采集了1985—2019年苔藓相关专利数据,建立了苔藓专利数据库,获得国内苔藓及其相关技术专利1830件,数据为中国专利局所公开的数据。
1.2 分析方法
分析方法包括文献计量法,采用主题关键词对中国苔藓相关专利进行检索,关键词包括:ti,ab:(苔藓 OR 藓 NOT 赤藓糖 NOT 赤藓醇 NOT 赤藓红 NOT 体藓 NOT 白藓皮 NOT 皮藓 NOT 扁平苔藓 NOT 足藓 NOT 藓菌 NOT 藓生马先蒿)。检索结果经专利分析平台及Excel等数据处理软件进行计量和分析。
从苔藓专利多年的申请趋势、专利类型及法律状态、专利区域分布、专利申请人排名进行发展态势分析,通过统计分析揭示了苔藓核心产业专利技术的演进并进行了预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专利申请趋势
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有了苔藓专利申请,之后申请量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的阶段,但自2012年后开始进入快速增长,并持续加快。从趋势上看(图1),未来几年整体申请趋势仍将保持较为快速的增长态势(由于2017—2019年申请部分专利尚未公开,因此趋势图呈现下降趋势)。因专利从申请到公开有一定时间的停滞(最长达30个月,其中包括12个月优先权期限和18个月公开期限),2017—2019年的专利数量与实际不一致,因此不能完全代表这3年的申请趋势,其他分析结果同理。
2.2 专利类型及法律状态
从申请和授权的专利类型来看,发明专利1526件,占专利总数的83.39%,其中无效专利848件,占46.34%,审中专利482件,有效专利196件,仅占专利总数的10.71%。实用新型专利270件,其中有效专利175件,占9.56%,无效专利95件;外观专利34件中,有效专利16件,无效专利18件(图2)。
2.3 专利区域分布
图3展示了国内苔藓专利地区分布情况。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广东省、浙江省这5个省专利数量均超百,是国内苔藓专利数量排名前5的地区,专利数量之和占全部专利的53.26%。排名第1的为山东省,其苔藓领域相关技术专利申请量比江苏省多了103件。
2.4 专利主要申请人
对专利申请人进行筛选分析,申请量在9件以上的专利申请人进行排名。由图4可知,申请量达到9件及以上的申请人共有13个,济南昊雨青田医药技术有限公司申请量最多,高达42件,占苔藓专利主要申请人的21.99%,比紧随其后的天津祥泰家具有限公司多26件,是其2.6倍;天津祥泰和另外11家申请人专利数差异不大,从9件到16件不等。
2.5 专利技术主题
对我国苔藓产业专利所涉及的产业方向进行归类,结果如图5所示。当前,我国苔藓产业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栽培和中药成分2方面,专利申请量分别是418和408件;苔藓有机肥料和建筑材料领域专利申请量也较多,分别达到182、109件;苔藓生态治理和遗传分析方向专利数超过50件;另外苔藓在空气净化、动物饲料、组织培养、工艺品、杂草防治方面也存在一定量的专利申请。
2.6 核心产业专利技术路线演进及技术预测
2.6.1 苔藓基础研究与栽培。在苔藓基础研究与栽培环节,涉及的技术主要包括苔藓栽培、遗传分析、组织培养、杂草防治和环境监测等。选取苔藓栽培技术方向作为代表绘制技术路线图。从图6可以看出,2003—2008年以苔藓培育片、苔藓结皮为主,申请、授权专利较少。2008年后开始苔藓组培、苔藓毯、苔藓模块化栽培发展,苔藓墙绿化模式不断增加。从图7可以看出,在苔藓基础研究及栽培技术方面,将来的技术发展路线仍然聚焦在苔藓栽培技术方面,除此之外,在遗传分析、杂草防治、环境监测和组织培养方面也有相关的技术创新。
2.6.2 苔藓初级加工或粗加工。在苔藓初级加工技术环节,涉及的技术包括提取中药成分技术、有机肥料、动物饲料、食品保鲜和栽培基质等。以中药成分加工技术方向绘制技术路线图,如图8所示。由图8可知,专利申请开始在葫芦藓药效分析技术领域,后拓展到小石藓、柳叶藓、泥炭藓等的中药成分分析和中药成分提取技术方向。
从苔藓粗加工相关技术预测分析图(图9)可知,涉及的相关技术有中药成分分析、有机饲料,此外在食品保鲜和动物饲料等方面进行了技术延长,在栽培基质方面也进行了尝试开发。
2.6.3 苔藓深加工环节。在苔藓深加工技术环节,包括的技术有建筑材料、工艺品、生态治理和空气净化技术等。以新型材料深加工技术为代表绘制技术路线图,由图10可知,苔藓作为可降解材料和建筑材料等相关的技术已趋于成熟,在生态材料方面已开始有相关技术方面的应用。
对苔藓深加工方面的专利进行筛选、分类和排序后,得到图11,苔藓深加工领域专利主要分布在以下4个方面:建筑材料、生态治理、工艺品和空气净化。从图11可以看出,苔藓深加工技术环节未来的技术发展将朝着绿色环保方向进行,倾向于作绿色建筑材料、工艺品,环保方向的生态治理和空气净化等,深加工产品主要有可绿色降解的餐具和建筑材料等。
3 讨论
3.1 提高我国苔藓专利质量,提升苔藓品种地位
对于提升农产品品种的市场地位,提高相关专利质量是切实可行的途径之一[24]。我国苔藓申请的专利大多集中在人工栽培、绿化装饰和生态治理方面,类似专利比较多,大部分专利未能得到转化。应针对苔藓产业生产中关键技术进行研发,解决该产业发展过程中问题,不断提高我国苔藓专利质量,充分挖掘不同生境下苔藓植物独有特性,研发出苔藓应用新产品,提升苔藓产品的市场份额,推动苔藓植物的生态和市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