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度肇庆市优新香稻品种比较研究
作者: 孟醒 黄益强 龙增群 黄美华 钟春燕
摘要 丰富本地优新香稻品种的种质资源,推广适应本地种植的优新香稻品种有利于满足消费者需求,促进水稻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引进了5个优新香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从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和抗性等方面对供试品种进行分析,为其进一步推广种植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9香、莉香占、南晶香占、香雪丝苗等优新香稻品种生育期适中,株高、穗长和每穗总粒数等显著高于美香占2号(CK),抗病性好,产量比美香占2号(CK)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适宜在肇庆市进行推广种植。
关键词 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抗性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03-0024-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03.006
Comparative Test of New High Quality Aromatic Rice Varieties in Zhaoqing in 2021-2022
Abstract Enriching the germplasm resources of local new high quality aromatic rice varieties and promoting the local planting of new high quality aromatic rice varieties will help to meet the needs of consumers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rice industry.In view of this, five new high quality aromatic rice varieties were introduced to carry out comparative tests, and the tested varieties were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growth period, agronomic traits, yield and resistance, providing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ir further popularization and planting.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rowth period of new high quality aromatic rice varieties such as 19 Xiang, Lixiangzhan, Nanjingxiangzhan and Xiangxuesimiao was moderate, the plant height, ear length and total grain number per ear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Meixiangzhan 2 (CK), and the disease resistance was good.The yield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Meixiangzhan 2 (CK), which was suitable for planting in Zhaoqing.
Key words Growth period;Agronomic traits;Yield;Resistance
肇庆市是粤港澳大湾区和广东省重要的粮食产业基地之一,多年来,肇庆市十分重视粮食尤其是水稻的生产,2021年4月1日,肇庆市政府印发了《肇庆市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全市水稻种植面积要稳定在16.33万hm2以上,产量保持在100万t以上,稻谷自给率100%[1]。2021年,全市粮食实际生产面积20万hm2左右,其中水稻面积约16.80万hm2,在稳定水稻种植面积的同时,实现水稻良种种植面积约15.33万hm2,良种覆盖率91.27%以上[2]。然而,由于水稻种性本身的原因,推广的优良品种经过若干年后,就会发生品种退化、产量下降、抗性减弱等现象,必须要经常更换不同的水稻新品种,才能保持水稻良种的种植面积和覆盖率,从而保障肇庆市水稻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3]。
近年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香稻新品种在肇庆地区田间种植表现较好,推广面积较大。肇庆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属南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日照充足,雨量充沛,优越的自然环境促进了肇庆市水稻产业的发展[4-6]。肇庆有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和种植习惯,发展优新丝苗香稻的生产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肇庆市水稻产业链完整,不仅种植面积大、单产较高,而且水稻加工企业云集,有大型水稻加工企业10余家,其中广东新供销天润粮油集团有限公司年的粮食深加工能力3万t,服务覆盖产区的优质水稻产量22万t,中型和小型加工企业众多,有效促进了水稻产业转化增值。鉴于此,笔者对2021和2022年度肇庆引进的5个优新丝苗水稻品种的农艺性状、丰产性、抗逆性和适应性等进行综合比较,以期筛选出适合肇庆市种植的优质、高产、抗病、适应性广,同时具备香气的水稻新品种,满足肇庆市对优新丝苗香稻品种的种植需求。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21年7月和2022年7月在肇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实验基地(沙浦农场,112°39′29″E,23°9′31″N)进行,海拔5 m,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2 ℃,年降雨量约1 650 mm。试验地土壤质地为壤土,地势平坦,茬口一致,无遮阴,无病害,排灌良好。试验地土壤pH 7.8,有机质含量20.3 g/kg,碱解氮93.8 mg/kg,有效磷136 mg/kg,速效钾61.8 mg/kg。
1.2 试验材料 试验水稻品种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5个优质高产浓香型丝苗米新品种,以美香占2号为对照,具体品种和选育单位见表1。
1.3 试验设计
试验水稻品种分别于2021和2022年晚造种植,每造均采取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共5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共15个小区,小区面积约 13.33 m2。2021年晚造于7月23日播种,8月9日移栽,秧龄17 d;2022年晚造于7月21日播种,8月12日移栽,秧龄22 d。均采用人工插秧,插秧密度为20 cm×16 cm。
1.4 田间管理
试验田间管理按照当地常规生产管理进行,除试验水稻品种不同,其他田间管理措施一致。肥料施用基于肇庆地区常规施肥方法,并结合丝苗香稻的农艺性状,坚持控氮、稳磷、补钾、增施农家肥。犁耙田时施有机-无机复混肥300 kg/hm2作为基肥,追肥分施3~4次,返青肥在移栽后5~7 d用尿素75 kg/hm2,分蘖肥分施2次,第1次施尿素112.5 kg/hm2+氯化钾37.5 kg/hm2,第2次施复合肥112.5 kg/hm2+氯化钾75 kg/hm2。穗肥在幼穗分化初期施复合肥112.5 kg/hm2+氯化钾75 kg/hm2,粒肥在喷药时加磷酸二氢钾7.5 kg/hm2进行叶面喷施,防止叶片早衰,促使籽粒饱满。本田的排灌管理,以浅水移栽,薄水返青,浅水分蘖,够蘖晒田,深水孕穗,干湿壮籽等交替管理方式进行。
1.5 性状调查 试验过程中记录生育期,每个品种定点调查基本苗、最高茎、有效穗和病虫害发生情况,成熟后每个品种取有代表性样株3穴进行考种,室内考察着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产量进行实收记产。
1.6 数据处理 试验调查数据采用WPS Office 2019专业版软件进行计算,运用SPSS 软件进行Duncan’s 方差分析,比较各品种间差异显著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生育期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2021年晚造5个水稻新品种(系)均在7月23日播种,8月9日移栽,秧龄17 d。从齐穗期看,播种到齐穗历期最长的为19香,比对照美香占2号晚7 d,其次是莉香占和南晶香占,比对照美香占2号晚3 d,香雪丝苗比对照美香占2号提前2 d。供试品种生育期在106~111 d,其中对照美香占2号全生育期为107 d;香雪丝苗生育期为106 d,比对照美香占2号早熟1 d;南晶香占生育期108 d,比对照美香占2号晚熟1 d;19香生育期为110 d,比对照美香占2号晚熟3 d;莉香占生育期最长,为111 d,比对照美香占2号晚熟4 d。
2022年晚造5个水稻新品种(系)均在7月21日播种,8月12日移栽,秧龄22 d。从齐穗期看,播种到齐穗历期最长的为19香,比对照美香占2号晚2 d,莉香占同对照美香占2号相当,南晶香占比对照美香占2号提前2 d,香雪丝苗比对照美香占2号提前3 d。供试品种生育期在111~117 d。其中,对照美香占2号全生育期为114 d;香雪丝苗生育期为111 d,比对照美香占2号早熟3 d;南晶香占生育期113 d,比对照美香占2号早熟1 d;莉香占生育期为115 d,比对照美香占2号晚熟1 d;19香生育期最长,为117 d,比对照美香占2号晚熟3 d。
2.2 不同品种农艺性状比较
2.2.1 株高。从表3可以看出,2021年晚造5个水稻新品种(系)株高在105~112 cm,其中对照美香占2号株高为105 cm,其余品种株高均高于对照;19香株高最高,为112 cm;南晶香占株高为111 cm,位列第2;莉香占株高为110 cm,位列第3;香雪丝苗株高为108 cm,位列第4。2022年晚造5个水稻新品种(系)株高在95~106 cm,其中对照美香占2号株高为95 cm,其余品种株高均高于对照;19香株高最高,为106 cm;莉香占株高为103 cm,位列第2;南晶香占株高为101 cm,位列第3;香雪丝苗株高为98 cm,位列第4。
2.2.2 穗长。
由表3可知,2021年晚造5个水稻新品种(系)穗长在22.12~26.13 cm,其中对照美香占2号穗长为22.28 cm;19香穗长最长,为26.13 cm;莉香占穗长为25.81 cm,位列第2;南晶香占穗长为24.85 cm,位列第3;香雪丝苗穗长最短,为22.12 cm。2022年晚造5个水稻新品种(系)穗长在21.47~24.56 cm,其中对照美香占2号穗长为21.47 cm,其余品种穗长均长于对照;19香穗长最长,为24.56 cm;莉香占穗长为23.75 cm,位列第2;南晶香占穗长为23.62 cm,位列第3;香雪丝苗穗长为21.68 cm,位列第4。
2.2.3 有效穗数。
由表3可知,2021年晚造5个水稻新品种(系)有效穗数为259.5万~327.0万/hm2,其中对照美香占2号有效穗数327.0万/hm2,为最高;南晶香占有效穗数288.0万/hm2,位列第2;莉香占有效穗数为283.5万/hm2,位列第3;香雪丝苗有效穗数为270.0万/hm2,位列第4;19香有效穗数最少,为259.5万/hm2。2022年晚造5个水稻新品种(系)有效穗数为237.0万~295.5万/hm2,其中对照美香占2号有效穗数246.0万/hm2;莉香占有效穗数最高,为295.5万/hm2;南晶香占有效穗数为259.5万/hm2,位列第2;香雪丝苗和19香有效穗数均比对照美香占2号低,分别为244.5万和237.0万/hm2。由此可知,不同年份和不同品种之间有效穗数差距较大。
2.2.4 结实率。
由表3可知,2021年晚造5个水稻新品种(系)结实率在81.16%~92.49%,其中对照美香占2号结实率最高,为92.49%;南晶香占结实率86.48%,位列第2;莉香占结实率为85.35%,位列第3;香雪丝苗结实率为82.09%,位列第4;19香结实率最低,为81.16%。2022年晚造5个水稻新品种(系)结实率在77.57%~97.50%,其中对照美香占2号结实率为86.29%,位列第2;南晶香占结实率最高,为97.50%;莉香占结实率为85.19%,位列第3;香雪丝苗结实率为80.59%,位列第4;19香结实率最低,为7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