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青山湖绿道游客游憩行为研究
作者: 谢能 林旭 徐文辉
摘要 以临安青山湖绿道为研究对象,采用行为观察法、问卷调查、核密度估算法,分析游客游憩行为与其影响因素,探究青山湖绿道游客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郊野绿道的来访游客偏年轻化,以附近和主城区的中青年群体为主;气温和空闲与否成为游客出行的关键因素,秋季来访游客日均人流量呈倒“V”形走势,游客集中在14:00左右;空间的开敞度、可达性、铺装绿化程度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程度是绿道空间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游客的空间分布表明,游客的游憩行为受环境要素影响较高,观赏通行类游憩行为分布波动大,集中分布在路径型空间;静态休闲类游憩行为主要分布在面域型空间;文化消费类游憩活动集中在入口广场空间;而体育锻炼类游憩行为分布波动小。
关键词 郊野绿道;绿道空间;游憩行为;时空分布;核密度估算法
中图分类号 F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04-0118-06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04.026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Study on Recreational Behavior of Tourists on Qingshan Lake Greenway in Lin’an
XIE Neng, LIN Xu, XU Wen.hui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Zhejiang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Lin’an, Zhejiang 311300)
Abstract This paper selects the Qingshan Lake Greenway in Lin’a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es behavioral observation method,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nuclear density estimation method to analyze tourists’ recreational behavior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explores the space.tim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ts in Qingshan Lake Greenwa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isitors to the country greenway tend to be younger, mainly young and middle.aged people in the nearby and main urban areas; temperature and leisure have become the key factors for tourists to travel. The average daily flow of visitors in autumn shows an inverted “V” trend, with tourists concentrated around two points; the openness, accessibility, greening degree of pavement and the perfection of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greenway spac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ourists shows that the recreational behavior of tourists is highly affected by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recreational behavior of viewing and passing type fluctuates greatly, which is concentrated in the path.type space; Static recreational behavior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area.type space; while cultural consumption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entrance square space; however, the distribution of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like physical exercise fluctuates little.
Key words Country greenway;Greenway space;Recreational behavior;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Nuclear density estimation
基金项目 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振兴’视角下浙江乡村绿道多功能协同机制研究”(LGN20C160003)。
作者简介 谢能(1995—),男,湖北孝感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通信作者,高级工程师,硕士,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
收稿日期 2023-03-13
中共二十大以来,国家提出了“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奋斗目标,强调增强社会公平主义,全体人民最大限度地共享发展成果,城郊地区作为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相互交融的区域,已经成为社会发展极为重要的地区,不仅有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而且游憩资源丰富,很多处于未完全开发和利用的状态,郊野型绿道的构建能够很好地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资源,同时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休闲、游憩、健身等需求[1],是提升人民健康福祉的重要载体。绿道的建设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的原则,从游憩者行为需求角度出发,分析绿道使用者的社会属性、时空分布特征,研究游客的空间分布差异[2],对于了解不同人群的游憩需求和影响因素有着重大意义,也为郊野绿道的规划与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游憩行为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各类公园绿地,他们通过直接观测、问卷调查、无人机观测、POI数据分析等[3-5],结合ArcGIS、GPS分析手段[6],对游憩者的人群结构、使用类型、时间特征、空间偏好和服务设施分布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7-8],而有关绿道不同类型空间游客游憩行为微观层面的研究较少。更多的是侧重于绿道选线、评价与营建宏观层面的研究[9-11]。临安青山湖绿道在杭州远郊区建设而成,自然资源保存完好,环境优美,适合自驾游和短期郊游。2022年国庆节期间客流量高达18万人次,是郊野绿道的典型代表,并凭借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游憩体验被评为“第二届浙江最美绿道”之一,但其游憩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尚未明确。笔者通过对绿道不同游客的时空行为特征进行分析,探究影响游人具体行为的影响因素,以期为绿道管理及后期建设提供宝贵意见。
1 研究地概况
野青山湖绿道位于杭州市临安区和青山湖科技城中间地带,是临安未来规划中城市的核心绿色空间,绿道全长42.195 km,分3期而建,到2019年7月全线贯通[12]。其中,水上森林野趣段被选为“环浙绿道”杭州段的一部分,深受大众喜爱,为了保证研究区域的代表性和差异性。该研究选取水上森林趣段及与其接壤的北岛休闲风光段的10个均匀分布的景点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图1),该路段主要分布有水上森林、瑞竺寺、杨树湾驿站、清莲湾驿站、月亮湾、太阳湾驿站、花海、荻芦湾绿廊等景点和休息驿站,景色优美,单面临水,景观节点丰富,紧邻主干道和地铁站可达性较高,已经成为附近居民休闲放松、体育锻炼的最佳场地之一。
2 研究方法及数据收集
2.1 行为观察法
行为观察法主要是在固定时间段固定地点观察的方式[13],同时在现场进行拍摄,在底图上标注人群行为,这样可以在不打扰观测者的前提下,对调查区域的人群社会属性、行为特征进行周期性和系统性的记录,通过该方法可以了解到青山湖绿道游客的时空分布特征和行为偏好,为后期分析游客的空间特征与游憩行为的耦合关系提供数据支持。
2.2 问卷调查法
主要采用问卷填写和随机访谈的模式,在不同类型的空间,随机对不同年龄、身份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14]。在问卷内容的设计上分为3部分:①游客的个人社会属性特征(性别、年龄、客源地等);②游客的一般行为特征(游憩动机、游览方式、陪伴特征等);③游客对绿道构成要素的主观评价。通过对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分析总结青山湖游客的一般属性特征。
2.3 核密度估算法
核密度估算法(KED)是用于分析点状数据分布特征的方法,它能直观地反映游客行为分布的“热点”空间[15]。计算公式为
f(x)=ni=1knx2dixr
式中:f(x)为点x的密度;r为搜索半径;dix为点i到位置x的距离,k为其权重值[16]。基于ArGIS 10.7软件,将绿道内游客点状分布数据导入其中,建立平缓的缓冲区,以探索绿道不同空间内的游客分布特征。
2.4 数据收集
在2022年9月24日到10月24日分别选取气候宜人、条件相似的2个工作日和2个休息日,根据绿道平时人流量的时间分布情况选择07:00—19:00为观察时间段。安排2组成员对绿道出入口每隔2 h记录20 min内的访问绿道的游客总量和行为活动方式;另外安排8组成员对绿道内4种类典型的绿道空间(入口广场、带状路径、驿站节点、草坪面域空间)的游客不同活动类型和时空分布进行记录,同时随机对空间内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4个观察日共记录25 651个样本数据,共发放380份问卷收回374份,有效率为98.4%。将问卷数据整理后导入SPSS 26.0中进行描述性分析,再将行为观察数据整理后通过ArcGIS 10.7标记出游客行为偏好点进行核密度估算,识别出游客在绿道内的热点活动区域,以此探究游客不同空间的行为偏好与时空分布特征。
3 结果与分析
3.1 游客行为一般特征
3.1.1 游客个人属性特征。
从游客性别结构和客源地来看(表1),游客男女比例较为均衡,且呈年轻化,主要为杭州和临安周边居民;从职业构成来看,以企业职工、全日制学生和个体商户为主,其中企业职工占比最多;从到达方式来看,游客以驾车到达为主,其次为乘坐地铁、公交、出租车。由此可以看出,青山湖绿道充分发挥了其郊野绿道的游憩功能,不仅成为周边居民的日常休憩地,更吸引杭州主城区居民前来开展赏景、骑行、露营、野餐等游憩活动。
3.1.2 游客一般活动特征。
青山湖绿道游客主要游览方式为步行游玩,占总体的70.59%,大多数游客停留时间在1~<2 h,占总比例的36.89%;在陪伴类型上,大多数游客选择多人同行,可以看出社交需求和亲子陪伴成为潜在游憩动机;在出行目的上,大部分游客的出行目的为赏景观光,占总比例的53.01%,其次是体育锻炼,占17.67%,主要为骑行活动(表1),这证明青山湖绿道充分发挥其旅游观光和体育锻炼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