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商发展对农民创业的影响研究
作者: 田洁琼 张佳
摘要 电子商务的发展给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已经成为推动农民创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基于我国2013—2021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电商发展水平对农民创业的影响,并对地区的差异性进行了剖析。结果显示:电商发展水平对农民创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意味着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农民更容易参与创业活动。然而,这种影响在不同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相较于中西部地区,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东部地区农民的创业提升作用更大。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在电商发展对农民创业的影响中存在着显著的中介效应。
关键词 电子商务;农民创业;产业结构;中介效应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08-0196-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08.046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China’s E-commerce Development on Farmers’ Entrepreneurship
TIAN Jie-qiong,ZHANG Jia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Yangtze University,Jingzhou,Hubei 434020)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has brought a wide and profound impact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business activities,an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to promote farmers’ entrepreneurship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This paper empirically examines the impact of the level of e-commerce development on farmers’ entrepreneurship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31 provinces (cities) in China from 2013 to 2021 and analyses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The findings show that the level of e-commerce development has a significant promotion effect on farmers’ entrepreneurship,which means tha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farmers are more likely to participate in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However,this impact is highly variable across regions.Compared to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th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has a greater role in enhancing farmers’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eastern region.Further mechanism analyses show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mediating effec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in the impact of e-commerce development on farmers’ entrepreneurship.
Key words E-commerce;Farmers’entrepreneurship;Industrial structure;Intermediary effect
在我国的农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创业型经济正逐渐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倡导下的重要推动力量。近年来,农业领域涌现了许多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如家庭农场、大规模种植养殖企业和农产品流通加工企业等。这些新型经营主体为农民创业提供了全新的机遇和选择,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农民创业也面临着各种限制性因素,包括地理位置、政府扶持以及信息和通信技术等。这些因素制约了农民创业活动的展开,并导致农民创业的活力无法得到充分激发[1]。
近年来,随着电商平台的广泛普及和应用,传统的创业模式发生了彻底的变革。这种新模式正以普适性形态在农村地区展开[2]。农民可以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打破地域限制和信息壁垒,开启一个崭新的创业时代。商务大数据监测显示,2021年中国农村网络零售总额达到2.05万亿元,占全国网络零售总额的15.66%,同比增长11.3%。2022年上半年,农村网络零售总额为9 759.3亿元,同比增长2.5%。截至2021年底,全国范围内共有1 632.5万家农村网商和网店。淘宝村、淘宝镇的电商从业人员已经达到360万人,交易额更是突破了1.3万亿元,增长势头非常迅猛。与此同时,电商人均年销售收入也超过了36万元,显示了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巨大潜力和吸引力。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发展业态,不仅加速了农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还不断推动着农民创业就业工作的开展。不仅为农民提供了更多增收机会,还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目前学术界对农民创业这一领域的问题给予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主要体现在农民创业主体以及农民创业绩效等方面。在农民创业主体方面,汤龙等[3-4]指出农民返乡创业是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和推动城乡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此外,李国正等[5]研究认为宅基地抵押贷款在农民异地创业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合理的评估和对冲机制有助于规避潜在的社会风险,完善针对农民创业的保险和支持政策也能有效降低农民创业的风险。农民创业的绩效方面主要受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在内部环境方面,研究集中于创业者自身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6-7]以及内在动机等因素。而在外部环境方面,主要分析农民创业所依赖的资源禀赋和政策制度[8-9]。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有大量文献对农村电子商务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包括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和特征、经济社会效应等方面的内容[10-13]。然而,在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农民创业之间的关系方面,相关研究较少,且主要是微观层面上的研究。例如,王金杰等[14]发现电子商务显著促进了农村居民的创业活动、创业投资和雇佣规模的扩大。并且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社会资本对农村居民创业的限制。涂勤等[15]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发现,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后,农户在创业方面的可能性显著增加了1.4百分点。此外,该政策还能够缓解农户在资金和社会资本方面的限制,并减少创业所面临的风险,这将进一步促使农户积极地投身于创业活动中。
综上所述,学术界就电商发展以及农民创业这些方面展开了多维度、多角度的探讨与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分析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并且主要聚焦在微观层面上。因此,该研究采用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分析电商发展水平对农民创业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及进一步探讨产业结构升级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
1 理论分析及假设
在传统的经济运行模式下,客户必须通过面对面的方式才能获取产品信息。这种方式使得获取信息的成本相对较高,从而对销售效率和销售量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此外,传统销售模式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中间商能够利用信息优势赚取差价,进而增加客户的购买成本。然而,随着电子商务的崛起,农民现在能够通过电商平台销售自己的产品,与客户实时有效地进行沟通,让客户能够更加准确的了解产品的信息,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不仅使客户能够购买到优质且价格合理的产品,同时也使农民通过更高的销量获得更多利润。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信息传递更加全面和透明,提高了销售效率,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创业优势。
另一方面,农民不愿意涉足创业的原因之一是过去他们主要依赖从事农业生产或打工来维持收入水平,这导致了相对较低的收入。因此,当考虑创业时,他们面临着较高的试错成本和风险。如果创业成功,不仅可以增加家庭收入,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甚至可以改变整个家庭的命运。然而一旦创业失败,将会面临经济负担加重的情况。创业失败可能导致投入的资金和时间的损失,甚至可能难以满足基本的温饱需求。现如今,农民可以依靠电商平台,不需要购买或租用场地,也不需要花钱进行产品推广和宣传来进行创业。这将极大地减少农民创业的成本,在电商平台上销售优质的产品,从而拓宽销售的渠道,提高收益水平,实现创业致富。基于此,该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1:电商发展水平与农民创业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电商的发展能有效地促进农民创业。
农业长期占主导地位,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这是过去我国农村发展的主要特点。随着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整合了市场资源,形成了新的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电商的运用能够使农民掌握最新的生产技术和及时获取农业市场信息,从而使得传统的生产模式得以改进。这有利于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的效率,改善农作物的品种和质量。电商的发展也改变了农产品传统的流通和销售方式,发展直销和电商配送等形式,加速了农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提升了农产品的销售效率,从而不断延伸了农业的产业链,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结构的升级,也会不断吸引更多的农民投入创业中去。
另一方面,电商的发展也催生出了一系列新产业、新业态。举例来说,直播带货、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等行业相继兴起。近年来,福建省宁德市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山海土特产资源优势,着力推进农村电商创业园和电商直播基地的建设。为了推动农民创业,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通过“电商平台+主播培育”等模式。这些举措在引领和示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农民创业营造了良好的环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农户提供了新的创业机遇,并激发了他们的创业热情,因此吸引了大量农民涌入创业市场。这种新的动力机制极大地推动了农民创业的蓬勃发展。基于此,该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2:电商的发展通过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影响并促进农民创业,即产业结构升级存在中介效应。
2 研究设计
2.1 模型构建 首先构建基准模型。为检验电商发展对农民创业的直接影响,由此模型(1)如下所示:
ENTit=α0+α1ECit+α2ROADit+α3URBit+α4GDPit+α5UIGit+α6AREAit+α7ELEit+εit(1)
式中:i为地区,t为时间;被解释变量为农民创业,用符号ENT表示。核心解释变量为电商发展水平,用符号EC表示。控制变量包括:基础设施(ROAD)、城镇化(URB)、经济发展水平(GDP)、城乡收入差距(UIG)、农作物总播种面积(AREA)、农村用电量(ELE)。εit表示随机误差项。
为进一步验证电商发展对农民创业的影响机制,选取产业结构升级作为中介变量,以此来检验电商发展水平是否通过产业结构的升级来影响农民创业。该研究在模型(1)的基础上构建如下模型:
INDit=β0+β1ECit+β2ROADit+β3URBit+β4GDPit+β5UIGit+β6AREAit+β7ELEit+εi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