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参与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收入效应研究

作者: 汤旭 黄孝明 张星星 王振

农户参与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收入效应研究0

摘要 为探索农户参与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对农户收入的影响,通过对麻阳县、保靖县与长沙县农户的问卷调查,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与工具变量法,得出以下结论:加入新型林业经营主体能使农户家庭收入和林业收入显著增加;在引入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后,回归结果仍能验证加入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对农户收入的显著影响,但该变量的系数有所变大;从异质性分析结果来看,加入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建议:增强对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政策支持力度,如冷库建设、生产设备采购、物流系统建设、品牌保护等;通过正面宣传以及各项惠农措施提升农户对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满意度,如种苗培育、技术培训、农资采购、林产品收购等,以吸引更多农户加入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因地制宜地实行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支持政策。

关键词 农户;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收入效应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08-0206-06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08.048

Study on the Income Effect of Farmers’ Participation in New Forestry Management Entities

TANG Xu1,2,HUANG Xiao-ming1,ZHANG Xing-xing1 et al

(1.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 and Technology,Changsha,Hunan 410004; 2.Key Research Base for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Hunan Province “Research Center for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Economy”,Changsha,Hunan 410004)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participating in new forestry management entities on farmers’ income,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were drawn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farmers in Mayang County,Baojing County,Changsha County,and with the use of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and instrumental variables estimation method:joining the new forestry management entity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farmers’ household income and forestry income; after introducing the instrumental variables estimation to solve the endogeneity problem,the regression results can still verify the significant impact of new forestry management entities on farmers’ income,but the coefficient of this variable has become larger; from the results of heterogeneity analysis,there were significant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impact of joining new forestry management entities on farmers’ income.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this article suggests: strengthening policy support for new forestry business entities,such as cold storage construction,production equipment procurement,logistics system construction,brand protection,etc; enhancing farmers’ satisfaction with new forestry business entities through positive publicity and various measures to benefit farmers,such as seedling cultivation,technical training,agricultural material procurement,and forest product procurement,in order to attract more farmers to join the new forestry business entities; implementing support policies for new forestry management entities tailored to local conditions.

Key words Farmer;New forestry management entity;Income effect

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对于优化林业资源配置、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实现乡村振兴等目标都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相对于普通农户,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具有资本实力雄厚、技术能力较强、市场化程度较高等优势。为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加快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积极促进林业专业大户、家庭林场、农民林业合作社、林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应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中小微企业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在政策支持下,各林区涌现出众多的新型林业经营主体,这些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在促进林业规模经营及增加林业生产要素投入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它们的发展壮大是否辐射到了当地农户,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了当地农户收入还是一个需要厘清的重要问题。

鉴于此,笔者基于湖南省怀化市麻阳县、湘西自治州保靖县与长沙市长沙县3地农户的调研数据,采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加入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对农户家庭收入以及林业收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 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外关于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文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在提升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经营效率方面,学者们提出了不同建议。李彪等[1]研究认为,林业专业合作社效率提升的关键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此,应积极引入新技术及优化内部资源配置。此外,许驰等[2-3]研究发现,理事长的人力资本对林业专业合作社经营效率也有积极影响。在经营管理上,赖媛媛等[4-5]都提出应采取企业化管理模式,在渠道选择、品牌建设、质量控制、社员增收上提升林业合作社经营效率。现实中,融资约束会负面影响林业合作社的经营效率,而健全财务制度,提高自身经营实力,加强银社关系能有效缓解融资约束[6]。Carter等[7]研究发现,林业合作社对于提高美国东南部和拉丁美洲的林业生产力具有较大的积极作用。

在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培育的经济效益上,学者们发现,加入新型林业经营主体不仅对农户收入有积极影响[8-9],还会对林下经济有显著影响[10]。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对林业产业的促进作用在于其能覆盖林业产前、产中、产后等生产环节[11]。陈铭昊等[12]研究发现,新型林业经营主体除了通过直接效应,还会通过工资溢出、转移就业、技术溢出等间接效应促进农户增收。

在农户与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合作方面,对林业合作社的认知与信任,对林业合作社的需求,村里是否有林业合作社,社会互动,社交冲突,非正式关系网络,对他人的信任等是林农参与意愿及参与行为出现差异的主要因素[13-14]。正是因为对合作社比较信任,所以瑞典林业合作社的成员比较乐意向政府、非政府组织以及公众提供林业公共产品[15]。

在优化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培育路径上,国内外学者们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一是创新流转模式。鉴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集中土地时会遭遇中途违约风险,因此刘灵辉[16]提出要创新流转模式。二是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比较优势。Blinn等[17]研究认为,林业合作社可以在改进营销以及与其他合作社建立网络方面发挥比较优势。赵晓峰等[18]研究提出,因为不同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比较优势上存在差异,所以必须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地位,重点扶持家庭农场,在生产性服务和销售环节重点扶持合作社,在农产品加工和物流环节重点扶持龙头企业。三是降低交易费用。因为土地流转交易费用对土地流转有显著影响,所以降低交易费用能促进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培育[19]。此外,降低交易费用的一个途径是合理控制合作社规模,因为当合作社规模过大时,交易成本与财务治理成本会高于非合作社企业[20]。

目前关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文献相对丰富,但研究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文献较少。已有研究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是较少关注核心解释变量是否加入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因而已有研究的结论是有偏误的;二是忽略了区域差异,各区域对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大小不一,而且各区域与中心城市距离远近各不相同,因此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也呈现高低不平的现象,因此现有研究忽视了不同地区农户加入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在收入效应上的差异。针对以上不足,将围绕农户加入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收入效应开展研究,即运用工具变量法以解决核心解释变量的内生性问题;按区域进行分类回归,以探索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农户在加入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收入效应上的差异,并就此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2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为研究农户参与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收入效应,自2023年4—8月对湖南省怀化市麻阳县、湘西自治州保靖县、长沙市长沙县的农户分别进行了调研。这3地森林覆盖率较高,林业产业比较成熟,新型林业经营主体也较多。麻阳县森林覆盖率66.09%,冰糖橙和黄桃是该县的特色林业产业,其中麻阳冰糖橙栽培面积1.87万hm2,产量居全国首位,享有“中国冰糖橙之都”的美誉。保靖县森林覆盖率70.24%,茶叶和油茶是当地特色林产品,其中“保靖黄金茶”是该县的一张金名片,产业基地种植规模1.00万hm2,综合产值21亿余元。长沙市长沙县森林覆盖率49.83%,苗木与茶叶是其特色林业产业,其中苗木面积66.670万hm2,茶园面积0.712万hm2。该调研共发放问卷370份,收到问卷326份,其中麻阳县回收95份,保靖县回收140份,长沙县回收91份,问卷有效率为88.11%。

3 机理分析与假设

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包括林业专业大户、家庭林场、农民林业合作社、林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化服务组织。与传统农户相比,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在经营规模、资金实力、技术水平、生产能力、市场营销上有较大优势。农户通过入股、合作等形式加入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可以在种苗采购上获得优质幼苗,从而保证未来林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农户还可通过新型林业经营主体集中采购农药化肥,这可在采购上降低生产成本。此外,通过加入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农户可获得更多林木嫁接、培育等技术培训,从而提高林产品产量。在林产品成熟后,农户可以高于当地零售价的价格,将林产品销售给新型林业经营主体,从而获得更高收入。综合以上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假设: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