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秀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

作者: 王月红 宣宇

“千年秀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0

摘要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关键举措,也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加快推动“千年秀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雄安建设绿色发展城市典范和绿色高质量发展全国样板的内在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雄安重要讲话精神的实践需要。基于雄安实际,提出了森林碳汇、森林公园开发、森林生态银行、综合生态补偿四大实现机制,具有广泛的示范借鉴意义。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雄安新区;千年秀林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10-0216-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10.047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Realizing the Value of Ecological Products in “Millennium Xiulin”

WANG  Yue-hong1, XUAN  Yu2

(1.School of Economics,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hijiazhuang, Hebei 050061;2.Hebei Coordinated Innovation Center for BTH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hijiazhuang, Hebei 050061)

Abstract Establishing a sound mechanism for realizing the value of ecological products is a key measure to implement 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and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Green Waters and Green Mountains” into “Gold Mountains and Silver Mountains”, and is also an important path to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humans and nature.Accelerating the realization of the value of ecological products in “Millennium Xiulin” is an inherent requirement for Xiong’an to build a model of green development cities and of gree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nd also a practical need to implement the spirit of President Xi Jinping’s important speech of investigating Xiong’an. This paper proposes four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s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Xiong’an, including forest carbon sink, forest park development, forest ecological banking, and comprehensiv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which have extensive demonstration and reference significance.

Key words Forest ecosystem;Ecological products;Value realization;Xiong’an New Area;Millennium Xiulin

基金项目 河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青年拔尖人才项目)(BJ2021064)。

作者简介 王月红(1981—),女,河北唐山人,副教授,博士,从事生态与环境经济学、生态文明与绿色金融研究。* 通信作者,高级经济师,研究员,博士,从事宏观经济、金融市场、经济政策研究。

收稿日期 2023-09-21;修回日期 2024-04-03

加快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路径。党中央高度重视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2024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生态综合补偿,深化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

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是重大国家战略。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雄安新区时强调,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雄安新区建设成为绿色发展城市典范。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的自然资源,是重要的水库、粮库、碳库,具有巨大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千年秀林”是雄安重要的代表性生态系统,对构建雄安绿色生态空间格局、建设“零碳城市”具有重要意义。推动“千年秀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完善雄安绿色发展政策体系,建设美丽中国“雄安样板”的重要抓手,也是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雄安重要讲话精神的实践需要,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 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方式

1.1 生态产品及其价值

2010年12月,国务院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提出“人类需求既包括对农产品、工业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包括对清新空气、清洁能源、宜人气候等生态产品的需求。”首次提出“生态产品”概念。生态产品是指特定生态系统直接或间接提供的物质或服务,主要包括生态物质产品(如农林牧渔产品、清新空气)、生态调节服务(如水源涵养、气候调节)、生态文化服务(如教育审美、娱乐康养)三大产品类型[1]。

森林生态产品,是以森林资源为载体、森林生态系统直接或间接提供的物质或服务,主要包括森林生态物质产品、森林生态调节服务、森林生态文化服务。森林生态物质产品是指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的诸如木材、粮油、药材等物质产品;森林生态调节服务是指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的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固碳释氧等生态调节功能;森林生态文化服务是指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美学、游憩康养、教育研究等文化服务[2]。

(森林)生态产品价值,是指特定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最终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总和。与生态产品类型相对应,生态产品价值主要包括生态物质产品价值、生态调节服务价值和生态文化服务价值三大类[1,3-5]。实践中,常用“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ross ecosystem product,GEP)来核算生态产品价值。2020年,我国生态环境部等部门正式提出GEP核算技术指南。

1.2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式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生态资源(绿水青山)向经济资源(金山银山)的显性转化过程,其本质是生态价值的外部性“内部化”为经济价值的过程[1]。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过程,常常因生态产品类型特点不同而存在差异。很多学者研究认为[6-8],一般而言,生态物质产品产权比较明确(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具有经营性特点;生态调节服务通常具有公共品属性,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生态文化服务往往属于公共资源,具有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对于生态物质产品、生态文化服务,一般可通过市场化方式(如市场直接交易)推动价值实现;对于生态调节服务,因存在公共品属性,其价值实现过程通常需要引入公共治理,常用的价值实现方式有生态补偿、政府购买等。

森林生态物质产品、生态文化服务一般具有竞争性(如明晰的产权等),其价值实现通常以市场化的方式,通过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途径提供生态产品,其价值实现过程主要表现为“森林资源→森林资产→森林资本→森林生态产品”,具体实现路径主要包括特色经济林产业、林下经济产业、生态旅游、休闲康养、自然教育等。森林生态调节服务因产权不够明晰,其价值实现一般需要政府参与,具体实现路径主要包括纵向生态保护补偿(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财政转移支付等[9-10]。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见图1。

2 “千年秀林”生态系统建设成效及价值估算

“千年秀林”是雄安新区代表性生态系统,雄安先植绿、后建城,“千年大计”从“千年秀林”开始。“千年秀林”以乡土树种、长寿树种为主导全冠种植,通过苗木品种多样化,营造异龄、复层、混交的近自然森林。新区设立7年来,“千年秀林”拔节生长,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显著提升,具有生态林、景观廊道林和游憩林等多重功能。截至2023年底,“千年秀林”已种植苗木280余种、2 300多万株,累计新增造林3.2万hm2,森林总面积达到5.2万hm2。根据《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部署,到2035年,“千年秀林”面积将增至百万亩,雄安新区森林覆盖率将提高至40%以上。

“千年秀林”生态产品价值潜力巨大。根据我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最新数据,可以采用市场比较法估算百万亩“千年秀林”生态系统价值量[7]。选取2018年云南省自然保护区、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和2021年黑龙江大兴安岭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数据,取3地森林生态产品价值的平均值作为基准(约9.051万元/hm2),据此推算,百万亩“千年秀林”的生态产品价值约为60亿元/a。

3 积极探索“千年秀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坚持问题导向,推动体制机制探索创新,加快完善“千年秀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助力雄安建设绿色发展新高地,发挥高质量发展全国样板的典范引领作用。

3.1 路径之一,森林碳汇机制

森林生态系统贡献了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约80%的固碳量,是陆地生态系统固碳主体,固碳增汇作用显著。森林固碳主要基于自然的过程,相比工业碳捕捉减排,具有成本低、易施行,兼具生态、经济、社会等多重功能。森林固碳已成为缓解气候变化的根本措施之一。

目前,森林碳汇交易是我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典型方式,主要包括国家核证自愿减排机制(CCER)、地方核证自愿减排机制(如BCER、PHCER、FFCER)、国际核证自愿减排机制(如CDM、GS、VCS)等[2]。2010年,浙江临安获批建设全国首个“碳汇林业试验区”,已累计碳汇造林1 000 hm2。2015年,广东长隆开发了全国首个林业CCER项目。2016年,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开发了VCS改进森林管理项目。2020年,青海完成首个VCS造林项目碳汇交易。2021年,浙江安吉开发了全国首个竹林碳汇共富项目。

“千年秀林”属于大规模人工造林项目,而且特别注重构建以碳汇能力强的乔木为主,乔木、灌木、草本搭配种植,兼具生态和景观功能的异龄、复层结构,“千年秀林”固碳增汇能力强、碳汇开发条件优越。充分利用CCER重启的机会,根据CCER造林碳汇方法学要求,结合新区实际,建立健全“千年秀林”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加快将“千年秀林”造林碳汇开发为CCER项目并参与市场交易,形成长期碳汇投资收益。此外,积极创新碳汇市场化融资模式(碳汇质押贷款等),形成营林资金投入与造林碳汇收益闭环[11-1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