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作者: 胡丽 余春莲 柳菲摘要 农民大学生创新创业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能有效丰富乡村经济业态,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自我价值。针对农民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的挑战和能力培养欠缺问题,提出了农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对策以及农民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旨在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本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 乡村振兴;农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10-0266-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10.057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of Peasant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HU Li,YU Chun-lian,LIU Fei
(Rural Education and 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Research Center,The Open University of Sichuan,Chengdu,Sichuan 610073)
Abstract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of peasant college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engine for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of peasant college students can effectively enrich rural economic forms,increase farmers’ income,and realize self-value. In view of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peasant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lack of ability training i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we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cultivate the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of peasant college students,and the practical paths for peasant college students to help rural revitalization,so as to provide effective reference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rural local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al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Peasant college student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基金项目 2023年四川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生态化教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STZC2304)。
作者简介 胡丽(1991—),女,云南玉溪人,讲师,博士,从事作物育种与栽培研究。
收稿日期 2023-07-03;修回日期 2023-08-01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先发展农业和农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长期以来,农村青壮年、优质人才持续外流,人员结构失衡、素质偏低、老龄化严重等问题突出,仅依靠现有的农村劳动力无法实现乡村振兴。2004年,教育部依托全国开放大学启动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项目,将高等教育延伸到农村,旨在为农村培养造就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工作队伍,使他们成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引路人[1]。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文件精神,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各省级开放大学不断升级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为我国广大农村培养了一大批农、林、牧等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涌现出许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推动乡风文明不断进步的优秀代表。农民大学生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力量,是新型职业农民的主力军。在乡村振兴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重背景下,充分挖掘农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潜力,将农民大学生创新创业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发展,是促进乡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因此,高校应积极开展农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创新创业热情,并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使他们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充分发挥自身价值。
1 农民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
1.1 农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义
农民大学生不同于全日制大学生,他们生长在农村,工作在农村或在外务工,并同时接受高等教育。农民大学生拥有丰富的农村生产生活实践经验,同时通过大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能力培养,具有完备的知识体系,学习能力强,且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将新知识、新技术快速应用于农村生产生活中。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民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农民大学生就地创新创业既符合国家政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有利于自身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能有效解决当地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人才短缺问题。
1.1.1 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相较于城市,农村地区就业机会少,尤其是西南地区人多地少,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农民收入低,青壮年只能背井离乡外出务工。如何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水平已成为当前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农民大学生创新创业可以为当地农村带来新的农业技术,开发新产业、开拓新市场,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吸引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发展,有利于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
1.1.2 丰富乡村经济业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农村资源丰富,但开发程度低,利用率不高,尤其是偏远地区传统农业仍然占主导地位,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因地制宜挖掘农村特色资源,开发特色农产品,发展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发展农产品电商营销,丰富农村经济组织类型,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1.1.3 促进农民大学生自身发展,实现自我价值。
与在外务工、入职企业相比,回乡自主创业更有助于农民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发挥。农民大学生可以充分挖掘乡村资源、寻找商机、组建团队开展创新创业,实现就地致富。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农民大学生不仅能增长才干,促进自身发展,而且能回馈社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1.2 农民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分析
1.2.1 国家政策宽松,政府扶持。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李克强为号召人民加入创新创业行列而提出的口号。他提出:要在960万km2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大幅度降低创新创业成本,健全农民工返乡创业服务体系[2]。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深入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的意见》,鼓励地方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支持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兴办企业、做大产业,对首次创业、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3]。2022年5月,国家税务总局更新发布《“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税费优惠政策指引》,聚焦减税降费,实行金融企业涉农贷款损失税前扣除,为农户提供融资担保及再担保业务免征增值税等[4]。各地政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出台了一系列返乡创新创业政策,进一步优化农村创新创业环境,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创新创业,激发农村创新创业动力和活力。农民大学生身处国家和政府营造的创新创业大环境中,不仅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而且可以增强其主动创新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1.2.2 学校响应号召,建立创新创业平台。
为响应国家创新创业号召,国家开放大学及各省级开放大学加大了对农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支持。学校积极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定期开展涉农专业学生创新创业优秀案例评选,以激发农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提高农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此外,学校还建设了一批优质实践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比如参观学习、现场观摩、顶岗实操等[5-7],并定期举办创业论坛,邀请创业成功的农民大学生为学生们分享创业经验和心得体会。学校不仅提供资金支持,而且配备了师资提供指导,为学生搭建了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1.2.3 乡村资源丰富,创业机会多、风险小。
乡村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的开发空间,可以为农民大学生提供优质的项目资源。农民大学生生长、生活在农村,与外来人员相比,他们有着“三农”相关创新创业的先天优势,熟悉农村环境,了解农业生产,清楚农村当地人文风俗,容易得到当地人的认可和支持。同时,农民大学生拥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农业生产技能,且具备“三农”相关专业素养,更易于实现对广大农村市场的开发,创业风险较小。
1.3 农民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的挑战
1.3.1 项目选择。
项目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创新创业的成败。当前乡村创业产业同质化、弱质化等现象较为普遍。目前农村大部分产业主要依托传统种养殖业开展,若不充分挖掘乡村本地特色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仅仅进行数量的弱质化重复,将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力不强、创业效益低等问题。因此,如何选择适合的创业项目是农民大学生面临的首要问题。
1.3.2 资金短缺。
一定数额的资金是创新创业成功开启的重要保障。农民大学生工作生活在农村,经济实力有限,大多数人都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无论是在种养殖领域还是休闲农业领域进行创新创业,项目初期均需要投入较多资金,且农业项目回报周期长,运营过程中容易出现资金不足的问题,从而导致创业失败。资金短缺问题已被视为农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最大阻碍。
1.3.3 自身能力及经验不足。
农民大学生在农村创业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自身能力及经验不足。创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不论是项目选择还是项目管理、技术、市场营销等环节都需要具备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包括创业机会的识别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技术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等[8]。农民大学生虽然具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但其创业所需的能力还比较欠缺,比如市场敏锐性低,不善于寻求政策信息、市场信息及技术信息,不熟悉法律、财务政策,信息滞后;社会交往能力弱,在面对政府部门办事难、融资困难、产品销售受阻等问题时不擅于寻求帮助与合作;内部管理不专业,人员分工不明确,组织架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规范,容易出现管理风险。
2 农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农民大学生是新型职业农民的主力军,对农村经济发展、乡风文明建设及生态环境建设起着重要作用。我国开放大学系统作为培养农民大学生的主要高校,在培养和提升农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上具有重大责任。加强农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切实有效的培养对策既是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丰富培养内涵的需要,又是提高农民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对乡村振兴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