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孪生的烟田管理系统
作者: 詹莜国 李洪明 李伟 杨兴党 麻莉娜 吕明站
摘要 烟草农业已通过实施设施农业和全程机械化等手段来提升烟叶的生产效率、烘烤烟草的品质以及农民的收益,但在烟田管理上仍然面临由非线性、互馈性、多尺度等难题带来的效率低下问题。采用数字孪生理论和技术,以昆明地区的烟田管理系统为研究对象,设计多要素物联网数据采集装置,结合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建立一种以虚控实的数字化在线推理和反馈体系的烟田数字模型,以烟草氮元素管理为实践应用,实现了数据驱动的烟田农事管理。结果表明,数字孪生技术能显著提升烟草农业的管理效率,其中氮元素管理服务效率提升71%。数字孪生技术在烟田管理的全过程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潜力,为烟草农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应用参考。
关键词 数字孪生;烟田管理;虚拟模型;倾斜摄影;氮元素管理
中图分类号 S 1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12-0222-06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12.047
Application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Digital Twin Technology in Tobacco Field Management System
ZHAN You-guo,LI Hong-ming,LI Wei et al
(Kunming Municipal Tobacco Company,Kunming,Yunnan 650051)
Abstract Tobacco agriculture has improved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tobacco leaves,the quality of cured tobacco and farmers’ income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facility agriculture and full-process mechanization.However,it still faces efficiency problems in tobacco field management caused by non-linearity,interactivity,and multi-scale challenges.We applied digital twin theory and technology to a tobacco field management system in the Kunming area.A multi-element Internet of Things (IoT) data collection device was designed,combined with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oblique photography technology,to establish a digital twin model of the tobacco field.This model created a virtual control over the reality through online reasoning and feedback systems,with a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tobacco nitrogen management.This resulted in data-driven tobacco field farm managemen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igital twin technology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of tobacco agriculture,with nitrogen management efficiency increased by 71%.Digital twin technology had broad application potential in the entire process of tobacco field management,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tobacco agriculture.
Key words Digital Twin;Tobacco field management;Virtual modeling;Tilt photography;Nitrogen element management
基金项目 中国烟草总公司云南省公司科技项目(2020530000241029)。
作者简介 詹莜国(1981—),男,湖南常宁人,高级农艺师,硕士,从事烟草绿色生产新技术与推广研究。*通信作者,中级工程师,硕士,从事智慧农业研究。
收稿日期 2023-07-20;修回日期 2024-02-27
2020年,在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指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1],同时对数字农业进行了明晰的应用场景描述。烟田作为烟草农业的基础生产要素,是烟草农业最先开展数字化研究的领域,国内外很多国家和地区省份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手段获取烟田多尺度图像数据,构建烟田数字化地图[2-8]。在该底图基础上,研究人员结合其他自然数据开展了地形地貌、土壤肥力、病虫害监测、灾害评估、种植区划分类等[9-12]方面的研究。
近年来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数字孪生技术在数字农业和烟草工业中得到了大量应用,如智慧农业系统中的三维可视化、智慧化的表型组学研究、大数据应用的精准滴灌、数字孪生应用等[13-16]。刘光亮等[17-19]提出了烟草科学大数据、数字化育种、智慧烟叶生产等方向;烟草工业采用数字孪生来实现实体和虚拟信息体之间的融合,实现物流、仓储的人、机、料、法、环数据驱动的过程管理[20-21]。
参照数字孪生在烟草工业中的应用,烟草农业数字孪生系统可以通过物联网手段建立烟田的准实时数字化镜像,基于专家知识进行超实时推演来制定生产决策,再通过设施农业交互反馈来对烟叶生长发育实现影响。数字孪生的应用,为烟草农事管理实现智能化、无人化、标准化提供技术基础。
目前,数字孪生技术在烟草农业的应用还鲜见公开的研究成果,因此在前人利于数字孪生开展烟草工业和其他农业的基础上,笔者以典型的昆明烟田管理系统为例,采用数字孪生的技术思想,设计了一套全要素的烟田管理系统,集成了一套8要素物联网采集装置,对当地烟田进行了数字虚拟建模,最后以氮元素缺失监控为应用点予以应用,验证了对应数字孪生技术的能力和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系统定义
根据烟田的基本农田属性和烟叶自身生长的要求,该研究对于数字烟田管理系统的关键采集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和合并,定义了6个属性描述为其基本数字化内容,具体内容见表1。
1.2 总体设计 基于数字孪生构建烟田管理系统,其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业务服务和前台系统4个组成部分,系统架构设计见图1。
业务系统采用微服务模式设计,微服务包括各类微服务组件的集合和微服务组件的管理能力,通过微服务层管理功能对各微服务组件的注册、调用、配置进行有效管理。
1.2.1 关键技术设计。
1.2.1.1 数字建模技术。建立数字孪生体是数字孪生技术区别于物联网监控技术、专家决策系统等其他技术手段的最关键任务。数字孪生体是将现有物理世界的烟田进行数字建模,通过实测、仿真和数据分析来实时感知、诊断、预测,同时通过模型来发出指令,调控对应的生产参数。因此,该研究首先采用无人机对烟田进行倾斜摄影,在三维渲染中,对烟区进行单体化套合,采用Unity3d进行3D建模,使用WebGL和VUE实现数字孪生体。
1.2.1.2 云化技术。基于数据应用云化理念,打造数据应用的统一交付平台。基于微服务架构实现数据应用的统一交付,有效解决数据应用的开发建设和用户体验的问题。烟田管理系统中,报表、指标、可视化图表等需要的量比较大,因此该研究采用云化的统一组件进行交付,能实现更加高效的应用展示和大数据创新。
1.2.1.3 人工智能技术。ChatGPT[22]的出现,体现了人工智能在多模态全场景上面的技术优势。数字孪生系统使用传感器采集信息会涉及多场景的视频、音频、文本、结构化数据,因此系统设计需要支持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如引入Transformer[23],因此在系统中包括支持AI计算框架PyTorch、AI服务及开发部署、模型管理、AI应用环境等。
1.2.2 采集和数据处理。
数据平台层提供数据支持,数据平台获取业务系统或者其他三方接口活动的多维数据,包括气候、土壤、地理信息、无人机遥感等,实现对数据的管理功能,并把运行和分析结果反馈给业务平台。
1.2.3 服务平台。
服务平台提供整个系统的核心业务功能,包括数字烟田、农事管理、智能盘点、可视化建模模块、数字生长、趋势反演。数据驱动业务的方式采用基于专家先验知识、业务流程、人工智能算法形成的模型,根据系统设置的阈值来驱动触发对应的业务流程。
1.2.4 前台运用。前台运用包括微信小程序、业务系统前端等,核心是前台应用更加直观和智能。对反馈结果的展示和时空结合,不再是静态固定数据。
1.3 实现方法
1.3.1 数据采集。
该研究设计了一套大田可视化物联网采集装置和一套无人机机载作业监控装置。
大田采集装置中,基于低功耗数据采集技术可以实现“生、气、水、土”多要素数据的自动采集和无线传输,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其主要技术特点如下:①实现烟田“生、气、水、土”多要素数据采集;②基于云端图像AI识别技术,实现烟田冠层、高度的自动识别;待机功耗小于5 mw;③无人值守,太阳能供电,支持4G/LORA组网/卫星通信;④远程控制,可通过软件远程修改相机拍照时间,可间隔拍照或选定某个时刻拍摄;⑤可通过软件远程修改数据采集与数据上传时间,可间隔上传或定时上传。
1.3.2 烟田可视化建模。
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的方式建模是可视化的常见方法。在无人机完成倾斜摄影后,建立三维点云,构建TIN网,构建白模,进行映射纹理贴图。因为烟田中有烟草基础设施,如大棚、水路、仓库、烤房、烟田等,数字孪生技术需要对单个要素进行定义。因此,通过倾斜摄影单体化对各个要素进行区分,采用将三维矢量数据贴合在特定的空间位置,形成对目标模型的贴合,然后对属性进行定义或者扩充。完成烟田可视化建模。空间数据采用Arcgis 10.2完成数据融合。
1.3.3 基于微服务的软件框架建设。
系统架构采用 B/S 模式,主要包括数据处理模块、中间件模块、应用模块等,具体功能包括用户管理、菜单管理、权限管理、无人机管理、基本日志管理、烟田数据分析、数据管理分析、模型开发、专题管理等。系统开发框架为VUE+WebGL+Unity3D,开发环境为IDEA,开发语言为JAVA和C#,数据库为MySQL。缓存使用Redis,安全框架使用Apache Shiro。
系统底层主要模块包括GIS基础功能、农机设备数据管理、烟田数据信息等。
1.3.4 智能化应用方案。
系统的应用模块都以数据驱动为核心,以提高效率,规范管理为目标来进行设计和试验,具体模块如下:①数字生长。通过对应品种生长的专家知识,对目前品种的烟叶生长速度、对应的产量、品种进行预测,指导生产用水、用药、用肥的精准处方建议。②智能盘点。每天自动盘点仓库、物资、农机等,降低临时、重复搬运生产资料的成本。③电子看板。将烟技员需要查看的数据,汇总成量化数据,在手机和大屏实现电子看板。④预警预报。通过后台数据设置,在发现有对应的灾害和问题时,直接一键直达烟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