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现实挑战与实现路径

作者: 马晨 李瑾

数字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现实挑战与实现路径0

摘要  伴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数字科技加速向农业农村各领域渗透应用,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提供重大机遇。但是,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现有研究中数字科技对整体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缺乏理论阐释,由此可能造成夸大或者弱化数字科技在乡村振兴中作用的后果,影响数字科技、乡村振兴、数字乡村等相关政策的制订。在梳理数字科技概念与研究边界的基础上,分析了数字科技的4个发展特征,结合乡村振兴的实现目标,理论阐述了数字科技推进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剖析了以数字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现实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数字乡村背景下数字科技促进乡村振兴建设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数字科技;乡村振兴;内涵特征;作用机理;现实挑战;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  S-0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13-0184-05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13.044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Digital Technology Enabl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Mechanism,Realistic Predicament and Implementation Path

MA Chen1,2,LI Jin1,2

(1.Research Center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Beijing 100097;2.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Agriculture,Beijing 100097)

Abstract  With the overall promotion of China’s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digital technology has accelerated its penetr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various fields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providing significant opportunities for accelerating agricultural and rural modernization and realizing rural revitalization.However,rural revitalization is a systematic project.At present,there is a lack of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on the role of digital technology in the overall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existing research,which may lead to the consequences of exaggerating or weakening the role of digital technology in rural revitalization,and affect the formul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rural revitalization,digital village and other related policies.On the basis of combing the concept and research boundary of digi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we analyzed the four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digi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combined the goal of rural revitalization,theoretically expounded the mechanism of digi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promote rural revitalization,analyzed the practical challenges of enabl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with digi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Based on these,we put forward the realization path of digi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promote rural revitaliz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igital countryside.

Key words  Digital technology;Rural vitalization;Connotative characteristics;Action mechanism;Realistic challenges;Implementation path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CJL019)。

作者简介  马晨(1985—),女,新疆哈密人,副研究员,博士,从事数字乡村与智慧农业研究。

收稿日期  2023-07-07

伴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数字科技加速向农业农村各领域渗透应用,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重大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相继作出了“互联网+现代农业”、农业农村大数据、数字乡村、智慧农业、数字经济等系列重大部署安排,初步构建了数字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成效逐步显现。一是数字科技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成效凸显,如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可使单台农机作业量较人工驾驶提高30%,单台农机节本增效达3 000元。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控制等数字技术加快向农业农村渗透,智慧农业主要环节数字化水平达29%。二是数字科技驱动乡村治理效能与服务水平逐步提升,以浙江省德清县为例,依托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的预警监测数据有效提升村级应急效率30%以上,乡村治理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不断升级,在解决数据共享、诉求表达、风险研判、应急管理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三是数字科技带动农业数字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以江西为例,江西省农业数字经济提升工程以数字平台建设为引领,以农业数字化转型为重点,大力推广农业物联网和智能化农机应用,打造了一批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化、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现代农业园区,省内智慧农场示范基地已达35个[1],培育了一批以“赣鄱正品”为重点的农产品网络化品牌,2020年全省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241.7亿元[2],占农产品零售总额的14.8%,农业农村数字化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已有50%的经营主体采用了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方式营销推广农文旅。

在学术界,学者们综合运用理论分析与计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科技创新促进数字经济、数字经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信息科技促进农业服务业、信息化促进休闲农业等维度阐述了数字科技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例如,王智新等[3]提出科技创新具有创造效应、信息效应、普惠效应、长尾效应、安全效应等,通过互联网巨头、初创企业、传统金融机构的迭代等路径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完世伟等[4]认为,数字经济能够促进乡村产业专业化、乡村产业融合化、乡村产业信息化、乡村产业集约化和乡村产业绿色化,进而从效率提升、产业改造、结构优化等方面推送乡村产业发展根本性变革;马晨等[5]在界定农业服务业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其高增值性、高渗透性和强外部性,分别从互联网环境提高了服务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了服务供给的机制创新、降低了服务业的交易成本、培育了一批农业服务平台等方面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农业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动力机制;李瑾等[6]分别从知识支撑、基础设施、技术应用3个维度构建了指标体系,综合运用超效率DEA-Tobit模型等方法,实证了信息化科技对休闲农业产业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提出信息化水平每增加1%可促进企业创新绩效增长2.692%。现有研究或是具体研究了数字科技的实际作用,或是从数字科技或者乡村振兴的某一个方面来阐述其作用机制,但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数字科技对整体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缺乏理论阐释,由此可能造成夸大或者弱化数字科技在乡村振兴中作用的后果,影响数字科技、乡村振兴、数字乡村等相关政策的制订。鉴于此,笔者在梳理数字科技概念与研究边界的基础上,分析了数字科技的4个发展特征,结合乡村振兴的实现目标,理论阐述了数字科技推进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剖析了以数字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现实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数字乡村背景下数字科技促进乡村振兴建设的实现路径。

1  数字科技的理论内涵与特征

1.1  数字科技的内涵

所谓“数字、数字化”是指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通过适当的数字化模型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利用计算机等设备进行统一处理的过程。伴随着5G、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带动了工业、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各国都越来越重视数字科技的发展,进而也引发了学术界对于数字科技概念内涵与研究边界的讨论,如表1所示。余丰慧[7]综合性地将数字科技界定为以数据为基础、以科技为工具、以行业洞察为依托,形成数字化解决方案,全面提升行业效能的前沿科技;Rippa等[8-10]从技术领域界定了数字科技是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为制造业等业态提供的解决方案;高万龙等[11-13]等从农业、工业等产业领域提出数字科技是当单一技术升级潜力逼近天花板时,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向产业渗透并跨界融合,突破既有技术体系瓶颈进而带来的产业优化升级;余江等[14-16]从特征分析的角度入手,认为数字科技具有开放、可再编程、可转移等特征,能够不断自我创新和融合创新等特征,能够形成颠覆性的变革;Mkinen等[17-19]从影响效果的角度,提出数字科技是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工具,改变传统的工作内容、协作模式、决策权、组织设置、治理结构、企业边界等,最终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科技。借鉴上述研究结论,结合新一代数字技术发展趋势,该研究讨论的数字科技是以数字科技国家战略为统领,以数据要素为核心,以数字技术、数据科学、数字生态为支撑,通过数字技术与数据科学之间的相互转化,引领现代科技突破基础理论和前沿领域实现科技数字化,不断挖掘和形成数据运行规律实现数据科技化,进而不断加速不同领域的深度融合,不断完善数字生态,不断培育以数字为核心的创新模式,激发内在活力。

1.2   数字科技的发展特征

1.2.1  数字科技以大数据要素为核心。

数字科技是通过大数据来实现交互映射和相互作用的,数据是数字科技的核心要素。一方面通过数据的采集、流动、存储等,实现了从现实世界到数字世界的数字化映射。在这一阶段,通过数字层(光存储、半导体存储、磁盘存储等技术)、网络层(5G、卫星等网络融合和传输技术)、感知层(传感器、量子信息等技术)的相关技术,最大效率地将现实世界转化为数字世界。另一方面通过数字世界的模拟、运行和优化,将预测和决策反馈给现实世界,帮助现实世界更好运行、优化和决策。在这一阶段,利用数据处理、仿真建模、知识自动化等相关技术不断挖掘和优化数字世界的运行规则,通过预测和决策实现数字世界对现实世界的反馈和优化指导,从而进一步完善、优化现实世界的运行效率和模式,深化与相关学科、产业的融合发展。

1.2.2  数字科技加速了融合渗透。

数字技术是当今全球创新速度最快、通用性最广、渗透性最强的引领性技术,在数字技术的支撑下,一方面数字科技与生命科学、脑科学等前沿学科不断交叉渗透。作为学科创新的核心之一,数字科技进一步与生命科学、脑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交叉融合,使变革计算、编码、信息处理和传输过程等成为下一代信息技术的先导和基础。另一方面数字科技与农业、医疗、环保、制造等不同行业深度融合。随着数字科技的迭代更新,各行业领域的跨界成为常态,组织边界、地域边界、技术边界、行业边界日益模糊,数字科技不仅成为工具被应用,而且逐步深入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思维方式中,为农业、医疗、工业等产业领域带来颠覆式的影响,推动产业的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发展,形成数字经济。

1.2.3  数字科技改造了传统的生产力要素。

生产力要素主要包括生产者、生产对象和生产资料三大要素,农业时代是以人、农作物、传统农业工具为核心的生产力要素;到了工业时代,伴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生产力要素逐步演变成为人、工业用品和工业设备,生产对象和生产资料都进行了升级,唯独生产者是不可替代的。而数字科技将世界打造成物理和数字2个平行世界,将原有的单一以“人”为核心的生产者转变成了“人+机器”,将生产对象进一步由“工/农业用品”升级为“工、农业用品+数据”,将劳动资料由传统的“工/农业装备”升级为“工农业装备+数字科技装备”。在新科技时代,生产者可以呈指数级增长,生产对象从传统的有形演化为无形,且呈海量趋势发展,生产资料在算力算法的驱动下呈指数级增长,生产力得到了空前解放。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