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作者: 王继玥 石登红

摘要  总结了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解决策略。贵州省积极推动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发展,通过制定发展规划,出台配套措施,提出新的发展理念和模式,致力于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民增收,保护山地生态环境。“十三五”以来,通不过深入推进山地农业产业革命,12个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农业增加值增速位居全国前列。这将为贵州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同时也为其他山地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贵州省;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13-0211-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13.049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The Current Status and Strateg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Mountainous and High-efficiency Agriculture in Guizhou Province

WANG Ji-yue1,2,3, SHI Deng-hong1

(1. School of Bi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Guiyang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05;2. Platform for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Characteristic Plant Resources, Guiyang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05;3. Key Laboratory of Surveillance and Management of Invasive Alien Species in Guizhou Education Department, Guiyang, Guizhou 550005)

Abstract  The current situ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mountainous characteristic and efficient agriculture in Guizhou Province were summarized, its challenges were analyzed, and potential solutions were also proposed in this paper. Guizhou Province has been actively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mountainous characteristic and efficient agriculture by formulating development plans, implementing supporting measures, proposing new development concepts and models, and striving to transform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methods, improve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crease farmers’ income, and protect the mountainou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ince the 13th Five-Year Plan, throug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volution in mountainous agricultural industrie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welve characteristic advantage industries, and the increase in agricultural added value, Guizhou Province has been at the forefront of the country. This will provide important support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Guizhou and also offer valuable reference for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other mountainous regions.

Key words  Guizhou Province;Modern mountainous and high-efficiency agriculture;Development status;Strategies

基金项目  贵州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项目(黔教技〔2023〕024号);贵州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23年度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贵州省教育厅教改项目(202244)。

作者简介  王继玥(1984—),男,四川南充人,副教授,博士,从事山地农业种质资源创新研究。*通信作者,教授,硕士,从事植物生理学研究。

收稿日期  2023-08-02;修回日期  2023-08-29

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是在山地地区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的农业发展模式。贵州作为我国唯一没有平原的山地省份,积极推动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发展,旨在实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产品质量提升和农民生活水平改善。

贵州省以农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通过农业生产方式转型,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并保护山地生态环境。同时,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以提升农民的经济收益,助理乡村振兴。为此,贵州省制定和出台了《贵州省农业农村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贵州省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划(2018—2022年)》、《贵州省“十四五”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规划》[1]、《贵州省2022年特色优势产业巩固提升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和文件支持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发展。通过顶层设计,明确了贵州省在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方面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

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于2021年1月29日通过了关于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2]。该决议紧密关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稳步提高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使农业发展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2020年,贵州省第一产业的增加值达到2 539.88亿元,排名提升至全国第14位,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人均农业产值达到4.05万元,比2015年增长了71.6%[1]。2022年,全省农业总产值3 313.7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由于新技术的使用,山地特色中药材单产增速显著,达14.6%,年总产量达125.03万t[3]。这显示了贵州农业发展的强劲增长势头和良好发展局面。笔者总结了贵州省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后续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1  发展现状

1.1  初步形成了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体系

基于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贵州省利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通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初步构建了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体系。其中山地茶叶、辣椒、刺梨、蓝莓、李子、太子参等种植面积稳居全国第一,猕猴桃、火龙果、百香果等特色水果生产列全国前茅,食用菌生产规模居全国领先。山地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水平逐步提升,实现了粗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跃迁。2022 年,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到7 500亿元,其中山地特色农产品加工总值约占75%,农产品加工转化率约59%[3],在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领域显示出明显的比较优势。

1.2  积极优化了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空间布局

贵州省通过调整农业品种和区域设置,有效地对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空间布局进行了优化。在这一过程中,贵州省建立了立体式、集聚化的山地特色产业形态,为推动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湄潭、凤冈、赤水、水城、玉屏、安龙、盘州、兴仁、普定等一批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重点县,使其成为现代山地农业的典范。在这些重点县的努力下,贵州省创建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95个,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5个,以及全国农业产业强镇26个[3]。这些成果的取得,标志着贵州省山地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从粗放型向集约规模化的转变,为贵州省的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通过调整农业品种和区域布局,贵州省实现了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优化和升级。这一转变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量,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通过集聚化的产业形态,贵州省成功地打造了一系列农业产业强镇和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为农村地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此外,贵州省还通过创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进一步推动了农村产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创业就业。这些示范村镇不仅展示了贵州省的农业特色和优势,还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前来参观和投资。这为贵州省的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

1.3  稳步提升了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基础设施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增加。至2022年底,高标准农田累计建成129.53万hm2,为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提供了高质量的基础条件。与此同时,农业机械化水平也在逐年提高,农用机械总动力已经突破3 000万kW[3]。农业机械化在提高生产效率、农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业产业升级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深刻影响贵州省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建设。此外,农业机械化程度还表现出了较高的综合性,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突破45%[4]。农机已广泛地应用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从种子筛选、播种、育苗、移栽到病虫害监控、防治、水肥管理到采收、包装等。

科技助力基础条件建设。特色优势产业良种的覆盖率进一步提高,智能化物质装备从无到有。超过30%的农业企业已经基于物联网实现了数据采集,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多的智能化工具和解决方案。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经达到55%,体现了科技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此外,农产品流通设施也不断完善。全省已建成了1 284个冷库,库容达到了412万m3[4]。这些冷库的建设为农产品的储存和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使得农产品可以销往更远的地方,包括北上广、粤港澳以及东南亚等地。这对于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农民的收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贵州省加强了对山地农业公共服务的供给,主要包括质量检测、标准认证、病虫害防治、信息咨询、培训教育等方面,提高了山地农产品的品牌形象和市场信誉。

1.4  进一步扩大了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品牌影响力

大力推进绿色农产品“泉涌”工程,加速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和绿色化,推动农产品质量品牌的提升。表明贵州省的农业生产正朝着标准化和绿色化方向迅速发展。截至2020年底,全省已经有137个农产品地理标志注册,371个绿色食品获得认证。在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中,贵州绿茶、凤冈锌硒茶、都匀毛尖茶等14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纳入互认范围[1]。这一合作协定既展示了贵州省农产品的品质和特色,也为贵州农业的出口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互认将进一步增强贵州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