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RA的宁夏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 陈红翔 王颖 李亚屏

基于GRA的宁夏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0

摘要 以宁夏为研究对象,对宁夏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现状进行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探讨宁夏粮食综合生产面临的问题和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因素,结果表明:①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总体呈上升态势,但区域粮食作物结构不均衡问题比较突出。存在耕地播种面积减少、劳动力流失、科技人才不足等问题。②影响宁夏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主要因素位于前3位的为单位化肥施用折纯量、农村用电量,乡村从业人员,其关联度依次为0.897、0.763、0.758。该研究成果为日后研究宁夏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奠定理论基础,有利于促进宁夏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关键词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现状;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度分析;宁夏回族自治区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16-0188-05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16.04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Research on Comprehensive Grain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in Ningxia Based on GRA

CHEN Hong-xiang,WANG Ying,LI Ya-ping

(School of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Life Sciences, Ningxia Normal University, Guyuan,Ningxia 756000)

Abstract This article takes Ningxi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mprehensive grain production capacity in Ningxia, and uses the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 method to explore the problems faced by comprehensive grain production in Ningxia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mprehensive grain production capacity.The results showed that:①The overall comprehensive grain production capacity is on the rise, but the problem of regional grain crop structure imbalance is more prominent.There are problems such as reduced arable land planting area, labor loss, and insufficien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②The top thre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mprehensive grain production capacity of Ningxia are the net amount of unit fertilizer application, rural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and rural employees, with correlation degrees of 0.897, 0.763, and 0.758, respectively.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lay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future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rehensive grain production capacity in Ningxia, which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rehensive grain production capacity in Ningxia.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grain production capacity;Current situation;Influencing factors;Grey relation analysis;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基金项目 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NYG20-22083);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AAC03324)。

作者简介 陈红翔(1979—),男,山西霍州人,博士,教授,从事区域农业资源评价研究。*通信作者,讲师,硕士,从事区域人文地理研究。

收稿日期 2023-08-30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是国家安全的物质保障,事关改革发展、政治社会稳定的大局,在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粮稳天下安,全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持续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等重要举措[1。粮食安全问题,归根结底,就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问题,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已经成为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国民经济发展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重大问题。Heilig等[2通过运用自己建立的农业气象模型,针对在雨量不同以及不同的灌溉条件的基础上,来估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Veeck等[3指出随着中国民众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对粮食消费提出更高要求,粮食安全将面临新的问题;Doina等[4基于中国颁布的生态农业政策,对农户跟踪调查后研究得出大多数农户缺乏对农业政策细致的了解;在研究路径的选择中,Ayoubi等[5基于预期利润角度,指出年降水量、农业基础设施、生产资料价格对粮食供给的影响度更大。国内学者对于粮食生产方面的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刘慕华等6采用 AHP 方法,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做了实证分析,并从土地生态视角出发对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行评价;邢策[7运用 DEA 模型对黑龙江省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行研究,找寻可行性提升方法;樊晓迪等[8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湖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行了量化分析;张儒月9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对河南省粮食综合生产力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寻找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高鸣等10提出面向2035年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构想,遵循“点-轴-面”发展模式,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现粮食产业的高层次聚集;李婧[11提出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黑龙江省粮食综合能力的路径研究。

从已有研究成果可以看出,不同学者在研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时,由于所选取的指标不同、研究方法不同以及研究区域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研究结果。因此,笔者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对宁夏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行研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为宁夏粮食安全与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宁夏回族自治区(35°14′~39°23′N,104°17′~107°39′E)位于中国西北部的腹地,东部与陕西省、南边与甘肃省、西边、北边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地理位置优越。总面积6.6万km2。全区分为北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区和南部山区3个区域。属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2021年,宁夏实现生产总值3 920.55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8.01亿元,增长3.3%;全区粮食总产量为380.49万t,同比上年增长2.0%,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6%。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宁夏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宁夏农业发展统计公报》《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等相关网站。

2.2 研究方法

灰色关联分析法通过研究数据关联性大小(母序列与特征序列之间的关联程度),通过关联度(即关联性大小)度量数据之间的关联程度,从而辅助决策的一种研究方法[12-14。而关联度是指随着不同时间范围或研究主体更换而变换的关联性数值。该研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来分析影响宁夏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因素,并求出关联度加以排序来探究哪些因素的影响较大。

2.2.1 模型构建。

(1)确定分析序列。根据所选指标,构造分析序列矩阵:

式中,n为年份数量,m为要素的个数。因变量数据序列可记为

Y=[y1,y2,…,ymT(2)

(2)数据预处理。对指标进行归一化去量纲(均值化)。其中:i为指标序号,i=1,2,…,m;k为年份序号,k=1,2,…,n。

(3)计算灰色关联系数。

计算子序列中各个指标与母序列的关联系数,a、b为两极最小差与最大差,如下所示:

计算每个比较序列与目标序列对应元素的关联系数,如下所示:

式中:k=1,2,…,m;ρ为分辨系数,大小在(0,1)内取值,和关联系数差异成反比,若ρ越小,则关联系数间的差异就会越大,所以一般取0.5。

(4)计算关联度公式:

2.2 变量选取 该研究根据对宁夏综合生产力产生的问题和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并结合已收集到的相关数据,最终总结提取了7个指标[15,具体见表1。

3 结果与分析

3.1 宁夏粮食产量变化分析

由图2可知,2000年以来,宁夏的粮食总产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2000—2002年,粮食总产量从252.7万t增至301.9万t,增速较快;2003年,粮食产量相较于上年减少了31.8万t,下降幅度为10.5%。2004—2012年,粮食总产量从270.2万t增长至375.0万t,增长幅度为38.7%。在此阶段,国家开始实施农业税收的减免政策,2006年农业税正式取消,这一举措不仅使宁夏粮食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也积极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实现粮食产量的连年增长。到2007年,全区粮食总量突破320万t;2013—2017年,宁夏粮食的总产量变化比较稳定,年产量保持在370万t左右。2018年,全区粮食总产量达392.6万t,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直到2022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中美贸易摩擦、俄乌冲突等外部因素影响,粮食产量变化波动明显,粮食增产的难度也日益加大。

20年来宁夏主要粮食作物在产量变化上存在明显差异。三大粮食作物中玉米产量总体呈增长态势,且增速较快,玉米产量从2000年的81.0万t增长到2021年的263.0万t,年平均增长率为5.6%;小麦产量自2010年来,持续下降,降幅明显,到2021年底,小麦产量仅为1.8万t;稻谷的总产量也呈现出波动下降趋势,三大粮食作物的阶段性特征各不相同,稻谷的波动幅度最大。

3.2 宁夏主要粮食作物产出结构及空间分布

由图3可以看出,宁夏主要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和稻谷,玉米产量占比逐渐增大,到2021年,玉米作物在宁夏粮食结构中已占据主导地位,种植优势越来越明显,而小麦和稻谷的种植优势地位在逐渐下降。

从图4可看出,宁夏玉米种植分布最广,空间分布范围已覆盖宁夏南部的原州区、西吉县、彭阳县、隆德县、泾源县;北部银川市、石嘴山市等也是玉米优良产区。由于玉米品种多,耐旱高产,且对土地的要求不高,宜种在沙地、山区等,所以占据了宁夏粮食的主导地位。

宁夏稻谷种植多分布于宁夏北部的引黄灌溉区,种植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稻谷喜高温、多湿,在温暖湿润气候下即可广泛栽培,卫宁平原充足的黄河灌溉水源是稻谷成为宁北地区粮食增产的关键(图5)。

图6中小麦种植主要分布在同心县西部,隆德、泾源等地区,分布很少,且不集中,导致宁夏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下降。

总之,宁夏北部有黄河流经,水源充足,种粮优势明显,产量较高,宁夏中部干旱带干旱少雨,虽粮食作物品种都有种植,但所占比重较小,粮食作物分布不广,产量较低;南部地区气候冷凉,粮食作物品种以玉米、马铃薯为主。不均衡的种植空间分布限制了宁夏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