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对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作者: 王超齐 张佳

数字化转型对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0

摘要 基于2011—2021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构建了数字化转型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和区域异质性及指标异质性。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驱动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这一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数字化转型对长江经济带不同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其中对下游地区的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强,中游次之,对上游地区则较弱。经过指标异质性检验后发现,数字化转型对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共享的促进作用最强,创新、协调和绿色次之,对开放的影响不显著。据此,提出夯实数字化技术基础工程,培养农业数字化运用人才,加强数字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农业高质量发展;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异质性分析;长江经济带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17-0218-06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17.050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n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WANG Chao-qi,ZHANG Jia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hool of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Hubei 434023)

Abstract Based on panel data from 11 provinces (cit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from 2011 to 2021,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was constructed using the entropy method. A bidirectional fixed effect model was used to empirically test the impact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n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as well as regional heterogeneity and indicator heterogeneity. 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that digital transformation can driv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which has passed the robustness test;the impact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n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is heterogeneous. The promotion of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downstream areas is the strongest, followed by the middle reaches, and weaker in upstream areas. After testing the heterogeneity of indicators, it was found that digital transformation has the strongest promoting effect on the sharing of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followed by innovation, coordination, and green, and has no significant impact on openness. Based on thi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to strengthen the foundation engineering of digital technology, cultivate talents for agricultural digital application, strengthe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regions, and promote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Digital transformation;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Bidirectional fixed effect model;Heterogeneity analysis;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作者简介

王超齐(1996—),男,河南驻马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通信作者,副教授,博士,从事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研究。

收稿日期 2023-10-13;修回日期 2023-11-10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质量关乎新时代经济转型和民生福祉,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早在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指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走质量兴农之路。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对“三农”工作做出的总体要求中又进一步明确指出要推进高质量发展。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史、实践和理论的统一,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路径[1]。

数字化转型,作为促成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孕育兴起的重要力量,不断推动传统行业生产方式、管理方式、营销方式深刻变革,实现对行业的升级改造,推动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习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2]。同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要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字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促进经济的数字化转型,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那么,数字技术也同样能够运用于农业生产领域。在迫切需要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当下,数字化转型能否成为提升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着力点和新引擎,这一问题值得探究和思考。

1 文献综述

梳理数字化转型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文献,学术界已进行了较为丰富的研究。第一,关于数字化转型的研究。辛琳等[3]认为数字化转型本质上是以数据的高效流动来改善技术、资金、人才、物资等要素在时空中的配置,从而缓解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的冲击。肖旭等[4]从产业发展层面将数字化转型定义为提升生产数量和效率的过程,数字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商业逻辑,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曾德麟等[5]认为数字化转型是以数字化技术、数字化产品和数字化平台的基础设施为支撑起点,进而引发个人、组织、产业等多个层面变革的过程动态过程,这一过程对组织有不同程度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第二,关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王静[6]提出农业高质量发展实质上是在实现农业产业价值链升级、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的同时更加强调农业与社会人文、生态资源环境的高度耦合与协调。何红光等[7]从农业经济增长、农业经济结构、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4个维度构建了农业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空间统计技术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质量从时空差异进行了全面分析。第三,关于数字化转型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多数学者从理论层面去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柯雨欣等[8]指出数字化技术通过赋能农业的生产、流通及经营3个重要环节,促进用于农业发展的各类要素提高配置效率,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龙海波[9]认为以“新业态、新功能、新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数字技术通过对传统农业赋能,催生了大量的新业态,进而推动农业经营增收、流通效率提高和产品质量提升。夏显力等[10]从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3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及痛点,总结了数字技术推动发达国家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阐述了数字技术赋能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路径。罗千峰等[11]基于“三大体系”视角,构建高质量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产业体系”的理论框架,剖析了数字技术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聚合经济和分工经济四大增效机制。李本庆等[12]从创新发展、结构升级、协同共享3个维度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指标体系,研究数字经济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影响,并分析了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各维度影响的异质性。

上述研究为我国数字化转型及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但大多数研究侧重于数字化技术与农业高质量的理论分析和政策研究,从实证角度对两者关系的探讨稍显不足。此外,这些研究多聚焦于全国或某一省份的发展情况,以国家战略区域单位进行研究的较少。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包括11个省(市),总面积约205.23万km2。该区域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综合实力较强,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长江经济带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基于此,该研究利用2011—2021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从理论和实证角度验证数字化转型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期为提高长江经济带的农业发展质量,推动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2 理论机制与研究假设

2.1 数字化转型对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我国农业主要依赖传统耕作方式,农民通常依靠自身经验进行农业生产,缺乏科学化的指导,造成了农业生产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和环境负担加重等问题。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数字化的应用可以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可视化。借助智能化设备、传感器和监测系统等手段,农民能够实时获取农田土壤湿度、温度、养分含量及作物病虫害等信息数据,从而更好地进行农业生产管理和决策,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有助于农业经营增收和农产品质量提升;数字化技术还有效拓展了农产品销售渠道。通过数字网络平台,农户可以获取最新的市场需求信息,实现农产品的精准投放和定制化销售,消费者可以通过数字化渠道直接购买农产品,减少了中间服务费用。此外,消费者还能够获取到农产品的溯源信息和质量保证,增加了其对农产品的信任度和购买力。农业生产和销售方式的变革共同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因此,该研究提出假设H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