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串制品中猪牛羊源性成分多重荧光PCR检测方法研究
作者: 姚艳玲 周宇东 王文宇 朱洪亮 陈婷 翁光灿 孙世元
摘要 [目的]建立畜类肉串产品中常见的黄牛、绵羊和猪源性成分的多重荧光PCR检测方法,实现肉串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的快速鉴别。[方法]比较磁珠法和柱膜法对肉糜组织中DNA的提取效果,优化实时荧光PCR多重检测方法,比较58、60 ℃ 2个退火温度下黄牛、绵羊、猪源性成分扩增效果。[结果]试验采用的2种DNA提取方法效果相似,DNA溶液的A260/A280值均能满足PCR检测要求;58 ℃为最优退火温度,此时黄牛、绵羊、猪源性成分均能有效扩增,且最低检出的DNA浓度均为10-3 ng/μL。方法中用到的引物和探针特异性较好,均未产生非特异性扩增。[结论]试验建立的黄牛、绵羊和猪源性成分的多重PCR检测方法能为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的快速定性分析提供方法参考。
关键词 黄牛;绵羊;猪;源性成分;实时荧光多重PCR
中图分类号 TS25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18-0184-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18.039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Study on Detection Method for Pig,Cow and Sheep Derived Components by Multiple Fluorescence PCR in Meat Skewer Products
YAO Yan-ling,ZHOU Yu-dong,WANG Wen-yu et al
(Jiaxing Testing Institute for Food,Drug and Product Quality Control,Jiaxing,Zhejiang 314050)
Abstract [Objective]To establish a multiple fluorescence PCR detection method for common cattle,sheep and pig derived components in animal meat skewer products,and to achieve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animal derived components in meat skewer products.[Method]Compared the extraction effect of DNA from meat mince tissue using magnetic bead method and column membrane method,optimized the real-time fluorescence PCR multiple detection method,and compared the amplification effect of cattle,sheep,and pig derived components at two annealing temperatures of 58 and 60 ℃.[Result]The two DNA extraction methods used in the experiment had similar effects,and the A260/A280 values of the DNA solution coul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PCR detection.58 ℃ was the optimal annealing temperature,at which point the cattle,sheep and pig derived DNA could be effectively amplified,and the lowest detected DNA concentration was 10-3 ng/μL.The primers and probes used in the method had good specificity and had not produced non-specific amplification.[Conclusion]The multiplex PCR detection method established by the application scope experiment for cattle,sheep and pig origin can provide a method reference for rapid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animal origin components in meat products.
Key words Cattle;Sheep;Pig;Derived component;Real-time fluorescence multiplex PCR
基金项目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雏鹰计划培育项目(CY2023322)。
作者简介 姚艳玲(1980—),女,浙江嘉兴人,高级工程师,硕士,从事食品微生物及分子生物检测研究。
收稿日期 2023-10-28
烧烤食品近年来备受年轻人喜爱,尤其以猪、牛、羊等畜肉类肉串最为常见,因其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且烧烤口味鲜美,深受年轻人青睐,也丰富了人们的餐桌文化。随着市场上猪肉、牛肉和羊肉价格差距的拉大,某些商贩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掺假售假,通过牛羊油浸泡,或者牛羊类香精香料及调味料添加等方式处理后,冒充牛、羊肉进行销售,损害了消费者利益,也给食品安全带来了风险。目前,食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的鉴定主要是通过形态学、细胞学、生物化学、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红外光谱技术等[1-3],随着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的快速发展,动物源性的鉴别检验也有了相关研究。在动物源性定量检测方面,有研究者通过PCR技术、定量PCR技术或者数字PCR技术对肉制品和其他食品中的猪、牛、羊、兔等动物源性成分进行定量检测分析[4-12];在定性检测方面,采用探针法PCR技术、SYBR实时荧光PCR技术、PCR可视化检测技术等对肉制品的动物源性成分进行多重检测研究[13-21]。
上述研究在肉源性鉴别方面有了较大的进展,但由于大多研究立足于生鲜肉制品,而针对市场上常见的经过调味料腌制的肉串制品的掺假研究较少,且部分调味料对DNA模版提取及PCR检测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干扰,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笔者以猪、牛、羊源性肉串制品为研究对象,建立多重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方法,为日常肉串产品的快速筛查提供方法参考,满足肉制品监管需求。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主要试剂。
DNA Extraction Kit Ver.5.0[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Prepito DNA Tissue 10 Kit[铂金埃尔默医学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实时荧光PCR试剂为Premix Ex TaqTM PCR预混试剂[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试验用水为一级纯化水。
1.1.2 引物探针。
该研究采用的黄牛、绵羊和猪的引物、探针见表1,参考国家标准GB/T 38164—2019,根据仪器检测通道,设计探针,引物和探针均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合成。
1.1.3 仪器设备。
Roche LightCycler 480Ⅱ实时荧光定量PCR,罗氏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全自动核酸提取仪,铂金埃尔默医学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Nanodrop one超微量分光光度计,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MK 10干式恒温器,杭州奥盛仪器有限公司;Legend Micro 21R离心机,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1.2 试验方法
1.2.1 DNA模板提取。由于该试验针对的样品为经过腌制的肉串制品,因此从市场上采购了经调味料腌制的黄牛肉串。该肉串样品处理分为2组,一组样品在DNA提取前,先用70%乙醇进行浸泡,然后用纯化水进行多次漂洗,除去大部分调味料,还原肉组织的原色,再进行DNA提取;另一组不做任何处理,直接提取DNA。同时把已知黄牛肌肉组织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样品的DNA提取效果。
该试验比较了磁珠法和柱膜法对动物组织DNA的提取效果。磁珠法采用的是全自动核酸提取仪进行DNA提取,分别称取上述3组样品各10 mg,加入裂解液和蛋白酶K后,经56 ℃裂解,直到组织完全溶解,把裂解液加入深孔板中,用全自动核酸提取仪进行DNA提取。柱膜法则使用商品化的试剂盒进行手工提取,分别称取上述3组样品各20 mg于1.5 mL离心管中,加裂解液、蛋白酶K和RNase A,经56 ℃温育3 h后,吸上清液于新的1.5 mL离心管中,加200 μL缓冲液和200 μL无水乙醇,充分混匀,然后将液体全部加入吸附小柱内,将吸附小柱装入配套收集管中,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DNA提取。用超微量核酸测定仪检测DNA溶液的浓度和纯度。
1.2.2 多重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根据试验设计,把3种动物源性的上、下游引物(10 μmol/L)分别按等体积混合,制成上、下游混合引物,同时把3种动物源性的探针(10 μmol/L)也按等体积混合,制成混合探针。反应体系配制:Premix Ex TaqTM PCR预混试剂10.0 μL,上、下游混合引物各0.4 μL,混合探针0.8 μL,模板DNA为2.0 μL,反应体系共20 μL,剩余体积用无菌去离子水补足。PCR反应扩增条件:95 ℃预变性30 s;95 ℃变性 5 s,退火温度58 ℃,延伸1 min,共40个循环。
1.2.3 灵敏度试验。
取黄牛、绵羊和猪3种肌肉组织中提取的DNA溶液,
以10倍系列稀释的方法,用纯化水分别稀释至10、100、10-1、10-2、10-3、10-4 ng/μL,用制成的DNA溶液进行灵敏度试验。
1.2.4 特异性试验。
选取黄牛、牦牛、山羊、绵羊和猪5种常见畜类动物的肉糜,按质量等比例混合后,提取混合DNA模板,配制反应体系、设置PCR反应条件,对3种目标动物源性成分的引物和探针进行特异性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DNA提取结果
按照“1.2.1”方法提取DNA,比较2种方法对肌肉组织中DNA的提取效果,每种方法做6个平行试验,计算样品中DNA浓度、A260/A280的平均值,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2种方法提取的DNA效果较为接近。但是未经预处理的肉制品组织中提取DNA溶液的A260/A280值不能满足PCR检测需要,说明肉串中的各种调味料对DNA提取或检测存在一定干扰。因此,经调味料腌制过的样本在提取DNA之前需经过预处理,其提取效果才能满足PCR检测需求。该试验后续检测用DNA模板均采用柱膜法提取。
2.2 多重荧光PCR检测分析
为了能同时对黄牛、绵羊和猪3种动物源性成分进行多重检测,在设计探针时选取FAM、CY5和VIC这3个通道,并优化检测方法。根据“1.2.2”配制反应体系,把3对引物和3个探针等比例混合,配制成混合引物和混合探针,并比较了58、60 ℃ 2种常用退火温度下的扩增效果。结果显示,在退火温度60 ℃时,黄牛和猪源性成分均能有效扩增,但绵羊源性成分扩增效果不佳;在退火温度为58 ℃时,3种目标物源性成分均能有效扩增。绵羊源性成分在2种退火温度下的扩增结果图1。因此,在混合体系下,退火温度设置为58 ℃,黄牛、绵羊和猪3种动物源性成分均能有效扩增。
2.3 灵敏度试验
试验将黄牛、绵羊和猪的DNA溶液均稀释至10 ng/μL,然后按照10倍稀释梯度进行稀释,制成100、10-1、10-2、10-3、10-4 ng/μL的DNA混合梯度稀释液,在混合体系下,退火温度设置为58 ℃进行试验,每个浓度扩增时做3个平行试验,扩增结果见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