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生态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讨与实践

作者: 鞠延仑 常凇瀚 房玉林

葡萄生态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讨与实践0

摘要  葡萄生态学是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改革是顺应时代要求的课程发展方向。从教师团队建设、制定课程思政目标、挖掘并融入思政元素、教学评价改革 4个建设路径详细阐述了课程思政改革的具体内容,以期为培养有理想、有信念、勇担当、懂技术的葡萄与葡萄酒行业人才助力。

关键词  课程思政;葡萄生态学;教学改革;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18-0280-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18.059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Discussion and Practice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Path of Grape Ecology Course

JU Yan-lun1,2,CHANG Song-han1,FANG Yu-lin1,2

(1.College of Enology,Northwest A&F University,Yangling,Shaanxi 712100;2.Heyang Grape Experiment and Demonstration Station,Northwest A&F University,Weinan,Shaanxi 715300)

Abstract  Grape ecology is a basic subject of grape and wine engineering major.It is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ollege education to cultivate morality and cultivate people.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form is a correct course development direction that conforms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On the basis of the previous teaching plan,this article elaborated the specific contents of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form from the four construction paths of teacher team building,formulating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goals,mining and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reform,in order to help to cultivate the grape and wine industry talents with ideals,beliefs,courage and technical knowledge.

Key words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Grape ecology;Teaching reform;Grape and wine engineering major

基金项目  陕西省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发展研究项目(A1110023006)。

作者简介  鞠延仑(1990—),男,山东禹城人,副教授,博士,从事葡萄与葡萄酒学研究。

收稿日期  2023-09-22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1]。2020年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中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2]。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特色专业,是国内众多农林院校的新兴专业,旨在培养葡萄与葡萄酒行业的高素质人才[3]。将思想政治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耕土耕心,酿酒酿人”的理念不谋而合。此项举措不仅有利于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且有利于培养有情怀、有技术的人才,甚至对乡村振兴、行业发展、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葡萄生态学是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光照、土壤、空气等生态因子决定着葡萄浆果的质量,而葡萄浆果的质量直接影响葡萄酒的品质[4-5]。国家对农业类课程的要求是在课程教学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大国三农”情怀,培养知农、爱农型创新人才[2]。为响应国家政策要求,开展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刻不容缓。

该课程在之前教学计划的基础上,从教师团队建设、制定课程思政目标、挖掘并融入思政元素、教学评价改革 4个建设路径详细阐述了课程思政改革的具体内容。

1  课程概况及教学现状

1.1  课程概况

葡萄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及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研究葡萄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我国唯一以单一果树树种为研究对象的生态学课程[6]。该课程主要讲述各生态因子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各生态因子与葡萄生长发育的关系、我国葡萄主产区的生态条件。该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掌握葡萄各生态因子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及其相互关系,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葡萄生态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能进行葡萄品种与葡萄酒种类的区域化研究工作,了解国内外葡萄生态学的现状和研究进展。

1.2  教学现状

该课程在园艺生态学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葡萄生态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各葡萄产区实地拍摄的生态环境实例进行介绍,以4个实验环节作为补充,以BOPPPS模型(课程导入—学习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为教学手段,系统、全面地讲解葡萄与自然和生态之间的关系。

2  葡萄生态学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

2.1  组建一支具有课程思政意识与思政建设能力的专业教师队伍

教师是课程思政的重要人物,决定了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实施者,其思政育人意识的贫瘠、思政建设能力的不足都会造成思政建设不能及时落地落实、建功见效。课程思政的目的在于育人。为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应该将教师纳入育人的客体[7]。因此,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是课程思政的关键。该课程从培养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2个方面入手,采取相关措施,切实保障课程思政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

在课程思政意识的培养上,通过党建带领课程思政建设。高教教师党支部作为基层党组织在立德树人的任务上担任重要角色。党支部与教研组协同合作,共同学习党的理论,深化教师思政理论素养、立德树人责任意识以及自觉践行课程思政的意识。此举措既能提升教师的育人素养,又能扩大党支部的教师队伍[8]。

在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的提升上,一是利用各融媒体平台组织课程组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视频等的专题学习,结合专业课程要求改进教学育人手段;二是鼓励教师在理论研究、行业实践调查的过程中不断挖掘并融入思政课程元素,使理论知识更加鲜活,促进课程思政的与时俱进[9]。

2.2  制定课程思政目标

课程思政目标是课程思政的建设指南,是课程思政教学的核心。该课程的思政目标包含基于国家教育目标培养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理想信念坚定的青年队伍;同时,结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新时代知农爱农、有责任、有担当的农林人才;此外,还包括按照课程质量标准制定的专业教学目标,培养理论扎实、敢于创新、实践能力过硬的葡萄与葡萄酒行业骨干。在上述三者的有机融合下,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有理想、有信念、勇担当、懂技术的葡萄与葡萄酒行业人才[10]。

2.3  挖掘并灵活融入课程思政元素

葡萄生态学课程共48个学时,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16学时。以园艺生态学为课程主要教材,共9章教学内容,包含葡萄生产的6大生态因子及国内外葡萄产区介绍等内容。在挖掘与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过程中,始终以思政建设目标为指导,秉承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相结合的育人意识,寻求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的融通之道[11]。该课程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从国家、社会、产业、学生个人层面挖掘每章节所蕴含的思政元素,采用类比法、案例法、课堂讨论、实践等方式将其灵活融入教学中,以达到思政育人的目的。具体思政元素设计见表1[12]。

2.4  教学评价改革

传统的教学评价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如表2所示。其中,智育成绩占80%,包含考勤成绩8%、实验成绩16%、作业成绩8%、期末成绩48%。该课程在原有智育成绩的基础上,增加思政成绩考核,以满足课程思政改革的需求。其中,德育成绩占比不变,思政成绩由平时表现和学习心得组成;智育成绩占总成绩的80%,思政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20%。具体教学评价体系见表2。

3  小结

葡萄生态学是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课程思政改革是顺应时代要求的一条正确的课程发展方向。该课程思政改革围绕培养新时代有理想、有信念、勇担当、懂技术的葡萄与葡萄酒行业人才的目标,在之前教学计划的基础上从培养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2个方面,开展课程思政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从国家、社会、产业、学生个人层面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采取类比法、案例法、课堂讨论、实践法等多种方式将其灵活融入教学中;同时,在智育考核的基础上增加了思政考核,以此完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上述4条建设路径,摸索出一条适合葡萄生态学课程思政建设道路。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N].光明日报,2022-10-26(00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 教高〔2020〕3号[EB/OL].(2020-05-28).[2023-04-25].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3]  刘旭,郭建东,刘树文,等.中国葡萄酒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与趋势[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22(6):1-5.

[4] 孟江飞,刘旭,惠竹梅,等.基于BOPPPS模型的“葡萄生态学”教学设计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6,3(36):133-134.

[5]  唐文龙,火兴三,阮仕立,等.葡萄酒产品的质量维度与市场表达体系[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22(6):19-23.

[6] 刘旭,惠竹梅,房玉林,等.《葡萄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西部科技,2014,13(12):48-49,51.

[7]  曾勇,张纯姑,封顺.新时代高校科研育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20(34):81-82.

[8]  林征,李笑秋.高校教师党支部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22(9):88-90.

[9]  何声望.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建设研究[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2(1):69-72.

[10] 汪淑芬,胡体旭.高校蔬菜生理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18):242-244.

[11]  陈鹏,陈荣卓.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提升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22(8):139-145.

[12]  薛婷婷,张宁,李明,等.葡萄栽培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讨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22,50(18):263-266.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