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SEB栅格分析的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发展研究

作者: 张婕 杨甲梅 张文磊

基于ASEB栅格分析的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发展研究0

摘要 研学旅游将教育和旅游融合,是“旅游+”概念下的新模式,承接了国家对研学旅游政策的切口。而目前“民族村寨+”多种旅游业态的发展,使民族村寨成为中小学研学旅游的首选目的地。以贵州省平腊寨为例,采用ASEB栅格分析模型,在对其旅游资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研学旅游开发的角度,针对目前平腊寨研学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开发策略。

关键词 ASEB栅格分析;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平腊寨

中图分类号 F30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19-0121-06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19.026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Study Tourism in Ethnic Villages Based on ASEB Grid Analysis—A Case Study of Pinglazhai, Guizhou Province

ZHANG Jie, YANG Jia-mei, ZHANG Wen-lei

(School of Tourism and Resources Environment, Qiannan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Duyun, Guizhou 558000)

Abstract Study tourism is a new model under the concept of “tourism +”, which integrates education and tourism, and carries on the cut of the national study tourism policy.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a variety of tourism formats of “ethnic village +” has made ethnic village the preferred destination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y tourism. This paper takes Pinglazhai, Guizho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adopts ASEB grid analysis model, analyzes its tourism resource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y tourism development in Pinglazhai.

Key words ASEB grid analysis;Ethnic village;Study tourism;Pinglazhai

基金项目 2024年贵州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贵州民宿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策略研究”(2014RW192);2021年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项目“贵州平塘平腊寨农文旅融合发展教学案例研究”(2021xjg043);2023年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创新创业实训实践基地(09/732201026-2)。

作者简介 张婕(1982—),女,贵州瓮安人,副教授,硕士,从事乡村旅游研究。

收稿日期 2023-10-30;修回日期 2024-04-14

近年来,国家对教育领域不断给予政策的支持,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教室课堂中,作为同样重要的校外教育形式,研学教育也跻身教育领域,并受到教育界的普遍关注。研学旅行作为“旅游”与“教育”融合发展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逐渐展示了其特殊的教育意义,在全国范围内迅速铺展开来。然而,研学旅游在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研学旅游进一步实践。因此,要发挥好研学旅游的显著优势,必须在研学旅游追本溯源的基础上,分析研学旅游发展现状,查找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1。笔者以贵州省平腊寨为研学旅游目的地,采用“教育+研学”的形式,让学生更加了解民族村寨多彩文化,在研学中不断地夯实理论认知及提高社会实践,实现教育旅游的真正目的。

1 平腊寨研学旅游资源概况

平腊寨地处贵州省平塘县塘边镇东部,距离中国天眼科普基地15 km,地形以山地为主,间有盆地、丘陵、台地。地下水出露点少,人工修筑水利沟绕寨而过,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种类多样,有原生阔叶林、桂花树、板栗树、核桃树、香樟、芭蕉树、甘蔗、水稻、百香果、西瓜种植基地等,且村寨中段有鱼类养殖和家禽养殖。省级传承人杨通品成立平塘县塘边镇布依古乐艺术团,从事演艺事业,其中90%以上人员为布依族。平腊寨旅游资源类型丰富,据统计,主类有7种,亚类有11种,基本类型有20种,共有20个单体资源(表1)。

平腊寨旅游资源相对丰富,且组合度好,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

据统计分类可得,三级旅游资源有2个,二级旅游资源有5个,一级旅游资源有4个,未获等级1个(图1)。布依族“八音弹唱”俗称“八大行”,是流行于平塘县塘边镇清水一带的民族民间艺术。由于平腊寨“八音弹唱”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成效明显,于2009年被列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丰富演唱形式,平腊寨在“八音弹唱”技巧和方式上不断创新,表演者在演奏时身着布依族服饰,融入民族歌舞元素,使表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深受群众喜欢,成为当地群众接亲嫁女必邀请的乐队,并逐渐演变成市场化表演,既传承了民间弹唱技艺,满足了群众文化需求,又让表演人员增加了收入,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平腊寨成立有平塘县塘边镇布依古乐艺术团,由省级传承人杨通品带领其团队外出表演。除八音弹唱外,现平腊寨有西瓜、百香果产业种植基地,农产品种植以水稻为主,旅游项目也包含布依族特色民族服饰的试装拍照体验,织布机纺织体验,八音弹唱教学体验。

2 平腊寨研学旅游开发的ASEB栅格分析

2.1 优势

2.1.1 活动优势。平腊寨是布依族少数民族村寨,完整保留了布依族民风民俗。围绕非遗文化八音弹唱开展各类活动,如八音弹唱表演,乐器制作、教学等活动。可以让研学旅游者亲身感受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当地的发展历程。亦可体验到布依人家的日常生活,如当地特色手工艺技术、纺织、石刻、竹编等,融入研学活动,使得研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2.1.2 环境优势。平腊寨单体资源组合类型比较丰富。疏密度、旅游资源集中程度较好,开发痕迹少,旅游资源禀赋条件、品质好。自然风光优美,村落和谐宁静,村中有连片的稻谷梯田。古屯堡历史遗迹拥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热情好客的平腊寨村民和淳朴的民风使游客与当地居民能愉快相处,更有利于研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2.1.3 体验优势。通过非遗研学,研学者可以了解更多的少数民族非遗文化,满足研学者猎奇心理,可以感受到农事采摘体验的悠闲与乐趣。传统民俗在现代城市中渐渐消褪或西化,平腊寨非遗研学旅游综合展示了当地的乡村文化和风土人情,可再现传统民俗,满足研学旅游者的体验需求[3。总之,平腊寨非遗研学具有发展的自身体验优势。

2.1.4 效益优势。平腊寨开展的研学活动,可增长研学者见识,开阔眼界,放松身心。不同于惯常课堂所传授接受性的知识,以动手体验的形式主动地去获取知识,给研学体验者带来更大的成就感、自豪感,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其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留下美好而难忘的回忆。

2.2 劣势

2.2.1 活动劣势。缺乏专业系统的规划和旅游人才进行管理。区域旅游产业同构化严重,缺乏适合自身的旅游开发方案,导致特色不明显。产品形式比较单一,难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要[4,处于发展初期的平腊寨产品体系不够成熟。

2.2.2 环境劣势。人文景观未得到有效保护,未充分挖掘利用历史遗迹。古屯堡历史遗迹年久失修,缺少专业人员进行系统的修整、维护工作,导致古屯堡未得到有效开发,荒废已久。研学基地缺少开展研学活动的基础设施。村内基础设施不足,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如指示牌、公共卫生间、导览图等。

2.2.3

体验劣势。围绕八音弹唱的主题开展的一系列研学活动,其面向的研学体验者多数是年轻群体,单一的活动形式难以满足多样的需求,且民俗体验项目开发深度不足,生动性不够,研学者难以真正体验到少数民族村寨民俗氛围。因此,研学者参与性不强,积极性不高,互动性缺失。

2.2.4

效益劣势。研学者在当地环境的背景下有学习非遗文化的心向,短期内获取的知识数量有限,系统的课程显得尤为重要,平腊寨缺乏一套完整的研学课程为导向。此外,平腊寨有自己的特色非遗文化,但缺乏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商品,未设有基本的旅游商品销售点,不利于其收益的增加。

2.3 机遇

2.3.1 活动机遇。有相关国家政策作为支撑,以及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平腊寨以非遗为吸引点,具有核心竞争力,有已成组织的八音弹唱队伍,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条件。平腊寨有历史遗迹,非遗文化历史深厚,且拥有丰富的待开发的研学体验资源,有着开展非遗研学旅游的机遇。“五一”小长假,国庆等假期到来,游客旅游出行的高峰期,为平腊寨带来了机遇。

2.3.2 环境机遇。交通区位条件好,主要以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日益便利的交通条件为依托,是中国天眼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区,距离天眼科普基地仅15 km,是天眼、贵阳的必经中转站,东临兰海高速,方便出行,多承接来自天眼的游客团体。

2.3.3 体验机遇。平腊寨有潜在的研学体验项目活动,在少数民族村落,拥有良好的非遗文化背景,体验性强。当地拥有多种农产品种植产业,有西瓜种植基地、百香果种植地、稻谷梯田、蜜蜂养殖基地,可适当增加农产品开发体验项目,使得研学课程更加丰富。不断增强研学过程的体验性,创造休闲愉悦的学习环境,展示悠久的少数民族历史,满足游客研学体验的需求,更加全面深入地向游客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

2.3.4 效益机遇。非遗研学能够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满足客源市场需求。当下研学教育正在逐步发展,研学旅游发展潜力巨大,着眼于不同研学群体制订相适配的研学产品。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多元的旅游产品规划与设计,提高研学体验者受益程度。同时,平腊寨的非遗+研学旅游也将受益。

2.4 威胁

2.4.1 活动威胁。游客人数受季节影响大,波动较大。平腊寨的非遗+研学旅游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自己的品牌,缺乏吸引力。淡季面临客源减少的危机,周边其他同类的旅游产品竞争激烈。

2.4.2 环境威胁。基础服务设施缺少规范化,水平质量低,整体环境布局不够和谐。如落翁布依寨与平腊寨同属于布依族少数民族村寨,但落翁布依寨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旅游活动更成熟。从体验者方面而言,缺少满足基本的配套设施,饮食方面主要是村民自家做饭菜,选择面窄,未设置成体系且规范的餐厅。住宿方面是村民自建屋舍修整而成,缺少规范的住宿设施。购物方面缺乏专门的购物商店,难以满足体验者的购物需求。

2.4.3 体验威胁。不同研学体验者对旅游体验的需求和感知不同,因此,难以满足研学者的旅游体验,要从旅游者的需求角度考虑。

2.4.4 效益威胁。多数旅游资源处于待开发状态,产生收益的研学产品少,可投入资金少,游客数量少,总体收益少,资金难以形成良性流动。

2.5 小结

综上所述,平腊寨不仅具有自然条件的优势,在历史文化上也较为突出,因此在产品开发投入上要注意“开源节流”。在国家与地方乡村旅游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平腊寨更要把握好政策机会,找准自己的定位,促进平腊寨经济和乡村旅游融合的发展。总之,平腊寨要“发挥优势,弥补劣势,抓住机遇,面对威胁”5。基于ASEB栅格分析法的研究方法,从游客体验活动、研学旅游环境、游客研学体验、游客收益4个角度进行各自优势、劣势、机遇、威胁的分析,根据该实地调查及访谈,进行收集、整理、归纳,最终形成平腊寨旅游开发的ASEB栅格分析矩阵(表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