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2022年河南省花生生产动态变化
作者: 李忠峰 曹地 马兴立 张幸果
摘要 花生含有丰富的食用植物油和蛋白质,是我国食用植物油的重要来源之一。明确河南省各地市花生生产相对优势,优化花生生产布局,进一步提高全省油料综合生产能力。基于2001年以来的河南省油料生产数据,利用集中度和比较优势分析了河南省域内花生的时空演变特征。2001—2022年,河南省花生年度总产量增加1.09倍,占河南省油料作物总产的73.6%~90.7%。2001年以来,花生分布集中趋势更加明显,南阳和驻马店2地花生年产量位居全省前2位,集中度指数(CR2)由28.1%稳步增加至53.0%。南阳市、周口市和商丘市的花生效率优势指数分别为1.03~1.35、1.03~1.31、0.97~1.35。南阳、驻马店、开封3地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优势指数分别为1.07~1.91、1.56~2.14、1.39~1.83。2001—2022年,开封市花生生产综合优势指数为1.12~1.50;南阳市优势指数从1.08升至1.41;驻马店市综合优势指数从0.81增加至1.44,表明这3地具有较高的花生综合生产优势。花生是河南省最主要的油料作物,分布呈集中趋势。南阳和驻马店是河南省2个核心花生产区,花生产量占比超过全省总产量的50%。开封具有明显的花生综合生产优势,但主要依赖其突出的相对种植规模。此外,周口和商丘花生单产水平较高,但是相对种植面积偏少。
关键词 油料作物;时空变化;花生;集中度;比较优势
中图分类号 S-9;F 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20-0206-06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20.050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Dynamic Changes in Peanut Production of Henan Province from 2001 to 2022
LI Zhong-feng, CAO Di, MA Xing-li et al
(College of Agronomy,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46)
Abstract Peanut is rich in edible vegetable oil and protein, which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sources of edible vegetable oil in China. To clarify the relative advantages of peanut production in various cities and to optimize the layout of peanut production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total production capacity of oil crops in Henan Province, we analyzed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eanuts by using concentration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 based on the production data of oil crops in Henan Province since 2001.Annual peanut yield showed an increase of 1.09 times in 2001-2022, accounted for 73.6% -90.7% of the total oil crop production in Henan Province. Since 200 the distribution of peanuts had become more concentrated, with Nanyang and Zhumadian ranking among the top two production regions in the province. The concentration ratio (CR2) steadily increased from 28.1% to 53.0%. The peanut efficiency advantage indices of Nanyang, Zhoukou and Shangqiu were 1.03-1.35, 1.03-1.31 and 0.97-1.35, respectively. Nanyang, Zhumadian and Kaifeng had relatively obvious scale advantages, with the indices of 1.07-1.9 1.56-2.14 and 1.39-1.83, respectively. In 2001-2022, Kaifeng had the comprehensive advantage index of 1.12-1.50 in peanut production. Over the same period, the advantage index rose from 1.08 to 1.41 in Nanyang, and increased from 0.81 to 1.44 in Zhumadian. As the most important oil crop in Henan Province, peanuts displayed a concentrated distribution trend. Nanyang and Zhumadian were the two core peanut production areas in Henan Province, with the peanut yield accounting for more than half of that in Henan Province. Kaifeng had obviously comprehensive advantages in peanut production, which however mainly relied on its prominent planting scale. In addition, both Zhoukou and Shangqiu showed a high level of peanut yield per unit area , but the relatively reduced planting areas.
Key words Oil crops;Spatial-temporal change;Peanut;Concentration;Comparative advantage
油料作物含有大量植物油和蛋白质,为人类生活提供丰富脂肪酸、维生素E、植物甾醇、角鲨烯、多酚类化合物、磷脂等多种营养物质,对于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和身体健康至关重要[1]。我国人口众多,当前植物油年消费总量超过3 600万t[2-3],人均年消费量超过23 kg[4]。由于社会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和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植物油消费大国。然而,国内油料产能供给不足,致使植物油自给率低于40%[5-6],对于保障国内食品安全带来严峻挑战。因此,2021—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均要求各地要努力提升油料产能,提高我国植物油供给保障能力。
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平均脂肪含量约50%[7],是我国食用植物油的重要来源之一[8]。研究花生生产比较优势,可为产业结构调整、布局优化提供重要参考和指导。晋洪涛[9]发现,山东、河南2省具有较大的花生规模优势和效率优势,但是生产成本优势逐渐减少。董文召等[10]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花生主产区的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可能原因。孙海燕等[11]对2007—2011年我国18个花生产区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析,认为山东、河南、河北、广东、辽宁等地具有较强的综合优势。王钧等[12]对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花生生产区域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发现主产区间存在较大的规模比较优势和效率比较优势差异。
花生是河南省重要优势特色农作物,发展迅速,种植广泛,产量占全国约1/3。近年来,河南省政府出台系列重要文件,将发展优质花生作为全省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之一,有力促进了河南省花生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为河南省油料总产持续增长奠定了重要基础。但是,目前针对河南省域内各地市花生产区的比较优势分析较少。
鉴于此,笔者研究了2001年以来河南省域内花生生产的时空动态变化,旨在为优化河南省花生生产布局、提高花生产量、增加全省油料产能、进一步提高国内食用植物油供给能力等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数据来源
该研究河南省油料作物年播种总面积、年总产量、平均单位面积产量和全国油料作物年度总产量等数据均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2001—2022年河南省各地市花生年度播种面积、年产量和平均单位面积产量等数据均参阅河南省统计年鉴(https://tjj.henan.gov.cn/tjfw/tjcbw/tjnj/)。河南省油料作物主要包括花生、油菜、芝麻及其他(向日葵等)。此外,参照国家统计方法,该研究油料作物相关数据均不含大豆。
1.2 分析方法
1.2.1
河南省油料作物生产的时间变化。以获取的2001—2022年间的河南省油料作物年度播种总面积、年度总产量和平均单位面积产量为基础,分别绘制油料作物年种植面积、年总产量和年度单位面积产量的时间变化折线图。
1.2.2 集中度分析。集中度分析可以用于揭示河南省域内花生生产的地区分布特征,常用集中度指数(CRn)作为分析指标。该研究中,集中度指数以河南省前n大地市的花生产量(或种植面积)之和与同年度全省花生总产(或面积)比值表示(%),n依次设定为2、4、6[13]。
1.2.3
比较优势分析。比较优势指数法能够科学地反映特定区域内某种油料作物的相对优势[14],包括规模优势指数(scale advantage index,SAI)、效率优势指数(efficiency advantage index,EAI)和综合优势指数(aggregated advantage index,AAI)。其中,规模优势指数可以反映河南省各地市花生种植规模(面积)的相对比较优势;效率优势指数则反映河南省各地市花生单产较河南省花生平均单产水平的比较优势;综合优势指数(AAI)是效率优势指数(EAI)和规模优势指数(SAI)乘积的算术平方根,可综合反映河南省域内各地市花生生产的整体优势。若优势指数大于 则表明某地市花生具有优势;反之,则不具有优势。
1.2.4
统计分析。利用Excel 2010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河南省油料生产总体情况
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产区之一。2001—2022年间,油料作物年种植面积呈波动性变化,2005年种植面积最大,达到1 605.8×103 hm2,而2016年种植面积最小,仅为1 302.3×103 hm2,年均播种面积为1 466.8×103 hm2。同一时期,油料作物单产整体呈增加趋势(2003年除外),由2 511.0 kg/hm2升至4 295.5 kg/hm2,增加了0.7倍,增幅明显。与此同时,河南省年油料作物总产量也实现了大幅增加,从362.6万t(2001年)增加到684.03万t(2022年),增加了约0.9倍(图1A)。
河南省油料作物产量在全国油料总产中占据重要地位。2001—2022年期间,全国油料总产从2 864.9万t提升至3 654.2万t,增加了约0.3倍。2001年河南省油料作物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2.7%,此后占比呈稳定升高趋势(2003年除外),2022年比值升高至18.7%(图1B)。由此可知,河南油料生产在全国油料供给中举足轻重。
河南省内主要种植花生、油菜、芝麻等油料作物。2022年河南省花生产量为615.4万t,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较2001年(295.1万t)增加1.09倍。河南油料作物总产中,花生占比先是小幅下降,由81.4%(2001年)到73.6%(2003年),随后则稳定升高至约90.0%(2022年)(图1C)。油菜籽和芝麻产量占比均表现为整体下降趋势。其中,油菜籽从最高水平84.5万t(2008年)减少到49.0万t(2022年),少了0.72倍,占比从22.5%(2003年)降至7.2%(2022年);芝麻从最高水平27.6万t(2002年)降至18.0万t(2022年),占比则由6.6%(2001年)减少至2.6%(2022年)。因此,花生在河南油料作物生产中具有决定性作用。